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莲心慧语: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莲心慧语: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夏日荷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这句禅语出自《五灯会元》卷十八,“问:佛未出世时如何?师曰:绝毫绝厘。曰:出世后如何?师曰:填沟填壑。曰:出与未出,相去几何?师曰:人平不语,水平不流。”谓人心平气和就不必诉说,犹如水平了就不流动。

  以前,我就很喜欢“沉默是金”这个成语,它的处事智慧是我敬佩且向往的,可惜自己很难做到。现在读了这句禅语,才懂得沉默与否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自己的内心是否清静平和。当一个人修为到家,心怀平常,自然就无闲话,无是非。而那些喜欢杂言碎聊的人,其实都是内心里贪嗔痴慢疑习气太重的缘故。

  大多时候,我们总要和人一起,找话题来消遣,家长里短,道听途说,人言亦言,不说话就难受,闲聊日子就过得快。其实,这是我们内心空虚愚昧的表现。闲聊的结果是我们的内心更加空虚无聊,甚至因为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有些闲聊还会误导人,伤害人。所以,一个内心充实智慧的人,绝不会因闲聊荒废光阴,一定会珍惜时间去学习去反省去修炼。

  在很多聚会上,那些妙语连珠、高谈阔论,看似学识渊博、风趣幽默的人,似乎是大家关注的中心。但大声的喧嚣的背后是内心的空洞虚无。所以,真正的智者,往往是那些微笑不语,谦和平静的人。他们并不是腹中空空,粗浅无知,他们偶尔的只言片语,却有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智慧。

  有时候,我们喜欢和人争执,为自己在唇枪舌战中占了上风而沾沾自喜,其实这是内心的“慢”在作怪,都是我们的内心不智慧的表现。

  有时候,我们看不惯别人的缺点,喜欢指责教训人,其实,这也是自己的嗔心作怪。因为“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人心。”只要心里平静,就不会被外境所转,渐渐做到“不见他人非,只见自己过”的境界。

  有时候,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有种种不如意的地方,就会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其实这是我们心里不平衡,是内心“贪”的表现。而一个经常发牢骚的人,单位领导同事都不喜欢,最终会减损自己的福报。所以凡事应先从自身找原因,保持一颗平常心,尽量做到少言多听,少说多做。

  人前背后,喜欢说坏话的人,多是心怀嫉恨的人,容不得别人的好,说坏对方,以期心理平衡。更可怕的是有人来告状说某某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拨弄是非者,必是是非人。这种人,最好敬而远之,不然就会挑起矛盾是非,引起内心的不平静。

  言为心声,境由心生。所以,每次说话前,时时观照内心,起心动念间,看是什么原因让自己说话。如果是贪嗔痴慢疑等恶念,就及时制止修正,让心回归平静;如果是善念,也要想想,自己是否有足够的修行,说出来的话是否对对方有益。

  时时让自己心平气和,这才是善护口业的关键。

  唯有心修好了,话自然就少了。

 
 
 
前五篇文章

莲心慧语:生死之间的日子

莲心慧语:心安住的地方

莲心慧语:寻佛

莲心慧语:心灵的修行

莲心慧语:让烦恼飞一会儿(鲍风)

 

后五篇文章

放生文集:祖师大德关于放生的故事和言论(圣凯法师、刘鹿

放生文集:佛教放生习俗的形成及其流行(圣凯法师)

放生文集:合理放生:走出盲目放生的误区

放生文集:莫让放生变杀生(蒋劲松)

放生文集:慈悲执着与随缘放生(果新子)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