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伯龙画观音
2014/9/8   热度:1040
陆伯龙画观音 作者:华振鹤 到画家陆承亮的寓所闲聊,说起乃祖陆伯龙先生。这是一位海上闻名的画家和收藏家,是画坛巨擘王一亭的得意弟子之一。老先生淡于世事,一门心思地赋诗作画。他画路宽,题材广泛,花鸟、山水、人物皆其所能,作品真率疏简,豪宕空灵。尤其擅画仙佛道,诸如达摩、弥勒、钟馗、和合二仙,都粗笔写意,纵情挥洒,而凝重不滞,意在画外,正是王一亭画派的风格。 说着,承亮兄拿出一幅乃祖陆伯龙先生画于1984年的观音坐像来给我看。画中,观音坐于山石之上,发髻高踞,面颊丰满,赤脚露趾,左脚自然下垂,右脚盘置于左股上(民间叫单盘腿,佛教上则叫踏下倚坐)左手放于左膝,指头触石(佛教中把这种形状叫降魔印)。她身穿白衣,仪态端庄,眉目慈祥,置身于山石溪水之上,更显得洁净无瑕。正当我击节赞叹时,承亮告诉了我一桩陪侍祖父到湖州铁佛寺画观音的盛况。 铁佛寺原名开元寺,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502-519)年间,是浙江湖州著名的佛寺。据传,寺成以后曾屡遭火灾焚毁。唐代高僧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前,曾来这里讲经授戒,建议铸造铁观音来消灾。由于受种种条件限制,直到北宋仁宗天圣三年(公元1025年)才告铸成,从此改名为铁佛寺。铁佛高2.5米,重1.5吨,法相庄严,双手交叉胸前似听梵音,上承唐代丰腴风范,下开宋元俊丽先河,而衣褶流畅,是珍贵的艺术品。“文革”期间,铁佛寺惨遭洗劫,许多佛像、文物或焚或砸,唯独此尊铁像,居然砸之不碎,熔之不化,才得以幸免。后来有学者研究,原来铁佛中除了铁元素外,还含有13种稀有金属元素,熔点极高,难怪不能熔化了。1978年,寺庙重修,并在修复后对外开放,现在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陆伯龙、陆承亮祖孙是1984年3月应邀到湖州铁佛寺的。他记得同时受邀的人很多,有旧友,也有初交。时年88岁的陆伯龙兴致极高,即兴画了一帧观音像,依旧是笔墨洗炼,线条流畅,丝毫不现老迈之相。当时在场的高僧大德、书画名家见了,莫不同声颂扬,连称善哉。79岁的钱君匋当下援笔为题“南无白衣观音大士像”几个字,69岁的玉佛寺方丈真禅、76岁的山水画大家陆俨少和浙江名画家许竹楼、73岁的虎画名家吴寿谷等,也纷纷在画上题诗作偈。之后,这帧珍贵的艺术品就敬献给了寺庙收藏,成为此次活动的见证。 承亮兄回忆,他的祖父一生画过不少观音像,都显得形象典雅,表情含蓄,既为群众喜闻乐见,又具较高艺术价值。观音是他最喜爱的画题之一。这与其为人处世是分不开的。摆脱了名利羁绊的陆伯龙,心态平和,不与人争高下,一头扎进自己营造的艺术天地,别无他求。他的画室“角闻楼”里,就挂着弘一法师的墨宝“放下”。这两个字,便是他的座右铭。承亮说:“一个人,如果做不到无我利他,以利益众生为己任,我想他就不大可能画出观音那淡定、安详的内在精神相貌。这正叫画如其人啊。” 来源:新民晚报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修行,在念佛或者念经、念咒时,不要去追求数量的多少,而是要做到如理如法,才是最重要的。 所谓如理如法,如理指的是要遵循大慈普渡、真实平等之佛理;如法指的是能够正确的理解佛经,按照佛经正确的修行。 如理如法,二者不能相违背,应当一致。 我们念佛或者念经、念咒,不能是为了自己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而去念佛念经念咒,这样就违背了佛理。 学佛修行,应当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所以呢,念佛念经念咒要发心为所有一切众生而念,愿所有一切众生都能凭借念佛念经念咒的功德,得以脱离苦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圆成佛道,这才是正确学佛修行,也就是符合了大慈普渡之佛理。 真实平等,是让我们不要再去执著三界六道中的一切虚妄、无常、生灭的事物,全心投入到学佛普度众生利益众生中去,这样就做到了真实平等。 心不执著于虚妄、心不执著于生灭、心不执著于无常,这样的心就是真实心。 心不再随着生灭而生灭,就是不生不灭。 因此,如理如法的修行最重要。 违背佛理,追求念佛念经念咒的数量的多少,都不是正确的学佛修行,阿弥陀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