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狮吼音·开示集:高尚品行--当下发愿,做个好人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狮吼音·开示集:高尚品行--当下发愿,做个好人

 

  高尚品行

  当下发愿,做个好人

  无论世界如何黑暗,我们仍要立志做一盏明灯;无论人间如何充满险诈,我们仍要勇敢的做个好人!

  【密勒日巴大师传】

  尊者闭关中精进修定,期间从不睡眠,有一日却忽然睡着,梦见已离开多年的故乡,那四梁八柱之屋已倾圮,家传法宝《大宝积经》已荒芜,亲爱的母亲已死,而妹妹流浪乞食,梦中大感悲伤,竟大哭而醒。醒来决意破关而出,准备禀告上师想回家乡。

  尊者回到马尔巴大师处,想报告回乡的决定,那时马尔巴大师仍在睡眠,清晨的阳光照进大师房间,正好照在大师的头上,师母达媚玛也正好进来送饮食。马尔巴大师一见尊者,问他为何破关而来,提醒恐是中断魔障,要他赶紧回去闭关,但尊者返乡心意殷切,禀告决定后,马尔巴大师观察缘起说道:

  你进来辞行之时,我仍睡眠,代表我们父子今生不会再相见;

  阳光照进我房间,代表你的教法将弘传;

  阳光正好照在我头上,代表修传派的法脉将昌盛;

  师母达媚玛正好进来送饮食,代表你将来得享三昧定食。

  马尔巴大师就为尊者办了一个送别的大荟供,席间大师变化出喜金刚、胜乐金刚等种种本尊身相,尊者当下决定要好好修行,以得到和上师马尔巴相同的神通。马尔巴大师嘱咐尊者,将来「应依雪山之山洞」及二十四个圣地山洞为修行之依止处,这也成了尊者终身住山修持的缘起。

  马尔巴大师再留尊者住了些时日,把所有口诀倾囊相授,并回答了种种尊者修行上的疑难。最后殷殷交代尊者:「成就,才是最胜的供养,最好的利他。」并告诉尊者:「我们父子今生不会再见面,我们就在空行净土相见吧。」就流泪送别尊者。此时尊者因学了气功,本来15天路程,3天就到了,回到家乡果然见到梦中所见景象,见到了「无常幻化师」(无常以所示现的幻化相教导)。

  【唱颂道歌】

  敬礼恩师马尔巴前,在此集会诸徒众,

  听汝老父密勒歌,最后咐嘱应谛听!

  依于上师马尔巴恩,瑜伽行者我密勒,

  一切作业皆已毕。汝等后学诸徒众,

  应如我教而修行;十方诸佛皆欢喜。我及诸佛欢喜故,自他事业皆成就;

  违我所教诸行业,自他二利俱难成;坏自他故我不喜。

  若师不具净传承,求得灌顶有何用?自心与法不相合,手持法典有何用?

  若不舍弃世间法,依诀修观有何用?三业与法不相合,念诵仪轨有何用?

  恶语利嘴不对治,修行忍辱有何用?亲仇爱怨不舍弃,纵行供养有何用?

  自利之心若不除,徒行布施有何用?不识六道皆父母,寺庙虽佳有何用?

  此心不生清净见,修造佛塔有何用?若难四时修瑜伽,造佛形像有何用?

  心坎深处不祈祷,依时供养有何用?心中若不化口诀,自讨苦吃有何用?

  死时不生大信心,观摩佛相有何用?不生悲哀出离心,舍此弃彼有何用?

  不修爱人逾爱己,口说慈悲有何用?若不降伏烦恼因,承事供养有何用?

  若不持续上师教,徒众虽多有何用?无用无益之作业,招损恼故应舍弃!

