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净土法门: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63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老法师:诸位同学,大家好。好,我们看陈静瑜老师的「戒为无上菩提本」。

学生:学习班心得汇报,「戒为无上菩提本—参学正觉精舍的心得报告」。

尊敬的师父上人您好:阿弥陀佛!常惭愧凡愚弟子静瑜于六月二十五日至七月二日和同参道友一行二十二人来到台湾参学,获益良多,在此谨向尊敬的师父上人恭敬汇报。

惭愧弟子在学习海贤老和尚的光碟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光碟中反覆提到贤公「严持戒律」、「持戒精严」等字句,但弟子真正对戒律以及如何持戒并不甚了解。记得去年尊敬的师父上人在讲经中曾经反覆赞叹上果下清律师的戒行。二0一三年二月弟子虽然有幸在香港第一次得见清公上人,但弟子却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只是觉得法师们很有威仪,心中始终没有生起对于戒律的重视。

感恩三宝加持,感恩师父上人加持,弟子今年因缘成熟,得以去台湾正觉精舍参学。弟子自学佛以来很少跑道场寺院,因此对于能有这样殊胜的因缘,参学台湾持戒最精严的道场,弟子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欢喜。弟子深知自己在戒律上很放逸,毫无规矩,因此在出发前,曾多次向正觉精舍的知客师父上圣下礼法师请教,确认相关的注意事项,祈请法师慈悲,能给弟子种福修慧的机缘。藉此因缘,弟子亦祈请在参访正觉精舍的当日供僧,并同时至诚祈请清公上人午斋后能给予弟子众等开示。知客师父慈悲体谅弟子等的用心,一一答允了弟子等的祈请,并特别开示了参访时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如穿着要庄严,最好穿长衫长裤,不要喧哗,不要乱讲话,不要扰乱佛门清净,见到任何法师都要尊称师父,自称弟子等等。

六月二十七日的一早,弟子众等整肃衣装,严谨心情,心中默念着佛号,前往令弟子向往已久的最殊胜的比丘持戒道场—台湾南投埔里正觉精舍。弟子一行乘坐的巴士在台湾无比晴朗的天空下缓缓驶近正觉精舍,一路上满眼的美丽乡村自然风光,都在无声中洗涤弟子身体的尘劳、心灵的污垢。这也恰如弟子正在行走的修行之路,每一事、每一物无不是让弟子涤除心垢,回归自性本然。一花一草的示现犹如甜蜜的赞美,报以微笑却不能永久占有它们的芬芳。事事是修行,念念是修行,弟子亦渐渐粗浅体会到了「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意境。

因大巴车无法进入乡间小路,就停在了公路边,弟子等下车步行前往正觉精舍。一路上不时会碰上出家师父,他们都是在结夏安居期间来聆听清公上人讲课的法师们,弟子等立即站在道边双手合十待师父走过后继续前行。走了约十分钟左右,弟子们终于来到了台南埔里正觉精舍山门外。在山门附近,弟子看到有一个朴实的四角亭名曰「忆母亭」,这不禁使弟子想到在《梵网经菩萨戒本》中所言:「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弟子众等在山门外整齐的排队,面对庄严的山门,弟子带着犹如朝圣一般的心情,诚敬的俯首叩拜,彷佛每一次叩拜都在敬献弟子对于戒律以及持戒僧团无比的恭敬与赞叹。抬头仰望山门,横批写着「正觉精舍」,两边有两副对联,分别是:「正知正见洞彻真源,一超直入如来地;觉自觉他弘宣妙法,多劫圆成相好身」、「正无缘慈发广宏誓,愿度东土三千界;觉有情众净念专诚,尽种西方九品莲」。弟子久久仰视着这几句话,字字回荡在心中,每一字似乎都是在赞叹我们尊敬的恩师上人,一生弘宣净土大经,广演极乐妙法,普度一切有情;每一字也是在赞叹尊敬的海贤老和尚,一生念佛成佛,圆满示现,与我们尊敬的恩师上人心心相印,共赞净土大经;每一字也是在赞叹尊敬的果清律师,一生严持戒律,戒德圆满,持戒念佛,终归净土。

