净慧法师:第十二届夏令营 三皈五戒开示

净慧法师:第十二届夏令营 三皈五戒开示

 

  (2004年7月24日)

  各位营员:

  今天这个活动是一个结缘皈依。所谓结缘皈依,原则上,也不登记,也不填写皈依证,大家通过这个仪式,与三宝结上一个善缘,结上法缘,结上佛缘。按照佛教培养信仰的过程,皈依可以有多次,甚至每天都可以皈依。比如说,我们这次在这里参加夏令营,有一个结缘皈依,以后参加别的活动,也可能还有结缘皈依,我们还可以参加。在南传佛教的国家,每一个大型的活动,开始都是三皈五戒,每个人都要多次地参与。

  我讲这个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希望各位不要误解,我这一次皈依了,下一次就不用皈依了,或者说,这一次皈依了,就是以某某为师,以后有别的法师,在那里讲皈依,我就不一定认那个法师是师父。从三皈依的意义来说,我们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具体来讲,就是皈依本师释迦牟尼佛。扩大言之,也可以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果从每个人的自心是佛来讲,也是皈依我们的自心佛、自性佛。皈依法,严格的说就是皈依真理,具体的说,就是皈依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代言教,也就是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是法的载体。法本身是无形无相的,法的究竟义也是我们的自心,所以要皈依我们每个人的自性法宝。皈依僧,僧者众也,所谓众就是指僧团。所说的僧团有广义的和狭义的,狭义的就是四人以上的五比丘,十比丘,乃至我们柏林寺的所有出家人。广义的来说,我们全中国的所有比丘、比丘尼,全世界的所有比丘、比丘尼都是僧团的组成部分,我们皈依的对象就是这整个的僧团。整个的僧团里面有贤圣僧,也有凡夫僧,我们在皈依的时候,不要去选择,我只皈依贤圣僧,不皈依凡夫僧。因为我们每个人,还是肉眼凡胎,不认识哪个是圣贤僧,哪个是凡夫僧,所以我们在皈依的时候,要观想佛教的整个僧团,就是指现在住持佛法的这个僧团。其中圣贤僧还包括菩萨、声闻、缘觉、历代祖师,都是我们皈依的对象。所以千万不要局限于我是皈依净慧的,我是净慧的徒弟,不要这么说,这么说我们的加持力就不够。我是皈依所有的圣贤僧和所有持戒清净的凡夫僧,心量能够这样的广阔,那我们得到的加持就不同,是一个整体的加持。作为出家人也要有一种广阔的心量,不能说张三是我的徒弟,李四不是我的徒弟。所有的在家信佛的人,都是三宝弟子,都是这个教团的一份子。我们佛教教团,包括四众弟子,就是出家二众、在家二众。出家二众,因为他的责任重大,所以称为僧团。将在家二众包括进来,就叫做教团。我们今天皈依了佛教,也成为这个教团的组成之一了。

  时时刻刻应该有这么一个观念——我也是这个教团的一份子,这样就会觉得肩上有责任,身上有使命。这样就能够把皈依的意义扩大,把思想境界扩大。我们只有面对整个佛法僧三宝,信心才会不断地得到巩固,得到增长,在修行的道路上才会得到全体僧团的摄受或加持。这是我讲三宝和皈依比较原则的理念。

  那么什么叫做皈依呢?这个“皈”字,往往大家不认得,也有人认成“反”字,也有人认成“板”字。这个“皈”字是很有意义的,这边是个白字,那边是个反字。白反者,就是反白。一个没有学佛的人是处在迷失的状态,相当于是黑的。当我们慢慢地觉悟起来,就慢慢地从黑回归到白。所以,佛法为白净法。白的、干净的叫白净法。从这个字面上来看,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皈”的意义是什么。“皈”是回归,从迷向悟,从黑向白。也可以说就是回归到自性三宝,因为我们每个人自已也具足三宝。如果自性不具足三宝,只皈依外在的三宝,那不是佛法的意思。佛法的意思是自心是佛,自心是法,自心是僧。自心具足三宝,皈依才有意义。所以,“皈”又是回归自性三宝。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讲,皈依就是回归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依”就是依靠,依托,依从。我们皈依三宝以后,就把这个生命以三宝为依托,以三宝为依靠,就要依从三宝的教导,不断地来破除烦恼、破除执著,开发自已的智慧和光明。这是皈依的意思。

