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云法师:不请之友


2014/9/7    热度:365   

  法云法师:不请之友

  一位友人前去英国伦敦旅游,当她走出机场,准备搭乘地铁到市中区,刚进入地铁站没几步,便连续有数位热心的英国人前来友好地询问:“我可以帮助你吗?”,“你需要到什么地方,我可以告诉你。”,“你要找旅馆吗?”真令人好感动,使远行之人的旅途疲惫忧劳顿消,一种亲切的温馨之感油然而生。

  听罢友人讲起这件往事,我不禁联想《维摩诘经》所云:菩萨要作众生不请之友,即是不要等到别人请求,我们便要主动关心、安慰和帮助众生,将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化为语言和行动,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

  当初,我开始研读大乘经典时,当我读诵《维摩诘经》,真使我深受感动。大乘积极入世的菩萨理念,那种牺牲自己,完成别人的救世情怀,有着非常优美、生动的描绘。特别是文殊探病,维摩诘所说的一段话中有:“菩萨如是,于诸众生爱之若子,众生病则菩萨病,众生病愈则菩萨亦愈。有言是疾何所因起?菩萨疾者,以大悲起。”

  这种成就众生,救度众生为己任的精神真是难能可贵。

  我辈凡夫,虽然达不到菩萨无限光明、无量慈悲的胸怀和境界,若在此时此刻,能静下心来探求生命的本质,体会一下世间的因缘变迁,便会发现:生命并非一己所有,我的生命由父母而受生,也无数人成就我的衣食住行,我能生存于世,全赖他人相助。

  既然受惠于众生,我怎能不满怀感激之情?我又为何不能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回馈、奉献众生?

  倘若没有无限的因缘际会重叠,便没有眼下这现实人生,人我之间,因缘和合,互惠相生。但缘起缘灭,刹那流转变迁,唯有珍惜每一份小小世缘,唯有以慈悲待人,以自己的生命帮助、布施世间,作众生不请之友,方如温和的春风化育万物,生活的空间将会更加广阔,充满祥和温馨。

  1989年3月

---------------------------------------------------------------------------------------------------------

更多法云法师佛教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音乐 文学声明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为什么佛弟子他一天吃一餐就够了,我们三餐还不够?原因就是他那个机器省油,我们这个机器耗油。大家要知道,我们能量消耗到哪里?消耗在妄念上,你妄想愈多,你所消耗的能量就愈多。从前出家人没有妄想,他不要攀缘,他一天到晚没想头的,他只有入定,因此他消耗量少。阿罗汉得九次第定,他没有妄念,他消耗得少,他一个星期吃一餐饭,够了;辟支佛定功比阿罗汉更深,消耗更少,半个月吃一餐就够了。我们不行,我们妄念太多,你又不肯给它加,那你不是自找麻烦!大家要明白这个道理,这决定不是充面子的事情,不是搞好看的事情,是看我们自己能力能不能做到,对于日中一食不要勉强。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