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7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7

   我讲一个禅宗的故事。这个禅宗的故事,有一位洞山禅师,这个洞山禅师他必是也有结夏安居的这件事。这结夏安居到七月半的时候,就自恣完了。那么这个人在这里定居了三个月以后,多数人都是要到别的地方去参学了,就要走了。在没走的时候,这个洞山禅师说法,说是:「现在自恣解夏了,各位兄弟」,他好像是说兄弟?用什么字样说的?那么「要东去西去」,或者向东走、或者向西去,到各地方去参学。「实在来说,应该是万里无寸草处去」,你应该到那万里无寸草的地方去。就是说这么一段法语,说完了这个话以后,当然,有的人就是告辞了,就走了。

  其中有一位禅师,到了一个地方,遇见另外一个禅师。那位禅师就问他:「你从什么地方来?」说:「我从洞山禅师那里来。」说:「洞山禅师有何言句?」他怎么样说法?他怎么样开导你们修行呢?那么这位禅师就说:「洞山禅师是这样开示的:『东去西去,应该是万里无寸草处去!』」那位禅师说:「洞山禅师这样说法,你们当时的座下,有谁能够答复一句话呢?」「没有人,没有人说话,大家都默然。」「应该说:出门便是草!」应该说出这句话来:出门便是草。洞山禅师说:「万里无寸草处去」,那位禅师说:「出门便是草」。

  那么,这个禅师听见这一句话就回来了,就回到洞山禅师这里,向洞山禅师报告,说是:「我在什么什么地方遇见一位禅师,他就说这么句话:『出门便是草』。」洞山禅师说:「啊!这个人!大唐国里有几个这样的大禅师呢?」那等于是赞叹这个人了。

  这个「万里无寸草处去」、「出门便是草」这话怎么讲法?这话应该怎么解释?我相信,你们各位里面有很多都是有大修行的人,当然也读过禅师语录,也读过很多的经论的。但是,现在我在这里冒充善知识,我解释这句话。我解释一下,如果你们认为我不对,也可以再重新解释。

  这个《维摩经》上,是〈观众生品〉吧?后边有个颂上说:「毕竟空寂舍」;这个《大悲心陀罗尼经》上也有这句话:「愿我速会无为舍」,有这样的话。那么这个话是什么呢?「毕竟空寂舍」:「舍」,就是房舍、房子。这个房子是我们人的智慧,我们和禽兽不同,禽兽它不知道造房子,它就是造屋,也不是那么好。我们人会造房子,造房子在房子里面住,可以遮风遮雨,可以阻碍毒虫恶兽,我们在房子里可以很安乐的居住、休息。

  那么现在用这个譬喻什么呢?譬喻这个「毕竟空寂」。「毕竟空寂」是个房子,就像房子似的,那么你居住在毕竟空寂里面,那就是圣人了,就像人住在房子里头。这样说,就是我们凡夫还没能够造好这个毕竟空寂舍,我们就等于没有房子住,在露天里面,有风、雨、毒虫、恶兽。来了毒蛇的时候,我们要和它斗,来了老虎的时候也不得了!凡夫流转六道,没有房子住,这个圣人、这个修行人,他就是到了房子里面住了,就没有这个苦恼了。那么这个房子是什么呢?是「毕竟空寂舍」。

  这个《大悲心陀罗尼经》说:「愿我速会无为舍」,《大悲忏》就引那句话,是《大悲心陀罗尼经》上的话。「愿我速会无为舍」,这「无为」就是「毕竟空寂」。「愿我速会无为舍」,就是希望我很快的,我能够住在无为的房子里面去,那就是要得入圣道了。

  这样子说,我从这里就可以明白:「万里无寸草处去」、「出门便是草」那这个话的意思就是:我们如果不在毕竟空寂里头,不相应的话,我们就是在色声香味触法这个尘劳的境界上虚妄分别,那就是草了,就是草。我们与毕竟空寂、诸法实相不相应的时候,我们的心是什么境界呢?我们心的境界就是草,就是在不是贪、就是瞋、再不然就是高慢、再不然就是疑惑……各式各样的烦恼,这就是草!就是虚妄分别!就是这么回事。

  这样说:万里无寸草──没有寸草,就是什么呢?诸法实相,就是毕竟空寂舍。那么说是东去西去,你不管到那里去,你应该到万里无寸草处去。就是说:你常常的要用功修行,观一切法如,观色受想行识是如──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其实就是这么回事,就是修圣道,要这样修行、要这样修行的意思,那么这就是万里无寸草处去了。如果你不到那儿去,那你出门便是草!那就是尘劳的境界,没有别的意思,这是这么回事儿。