  所作已作我密勒,于诸烦扰无聊事,无须多作可休矣。

  法王提醒,利他,是修行人最重要的高尚品行。

  【法王开示】

  上师与弟子的三昧耶戒

  今天稍早,在拜读了大自在瑜伽士密勒日巴尊者传记时觉得,现今的师徒关系不如上师马尔巴大师以及弟子密勒日巴尊者之间的关系。现今一些上师,有时会对外国的弟子们宣导要按照自己所说的去做,以此来跟上师建立关系;并且扬言如果不这么做,就是毁犯了三昧耶誓戒,是破戒的人,会堕入地狱。

  然而马尔巴大师对弟子密勒日巴尊者,是以父亲对待孩子的心一般;并非像今日是为了衣、食和赞美而去教化弟子的。

  所谓的上师,不可以光只是知道怎么坐在高大的法座上,还应该知道怎么用慈爱去照顾弟子,以及要有能力去教化弟子。因为很多弟子,对于自己该往哪里去都没个主意,在如何取舍上也是备感困惑;像这样的人,就是应该要去悲悯的对象。

  要做一个好上师。首先,要先懂得做一个好人,以及做一个好父母。今天在这里,我要稍微讲讲什么是高尚品行。

  所谓高尚品行,不是说因为有这样的规定,或是因为别人的命令,在别人敦促你不可以杀生、不可以偷盗之后,才觉得应该要这么去做。若是这样的话就不对了。其实,高尚品行是活生生的,而且是我们能够拥有幸福,所不可或缺的条件。

  我们依着父母恩、众生恩德而生存

  就像我们出生的时候,是在父母的慈爱之下被养育着,而最开始父母的结合,也是因为爱而发生的。为了照顾幼儿,父母是如何的担心着孩子的未来,是以多么大的关爱心养育着孩子呢!之后渐渐成长,到了儿童与青少年的时期,仍然是离不开他人的关爱。比如说,从出生到上学时期,若没有别人的帮助,就会变得没有纪律。由这些情况来看,

  我们必须要依靠他人,无法独自的存活着,必须要依靠社会与群体而生存,也是很清楚的了。

  由于我们要依靠人类的社群而生活,然而若是轻蔑、欺凌任何我们依靠的社群、团体里面的人,甚至对他人或其它的生命轻视践踏,并且做了令人讶异的杀害行为的话,便很难在社会以及这世界上生活,且会成为非常痛苦的人。

  当杀生或是因嫉妒而说谗言与谎言等等,这些违反戒律的行为发生的时候,不但会使自己失去份量,自己周围的人也会觉得你恶劣、下流、卑鄙,总之,自己就会落得不是人一样。

  所以由以上这两个原因可以清楚的知道,我们需要依靠他人才能生存。然而我们所依靠的社会与群体,若只是充满着卑鄙下劣的行为,那么要生活在其中就会很困难。如果人们必须依靠的对象,反而轻视、欺负、欺骗我们,甚至对于他人的性命毫不怜悯,先不谈如何生活了,那我们早就没日没夜的受着害怕、惊慌、恐惧等痛苦的折磨。

  因此, 我们所依靠的任何社会,要从现在开始就去改变它,不然它就不会是我们幸福的来源。自身的价值如果自己不保护,而随随便便、乱七八糟的这么待着,当人们都认同了卑鄙下劣的时候,即便没人驱使你,我们也会自己堕落的。

  有德的人,自然持戒

  所谓的「十善戒」,比如说: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心、瞋心、邪见;身体的三条戒、语言的四条戒以及心意的三条戒等,这些我们要守护的戒律是极为重要的。对于这些戒规,严格来说,一个有德的人,是自然的就不会去杀生,不会去偷盗,不会去说谎,也不会去做奸淫、强暴等恶行的。所以说制订戒律,其实是很无奈的,说你不可以杀生,杀生的话会这样会那样的,这都是迫不得已的事了。

  出了家,就不应该有因为他人定下了戒律,所以才要怎么做的想法,应从自发的欢喜上去持守「十善戒」,这才是最好的。若有人问是该有高尚的品行好呢?还是有卑劣的行为好的话?我想,确定的答案应该是不用经过很多思考的。应该不需要花上几天的时间去思考才能决定,是该有高尚的品行好呢,还是恶劣的行为比较好。因为我们的生活与行为,以公众的认知上来说,就应该要有高尚的品行,这是不需要嘴上宣传,而是公众都认同的。怎么说呢,对于那些做到伟大利他行为的人,是所有人类都敬爱的。就好象达赖喇嘛尊者,对于世界整体的利乐有所贡献,是世上不可或缺的一员,且成为和平的领袖。在实行伟大利他的行为时,行为自然就符合了这世界上不可或缺的公认德行,也会是大家称赞的对象,这些都是不用解释了,因为行为本身就是大众所认同的。

