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净土法门: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42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老法师:大家好,请坐。

主持人:上官老师学习心得报告,主题,「华严十玄门举体显示于本经经题」。

念老无限慈悲,兹步莲池大师遗踪,依十玄次第引证经文,以明本经实具十玄,确证本经正属圆教,即是中本《华严》。良苦用心,无非令众生对会集本起决定信心,由此真心发愿求生净土,一生成佛。恩师过去多次讲解本经经题之深广含义,今大惭愧弟子结合恩师讲解,依十玄门,从本经经题粗略阐释,证明夏老会集本举体显示《华严》事事无碍法界,如来定慧究畅无极处,就体现在夏老会集本之融会贯通,体现在弥陀十念必生之大悲大愿。仅从本经经题而言,已经证明《无量寿经》乃释迦如来所说之第一经,十方三世诸佛度化众生之第一经。

一、佛说。(一)本经所特指的佛。佛表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本经中的佛乃是一切诸佛经典中最尊第一,特指世尊、弥陀两土导师,又指毗卢遮那法身佛,更涵盖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读诵学习此经,如同与世尊、弥陀、毗卢遮那佛以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对话,蒙一切诸佛授记。

(二)世尊、弥陀与毗卢遮那佛的关系。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是密宗至高无上的本尊。大日如来名称出现在西元七世纪,善无畏三藏翻译的《大日经》(又名《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里,大日是除一切暗遍照宇宙万物,能利养世间一切生物。大日之光为不生不灭,又译大光明遍照。因为毗卢遮那佛法身如来不生不灭,是故大日如来或名无量寿佛。因为大日如来光明遍照一切众生、一切世界,是故或名无量光佛。因此日本东密兴教大师认为,阿弥陀佛即是大日如来的化身。在密教中,阿弥陀佛象徵大日如来的妙观察智。《弥陀疏钞》:「智觉云:总持教中,说三十七佛,皆毗卢遮那一佛所现……其妙观察智,流出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如来。则一佛而双二土也。」可见阿弥陀佛即是大日如来。密宗以大日如来为最高之佛格与根本总德。师父上人也曾开示,毗卢遮那佛为修持的最高境界。本经中世尊亦言,「阿弥陀佛,光明善好,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故能念阿弥陀佛,就是直指修持的最高境界。《八十华严》卷十二如来名号品,「诸佛子,如来于此四天下中,或名一切义成……或名释迦牟尼,或名第七仙,或名毗卢遮那……如是等,其数十千,令诸众生,各别知见」。故知毗卢遮那佛即是释迦佛。

(三)本经特指佛名举体显示华严十玄门之总门。毗卢遮那法身佛与释迦佛是一不是二,毗卢遮那佛与阿弥陀佛是一不是二,释迦与弥陀是一不是二,更体现出本经显密圆融、禅净不二之境界。毗卢遮那佛以其与诸法遍在,故密号遍照金刚,此正是华严十玄门之总门,同时具足相应门。「一法成一切法,一法起一切法,一时具足,圆满显现」。古德云,「念佛时即见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三际同时,更无前后」。所以念佛时就是圆满显示华严同时具足相应门,一声阿弥陀佛遍一切时、一切处,一声阿弥陀佛便成往生善根,最后一念真心阿弥陀佛,定生佛前,同时具足相应,又符合时间无碍之第九门十世隔法异成门。

(四)念阿弥陀佛就是念一切佛,就是第四诸法相即自在门。密宗所有佛和菩萨皆自大日如来(即毗卢遮那佛)所出。《华严十住品》云,「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表示诸法相即。本经所特指之如上三尊佛,以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共赞弥陀圆满功德海,因此专念阿弥陀佛就是念法身自性之毗卢遮那佛,就是念世尊以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一音中一切音,一身中一切身,一句弥陀包含所有经咒,而弥陀报身大如虚空,就是极乐净土大如虚空,亦即是你我凡夫之身大如虚空。凡夫之身即是极乐报土,所念弥陀名号就是一切诸佛圆满自性本具功德,亦是凡夫自性本具功德,本来具足,则决定得生净土。

二、大乘。(一)本经乃一生成佛之法,是一乘了义,又大畅如来本怀。诸佛如来的本怀,就是把自己的修持都宣说传授给众生,并直指最简单易行、成就最高的修行方法。正如念老在《科注》中,把莲池大师之所以判《弥陀经》为分圆,而又列举小本中事事无碍法界十例的原因,解释透彻至极,只是大师因时节因缘不同,而所作的善巧权宜之计。试想,若《弥陀经》真属分圆,莲池大师又何必列举经文事事无碍法界之例?可见真正判教依据在此,只是当时不能直接明说《弥陀经》属圆教。由此亦可见,蕅益大师欲剖心沥血,劝大众相信持名念佛的最殊胜利益,绝非大师一厢情愿,此正是十方诸佛所同愿。世尊四十九年,哪一部经最为畅快淋漓的讲出一生成佛永不退转的深密方法,那就是《无量寿经》。