  这样子,这赵州禅师有一句话,他那个语录上说:「你能够究理二、三十年,若不会,截取老僧头去!」「究理」,就是研究道理。用这一段文,你就是观诸法如,就是「究理」── 观我们这个色受想行识是自性空的,无我、无我所的,是离一切相的。你常这么思惟分别,一遍又一遍的这样去观察、思惟,就是这样意思。这样子究理二、三十年,他没有说四十年;或者二十年、或者三十年,如果你不能够「会」,会就是开会的「会」,这里或者说是开悟,或者是得无生法忍。「截取老僧头去」,那你把我老僧的脑袋可以割去,这样意思,「截取老僧头去」。

  那么你就这样观察、你这样观察,观: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么样观察,观察这个道理,那就是观色如、受想行识如,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而这个如又不是色受想行识,乃至不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这样思惟观察。

  当然,我以前说过,不能完全的思惟观察,也还应该有奢摩他,有奢摩他的止。这止能够帮助观,观也能帮助止,慢慢地、慢慢地你就有进步了,你就成功了。那么,这也就是四念处里面的观法无我的意思。

  须菩提白佛言:「希有!世尊!微妙方便力故,令阿鞞跋致菩萨离色处涅槃,亦令离受、想、行、识处涅槃,亦令离一切法,若世间、若出世间,若有诤、若无诤,若有漏、若无漏法处涅槃。」佛言:「如是!如是!

  这底下是须菩提赞叹佛:佛说一切法如,说这种道理,说得非常妙!这样意思。

  须菩提对佛说:「希有!世尊!」说:世尊,您老人家太希有了!这个世间上很久很久都没有佛,佛是太希有了!

  「微妙方便力故,令阿鞞跋致菩萨离色处涅槃」,这个「微妙方便力故」,「微妙」就是特别的好。这个「方便力」,「方便」这个字,明白一点说,其实就是智慧,加前面「微妙方便」,用白话说,就是微妙的智慧──微妙的智慧力故,令阿鞞跋致菩萨离色处涅槃,就是这样意思。

  「方便」就是这件事不容易处理,但是,他有办法能把这件事做好了,所以叫「微妙」、叫做「方便」。但是,这个就是属于后得智,就是有后得智。佛有这样微妙的智慧为众生说法,「令阿鞞跋致菩萨离色处涅槃」,「离色处涅槃」,教这个不退转的菩萨他能「离色处涅槃」。

  我在想,佛法从修行上来看──从佛教徒相信了佛法,我们肯放下尘劳去修行这方面看,应该是这样说:这个态度就是从世俗谛到第一义谛去,就是这个意思。从修行的态度来看,佛教徒在凡夫的地位的时候,是从世俗谛到第一义谛去。若是已经到了第八地的菩萨,也有的初地的菩萨也是可以,但最好是第八地── 到第八地的菩萨就是由第一义谛到世俗谛去,就是这么回事。若我看,就是这样讲。

  或者是用「进、退」两个字来形容,就是这个凡夫的地位,在凡夫的地位的时候修学佛法是向后退── 从世俗谛退出来,退出来到了第一义谛;那么你已经到了第一义谛,你就向前进,又进到世俗谛去。到了世俗谛去,就是这些圣位的菩萨,他一方面亲近十方无量诸佛、一方面广度众生的,这两件事是同时的,而这些都是因缘生法,所以都是世俗谛。他如果是阿罗汉的话,他不能够回小向大,就入无余涅槃,那就是住在第一义谛不动了,从世俗谛到了第一义谛,到那里就住下来不动了。只有发大悲心的人,他不住在那里,他还要忘不了,因为还有他的父母,还有兄弟姐妹、好朋友,还在世俗谛那儿流转生死,如果不回到世俗谛来度化他们,心不安哪!所以,他一定要从第一义谛到世俗谛来。不过,这种人在世俗谛就是第一义谛了,是这样子,可以这样说。

  所以这上面说:「令阿鞞跋致菩萨离色处涅槃」,佛的大智慧,教导这个人从闻思修得无生法忍,那么他就可以离色处涅槃。如果你不用闻思修的办法,你不观一切法如梦幻泡影,你不观一切法自性空,你很难得解脱的;而这两方面都属于般若的智慧,这个般若的智慧是不共于世间法的,是不共于其他的外道的,其他的宗教都没有佛法这个般若的智慧。佛教里面说四禅八定,那还是通于外道的、通于外道;唯有佛法里面的般若是不共于外道的,不共于世间的,世间人没有这个。所以,唯有佛法才能得解脱,其他的不行!其他的宗教做慈善事业也是对,做一些利益社会的事情也是对,但是你若不学习般若波罗蜜,不行!你不能得解脱,你不能得解脱的,你不学习般若波罗蜜,你永久也不能得解脱。那么做一些善事以后,就在人世间做一般的散乱的这种善法,多数就是在人间、或者欲界天享福。享福,也是好,也不是不好;但是福报大了,你如果在人间福报大了,他的权力就会大。权力大的时候,也有问题,就会因为他没有般若波罗蜜,他的贪瞋痴也是大的,比一般人大。福报大,贪瞋痴也大,随时贪心、瞋心来了的时候,就会做恶事。

