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 禅宗公案 禅宗思想 佛理禅机护持
 
 

禅与生活体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生活是五光十色的,人们对生活的体验也是多样而丰富的。既然禅与生活打成一片,是生活的艺术,那在生活中,禅就会无时不有,无处不在。问题就在于你自己能否于日常生活中悟得禅道的真谛。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怀疑论思想家蒙田(Montaigne,l533~1592)曾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物就是认识自我。”禅宗主张在日常生活中体认“本体心性”,就是要每一个人在他的日常言行中去认识自我。因此,宗门中流行的口头禅,便是“担水运柴,无非妙道”。可见在日常生活中,做平平常常的事,以平平常常的心,就可以从中认识自我。

  有则公案说:

  有一僧问香林澄远禅师:“什么是平常心?”香林澄远禅师回答说:“早晨参拜,晚上请安。”

  这“早晨参拜,晚上请安”即是僧侣们每天要做的日常事,该做的就主动去做,不要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就是“平常心”。

  又如一则公案说:

  一次,源律师(一位专门研究戒律的和尚)来问大珠慧海禅师:“您修禅道是否用功?”大珠慧海回答:“用功。”律师又问:“如何用功?”禅师回答:“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律师又问:“所有的人都是如此,岂不是和您一样用功么?”禅师回答:“不一样。”律师又问:“有什么不一样?”禅师回答:“有些人该吃饭时不肯吃,百般挑拣;有些人该睡觉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一样。”律师无话可说。

  “百般挑拣,千般计较”,以此比喻迷执太多,便会丧失“平常心”。“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以一种“平常心”达到自然无碍。

  现实生活中,要做到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尽守职责,绝大多数的人都能做到做好,而要做到不挑拣,不计较,相对说来比较困难。因为日常生活中,不顺心不如意的事经常发生,而且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稍不顺心,便耿耿于怀,情绪波动;稍不如意,便形诸于声色,或板起面孔,或唠唠叨叨,或出言不逊,这样的人也不少,他们总是提不起放不下,心态不能平衡。

  如能以“平常心”去对待,便不至于此。一般人最好是先学坐禅,逐渐调适自己的心态,慢慢地就会消减挑拣、计较等妄心,逐渐恢复本具的平常心。有了平常心,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认识自我,也能正确地对待和处理你所遇到的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做到利己利他。

 
 
 
前五篇文章

关于禅宗美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与理论范式的思考

唐初禅宗兴盛的大势

初唐以前禅宗开展的影响

禅宗的精神

有关禅宗的史迹

 

后五篇文章

禅与中国文学与艺术

佛教中禅宗之禅学与学禅

生活的艺术——内观

武学巅峰与老庄佛禅的无心境界:无招胜有招

禅宗精要与修持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