(二)一乘了义的究竟方法就是念佛。「越三只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持名念佛方法显示出,一句佛号圆满具足一切法之功德,将无量劫修行的功德集中在这一个纯净念头中,将一切诸佛所修功德汇集在这一句弥陀名号上,这就是十玄之主伴圆明具德门。又因为同时具足,故又符合同时具足相应门。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真正是明白持名念佛法门的究竟方便之处,最极妙而无以与之比乎。

(三)毗卢遮那佛与本师释迦佛都是修阿字密藏,持名念佛法而成佛的。毗卢遮那佛以阿字为密藏,阿字是万法之本,是总持,从阿字生一切佛、一切法,没有阿字就没有本师释迦所说的三藏十二部。法界全体圆满就是一个阿字,毗卢遮那佛修此阿字密藏成佛,并传授众生,令一切大众同证大日如来果德。本师释迦佛念阿弥陀佛这一难信之法,而证无上佛道,因此亦传授一切众生念佛成佛。乃至一切佛于一切佛土教化众生,都是劝念阿弥陀佛。六祖能大师开悟时所说的关于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这五句话就是说的阿字密藏,就是说弥陀圣号。既然法身大日如来和本师释迦佛乃至一切佛都是念阿弥陀佛,凡夫何以不念佛成佛,而另寻他路?除此以外都是佛的方便说,一切真相都在阿字当中。

三、无量寿。无量寿代表阿弥陀佛名号,又名无量光、无量觉,代表一切都无量。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量智慧德能相好,一切功德摄取于一句佛号,这就是十玄之广狭自在无碍门。乃至一毛孔、一微尘都无量,光中化佛无数亿,这就是十玄之微细相容安立门。无量光竖穷三际,诸佛光明惟阿弥陀佛光明普照无量无边无数佛刹,这就是一切法即于佛光之一法,就是十玄之隐密显了俱成门。弥陀住实报庄严土不动,而以化身度化一切有缘众生,有情各各随类解,这就是十玄之诸法相即自在门。一句名号度一切众生,是故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就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境界,一句名号就入华严玄海大日如来之华藏世界,而华藏海众又以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导归极乐世界,这就是师父上人在学习班第四十集中所讲的万法一源,就是万善同归极乐莲池海会。

四、庄严。彼极乐世界,无量功德,具足庄严,国土庄严,老师与学生皆庄严功德,是圆满的美好妙土,汇集一切诸佛刹土之美好为一体,一法具一切法为杂,诸法融为一体为纯,这就是十玄之广狭自在无碍门。又彼极乐世界菩萨庄严,十方世界诸佛及菩萨当往生者其数,但说穷劫不尽,无以计数。无量佛菩萨入极乐世界,而其本相不坏,无比功德故能尔,这就是十玄之一多相容不同门。复彼极乐世界同时具足一切诸佛刹土之庄严,十方世界一切众生但当一心归命称念阿弥陀佛,即往生亲近彼佛,同时具足阿弥陀佛智慧德能相好,这就是十玄之总门同时具足相应门。此即是三种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净句,清净句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又是由心回转,是十玄之主伴圆明具德门。法藏比丘摄取一切诸佛刹土之美好大成,而又去其糟粕,这就是教会我们在一切境缘中修行,恭慎保持,精勤求索,此正是十玄之托事显法生解门。

五、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是清虚之身、不坏之体,是真如,是不二法门,是真心、佛心,以一念清净平等觉,与阿弥陀佛五劫修行所建极乐世界相应,念念相应就念念极乐世界,所谓「无量劫是一念,一念即无量劫」,超越时间,这就是十世隔法异成门。又一切众生平等普遍成佛,只要放下执着、分别,持名,得到阿弥陀佛加持,带业往生,乃至临终十念忏悔念佛,或善或恶,为心所转,这体现十玄之最后唯心回转善成门,即主伴圆明具德门。得大自在,得大利益,就靠一句阿弥陀佛,因为平等成佛,生佛本无高下,贤愚不肖均平等成佛,从而体现出十玄之因陀罗网法界门。一一珠中各现一切珠影,而一珠中所现之一切珠影复现于其余九百九十九珠中,千珠重重映现,无有穷尽。佛光普照一切世界,一切众生均见极乐妙土阿弥陀佛,没有不得度者,平等中之平等,事事无碍之华严境界方能有此真实功德,今在极乐世界体现无余。

