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七 菩萨戒浅释(六)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七 菩萨戒浅释(六)

 

  作为初学者,这下面的八条戒比较容易犯,所以称之为初学者的八条定罪。

  7、对非法器传讲空性

  不讲经说法的人,在通常情况下,不会违犯这条戒。给别人讲经说法的人,一不小心就有犯失此戒的可能。

  (1)对境

  不是以学不学佛,有没有皈依和灌顶为界限。违犯此戒的对境,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不能接受、理解空性,在听到空性内容以后,肯定会生起恐惧心;二是已经发了菩提心或受了菩萨戒。如果对方没有发菩提心,给他讲空性,使其产生了恐惧,这就只是一个罪过而不算犯戒。给发了菩提心的人宣讲远离一切戏论的大空性,使此人心里产生恐惧,继而退出大乘道,才会彻底犯戒。

  发了菩提心的人会不会有退出大乘道的可能呢?还是会有。虽然发菩提心本身,有非常大的功德,但刚刚发了菩提心还没有来得及修行的人,不一定有很好的正知正见,修行的境界也不高,所以未必能接受大乘空性。

  佛陀传法时,也要观察众生的承受力。一般来说,越是深奥殊胜的法,众生越难以接受,因为那些观点与凡夫的常识有很大冲突。所以释迦牟尼佛在修法、听法的次第方面,要求非常严格。因为当时的大多数印度人,不能理解密法的深奥见解和修法,所以密法也没有公开。莲花生大师等人在西藏传讲密法的时候,起初也非常保守。

  空性是很深奥的,因为佛教里面的空性,跟我们的想法有很大冲突,我们刚刚学佛还没有经过任何学习就去听空性,很多人转不过来,就会出问题,所以空性是不能随便讲的。

  最理想的听空性法的人是什么样子呢?就是像《入中论》里讲的那样,听到空性后生起强烈的欢喜心,汗毛竖立、眼泪直流等等。对这种人讲空性,对方很快会证悟。如果还没有这样的信心,最低限度也是听了没有排斥的心态。对这两种人讲空性,都不会犯戒。

  (2)心态

  根本不观察对方的承受能力,不看对方是否堪为法器,粗心大意、不择场合,而欲以轻率的心态宣讲空性。

  所以,大家也不要因噎废食,一看到这个戒条,就再也不敢宣讲空性了。宗喀巴大师也说过,如果观察了,并认为对方能接受空性,或根据某种证据认为对方不会排斥空性,然后讲了空性,结果事与愿违,对方并不是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不但排斥空性,甚至从大乘道中退出,在这种情况下,传讲人是不会犯戒的。因为没有神通,无法全面掌握所有人的心态,佛也不会强人所难,要求凡夫必须要有他心通,否则不能传法。只要自己慎重地观察了,就不会犯戒。

  犯戒者宣讲的内容,主要是指《中论》、《入中论》等大乘论典所讲的大空性、法无我——所有物质与非物质都是空性,远离一切戏论。

  以前阿底峡尊者在西藏传法的时候,印度的两位戒律清净无染,言行如理如法的小乘修行人特意前来听法。当尊者给两位讲人无我时,他们听了欣喜若狂、连连称诺;然而,当尊者给他们讲《心经》里面的大乘空性的时候,这两个人连忙用手塞住耳朵,诚惶诚恐地恳求道:尊者请不要讲这样的法了!阿底峡尊者对此感慨道:仅仅持守清净的戒律,是不能达到什么境界的啊!