  所以从最初来看:哎呀!大家去做善事,做慈善事业怎么怎么好!但是等到你得果报的时候,那个贪瞋痴若大的时候,也会做恶。说:「我们没有做那么多的善事,将来的福报不大。福报不大,好像输给人家了。」但是福报不大,你那个烦恼也没那么大,做恶也没那么大。所以我们看,在《高僧传》上,有的高僧他没发愿求生阿弥陀佛国,他愿意来生不要生到有钱的人家去,不要!也不要太穷,然后还能够童真入道,是这样发这个心。

  我看这个隋炀帝有一个儿子,好像是王世聪?王世聪当时控制他,控制隋炀帝这个小儿子。隋炀帝已经被人杀死了,那么他扶这个小儿子,叫他做皇帝,做了几年的时候就不要他了,就要杀掉他。要杀掉他,他的儿子说是:「先不要杀。」他就拜佛,「等我拜三拜佛以后,你再杀我。」他就拜佛,他说:「我希望我来生不要再生到帝王家!」然后磕三个头。磕三个头,王世聪──当然不是王世聪自己──他就派人把他杀死了。

  但是我在想,历史上没有说这个孩子究竟多大年岁?我在猜,可能这个人听过智者大师讲经。因为隋炀帝是他在没有做太子的时候,是在做晋王的时候,是请智者大师为他受过菩萨戒的,后来又请过智者大师到他家去讲经这些事情。所以,他有可能听过智者大师讲经,所以他会有这种……一定是信佛嘛!所以临死的时候要拜佛,这都不容易。临死的时候能拜佛,然后发愿:「我不要再生到皇帝家」,能有这种事!所以这个世间上的大福德人,虽然世间人很羡慕:「我能当总统很好!」不过,现在不是专制时代,也稍微好一点。

  所以我们做善事,若是佛教徒一定要是做这些慈善事业,回向无上菩提,你不要爱着世间的福报,那么你福报大不要紧。你能够做功德的时候,你用佛法来熏习你的功德,你观察这功德都是因缘所生法,都是即空、即假、即中的,都是如幻如化的,这样观察,然后回向无上菩提。这样,你用佛法的智慧一熏习了以后,将来得福报的时候,它还有这个气氛── 如是因、如是果,他就不迷惑,他就不敢做恶事。不敢做恶事,你就不会堕落,你还能够护持佛教,也可能会出家修行,也有可能,那么就是好了。如果完全是修了世间善法的时候,没有佛法的气氛,那就纯是世间善法了,那就不同了。

  我说这个话,好像说得远了。我们就是如果愿意修行的话,愿意生阿弥陀佛国也好、你愿意坐禅也好,要重视般若波罗蜜!

  这里面,这上写的是慧明,光明的明。他提出两个问题。

  问:昨晚师父讲课,提到我空、五蕴无我。请问师父:我空、无我,和断见之间应如何分辨?佛陀时代,断见的原意是什么?佛陀对断见是怎样批评的?

  答:这个居士一定是读了很多经论,所以提出这个问题。

  这个法身流转五道就是众生,而外道也说这个「我」。「我」是有实体性的,是常住不坏的,也是这个我流转五道,有时候跑到天上,有时候到人间,有时候到三恶道去,但是我的体性不变,这样说。现在,佛法说无我。无我,那么谁流转六道?谁在六道里面流转呢?是不是会中断了呢?会断?这是经论上有这个问题。

  那么「佛陀的时代,断见的原意是什么?」这个断见,可以分两部分解释。一个是粗浅一点的说:人死了就完了,就是不相续下去了,那么就是没有因果,这是断见;或者是有因而无果,那么就是断见。这是一种。

  第二种的解释,就是《中观论》上的意思。《中观论》的意思,这就比较微细了一点,微细了。这个断见怎么解释呢?譬如说,人来说,人哪!你小孩子的时候一个样子,那么六、七岁,八、九岁,十几岁,三十岁,五十岁,八十岁的时候,人的生命体逐渐地变异。你从这里看,辗转地去思惟,就可以知道:前一剎那和后一剎那就不同,就会得到这样的结论。如果我们执着前一剎那的某甲,不同于后一剎那的某甲,这就是断见、这就是断见。那么这比较微细了一点。