  今天大家借着夏令营这样一个因缘,来与三宝结缘,这是我们人生道路上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一个活动。希望大家不管是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愿,什么样的心态,但是起码要珍惜这个善缘,珍惜这个法缘,也要珍惜这个佛缘。可能这一点善缘、法缘、佛缘,就是我们人生的一个转折,就是人生一个新的起点,就是我们未来要开悟,要成佛做祖,要转大*轮的一个起点。所以希望大家要十分珍惜。此次的皈依活动,我看到我们的教团又增添了一份新鲜的血液,有这么多年轻的善男子、善女人加入进来,这是佛教兴旺发达的一种象征,所以我本人也十分珍惜今天这个活动。相互地珍惜,相互地尊重,这就是我们佛法的希望,就是我们佛教这个教团的希望。扩而言之,如果每个人都能够珍惜这个皈依的仪式,并且对三皈、五戒和十善都能逐步地来实践,依教奉行,我们就能成为净化人生、祥和社会的一股积极力量,这也是我们对时代、对国家、对社会的一种贡献。所以这件事不管从哪一个方面来讲,意义都是十分重大的,希望我们能彼此珍惜。下面就来进入这个皈依的仪式。

  首先是进行忏悔,我在上面说一句,各位在下面就跟着说一句。大家都合掌。

  (忏悔偈)

  下面是正式皈依三宝。在皈依三宝的时候,能不能真正得到受用,就靠我们能不能做到在意念上的观想。所谓观想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定要进入到这个境界,进入到我们现在这样的一个场面。观想有三个方面,第一讲眼,叫眼观坛仪。目前的坛仪就是观佛像,大家要把这个佛像看得清清楚楚的,然后把皈依师的形象看清楚,把在场的各位引礼师看清楚,这些都是坛仪的一部分。第二是讲耳,耳听法言。我在这里宣读的三皈依文,就叫做法言。耳朵要听得清清楚楚的。第三讲我们这颗心,要心存观想,观想什么呢?想到我们今天来接受皈依,这个皈依的对象是指佛、法、僧,佛法僧三宝具足无边的功德,遍满虚空,遍满十方法界,无处不在。我们怎么观想呢?想这些功德是如实存在的。我们今天观想的目的是什么呢?要观想这些功德都能够发动起来。我在第一次说三皈依文的时候,你就作如是观想。说第二次三皈依文的时候,你就观想已经发动起来的三宝功德,从十方的时空,聚集到我们的头顶上来,如云如盖。就好象天上出现的彩云,像个宝盖盖在头顶。第二遍如是观想。当我说第三遍的时候,观想十方三宝的功德如云如盖,从我头顶贯注全身。观想如果能够成就,我们就可以得到三皈依的戒体。三皈依本身也是戒,所谓戒体又是什么呢?有能量没有形象,是我们未来成佛的金刚种子。大家能够听明白吗?首先观想十方三宝的功德充满虚空,遍满法界。然后观想这些功德发动起来,如云如盖,汇集到我们头顶上来。第三步,这些功德从我们头顶贯注全身,自已就真正得到了这种能量。这种能量就是我们止恶行善的一种动力,就是我们成佛做祖的一颗金刚种子。要成就这种观想,一定是要排除所有的妄想杂念,要全身心地投入到现场,才会有几分相应。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今天的皈依仪式,大家如果没有法名就称自已的名字,我在上面说,“称自已名”,你在底下就说“弟子某某”,因为有的人不一定要去登记,我们这是结缘皈依。

  (皈依仪式)

  上面是三皈依,下面说五戒。受三皈依的人都可以随喜五戒。五戒,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邪淫;第四,不妄语;第五,不饮酒。这五条戒是佛教一切戒的基础,是社会伦理道德最基本的原则,也是世界法律最基本的依据。一切的法律离不开这五条,所以说这五戒非常重要,是我们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成佛做祖的根本。