进入弟子眼帘的正觉精舍清净庄严,精舍呈U字型,竖着两排,横着一排,都是简单朴素的二层楼建筑。出家比丘师父大约六十位左右,正在结夏安居期间,每天早上八点半都有课程安排学习,所见到的每位出家师父都是非常清净,颇具威仪,让人不由得不肃然起敬。因弟子有供斋的祈请,所以在上午十点整,弟子等在知客师父的带领下,来到了正觉精舍的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不大,仅能容下不到六十人,清公上人亲自带着我们做了午供法会,然后用午斋。午斋圆满后,弟子等即在法堂恭敬的聆听清公上人的开示,题目是《在家律学概说》。其中对弟子印象最深刻的开示就是:「不想学戒、不想受戒、不愿持戒的人,就是不想解脱,这一生就是不想离开六道轮回,还是假学佛」。清公上人慈悲的开示,在家居士多恶因缘缠绕,多没于爱欲淤泥。什么是家?所谓的家叫做不舍过,不能够舍弃过失,杀害了我们的善根。什么是在?就是一切结使在中住故,结使就是烦恼,一切的烦恼都在当中安住的缘故。还给弟子们开示律的三种名称,第一种叫做「毗尼」,就是指佛所制成的教法,第二种叫做「尸罗」,就是教中所诠释的因行,第三种就是「波罗提木叉」,就是由此因行决定能够获得解脱的果法。也简单为我们开示了律的四种意义,即戒法、戒体、戒行和戒相。这些开示让弟子简单了解了戒律,也深深体会到学戒、受戒、持戒的重要性,正如《华严经.贤首品》中也说道:「若常信奉于诸佛,则能持戒修学处。若常持戒修学处,则能具足诸功德」。

清公上人无比慈悲的教诲弟子,持戒要注意两点:第一要轻重等持,微细戒和重戒要以平等心持,不要说现在是末法时代,我只要执持重大的戒法就好了,轻的戒就随随便便、放逸懈怠,这个不可以,我们要晓得轻戒是守护重戒的;第二就是见到毁戒破戒的人,不要生轻慢心,而要生大悲悯心,要更加精勤的守护戒法,持戒要持得皎如冰霜,尘点不染。清公上人在开示圆满后慈悲的问弟子众等,你们怎么称呼出家人啊?弟子众等因来之前得到了知客师父的教诲,所以大声说:称呼师父。清公上人高兴的说:对的,你们要自称弟子啊,可不能在出家师父面前称呼末学啊,那就不对了。短短一个小时的开示就像一分钟一样,每一句话都深深的刻在了弟子的心中。随后正觉精舍的副住持上天下因法师也为弟子众等做了慈悲开示,题目是《佛法的兴衰在于持戒》,其中尤其提到僧俗伦理问题,让弟子听到了深受震撼,原来进入佛门不懂佛门伦理关系,真的造了不知多少罪业,真的是不学不知道,学了吓一跳。

感恩诸佛菩萨的慈悲加持,感恩师父上人的慈悲护念,弟子一行得以有幸遇不可思议殊胜之因缘,聆听清公上人对于在家戒律的慈悲开示。由此感叹高僧大德一生的行持都浓缩在一举一动的微小示现中,如果我们细细品味,便会发现他们的一举一动、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无不是在为我们表法。弟子这才领悟到修行功夫不是那以浮躁心去念的几万声佛号,不是天花乱坠的数人家宝,而是老和尚一步一印心的坚实步履,是老和尚内敛至本然心地却又溢出无限慈悲的深邃目光,是老和尚犹如世尊拈花时圆满自在的微笑。学生也是此时才更加明白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道至简的道理,始知修行在于变化气质,而不在于追求数量。

