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十地经》与《十地经论》的缘起观与唯识观之关系研究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十地经》与《十地经论》的缘起观与唯识观之关系研究
  曹志成
  国际佛学研究第二期
  1992.12出版
  页310-325
  --------------------------------------------------------------------------------
  页310
  一、前言
  《华严经》<十地品>与<十地经>不管对于印度大乘佛教的发展来
  说,还是对于中国本土佛教思想之发展而言,都是一本相当重要的经
  典----不论是中观学派,还是瑜伽行派(印度佛教方面),或者是中
  国佛教方面的地论宗,甚至是华严宗,都把《华严经》<十地品>,亦
  即《十地经》视成重要思想的泉源以及最重要的“经证”之一。其所
  以会如此,乃是由于《十地经》综合了《阿含经》以来的缘起观以及
  新兴的《般若经》之空思想(注 1 ), 倡导了一种新的平等精神,
  新的缘起观与唯心观之故 ---- 此可由《十地经》第六现前地的十种
  平等性、 缘起的十种顺逆观察、 三解脱门之思想略见一、二(注 2
  )。笔者在这里尝试以《十地经》的缘起观与“三界唯心”、“十二
  支有依于一心”的唯心观之关系的思想课题为线索重新探讨《十地经
  》与世亲《十地经论》中的特殊缘起观与心识说的内容与涵意,并重
  新发掘“唯心”观的多角度含义与现代意义。
  《十地经》与《十地经论》的缘起观与心识观的内容为何?“三
  界唯心”的“心”是真心呢?还是妄心呢?“三界唯心”的“唯”是
  “否定外境,肯定内识”呢?还是“遮离心之作者”呢?这些问题虽
  曾部份地被传统佛教学者(地论宗)与日本当代学者(如板本幸男、
  玉城康四郎等位)处理过(注3),我们仍可以从文献学、经典分析
  与概念分析的方法学角度,来继续深入探讨《十地经(论)》的缘起
  观与唯心观的丰富意涵;以打开不同思想传统(印度佛教的中观、唯
  识系统以及中国佛教的真常系统)的对话空间之可能性。
  因此,我们分成四个部份,来探讨《十地经》与《十地经论》中
  的缘起观与唯心观之关系:第一部份为《十地经》的原始资料与当前
  的研究课题(第二节----此为文献学径路);第二部份为《十地经》
  的缘起观与心识观(第三节);第三部份为《十地经论》的缘起观与
  心识观(第四节)----此二、三部份为原典语意分析;第四部份则是
  “三界唯心”的“唯心”意涵的再
  页311
  探讨(第五节)----此为核心概念的“诠解”问题,涉及到“依义不
  依文,依了义不依不了义”的诠译学原则之问题。最后为结语(第六
  节),总结上述思想课题的成果。
  二、《十地论》的原始资料与当前的研究课题
  (一)《华严经》<十地品>的诸译本:
  (1)中文类:
  ?《渐备一切智德经》,西晋竺法护,西元二九七年,大
  正藏第十册。
  ?《十住经》,姚秦鸠摩罗什,西元四○二~四年,大正
  藏第十册。
  ?《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西
  元四一八年,大正藏第九册。
  ?《十地经论》,世亲著,北魏菩提流支等,西元五○八
  ~五一一年,大正藏第26册。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唐实叉难陀译,西元
  六九五~六九九年,大正藏第 10 册。
  ?《佛说十地经》,唐尸罗达磨,西元七五三~ 七九○年
  ,大正藏第10册。
  (2)藏文类:
  ?《Sans-rgyas phal-po-che shes-bya-ba sin-tu-rgyas-