六、经。一切法平等,无有高下,然时节因缘不同,众生根性不同,所修方法亦不同,平等中之差别相。依据上面所略述,足以见得本经是如来所说度化众生第一经,平等第一经,方便力用第一经,诸佛赞叹第一经,会集第一经,注解第一经。正如世尊所言,依本经修行者,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第一弟子所修必是第一得度妙法,故世尊殷切嘱咐弥勒等诸大菩萨,于此广大微妙法门,作大守护。

弟子心智粗劣,费尽言语也只能做此略说,但已令自己从夏老所会集的经题中见到圆满的华严十玄门,华严玄海之奥妙举体显示于本经经题。仅是经题就有如此圆满功德,何况整部会集本。何人能如入华严玄海,何人能会集出入华严玄海真实之际的经题,非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古佛再来者不能为之。故应于此会集本生大信心,从而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以报答诸佛菩萨真实智慧、无边功德。以上是大惭愧弟子上官的学习报告,错误之处还请师父上人慈悲指正。

老法师:上官同学今天的学习报告很有价值,这是以华严十玄解释本经的经题,「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说得非常好,非常难得,如果自己不能体会到,你就决定说不出来。能说得这么清楚、说得这么明白,而且很简洁,符合中国文学里头所说的简要详明,符合这四个字这就是第一流的文章,很难得。我们现在学习会集本这个《科注》还没有学到经题,这超前了,没有学到经题。我们学习经教应该有这样的态度。

理事玄妙的宗旨都摆在我们眼前,为什么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是关键的问题。能看见的人不多,少数人,大多数的人没有看到,原因是什么?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心浮气躁。心浮气躁的心态,摆在面前也看不见,祖师大德说得再清楚、再明白,没听懂,这就是诸佛菩萨常常感叹的众生难度。古时候众生比我们现在好度,原因在哪里?他们神定气和,他不像我们心浮气躁,他心是定的,气是和的,不躁,所以他们很容易接受。这就是所谓有缘人,跟诸佛菩萨、跟善知识有缘,不是别的缘,心平气和就是缘。只要有这个缘,这个缘当然也有浅深广狭不同,愈是深,愈是广,这是大根性人。如果深不够透彻,广不达到圆满,这个我们可以称为大根性的人,这个大就是大乘的意思,能够接受大乘教。

于是我们就能想像得到,释迦牟尼佛出世,在那个时代示现,成道之后,这个成道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是怎么得道的?修禅定得道的。不是出家,十九岁出家,参学十二年,出家为我们表法放下烦恼障。家是烦恼的渊源,十九岁明白了,决定把烦恼放下。他为我们示现的是今天所说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好学多闻,所以他去参学,印度所有宗教都去拜访过,印度所有的学派,现在讲哲学,他都参学过。参学了十二年,放弃了,为什么?知道这个不能解决问题,放下所知障。二障,烦恼障放下了,所知障放下了,那是什么?开悟的机会到了,缘成熟了。毕钵罗树下入定,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以后毕钵罗树就叫做菩提树,我们现在称菩提树,在这树下开悟。这是告诉我们,开悟的条件是要把烦恼障、所知障彻底放下,这是障碍。障什么?就障碍你开悟。可是这个要对谁说?对根熟的众生说。根没熟呢?根没熟要教,不能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叫一乘法,不是一乘根性这个对象不说一乘法,这就是天台家所讲的会三归一。佛先说三乘:声闻、缘觉、菩萨,缘没有成熟,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学,每个阶段的理念方法不相同,最后根性成熟了,那就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二乘、三乘是佛的方便说,接引没成熟的众生。

佛氏门中不舍一人,心浮气躁也不舍弃,他是心浮气躁的根性,就教心浮气躁的法给他,应他的机,他听了生欢喜心。跟他讲什么?讲人天法,这个他很容易接受,怎样你学佛得到生活上的美满、生活上的具足,给你讲这些。让你得到身心健康、家庭美满,要不要?都要,给你讲这些。这就是佛的应机施教,一个都不舍。这是如来智慧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对待无量无边众生善巧方便,普度众生,一定把他引导,从一个完全迷惑颠倒,把他引导到清净平等觉。然后告诉他一乘法,究竟一乘就是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这是如来境界,最高的境界。在哪里放下?眼从色放下,眼见色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色怎么样?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没有看错。面对色尘,是真诚、是平等、是正觉,这是真心,菩提心,菩提心是真心。无尽的慈悲、无尽的智慧、无尽的相好让他感受,最后告诉他,这些智慧德能相好全是自性本具的,佛说我有,你也有,他也有,人人都有,所以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

123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57集)

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56集)

净土法门: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死心塌地不换题目了

净土法门:老实念佛

印光大师讲故事(14)

 

后五篇文章

净土法门:修慧比修福要紧

净土法门:念得再多都比不上一句阿弥陀佛

净土法门:果觉因心之法

印光大师讲故事(17)

印光大师讲故事(16)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