  如今的世道更为复杂,各色人等混杂于佛教团体。有些人表面看来非常令人生信——言谈举止彬彬有礼,一颦一笑中规中矩,但就是在见解上不能接受高层次的法。所以,在不观察的情况下随意宣讲大空性,就很容易犯戒。

  (3)行为

  自己亲自宣讲空性。

  (4)结果

  发了菩提心的对方,在听到空性以后,产生极大的恐惧,继而退失。宣讲空性的人就会犯戒。

  8、让人从大乘佛法中退转

  (1)对境

  发了菩提心,至少是发了愿菩提心的人。

  (2)心态

  想让对方从大乘道中退出,想使对方心中的菩提心、菩萨戒都失效,就是怀着这样一个非常坏的动机。

  (3)行为

  通过语言挑拨,或采用任何其他手段把对方赶出大乘道。诸如告诉对方说:你这样的人学大乘佛法,学布施、忍辱等六波罗蜜多不会成就,你干脆不要学大乘佛法了。你学小乘佛法,会很快断除烦恼而成就。只要有这样的行为,就会犯戒。

  (4)结果

  最终界限佛经中讲的不是非常明确,但宗喀巴大师说,应该是对方听了此人的教唆以后,认为自己业障深重,学大乘佛法肯定无望,继而从大乘道中退转,转而学小乘佛法。这样使他退转的人就会犯戒,而且罪过特别大。但如果对方没有听从自己的话,没有从大乘道中退出,则教唆者也没有彻底犯戒。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鼓励别人修学菩萨道,不可能让进入大乘的人退转,所以这条戒也不容易犯。

  9、令人舍弃别解脱戒

  (1)对境

  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对方已经受了不同层次的别解脱戒——在家人的居士五戒、八关斋戒,以及出家人的沙弥戒、比丘戒等等;第二,对方不但受了戒,而且也在如理如法地持戒。

  (2)心态

  不是出于其它的考虑,只是想让对方舍去别解脱戒。

  (3)行为

  对持别解脱戒者说:戒律清净没有用,只要发菩提心,念诵大乘佛经,所有的烦恼都会断除。这样就会犯戒。

  在这段话里面,有两个问题:首先,说戒律清净没有意义,是毁谤戒律;第二,也是犯这条戒的根本原因,仅仅念诵大乘佛经,不可能清净所有烦恼。虽然念经有很大功德,也可以减少部分罪业,但要清净所有烦恼,还是需要修行。只发菩提心而不受菩萨戒,不修禅定,没有智慧,也不会清净所有罪业。学大乘佛法与持守清净的别解脱戒没有冲突。如果说话者的目的,是想让对方进入大乘,那也没有必要让对方舍去别解脱戒;若这样说只是一种欺骗手段,主要目的就是想让对方舍去别解脱戒,就会犯这条戒。

  (4)结果

  如果对方听从劝说而舍弃别解脱戒,劝说者就会犯戒。

  一般情况下,我们也许会劝学小乘的人发菩提心,修学大乘,但不会让别人舍去戒律,所以这条戒也不是很容易犯。

  虽说大、小乘都有舍戒的说法,但在什么情况下舍戒是有条件的。小乘规定,当一个出家人在强力逼迫或某种外力牵制等情况下,如果不舍戒,则不管想什么办法,都不能防止破戒的时候,释迦牟尼佛不但允许,而且要求当事人此时应该舍戒。因为舍戒跟犯戒不一样,戒舍了,以后有机会还可以再受。除此之外,如果不是什么万不得已的原因,不允许舍戒。

  而大乘佛法,则永远都不允许舍去菩提心,舍去大乘戒律。如果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之后又从内心舍去菩提心与菩萨戒,戒律那时候就会消失,但这是不允许的,是非常大的罪过。

  大乘佛法从整体的角度不允许舍弃菩提心与菩萨戒,但为了利益众生、弘扬佛法,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舍弃戒律中的个别条款。不但是在家人,出家人也可以为了众生的利益而舍戒。

  比如说,如果一个出家人终身清净守持出家戒,对他自己的解脱很有利,但对众生却没有太大的利益,甚至是一种损失。如果这个人在舍去戒律,选择做国王或者大臣之后,绝对有把握带动整个国家的国民学佛,那就有必要舍戒。在这种情况下,假设有人劝他舍戒,去弘法利生,就不会有问题。如果没有这样的必要,只是故意令其舍弃别解脱戒,就会违犯这条戒。