  pa-chen-pohi-mdo》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智军(Ye-she-sde)等译
  ,八世纪左右,德格版No.44。
  ?《Hphags-pa sa bcuhi nam par bsed-pa》(圣十地经
  解说,即十地经论),智军译,北京版西藏大藏经,104
  册,No.5494。
  ?《 Sa bcuhi mam-par-bsad-pahi-mam-par-bsad-pa》(
  十地经论疏),日成著(Ni-ma sgrubPrajnavarma译,
  德格版,No.3998。
  页312
  ?《Hphags-pa sa bcuhi mdo-sdehi glen-gshi bsad-pa》
  (圣十地经因缘疏),sakyahi blo著,No.3999
  (3)梵文类:
  (11) Da'sabhuumiku suutra et Bodhisattvabuumi,J.Rahder,
  1926,Paris
  (12) Da'sabhuumtst'svaro naama mahaayaanasuutra (梵文《华严经》
  < 十地品 >,近滕隆晃,1936,ko 本,东京,大乘佛教研扬会。
  (13) 梵文日译十地经,龙山章真译,国会刊行会,昭和 57 年
  1 月。
  (二)《十地经》诸译本成立次第关系(虚构的理想模式):
  其中C代表《渐备经》、《十住经》、《六十华严》以及《八十
  华严》以外的共通原本经典,
  T代表世亲以后到西元七五○年左右的共通原本经典,
  D代表梵文本(近滕本)以及《佛说十地经》的共通原本经典(注4)。
  (三)当前的研究课题大致可分成三类:
  (1)“三界唯心”的“心”是真心抑妄心呢?
  此问题涉及了《十地经》与《十地经论》的心识观的内容为何?
  《十地经(论)》所讲的阿黎耶识(阿赖耶识)究竟是真心呢?还是
  妄心呢?若依照传统南道地论师(慧光)的看法,则认为“阿黎耶识
  为真”,依照北道地论师(道宠)的看法,则以为“阿黎耶识妄”(
  注 5 ); 牟宗三先生在《般若与佛性》中则指出:“依地论(《十
  地经论》”外之思想而分派,则北道派较合一般之想法。如南道派亦
  有据,则其根据或在此地论本身有视阿黎耶识为真净之倾向。然此亦
  无明据。 .... 南北道之争只在是否阿黎耶识为真净,不在有无清净
  心也。若如此,就世亲本人言,地论为其早期不成熟之作,其晚年成
  熟之思想乃正是奘传之唯识(注 6 )。 ”另一方面,日本学者板本
  幸男与玉城康四郎则认为“三界唯心”的“心”是隐藏理心(真
  页313
  心)之可能的妄心 ---- 板本幸男认为“三界唯心”的“心”可以视
  成“贪欲心的第六识”, 并具有“自性清净心”的一面(注 7 );
  玉城康四郎则认为“三界唯心”的“心”可以视成妄心,但“三界唯
  心”又可以表示自觉解脱的主体性本身(真心)(注 8 )。 由于对
  《十地经》与《十地经论》的“三界唯心”思想与“心识说”有如上
  的纷歧解释,我们有必要再回到《十地经》与《十地经论》的原典,
  重新探讨其“心识说”的内容。
  (2)“缘起”与“唯心”关系的探讨
  日本学者板本幸男是以不同于“空门的唯心说”、“影像门的唯
  心说”的“缘起门的唯心说”来解释《十地经》第六现前地“三界虚
  妄但是心作,十二因缘分是皆依心。 ”经文的意涵(注 9 )。----
  但是此“心”是真心抑妄心亦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因此,这问题须与
  第一个问题合看,才能明白。(注 10 )
  (3)“三界唯心”的“唯”是“否定外境,肯定内识”呢?还
  是“遮离心之作者”呢?
