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苦才是人生 第三章 5.越执著,失去越快


2014/9/4    热度:928   

索达吉堪布:苦才是人生 第三章 5.越执著,失去越快

 

  实际上,很多人追求的幸福,就像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到头来很容易空欢喜一场。倒不如怀着一种“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心态,在为之努力的同时,对于得到多少,不要过于放在心上,一切随缘!

  曾有个画家,在白纸上画了一个点,装在相框里,问一些人这是什么意思。

  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知道这究竟代表什么。

  其实,它的意义非常深刻:我们若执着于一点,往往会钻进死胡同,忽略周围的很多很多,全然不发现还有大片的空间。

  比如,当你执著一个人时,除了他以外,本来还有许多事物可带来快乐,但如果你一直牵挂他,得不到他,就觉得失去了整个世界。如此不但会让自己痛苦,也会给对方带来烦恼。就像执著那个小黑点一样,明明旁边的白色空间那么大,哪里都可以自由自在地翱翔,却偏把自己困在一个点上,这样的结果,绝不会有幸福可言。

  美国有位著名的心理学教授,有一次在快下课时,对所有的学生说:“我今天准备做个游戏,哪位同学愿意来帮忙?”

  有一位女士上去了,教授要求她把最爱的二十个人的名字写在黑板上。那位女士就把家人亲戚的名字全部写上,数量不够,又把邻居、朋友等都写了下来。

  写完后,教授让她把不太喜欢的一个名字擦掉,她就把邻居的名字擦掉了。然后,教授要求她继续擦一个、再擦一个---一直擦到最后,只剩下了四个人---她的父母、丈夫和孩子。

  教授还要她再擦两个名字。这时候她有点舍不得,想来想去把父母的名字擦掉了。教授要她再擦掉一个。她想了很久,将孩子的名字擦掉了。

  这时,教授就问她:“你为什么要这样?父母对你有养育之恩,孩子是你的亲生骨肉,为什么要擦掉他们?”

  这位女士答道:“父母会在我之前先死,孩子会在我死后单独留下,能陪我共度一生的,只有我的丈夫,所以我对他的执著最大。”

  教授说:“如果是这样,你执著的范围非常小。在这么小的范围内,你对丈夫如此执著,认为他是属于你的,他的所作所为就会被你控制,觉得没有自由,就像被关在监狱里一样,这样,他反而可能最先离开你。”

  实际上,很多人追求的幸福,就像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紧,流失的越快,到头来很容易空欢喜一场。倒不如怀着一种“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心态,在为之努力的同时,对于得到多少,不要过于放在心上,一切随缘!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经告诉我们,儿女跟父母的缘非常深,如果缘不深,他不会到你家里来投胎。儿女与父母有四种缘分: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来报恩的,过去你对他有恩惠,这一生他来投胎,就是孝子贤孙。他本来是来报恩的,你堕胎把他杀掉,不但恩没有了,还结了冤仇;来报怨的,是你过去跟他有过节,或者是杀了他,害了他,这一世他到你家里头来投胎。他今生是来报怨的,你把他杀掉,怨恨加上冤仇,冤仇愈结愈深;另外两大类是债务。父母欠他的,他来讨债;他要是来还债的,是好心、好意,也变成冤家了。无论是讨债、还债,统统都变成冤仇。堕胎是杀人,你杀了人,没有说不偿命的道理!堕胎这个问题非常严重,所谓“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要解这个冤结很费事,所以我们遇到有人要堕胎,要劝导她决定不造这个罪业!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