  但是,现在说的这个我空、无我和断见的关系怎么辨别?不是那个意思。主要就是什么呢?也就是:如果你若有「我」,或说有「常住真心、性净明体」,这样,人就不会断。你从人到天上去,从天到地狱去,这个「常住真心」常是相续不断的。如果没有这个常住真心,实在也就是没有这个我的时候,怎么能连续下来呢?就是有这个问题。

  有这个问题,你问我,我也可以问你:十二因缘里面──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我们别的不说,这个有缘生……爱、取、有、生、老死,那个爱、取、有── 爱、取是烦恼,有就是业力。那么「有缘生」,这个「生」是什么呢?「生」就是:如果约人来说,就是投胎的那一剎那就叫做生,就是生。

  那么从这个地方,佛告诉我们:怎么他会不断呢?人死了以后,为什么会相续下去?为什么又继续有新的生命相续下去呢?

  佛回答:有缘生,就是你的业力,你的业力使令你相续下去,使令你相续下去,你不断。但是佛法的理论:你还是得要有爱、取,你这个业力才能发生作用,才能够有下一生。如果是你得阿罗汉果了的时候,爱、取断了,无爱亦无取,那么临命终的时候,就是昨天说了:前一剎那灭,后一剎那不生,没有色受想行识了,那么就是……我们或者也可以说是断了,是这样子。

  如果我们说:一定要有常住真心才能不断。有个常住真心,譬如说是今生他是天,第二生他是人。他来做人,是因为常住真心做人的吗?可以那么说吗?其实他不那么解释,就是因为你有这个业力──人死了以后,为什么不断呢?因为你有业力,使令你到地狱去了、使令你到天上去了,业力也不是一样。所以这个断,实在是你的烦恼使令你不断、是你的烦恼使令你不断,不是其他的事情。

  但是,我以前讲过一个故事。现在过点了。

  这个洞山禅师和夹山禅师……不是!一个定山禅师、一个夹山禅师,这两个禅师,两个人在一起走路。走路,就谈到一些佛法的问题。这个定山禅师说,说:「我们心里面若是没有佛,就没有生死。」那么这也有这个味道。

  夹山禅师说:「我们心里若是有佛的话,就不迷于生死。」就不会为生死所迷,是不是?心里有佛嘛!有佛菩萨大智慧,那里会迷惑、被生死所迷呢?世间上这些种种幻化的境界,你能使令佛迷惑吗?没这种事啊!

  说是:「若是没有佛,就没有生死。」

  这两个人互相的辩论,谁也不同意谁的意见,那么就去见法常禅师── 法常禅师是马祖的弟子,去见他。去见他,两个人把自己的意见报告了法常禅师,请问他说:「我们两个人的见地,谁亲?谁疏?」疏远的疏、亲近的亲。「谁亲?谁疏?」

  法常禅师说:「一亲一疏。」一个是亲,一个是疏。「那么谁是亲?谁是疏呢?」「明天来。」明天再来,今天不回答。

  那么就是第二天了。这夹山禅师他就来了,他就问,说是:「我们两个人的看法,谁亲?谁疏呢?」说是:「亲者不问,问者不亲。」法常禅师这样回答。说是:他若是亲的话,他就不来问。就是他同意那个定山禅师的见地,他不同意夹山的看法。夹山禅师他的主张是:心中若有佛── 就是我们的这个色受想行识、这个臭皮囊里面有佛性,他就有佛的话,就不应该为生死所迷;但是,法常禅师不同意这个看法,不同意。那么他只是这么说了一遍,结果这个夹山禅师的疑问能决断了吗?我看还是没有!

  心中若有佛,就不应该是为生死所迷;心中若没有佛,就不会有生死。这是一个问题啊!

  所以现在就是:若是观察我们的色受想行识里面无我,就是断了。这个话的味道就是:应该心里面有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的佛,这就不断了,就有这个味道。

  其实,这个居士他也是读过经论才提出这个问题,这是经论上现成的话。

  但是夹山禅师这句话,我认为也有道理:「你心里若有佛,你就不会为生死所迷惑。」那么我们为生死所迷惑了,表示你心里没有佛。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8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9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10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11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12

 

后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6

悟妙法师:静默无言 处世泰然

悟妙法师:皈依三宝是幸福之源

悟妙法师:喜悦禅的启发

悟妙法师:开启吉祥之门 ——吉祥经幸福指南(之三)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