  若依照世亲《唯识二十颂》的解释,此“三界唯心”的“唯”:
  “唯遮外境不遣相应”(注11);同样窥基《成唯识论述记》亦解释
  “唯识”如下:“唯谓简别、遮无外境,识谓能了诠有内心(注12)
  ”----两者同样认为“三界唯心”的“唯”是“否定外境,肯定内识
  ”的涵意。但是若依照中期中观宗两大论师----清辨与月称的看法,
  则将“三界唯心”的“唯”解释成“遮心外所有作者”之涵意(注13
  )。何以唯识宗与中观宗对“三界唯心”的“唯”有如此不同的解释
  呢?是所依据的典据不同呢?还是义理系统的不同使然呢?这是值得
  我们探讨的课题。
  三、《十地经》的缘起观与唯心观(心识观)
  《十地经》的“唯心”(citta-maatra)的“心”可以从----(
  一)与经中的“心识说”全体的关连来看;亦可以从----(二)与缘
  起说之顺逆二种观察的
  页314
  关系上来说明(注 14 ):
  (一)与经中的“心识说”全体的关连来看
  ( 1 )作为众生心, 在第九地的经文被描述为:
  “诸有情心种种之性,谓心杂性,心相速转坏不坏性,心无质
  性,心无边际于一切处皆充足性,心本净性,心有杂染无杂染性,心
  缚解性,心幻起性,心随诸趣现住性,乃至无量百千种种心差别性。
  ”(《大正》十册,页五六三)
  此说明了作为众生心的“心”具有二个特色:
  ㄅ、具有动的作用之变化多样性之倾向,与惰性现象界(蕴、界
  、处)的总体同位,为所谓心意识的妄分别(citta-mano-vij~naana-
  vikalpa)的非本来的状态:
  ㄆ、以明净性(prabhaasvarataa)为本性,具有“有杂染”
  ( sa.mkle'sa )与“无杂染”( ni.hkle'sa ), “系缚”( bandha
  )与“解脱”( vimok.sa )等矛盾性的内在反映之紧张状态为其基
  本特相( lak.sa.na ) 。 其在现实面,是以有为法(
  sa.mskrrta-dharma )的行( sa.mskara )为趣向对象;其在当为面,
  是以远离有为法的行之如来智为趣向的对象(注 15 )。
  (2)“识”与“名色”的关系在第一地的经文被描述成:
  “于三界中生后有芽。所谓名色俱生、不相舍离。
  名色增长成六处聚落、六处成已。由互相触因缘有受,展转于受
  有忻乐者”(《大正藏》十册,页五三九)。
  此说明了在识(vij~naana)与名色(nama-ruupa)共生的互相依存
  的关系中,使得苦生起的后有(芽)产生的直接的精神根据,可以说
  是种子(biija)。又识与名色的相依关系,可以确认为同时的因果关
  系(注16)。
  (3)“识”作为十二支缘起观的十二有支的第三识支,在第六
  地“现前地”中被定义为:
  ?“由行潜在地形成(avaropita)的心”;
  页315
  ?“依止于行的最初的心(sa.mskaara-sa.mni.srita prathama
  citta)”;
  ?“具有以行为依事起贪欲的心(raaga-sa^mynkta citta)”;
  ?“有漏(saasrava)有取(soopaadaana)的心”;
  ?“无明的心(avidyaa-citta)”。(注17)
  这样子的“识”是唯妄的,因此须与“三界唯心”的顺逆观察的
  “真妄和合”的“心”作概念上区别。
  (二)与缘起说之顺逆二种观察的关系上来说明“三界唯心”的“心”
  在第六现前地之中,“三界此唯是心”“如来于此分别演说十二
  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这一段经文,是出现在被称为“有支相续
  ”的十二支缘起顺观察之后,它是属于十种因缘观的第二种 ---- “
  入一心故”或“一心所摄”( eka citta-samavasarana )的行相观
  察诸缘起法(注 18 )。 ---- 其中“三界此唯是心”包含了十二支
  缘起的顺逆观察,而强调了逆观(逆觉)的部份;同样,“十二有支
  皆依一心”亦是一种和合观,但较偏重顺观的含意(注 19 )。