  10、诽谤小乘佛法

  (1)对境

  包括声闻乘和缘觉乘在内的整个小乘佛法。

  (2)心态

  没有任何必要和价值,只是为了欺负小乘佛教或是为了自私等目的而诽谤,就会犯戒。

  当然,如果有一些必要——比如,本来可以学大乘佛法的人,却准备学小乘佛法的时候,在他面前表面上诽谤小乘佛法,目的是为了让他打消念头,趋入大乘佛法——就不会犯戒。

  总之,大乘佛法的所有见解、修法、言行举止,都建立在利益众生的基础上,在这样的情况下,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都不会犯戒。若以自私心为基础,再加上贪心、嗔心等烦恼而做出的事,就很可能会犯戒。所有的罪业,所有的犯戒,都是在自私心的基础上做出来的。所有以利他心而做的事、说的话,就不会有罪过,也不会犯戒,这是大乘佛法的重要原则。只要不违背这个原则,其它的都没有太大问题。

  (3)行为

  假使给对方说,你再精进努力地修学小乘佛法,也永远不可能断除烦恼、得到解脱。这样就会犯戒。

  犯戒的条件,应该是郑重其事地说出来的,不是开玩笑。如果只是开开玩笑,有口无心地随便说一说,还不会犯戒。

  其实,无论好事坏事都是这样,如果只有一个形式,不是真正发自内心,就不会形成真实的善业或恶业。比如,我经常说,要发不造作的菩提心。什么是不造作的菩提心呢?就是真心诚意发的菩提心,若是很勉强、很被动、口是心非,那就是造作的,就不算真正的菩提心。

  在传菩萨戒的时候,传戒的人也会询问受戒者:你们是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利而受戒?

  如果受戒的时候,抱着让大家觉得自己是菩萨,很了不起,或圈子里的人都受了菩萨戒,自己不受面子上过不去的心态,就不会得到菩萨戒。

  不过,佛经里面也讲过,就算不是一心一意地发菩提心,只是为了欺骗别人,做个样子给别人看,这样发菩提心还是有功德。我们至少还不是在欺骗谁,只是目前菩提心还没有达到最好的标准,但我们一直在往这个方向努力。

  (4)结果

  对方听懂内容并持这个观点,就会彻底犯戒。本条戒与第二条戒的不同之处是,第二条戒是诽谤小乘的教法,本条戒是诽谤小乘的证法。

  11、赞扬自己、贬低他人

  这条戒与中等根基的第一条是一样的,已经详细地讲过了,故而不予赘述。

  12、妄说上人法

  这条戒与小乘居士五戒里的妄语戒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此处专指证悟空性方面的妄语,而不包含妄语戒所包含的四禅八定、五眼六通等等。

  比如说,在传法的时候,首先就讲空性,然后紧接着说,这个空性我已经证悟了,你们修的话也可以证悟;或者从侧面说,你们修我讲的空性修法,一定会证悟,证悟以后就会跟我一样等等。通过各种语言表明或暗示自己已经证悟了,而实际上根本没有证悟空性,完全是撒谎,就会犯此戒。

  (1)对境

  所说的对象:同类的人;精神正常;能知言达意。所讲的内容:说自己证悟空性。

  (2)心态

  在没有其它必要的前提下,以妒嫉心之外的其它烦恼心为基础而欺骗对方。如果是以妒嫉心赞扬自己,则不是违犯此戒,而是违犯第十一条戒。

  如果真的证悟了空性,为了使其他人有信心,而在大众面前说自己证悟了空性,这是允许的,也不属于妄语。因为其中没有自私的成分,而是考虑众生的利益。违犯此戒的条件一是自己没有证悟,再者不是为了众生,而是以自私的目的说妄语故意欺骗对方。