  从反面来看,若是只想着自利,而侮辱他人、说谎、偷窃、杀生等,做各种违反戒律的事情的话,那么自己在团体中,即便别人不说什么,但是社会本身的自然观感,也会认定这个人是个卑鄙邪恶的人,大家都会避开这个人,不会想跟这个人交往。

  我们要是能自己做好,所处的环境能安稳,自己不会后悔,别人也会跟我们和颜悦色的互动,我们会被疼爱,人生也能获得欢喜与快乐,并且在愉悦中度过。

  在恶行方面,有些人很容易就会和「十恶」挂上钩,很自然就会为非作歹,要有高尚的品行似乎很困难,追究原因,常因为贪婪、不满足。因此,一个贪婪的人,自然而然的就会为了尽快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去做恶行。

  高尚的品行,都以利他为主的。由于不是为了个人的幸福而尽己所欲,一个有高尚德行的人,应该是能关心到众人的苦乐,关心到整个世界的。至于一个有卑劣恶行的人,除了自利之外,是什么都不想的。一旦成为有着高尚品行的人,他的基本原则,便是以众人的利益,社会的利益,整个世界的利益为考量,这大概已经是很清楚的了。

  我们大家在这里,为了众生能获得幸福而祈愿,希望众生能获得和平与快乐,以这样的良善动机而聚集在这里。我们的希望与祈愿,有如在安慰自己,就好象发生了苦痛的状况,或是悲惨的情况的话,会念着「愿一切众生具乐及乐因…」,来给自心加油打气,让心生起希望,让心得到鼓励,这有什么不好呢!

  先从自已开始做起,祈愿一切众生具乐及乐因

  所谓的希望与祈愿,是为了想得到自己所欲求的,因此才会有希望以及去祈愿;因为有着祈愿,而且是真的能够发生的话,就无法不去实现它。因为若真的是能够拥有的话,当我们一旦遇到因缘,就必然要去将它实现。因此,「一切众生具乐及乐因」,这是可能的,但是要如何让它实现呢?首先要从自己开始做起,也就是先要让自己能够具乐及乐因。为了要让自己具乐及乐因,要先制造好因、善因,存善心、立善行等,这是很重要的。若能做到让自己具备了快乐与快乐的因,那么接下来,就要做到让他人也能具乐及乐因。因此要从自己开始,有着善行善心。

  另外,各种宗派对于世间的高尚品行方面,各有很多说法,但是所谓的高尚品行,主要会因为配合着各自的时地条件,而有各种对于高尚品行的不同认定,因此入境随俗的去做一个正直的好人是很重要的。

  总之,我们都是互相依赖而生存,比如说做一餐饭,如果自己不会做饭,就不得不寄望别人了,但是如果对方脾气坏,爱生气,不但不帮忙做饭,而且反过来跟你吵架的话,我们心里就会感到很难过。要待在这样一个处处不友善的社会中,是很艰难的,也因此使得现今出现很多自杀的人。

  自杀的原因与乱象

  如果待在一个「人人只想着自己的经济、商务、政治,自己要赢、别人要输」的社会中,不用多久,当人们不顾自身价值,而且从头至尾的尽其所能去践踏时,便会觉得自己没有了希望、没有信任、没有依托,会觉得这世间毫无意义,当这种感觉生起后,就会进入无尽的恶性循环,直到有一天,便会自己了结自己的性命。

  近来,还听说有些地方出版了教人如何自杀的方法,要是有人想自杀,还有各种各样自杀方法提供给你呢!这种教人自杀的书竟然有人写、也有人出版,真是令人叹息,这让社会上流传了各种匪夷所思的自杀方式;其实这是以前所大家排斥的,但是因为现今社会本身就败坏、颠倒了,当自杀的人越来越多时,那些教人怎么自杀的书籍便成了大家的需求。即便你一个人不愿意自杀,网路上还有一大堆要自杀的人,会准备好地方、安排好时间,一起邀请你呢!