  因此,“三界唯心”的“心”不只是指称我心、贪心、无明心的
  现存倾向的“识”,更指著超越心的偶有条件规定、具有理念的倾向
  的“心自身”----换言之,唯心的“心”与作为十二支的所依的“第
  三识支”并不相同(注20)。
  至于“十二有支皆依一心”与“三界唯心”之关系可以被解释如
  下:“十二有支皆依一心”是由“三界唯心”的“绝对的知识”所翻
  转展开的投射底相对知识。“三界唯心”是通向于唯心事实的直接无
  媒介,它是以带来解脱的实践实现的心的共感为菩萨思惟的内容;“
  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则是把十二支摄合于作为彼之所依一心的主体性
  之中,在相依关系中,解消固定的实体性(缘起故)----由后者的观
  察而得到前者的悟入(注21)。
  页316
  总之,《十地经》中的“三界唯心”的“心”包含著叫做“识”
  的“心”之“现存多样性”的意义以及包含著叫做“胜义空”的“理
  念的一义性”(注22)。
  四、世亲《十地经论》的心识观与缘起观  
  (一)《十地经论》的“阿黎耶识”的意涵
  世亲《十地经论》中对“阿黎耶识”的叙述如下:
  ?“报相名色,共阿黎耶识生”(《大正》26--142B)
  ?“云何余处求解脱?是凡夫如是愚痴颠倒,常应于阿黎耶识及
  阿陀那识中求解脱,乃于余处,我,我所中求解脱。此对治,如经‘
  是菩萨作是念: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乃至老坏名死故’”(170C)
  ?“依彼阿赖耶识观,如经‘大空三昧’故”(172B)
  ?“复住报行成者,善住阿黎耶识真如法中故。”(180A)
  ?“一身生随逐故,眼等诸入门六种生集识,同生随逐故,乃阿
  黎耶薰故随逐。”(188B)
  其中?与?指涉著「世间的流转门”,因此意谓著「阿黎耶妄识
  ”:?与?指涉著趋向“解脱”、“真如”的“世间的还灭门”,因
  此意谓著「阿黎耶真识”----至于?之阿黎耶识的“大空三昧”,及
  其次所举的转识观的“合空三昧”则分别代表“一心”的“真识”以
  及“阿陀那识”的“妄识”。(注 23 )因此,《十地经论》的“心
  识观”既有以“真妄和合识”,也有以“黎耶真识”来解释“一心”
  。
  页317
  (二)《十地经论》中的缘起观与唯心观之关系的探讨
  (1)《十地经论》中十二缘起的三种观门
  世亲《十地经论》是如何解释“十二缘起”与“唯心”之关系呢
  ?据《十地经论》看,对于第六现前地的十二因缘观,分别有三种观
  门:
  “此因缘集有三种观门应知:一、成答相差别;二、第一义谛差
  别;三、世谛差别。”(168B)
  第一种“观门”的“成答相差别”中:?“成差别”可认为是指
  明“五道中一切生死差别,系由贪著于(我)而成立,若离(著我)
  即能成立(无我)。”之处的经文。其次?“答差别”,是对于所问
  “本来无我,为什么会执著于(我)之答覆 ---- 此事以《十地经论
  》所引经文来说,始自“菩萨复作是念,此诸凡夫,盲于愚痴,贪著
  于我....。”一文,乃相当于这个。再其次的?“相差别”,以同经
  典来说,是指“是菩萨复作是念,不如实知诸第一义谛故,故名无明
  ,无明所作业果,是指名为行....。”( 168C )等十二因缘所连结
  (关连),此部份相当于第一种十二因缘观“因缘次第分(
  bhavaa^ngaanusamdhi = 有支的相续)”(注 24 )。
  又第二种“观门”的“第一谛差别”则出现在“成答相差别”之
  后,《十地经论》曰:
  “应知,云何第一谛差别,如是证第一义谛,则得解脱,彼观故
  。经曰:‘是菩萨作是念,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论曰:但是一
  心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转故。”(169A)
  这里的“第一谛差别”是指著「三界唯心的观法内容本身”呢?