在庄严清净的正觉精舍,弟子们不仅聆听了上果下清和尚以及上天下因法师犹如心灵洗礼般的对于戒律的慈悲开示,亦感受到了整个持戒僧团的庄严殊胜之气象。其中有一位法师的精严持戒与苦行给弟子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位法师看似默默无闻,住在精舍大门附近的小木屋中,二十几年没有出过精舍的大门,穿的是缝缝补补的百衲衣,一生不倒单精进修持,因曾经燃指供佛而缺少了一根手指,每日夜不闭户用身体血肉供养蚊虫。法师的每一条行持都值得我们至诚顶礼赞叹,更何况是集这些行持于一身!弟子愈发感受到持戒并不是锦上添花的事情,而是一位僧宝的尊严,一位佛弟子的尊严,更是整个佛教的尊严。若没有戒律住世,若没有持戒僧宝,若没有持戒佛子,佛陀教育便不是能够真正了脱生死的出世间教育,而是混杂了流俗知见的四不像。

临别之际,清公上人无比慈悲的与弟子大众等合影留念,并一路步行送弟子一行来到马路边的大巴车上。弟子们跪拜在地,满眼泪花,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正觉精舍、离开了清公上人,但清公上人的教诲、出家师父们庄严的行持却永远刻在了心间。看着清公上人慈祥的微笑,彷佛如见恩师上人,那是佛菩萨对弟子的期待和加持护佑。惭愧弟子在心中默默的发愿:凡愚不肖弟子愿意做为引玉的砖瓦,认真学戒、持戒,一生严持戒律。并热切期盼佛教四众弟子能够回归对戒律学习及持守的重视和好乐,发自内心来尊敬三宝,恢复僧宝的尊严,恢复佛弟子的尊严,恢复佛教的尊严,更是恢复我们自性的尊严—无量的智慧、德能与相好。

而在参访正觉精舍的两天前,弟子一行已在高雄六和净宗学会求授五戒以及诵五戒,授戒师父慈悲引导大众观想纳受戒体,弟子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受戒时的法喜与殊胜,才知过去尽管参加了受戒仪式,但是由于没有如理如法的进行观想,致使受戒有名无实,并没有得到戒体,也就不能获得任运防非止恶的功效。受戒得到戒体后的修行体验与曾经有名无实受戒时的感受是十分不同的,真的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正如修行路上有行才能有证,亦如指月之指不是月,看到路标后要真正不断前进才能够到达目的地。如灵峰蕅益大师譬喻,如同刚出生的太子,虽然毫无国王的智慧德能,将来必能绍继王位,而以后成为一国之君的身体,也是刚出生时的身体成长而成的。虽然我们现在是生死凡夫,而能遇到胜缘受戒得戒体,就当下得到法身的一分,虽然极不圆满,但将来自己成佛所证圆满法身的戒体,也是今日受戒所纳的戒体成长起来的而已,是同一体,而非二体,实在是不可思议。

弟子也是初尝受戒得戒之法喜,发愿好好护持自己珍贵的戒体,宁舍身命终不犯戒。愿与一切大众分享这粗浅的点滴心得,愿这好乐戒法之心终能滴水穿石,愿受戒得戒之殊胜因缘终能薪火相传,令戒法长久住世,令戒法的功用长养一切众生的菩提心,点燃一盏盏菩提心灯,照亮宽广的菩提之路。尽管初尝受戒得戒之法喜,但是弟子们宿障深重,在持戒精严、无比庄严清净的正觉精舍中还是错漏百出。知客师父在我们离开后,曾慈悲的对弟子进行了开示,并询问道:你们知道自己这一天犯了多少错误吗?弟子顿时感到万分的惭愧,明知自己犯了很多过错,却又不能如律说出其中任何一条的理事因果,不去明理而盲目的承认错误亦是弟子带着轻忽心的表现,不能以殷重心去脚踏实地的学习戒法。

戒律是自性圆满的流露,非从外来,戒律并不是如其名一般的是戒、是律、是约束人的、是裁决人的,正是因为我们众生的迷惑颠倒,认错为对,以自恣放逸为常态,才会忽视了以清净梵行为持戒。而仔细品味,戒行才是我们本然的常态,戒行精严才是真诚、清净、平等觉心的真实流露。弟子过去也曾因执着于念佛一门而对戒律常生轻忽之心,起惑造业却愚不自知,现在才知正如蕅益大师所说「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尽管弟子对于祖师的教诲只是有了并不深刻的认同,但愚钝弟子愿意通过不断对戒法的深入学习和持守,去不断印证祖师的慈悲教诲,也愿与有志之士共同发心,在净宗学人中开学习戒律、持戒念佛之风,做持戒念佛求生净土的好榜样。