  (3)行为

  以前面的心态说自己证悟空性的妄语。

  (4)结果

  与对方是否产生邪见没有关系,只要对方听见,就会犯戒。

  13、取三宝财产

  这与国王五条定罪里的盗抢三宝财产有所不同,此处不是去偷去抢,而是以其他方式占有三宝财产。

  比如,国王手下受了菩萨戒的大臣或官吏,在国王和另一个出家人或修行人之间说两舌,使其产生矛盾,致使国王处罚修行人,修行人不得已,只有盗取三宝财产贿赂从中挑拨、言说两舌的大臣或官吏,大臣或官吏如果受了贿,就会犯戒。如果大臣分一部分财产给国王,国王也受了菩萨戒的话,则国王也会犯戒。本来国王和大臣无缘无故接受三宝的财产就不如法,在这种情况下受贿就更不合理,所以会犯戒。

  (1)对境

  是自己和他人。他人是一个修行人,自己是国王手下的大臣或官吏等人。还有这个修行人拿来给自己的贿赂一定要是三宝的财产或从三位以下的僧人的财产中偷取的,这些都是对境。

  (2)心态

  为了伤害修行人,或是有意受贿,而有故意制造矛盾的动机。

  (3)行为

  通过言说两舌等等而占有三宝财产。

  (4)结果

  当受贿的钱财到手,并认为这些东西从此属于自己,就会犯戒。处罚修行人属于第三条戒,取三宝的财产属于第一条戒,但这条戒与上述的两条不重复,因为,前两者是不与取,这条戒是受贿。

  14、初学者的最后一条戒,包含了两种犯戒行为。

  第一种,是给僧众制定一些有害的坏纪律。本来佛陀就给僧众制定了很多戒律,但如果有必要,为了方便内部管理,除了佛的戒律以外,僧众也可以自己制定一些纪律。不过,制定的纪律一定要能减少烦恼,对闻思修行起促进和帮助作用。如果管理僧众的人,制定一些对闻思修行有害的纪律,就会犯戒。

  (1)对境

  是修行的比丘。

  (2)心态

  就是为了损害修行比丘。

  (3)行为

  制定一些对闻思修行有害,增长烦恼的纪律。使其不能闻思修行,继而产生烦恼,就会犯戒。

  (4)结果

  有害的坏纪律制定完毕。

  第二种,故意将三位以下的凡夫比丘修行者的财产转送给闻思者。

  在很多佛教的寺庙中,闻思者与修行者的团队是分开的。修行人往往住在比较安静的地方,而闻思者则是很多人聚在一起。如果某些领导或寺院负责人为了伤害修行人,故而剥夺他们的收入,转发给闻思者。修行人因为没有生活费,就没有办法修行,而不得不离开禅定,这样就会犯戒。

  (1)对境

  第一,受害的修行人不能是圣者,若是圣者,就会成为僧众;第二,受害的修行人一定是三人以下(含三人),如果是四人以上(包括四人),就是僧众。那样就变成违犯国王定罪的第一条戒了;再者,被剥夺的,应该是修行人的合理收入。

  (2)心态

  对修行人生起嗔恨心,为了损害修行人,不愿意给他们应有的收入。其目的,就是抱着让修行人舍去禅定的不良心态。

  (3)行为

  把修行人的生活费或用品转给闻思的人,即使自己没有占用,也会犯戒。

  (4)结果

  把修行人的财物送给闻思者以后,就会犯戒。

  居士一般没有管理僧众与修行人钱财的权力,故与这些事情很难有瓜葛,只有领导和寺院的管家等等,才会犯这条戒。

  如果详细观察,这些戒都很不容易违犯。作为正常的佛教徒,我们没有必要因为害怕无法持戒而放弃受菩萨戒的机会,那样是得不偿失的。

----------------------------------------------------------------------------------------------------------------

更多慈诚罗珠堪布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七 菩萨戒浅释(七)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七 《证成现象即佛论》释义(一)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七 《证成现象即佛论》释义(二)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七 《证成现象即佛论》释义(三)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七 《证成现象即佛论》释义(四)

 

后五篇文章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七 菩萨戒浅释(五)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七 菩萨戒浅释(四)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七 菩萨戒浅释(三)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七 菩萨戒浅释(二)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七 菩萨戒浅释(一)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