  还是别有所指呢?依据日本学者玉城康四郎的看法,他认为“第一义
  谛”有二种可能的解释:?“三界唯心”等于“第一义谛”;?“观
  三界唯心”即能证得“第一义谛” ---- 前者(?意谓著「三界唯心
  ”的“心”为胜义有的“真心”;后者(?则意谓“观(缘起)法的
  主体化”自能成为“第一义谛”的解明(注 25 )。
  页318
  复次,关于第三种“观门”的“世谛差别”,《十地经论》说道
  :
  “云何世谛差别?随顺观世谛即入第一义谛:此观有六种:一、
  何者是染染依止观,二、因观,三、摄过观,四、护过观,五、不厌
  厌观,六、深观。”(169A)
  “世谛差别门”有六种观法,这些观法与十种因缘(缘起)观的
  关系为何?此“世谛差别门”与“第一义谛差别门”又有怎样的关系
  呢?十种因缘观,除了?“因缘次第观”(有支相续)属于“成答相
  差别”门外,其余九种因缘观与“世谛差别”门中的六种观法的关系
  如下:
  ?“一心所摄”(eka citta -samavasara.na=藏文:sems-gcig-
  tu-ya~n-dag-par-hdu-ba 会合于一心的意思) = (Ⅰ)染染依止观
  ,论曰:
  “是中染依止观,因缘有分依止一心故。经曰:‘如来所说十二
  因缘分皆依一心。’所以者何?随事贪欲共心生。即是识事,即是行
  ,行诳心故名无明,无明共心生名名色。....老坏名死。”(169A)
  ?“自业成”(svakarma-sa.mbheda=藏文:ra.n-gi-las-ma-.hdres
  -pa自业的连接)=(Ⅱ)“因观”中的(a)“他因观”,论曰:
  “经曰: 是中无明有二种作.... 死亦有二种作:一者坏五阴身
  ,二者以不见知故而令相续不绝。”
  ?“不相舍离”(avinirbhaaga=藏文:tha-dad-pa-ma-yin)=
  (Ⅱ)“因观”中的(b)“自因观”,论曰:
  “云何自因观,无明等自生因观缘事故。....经曰:是中无明缘
  行者,无明因缘令行不断助成行故。....生因缘无老死灭不助成故。
  ”(169B)
  ?“三道不断”(trivartma-anupravartana=藏文:lam-gsum
  gyi -rgyud-du-.hbran-ba随转三道的意思)=(Ⅲ)摄过观,《十地
  经》经云:“复次于中无明爱取,是谓烦恼流不断绝....自性生灭犹
  如束芦。”(553C)
  ?“观先后际”(puurvaanta-pratyutpanna-aparaanta-avek.sa.na)
  =(Ⅳ)护过观,经云:
  “复次所说无明缘行是前世观待识乃至受是现世观待....无明灭
  故行
  页319
  灭者是观待断绝。”(553C)
  ?“三苦集”(triduu khataa-samudaya=藏文:sdug-bs.nal-gsum
  -hbyu.n-ba三苦性之集)=(Ⅴ)不厌厌观,经云:
  “复由如是十二有三苦性,此中诸行乃至六处是行苦性....无明
  灭故灭者是观行断绝。”(553C)
  ?“因缘生”(hetu-pratyaya-prabhava=藏文:rgyu-da.n-rkyen
  -las-by-u.n-ba依“因”与“缘”而生的意思)=(Ⅵ)“深观”中的
  “缘生”;经云:
  “无明缘行者是则显行....行无自性余亦如是。”(553C)
  ?“因缘生灭缚”(utpaada-vyaya-vinibandha)=(Ⅵ)“深观”
  中的“随顺生”,经云:
  “无明缘行者是生连缚,余亦如是;无明灭故行灭故,是灭连缚
  ,余亦如是”(553C)
  ?“随顺有尽观”( bhaava-k.sayataa-pratya vek.sa.na= 藏文:
  srid -pa.hi-lugs-da~n-mthun-pa ) = (Ⅵ)“深观”中的“随顺有
  ”,经云:
  “无明缘行者,是随顺有余观,余亦如是。无明灭故行灭,是随
  顺尽灭观,余亦如是。”(553C)
  上述九种十二因缘(缘起)观或六种观法,是属于“世俗谛差别
  ”的,它们意谓著从种种观点表现,解明著同样的十二因缘之顺观或
  逆观的。因此,第三的“世谛差别”是从种种观点而观十二因缘的意