  五戒可以多次受,可以次第受。什么叫次第受呢?比如说我们今天在场的有两三百人,有的人能够守一条戒,有的人能够守两条戒,有的人能守三条戒,乃至有的人能够把五条戒都守住。能守一条戒的人呢,你就受一条戒,在五戒中杀、盗、淫、妄、酒,不管守哪条戒,都可以。能守两条戒的,那你就受两条戒。也可能有的人发心大,环境比较好,学佛的时间比较长,五条戒都能守,那么你就五条戒都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意义呢?在说了第一条戒的内容之后,问你能持否时,你自已就考量一下,不杀生这条戒你能不能守,能守,你就答,能持;如果你不能守,你就不要回答,那就是说你没有接受这条戒的约束。你可以随缘去做,但不要故意去违犯。其他的四条都是如此,这样叫做次第受。

  这次我受了一条戒,或者说受了两条戒,第二次还有机会,接受三皈五戒,我再来受一次,再受三条戒,再受四条戒。万一我五条戒都受了,可是犯了一条戒、两条戒,怎么办呢?也不要着急,你可以第二次再受,忏悔以后再受,只要你真诚地悔改,真诚地忏悔,再受戒还是有效的。特别是在家居士,佛陀慈心广大,给了我们特别的机会,所以希望各位不要畏惧戒律,能持戒才有自由,能持戒才有幸福,能持戒才是一个潇洒的人。不要看持戒很受拘束,不一定,持戒是很快乐的事情。下面我们就来说五戒。每个人要自已考量实际情况,选择回答能持或者不回答。

  (受戒仪式)

  各位非常好,大多数都受持了五戒。受持了五戒,我想就是我们信仰的落实,信仰的保证,就是我们人生健康发展的保证,所以大家一定要非常重视今天在这里所做的表态。那么怎么样来珍惜呢?时时刻刻忆念三宝,时时刻刻忆念所受的戒法。比如说我是一个三宝弟子,时时刻刻忆念佛、法、僧。今天我接受了一条戒或者说接受了两条戒、三条戒,某年某月某时在柏林寺受了不杀生戒,我就要好好地持守。

  在这个地方我也跟各位做一点说明,这个说明在我们其他的法师,他是不敢说的,为什么呢?因为太严重了。比如说,不杀生,我们受了这个戒以后,还吃不吃肉啊,大家可能有疑惑。我觉得我们能吃素的是最好,万一不能吃素,或者是家庭环境不允许,或者是工作环境不允许,或者是自已健康原因不允许,那么你可以吃三净肉——三种干净的肉。这是佛陀规定的,不是我净慧杜撰出来的。不见杀、不闻杀、不为已杀,吃这三净肉就可以了。在吃的时候,要生惭愧心,不要贪口福。为了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学习更好,我以一种惭愧心来接受这种饮食。这个是讲不杀生这个戒。

  不偷盗这条戒,不仅是不能够去拿人家的东西。我们在场可能有经商的人,经商的人不能偷税漏税,不能少报税,应该如实地向国家纳税,这也是戒律上的规定。所以、戒律的精神完全有助于公众道德的提升,有助于我们人心的净化和社会的详和。

  第三,不邪淫。不邪淫的意思是说我们不能够有婚外的关系。男女之间一夫一妻制,这个佛经上允许。当然在夫妻生活之间也要注意几点,比如说,佛教的重大节日,四月初八,八月初八,三月十九,比如说父母的生日,自已的生日,如果这一天有夫妻生活,那也就犯邪淫。希望大家要记住。有一些年轻的朋友,还没有结婚还在谈恋爱,在谈恋爱的过程当中应当要注意,不要朝三暮四,一定要仔细观察,看准一个人,我们就跟他交朋友,也要长期地观察,这样今后可能就是一个幸福的菩提眷属。否则你很轻率地交一个朋友,如果不好造成终身的遗憾,造成家庭的悲剧,所以希望大家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我们守佛的戒律,要保证自已家庭的幸福,子女的幸福,父母的幸福。

