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云法师:渐入佳境
2014/9/7   热度:853
法云法师:渐入佳境 一天,学生惊奇地大嚷:“老师,您有白头发了!” 我笑了笑,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岂不闻韩愈才将近四十岁就感叹:齿摇摇发苍苍,有前辈又加上发苍苍而视茫茫。又何需讶异呢? 所要担心的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不知不觉之中,一眨眼工夫已经失去了一大把时光。 宋朝大诗人蒋捷曾赋《虞美人》一词:“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虽然道尽人世沧桑,却流露一种无奈的悲凉与伤感。 比较起来,我更欣赏晋代大画家顾恺之“倒吃甘蔗”的佳话。《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显然顾氏深知“心能转境”之理,同样的蔗,先淡后甜,便觉甘蔗之甜同理,无论顺境逆境,稍微转化一下观念,则逆境亦成为学习和磨练的基石,创造顺境之契机。 准以此观,老之将至既无需伤感,也不必不安;齿危发白正是提醒我们检讨自己是否虚掷光阴、是否努力精进? 如能从此淬励,则智慧随年龄增长,自然如倒吃甘蔗,渐入佳境。 --------------------------------------------------------------------------------------------------------- 更多法云法师佛教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 | 音乐 | 文学 | 声明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今天学佛,我们跟佛学什么?学觉悟。就是学佛的大智大觉,以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处事待人接物。我们这个世界,内有烦恼,外有恶缘。我们内有烦恼、有习气;外面有五欲六尘、名闻利养的诱惑,我们的心不真诚、不清净、不平等、不觉悟、不慈悲。现在这个世间,很多人作善的念头没有了,不但自己不能修善,看到别人修善很难过,还有嫉妒,还有妨害,想尽方法去破坏、去阻拦,甚至于不怕造极重的罪业,毁谤、侮辱、陷害。我们学佛人,假如遇到这种情形,不可以被外头境界所动。绝对不要以为,“好人被人欺,好马被人骑”,不敢存好心,不敢做好事,那就坏了!我们跟佛学,魔境现前的时候,我们要禁得起考验,绝不畏惧、绝不退缩。知道我们遭遇种种困难,对我们自己本身来说,帮助我们消业障,是好事情,不是坏事情。我们跟佛学,至少也要福德智慧现前,这才能讲得过去。福是什么?净而不染;德是什么?正而不邪;慧是什么?觉而不迷。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