  思,此如经论所说“随顺观世谛即入第一义谛”,换言之,观察如此
  “世俗谛”的十二因缘(缘起),即是成为达到“第一义谛”“胜义
  有”的“真心”之通路与媒介(注26)。又,作为“世俗谛差别”的
  “染染依止观”的“十二因缘分皆依一心”与“作为第一谛差别”的
  “三界唯心”之关系为何呢?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2)“十二有支皆依一心”的“缘起观”与“三界唯心”的“
  唯心观”之关系
  依照世亲《十地经论》的看法,“三界唯心”是“第一谛差别”
  的“胜
  页320
  义谛安立”;“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则是“世谛差别”中的“染染依
  止观”,是属于“世俗谛的安立”的 ---- 前者为向苦灭的“还灭门
  ”,说明了“三界”“唯心转变”;后者则为向苦生的“流转门”,
  阐明“诸有支依于离我的唯心,故依于一心”(注 27 )。 ---- 前
  者是“十二缘起”的“逆觉观察”;后者则是“十二缘起”的“顺观
  ”。
  总而言之,非唯心的“一心”在理念上是以无我为本质时,是“
  心性本净”,在现存上是三界缘起(我执杂染)的“所依”亦即是被
  称作“解脱的真根据”的“阿赖耶识”与“诸转识”(注 28 )。另
  一方面,由“三界即唯心”的遍知,可以带来解脱,此即说明三界是
  唯心所转变,作为佛的境是“真实性”,因此,它是“胜义谛”的(
  注 29 )。这样的说法,亦可见于世亲《唯识二十颂》第十偈释文的
  内容。可是《十地经》所讲的“三界唯心”的“心”果真如世亲《十
  地经论》所说,是一“胜义有”的“真心”吗?还是一种“妄识”呢
  ?此“三界唯心”的“心”到底是胜义有呢?还是世俗有呢?这些问
  题仍有待进一步澄清。
  五、“三界唯心”的“唯心”意涵的再探讨
  (一)从各译本的“三界唯心”之译法看“三界唯心”意涵的改变
  各译本的《十地经》对“三界唯心”的译法如下:
  ?《渐备经》:“又复思惟,其三界,心所为。其计斯十二缘起
  ,五趣所归。....”(《大正》十册,46B)
  ?《十住经》:“又作是念,三界虚妄,但是心作,如来说:所
  有十二因缘分是皆依心。”(《大正》十册、514C)
  ?《六十华严十地品》:“又作是念,三界虚妄,但是心作,十
  二缘分,是皆依心。”(《大正》九册,560U)
  页321
  ?《十地经论》:“经曰:是菩萨作是念:三界虚妄,但是一心
  作。....经曰:如来所说十二因缘分,皆依一心。”(169A)
  ?《八十华严十地品》:“此菩萨,复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
  一心。如来于此分别,演说十二有支。”(195B)
  ?《十地经》:“即此作是思惟,所言三界,此唯是心。如来于
  此分别演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立。”(553A)
  ?《八十华严(藏译)》:“彼(菩萨)如是思惟:此三界唯是
  心,如来分别说十二有支,一切亦皆基于一心(sems-gcig)(注30)
  。”
  ?梵本《十地经》中译:“彼(菩萨)思惟如下,属于三界的东
  西,一切都唯是此心,又依如来分别所说的这些十二有支的东西,也
  都一切是基于一心(注31)。”
  上述的?~?为第一类, 这些译本有?~?的第二类所无的“
  所为”、“作”等词,“唯是心的”在第一类中,被译为“心的所为
  ”、“心之作”:?~?的第二类, 则是强调“三界所有”“唯是
  一心”的“唯心缘起”的思想类型 ---- ?~?的第一类与?~?的
  第二类显为不同的思想典范(注 32 )。
  (二)当代学者对“三界唯心”的“心”之解释
  《十地经》的“此三界唯是心”一词实包含了两个重要的问题;
  ?此“唯心”的“心”是真心?还是“妄心”?我们是从怎样的角度
  与层面来说“它”是真还是妄呢??此“唯心”的“唯”是““遮外
  境,肯定内识”呢?还是“遮心外别有作者”呢?----“唯心说”是
  了义说呢?还是“非了义”说呢?