最后弟子愿以《华严经》的偈颂与诸仁者共勉:「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具足持净戒,一切如来所赞叹」。以上是惭愧凡愚弟子静瑜的粗浅心得汇报,至诚恳请师父上人慈悲指正,祈请诸位法师及大德居士慈悲指正。惭愧弟子静瑜感恩不尽!敬祝恩师上人:法体安康,法轮常转;六时吉祥,圆满菩提。常惭愧凡愚弟子静瑜至诚感恩顶礼。二0一四年七月十七日。

老法师:好,我们听了静瑜同学的参学报告,跟我们在之前所学习的一篇「三学兴衰」有同样的义趣。古大德在三学兴衰里面告诉我们,三学是把世尊四十九年所教导的全部包括了,三大类。不仅是世尊,乃至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教导的也不超过其外。三学第一个是戒律,第二个是禅宗,是禅定,第三个是教下。中国大乘教一共是有八个宗派,这八个宗派除了律宗、禅宗,其他的全都叫教下,所以净土也不例外。戒律是佛的身,禅宗是佛的心,教下是佛的言论,身口意是一体。所以《华严经》上,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如来的智慧表现在教下,经论,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智慧是自性本来具足的,禅宗是德能,戒律是相好。戒,禅表定,教表慧,戒定慧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见了性之后圆满的显示在眼前,一即是三,三即是一,戒里头有禅有教,禅里面有教有戒,教里面有戒有禅,这叫一源。一而三,三而一,佛法就兴了。如果这三样独立起来了,独立,互相尊重、互相赞叹,互相学习还可以,如来所传的教还没有变味,还是原汁原味,要互相赞叹。如果要有批评,要有意见,一个破了,三个都没有了。为什么?它是一体,你就知道重要。

为什么现在不讲戒?讲戒人都讲跑掉了,没人敢学。所以儒家不讲礼,道家不讲因果,佛不讲戒律,不是不讲,是没人肯学。学佛的人并不懂得戒律的意义,不知道戒律的好处,不知道戒律与禅与教它有密切关系,一个成就全都成就了,一个失掉了全都失掉了。身口意三业,这三个(戒定慧)没有了就叫造业,身口意造业;如果有了,这三个就在作善根、积福德。善根福德从哪里修?就是戒定慧,少一个也不行。实实在在不容易接受,尤其知识分子。我们年轻的时候也算是知识分子其中之一,有些新的概念,认为我们是生长在二十一世纪,世界永远不断的在创新。

对旧的东西,古人尊重,现在人不尊重了,至少这一百五十年之内的人不尊重古人、不尊重祖先。逢年过节有几家祭祖先的?我们在这社会上能看到,有几个人想念祖先的?这忘掉了,把根本忘掉了。你从哪里来的,你知道吗?你知道你有父母,知道有祖父母,再往上去不知道了,没有了。现在祠堂没有了,家谱没有了。做一个中国人,现代中国人跟古时候中国人脱节了。古时候中国人,家,祠堂是家,家谱是家庭的历史。知道家庭的历史会爱这个家庭,知道国家的历史会爱国家,历史没有了,对于家、对于国这种情义完全断绝了,这多可怕。过去历史上有过无比的辉煌、惊人的成就,古人知道,现在没人知道。现在只知道外国有科学,外国人很能干、先进,样样都超前,中国好像自古以来什么也没有。这是什么?不读中国历史之过。

123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净土法门: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62集)

净土法门:净土法门不需要断惑

净土法门:我们自己起心动念,绝对不是只有个人受果报

净土法门:果报自作自受,佛菩萨也没办法代替

净土法门法语:没有嫉妒障碍,才会真正发心帮助大众

 

后五篇文章

净土法门法语:嫉妒障碍别人,来生的果报在地狱

净土法门法语:他做榜样给我们看,我们要记住

净土法门:出家人要有好形象

净土法门:烦恼总是来自于患得患失

净土法门:烦恼总是来自于患得患失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