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禅的起点是什么


2015/5/23    热度:801   

  修行者应当以反省、去恶为学禅的起点。修行禅定如果不把自己的错误去掉,而想追求生命的解脱,是完全行不通的。佛教讲求因果法则,由因而产生果,禅法是心境的净化,首先要有清静的心性才可以得到禅境。所以禅法是在日常生活中一步一步去实践的。首先,修行要明白错误是烦恼的原因,毁灭是罪恶的结果,要脱离毁灭,就必须远离罪恶;要想驱除烦恼,就要摆脱错误。烦恼与错误同在,罪恶与毁灭同步。修行者如果活在错误里,不可能不烦恼。所以《坛经》有忏悔品,就是要求修行者必须常常反省,借助反省来发掘出修行者生命的内涵。每个人来到世间都一样,自他不二,所呈现的都是人的本能。但是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各自不同的差别,因为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吸收色、声、香、味、触、法,从而形成了他的外相意识,埋没了他的本来心态,形成种种的人格。

  所以说人的本来面目,就是宇宙的真实,因为人跟宇宙原本不是对立的,宇宙即我,我即宇宙。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禅宗公案 禅宗思想佛理禅机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知恩报恩”,真善知识决定不贪图名利,那我们要用什么报恩?普贤菩萨在《行愿品》里面讲得好,财供养比不上法供养。法供养头一句,“如教修行供养”,这我们就懂得了。老师怎样教,我就怎样做,一生不违背老师的教诲,这是真正供养善知识。老师是修道、行道之人,无论是世法跟出世法,他是社会大众的表率,“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是大众的模范,大众的表率。在衣食住行方面,如果老师生活清苦,我们一定要帮助他。如果他还行有余力,还从事于教学工作,在这一方面,我们要全心全力来协助。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