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是自己清净法身?
2015/5/23   热度:5469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南宫令于钟英居士,西京万寿幻休常润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见明,河南邺下人。钟英居士生而胎素,性情柔慈,长大后被举为孝廉。因屡试不第,遂生入佛逃禅师之志。他曾经告诉自己的同学说:“人生各有夙怀,愿随所慕。今既不能遂志龙门,想选佛场中,心空及第,亦不可独让庞公。”
从此,钟英居士开始游方参学,曾入都门礼谒智空禅师,相谈甚契。后听说大千常润禅师奉命入都,驻锡大悲禅寺,钟英居士遂前往投其门下咨决,凡三载。
一日,钟英居士入室请益,问道:“如何是自己清净法身?”
常润禅师道:“四肢百骸,九窍六脏,备赅而存焉,又不许向这里会取。限三日,道得契即为授记。”
钟英居士遂礼拜而退。
回到寮房,钟英居士即摒息诸缘,猛力参究,目不交睫。
一天晚上,钟英居士禅坐至五更时分,忽然听到禅堂开静的钟声响起,当下便豁然省悟。
于是他欢天喜地,直趋丈室,告诉常润禅师道:“我会也!”
常润禅师一把揪住他说道:“速道!速道!”
钟英居士便呈偈云:
“逃禅来扣少林风,末后钟鸣一窍通。
我做维那师便问,几椎打破太虚空。”
常润禅师闻偈,遂点头称可,并咐嘱道:
“竿头进步,现宰官身。
修菩萨行,无不可者。”
于钟英居士后来中进士,知于南宫。不久便弃官回到故乡,在邺郡创建了广济、宝莲二禅院,开堂说法。
曾有上堂偈云:
“金榜惭将名姓传,滥竽三县小烹鲜。
而今抛向云霄外,莲社虎溪度岁年。”
又云:
“久历丛林每自怜,为调心性不知年。
寂光法尔周沙界,廓落无依笑普贤。”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凡夫的爱不离情执,所以他苦。诸佛菩萨的大爱,大慈大悲,这里头没有情执,所以没有苦。佛菩萨的爱是真诚的、清净的、平等的、智慧的。佛为了怕一般人对这个“爱”产生误会,所以换个名词叫“慈悲”。换句话说,“慈悲”是理性的爱,是永恒不变的爱。我们凡夫的爱,这个爱里面不平等,这个爱里面没有真诚。为什么没有真诚?这个爱会变,至于怎么样变,变到什么程度,自己都不知道,所以凡夫的爱是决定靠不住的。凡夫的爱不离情执,情执变化无常,所以跟凡夫往来,你要有高度的智慧,高度的觉悟。为什么?凡夫用的是妄心,一会儿说我很喜欢你,我很爱你;再过一会儿说我讨厌你,我恨你,所以不能认真,你要是认真,那你就苦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