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法师答:如何才能真正做到随喜呢?


2014/9/6    热度:1011   

师父您好!我觉得"随喜"很难做得到,特别是在"意"上做到,比如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一起玩,发现同龄的孩子有些地方比自己孩子强的话,我首先就会失落,对自己的孩子失望,然后就在心里安慰自己说我儿子其他地方更优秀,我知道我的心是充满嫉妒的,我也常忏悔,告诉自己这样不好,但遇事还是免不了这样去想(虽然我嘴上总是夸别的孩子),如何才能真正做到"随喜"呢?我觉得好难啊!! 

XC法师答: 分别和我执是产生烦恼与痛苦的根源。

 

----------------------------------

扩展阅读:

更多XC法师佛教问答

XC法师佛教文集

XC法师佛学讲座视频

----------------------------------

推荐访问:

佛教听书手机客户端下载 /zhuanti/tsweb/

法师讲经视频大全 http://vod.fjdh.com/fjdh-Film/fjdhvod_starlist.html

佛教音乐台 佛教音乐大全 http://vod.fjdh.com/music/

佛教电影大全 http://vod.fjdh.com/fjdh-va/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佛教问答 社区推荐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心是平等的,佛心是清净的,所以他“无有疲厌”。凡夫的心不平等,凡夫他有妄想分别执着,所以他会疲倦。我们一般人做事情,做了几个钟点,累了,疲倦了,需要休息。为什么会疲倦?不清净,心里有染污。愈是严重的染污,就愈容易疲倦;如果心地很清净,就不疲不厌。我们读《普贤行愿品》,你看普贤菩萨,愿愿都是“无有疲厌”。他为什么“无有疲厌”?他平等,他清净。所谓清净,是“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作而无作”,他就不疲倦了。“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总是想“我做了好多事,做了好多小时,应该疲倦”,那就疲倦了。佛菩萨“作而无作”,一天做到晚,没做,没事!他怎么会疲倦?他不会疲倦。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