  第四就是关于妄语,妄语包括四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妄言就是说谎话,绮语呢就是低级下流的俏皮话,两舌就是挑拨是非,恶口就是骂人。这四个方面都不要去做。这个完全是可以做到的,不骂人是可以做到的,不说低级下流的话也是可以做到的,不挑拨是非完全可以做得到,不说谎话也应该做得到,但是这其中有一个问题,往往我们把这个谎话的范围无限地扩大了。比如说,我们有许多年轻的朋友还不是家长,在家庭里仅仅是一个小字辈,在工作单位也是小字辈的。我们想去庙里参加一个活动,那么你能不能这么说呢?今天庙里有什么活动,我去参加,要请个假。这要看情况,如果家里人都认同,这样说完全没问题,如果家里的人还不认同,你就要方便地说,今天串个门。那是不是妄语呢?那不是妄语,那是一种功德语,护持自已的功德,是一种方便,是一种智慧。那么在单位也同样如此,你不能到处长科长那里去说,我今天上庙里去烧香。科长也好,处长也好,当时可能会批评你一顿,最后还要在档案里写上,那你就比较麻烦了。最后提级和奖金都没有你。这是说你要方便地护持自己的戒,方便地来护持自己的信仰,保证自己的宗教生活、修行生活能够很顺利,这就是方便。象这样说我去串个门,或者说家里有个什么事,这些都不是妄语。

  禅宗里有一个故事,讲一个老和尚,坐到那里打坐,一个猎人正在追赶一只鹿,这只鹿就刚好从这个老和尚的前面跑过去了。跑过去以后这个猎人就来问老和尚,“老和尚,你看到这只鹿跑到哪个地方去了?”这个老和尚明明知道这只鹿是跑到左边去了,但是他不能告诉他,他说这只鹿跑到右边去了。猎人拼命地往右面去追,鹿也得救了,而猎人要犯杀戒,要造恶业,也没有了机会。这也是一种功德,你不能说这个老和尚打妄语。由此看来,我们护持功德的这些方便的话是允许的。

  第五关于不饮酒,酒能乱性,由于饮酒会引起种种的后果,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发坚决心,戒掉烟,戒掉酒。戒掉烟酒有利于我们每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一些年长一点的人一定会知道,由于饮酒给家里带来种种问题,一家人都不喜欢他,喝酒喝得醉熏熏的,不是摔盘子,就是打碗,不是骂这个就是骂那个。喝酒抽烟,不利于身心健康,特别是年轻人交朋友,小姑娘一定不希望所交的那个小伙子,又抽烟又喝酒。所以,为了找到一个好对象,你也一定要戒烟戒酒,同时也是护持戒律。这个有利于身心健康,也有利于每一个家庭真正的幸福,还可以节约一大笔开支。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希望你们戒烟戒酒,其中包括不吸毒,不吸食一切毒品。这条戒在当今来说,是重要的,希望我们每一个佛弟子做表率,影响这个社会,净化这个社会。

  我们已经受了三皈五戒,接下来要发愿。发愿就是发菩提心。有了菩提心就有了动力,有了菩提心就有了奋斗的目标。

  (发愿)

  我们每一个人就象一滴水一样,如果放在桌子上,放在碗里,很快就会干掉,如果把这滴水放到大海里,就永远不会干涸,永远会起作用。所以将个人融化于大众,对我们当代的青年特别重要,一定要想到我是全人类的一份子,是国家的一份子,是社会的一份子,是家庭的一份子,要把我的心和我的力量,与家庭所有的人融为一体,和单位所有的人融为一体,和社会所有的人融为一体,这样本身就是在修学佛法。下面是回向。

  (回向偈)

  非常恭喜大家成为三宝弟子,成为佛教教团的一员,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就要承续佛法的慧命,继承佛教的事业。每个人身上有责任,每个人内心有使命,这样我们的佛法就有希望,我们的人生就有希望。阿弥陀佛,祝福大家。

-----------------------------------------------------------------------------------------------------------------

更多净慧法师佛学内容

-----------------------------------------------------------------------------------------------------------------

转自五明学佛网 http://wuming.xuefo.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