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报应的思想


2015/5/23    热度:1231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在佛教中,因果报应是被使用最多的一个理论,它将因果并称,是佛教思想体系的基础。

  所谓“因”,亦可称为“因缘”,泛指能产生结果的一切原因,包括事物存在和变化的一切条件。佛教对“因”的解释有“六因”、“十因”、“四缘”等。

  所谓“果”,亦称为“果报”,即是从原因而生的一切结果。《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说:“已作不失,未作不得”。认为任何思想和行为,都导致相应的后果。

  “因”未得“果”之前,不会自选消失;没有业因,也不会得到相应的果报,因果相应,毫厘不差,这就是佛教所说的“因果报应”。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禅宗公案 禅宗思想佛理禅机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至善圆满的教育还是要从孝亲尊师上扎根 佛陀的教诲,第一就是教我们孝养父母,知恩报恩。孝养父母是觉悟的行为,一切诸佛菩萨没有一个不孝养父母的。孝顺是随顺性德,不是随顺烦恼,不是随顺无理的要求。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人懂得孝亲,而后才知道尊师,所以至善圆满的教育还是要从孝亲尊师上去扎根。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