  要有志气、热忱,成为好人不困难

  再说到要作一个正直的好人,俗话说:「此处遍卑劣,我仍行高尚,以自身原则,令己得圆满。」也就是说,专做卑劣行为的人即便充满在这大地上,自己仍然要保有着高尚品行。

  自己作一个好人,会是社会的中流砥柱,基本上我个人虽然可能会参与到政治,但我希望不要是非常狡诈的政治,这也是我努力对自己的期望,但是很困难,为什么呢?因为世界上已经充满了狡诈的人。即便自己不想去做,却也卷入到他们的狡诈之中,有时真的很困难。

  但是,这世界上要是没有正直、正派的人,这世界就会没有希望、没有意义、没有精神了,这么想着之后,自己虽然遇到一些业缘,却也期许自己要成为正直、正派,成为世界上赋予寄望的人。我们也要有志气、有热忱的去做一个品行高尚的好人,若没有志气与热忱,是不可能在很安逸、没事情的情况下而成为一个好人的。

  当然恶人也有走运的时候,就像近来有很多西藏商人,要是正正当当的做生意,利润就会降低、生意做得很辛苦,但当他们使坏而走运的时候,反而暂时过得比一般人还好呢。但我们立志要做善行的人,除了要更努力、更发愤之外,更要多做一点努力才能当个好人。因此,应尽量的发起志气,不论做的是什么,都要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好人,世界不能只有奸诈、邪见、恶行存在,若能带着「发愿做好人」的志向与热忱,再勇往直前去做,心里便不会觉得苦,从根本上就不会有困难了。

  从《密勒日巴大师传》引伸到此,我们不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无论如何,都要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这是很重要的。即便世界是如何的混乱、如何的黑暗;重要的是,我们要在这黑暗之中,燃起一盏小小的灯火。如果只有黑暗,而无一盏灯火,那么在黑暗中,我们将完全丧失取舍的方法。因此,我们应该奋力的去承担(起做一个好人的使命)。高尚行谊的部分就讲到这里,我希望不只是出家人,如果在家的男女信众们,也能从今天起开始做到高尚行谊、立志作一个好人,这样就真是太好了。

  【法王禅修引导】

  今天法王教大家「净化贪嗔痴三毒的禅修」一开始法王仍先提醒身要,「你们禅修的时候要好好注意身要,别让那洛巴的传承丢脸。」

  法王再次简短提示禅修时身体应注意的要点:金刚跏趺坐,脊椎要直,下巴微收,眼睛看着鼻尖的虚空(但别太用力看,会翻白眼),手持定印(手掌右上左下,亦有左上右下的,但今天我们采右上左下,大拇指相扣),两臂不要紧贴身体(因为腋下有昏沉穴,稍稍打开透风才不会昏沉)。

  法王接着说,我们今天要做的是净化贪嗔痴三毒的禅修,禅修本来就是要净化三毒的,但也别指望像用铁锤一样,当一下把三毒打掉,要用禅修让心渐渐习惯、熟练。

  现在,观想额头、心轮和肚脐三个位置──

  在肚脐有如水的贪聚集,

  在心轮有如火的嗔聚集,

  在额轮有如黑烟的痴聚集,

  再观想前方虚空中有佛陀、上师或你敬爱的人,

  从他的额、喉、心三轮放射白红蓝三色光,

  照射到行者身上的贪、嗔、痴三聚集处,

  心中要同时祈求佛陀、上师,

  净化我们的贪嗔痴三毒。

  法王开玩笑的说:「我祈求各位这就样禅修5分钟,别睡着。」

 
 
 
前五篇文章

狮吼音·开示集:上师与弟子--心量大,虔敬心就大

狮吼音·开示集:一个好弟子,也有三德行!

狮吼音·开示集:谁能带你,出离生老病死苦?

狮吼音·开示集:修行:修自己的心,用到行为上!

狮吼音·开示集:菩萨戒:我在圣地,成为佛子!

 

后五篇文章

狮吼音·开示集:生活中的佛法 第六堂课 菩萨戒与四不共

狮吼音·开示集:生活中的佛法 第五堂课 由心里呼喊出

狮吼音·开示集:生活中的佛法 第四堂课 快乐修行,请你

狮吼音·开示集:生活中的佛法 第三堂课 环保,就是慈悲

狮吼音·开示集:生活中的佛法 第二堂课 今天,就是「利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