  对于问题?,日本学者板本幸男与玉城康四郎,都认为此“三界
  唯心”的“心”是“隐藏理心(真心)之可能的妄心” ---- 板本幸
  男认为“三界唯心”的“心”可以视成贪欲心的第六识,并具有“自
  性清净心”的一面(注 33 )。
  页322
  玉城康四郎则认为十二因缘(缘起)与一心之关系,仅就现象的
  流转面来看,此时的“一心”只是世俗的妄心;若是就“观法的主体
  化”而言,此时的“一心”,则是通向于“真心”,但还不是“胜义
  ”的“真心”本身;至于“三界唯心”的“心”一方面为“实践性观
  法”的内容,另一方面它又是“第一义谛”的“真心”本身。但何以
  同为“实践性观法”,“十二有支”之“一心”为妄心?“三界唯心
  ”的“心”则为真心呢?可见“三界唯心”的“心”不是固体性、实
  体性的心,“三界唯心”是指“属于三界的东西,都是唯心的东西(
  cittamaatra )”。 此“心”不是观念论式的“超越主体”,而是带
  有灵活感应的,“情境主体”。(注 34 )
  因此,《十地经》的“三界唯心”与“十二有支依于一心”不只
  是如同地论宗一样:多用“依持”、“所依”的字义的心理的存有论
  来探究一心的构造;亦可以从现存的存在的心理的构造及观法的能动
  主体来探讨“三界唯心 ”的一心的构造(注35)。
  (三)“唯心”的“唯”是“遮外境”还是“遮心外别有作者”呢?
  世亲的《唯识二十颂》以及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皆将“唯识
  ”的“唯”解释成“遮外境”肯定“只有识”。然而此“三界唯心”
  可真是“遮外境,肯定内识”的意思,还是它只是世俗谛方便善巧的
  说法,实际上只是“遮遣心外常、一、自在的作者”呢?清辨《般若
  灯论》廿五章附录部份以及月称《入中论》皆将《十地经》“三界唯
  心”解释成“遮心外所有作者”----换言之,在世俗上,承认三界的
  作者是心,但是在胜义上,心亦是无自性。何以瑜伽行者(世亲等)
  与中观学者(清辨、月称)的解释有如此的差异呢?原因可能有二:
  ?所根据的译本、思想典范不同:?诠释注重点不同----瑜伽行派强
  调“三界所有,唯是一心”的“唯心论”,把“心”视为“胜义有”
  ,把“境”视为“遍计所执性”(“情有
  页323
  理无”);中观学者认为“通达三有唯是识(心),是破常我作者,
  彼知作者唯是心”,因此此经文“但遮离心之作者”,不遮外境,也
  就是说:“世俗谛上,心、境俱有; 胜义谛上,心、境俱无(注 36
  )。”
  总之,瑜伽行派较注重对应于“三界唯心”的“顺观”的现存意
  义,因此,将“唯心”解释成“唯表识”(vijnaapti-maatra),否
  定非真实的外境之存在;反之,中观学派是从“十种平等性”与“空
  解脱门”的观点来看“三界唯心”,注重对应于“唯心”的“逆观”
  的理念的一义性,因此认为“世俗谛上,心、境俱有;胜义上,心、
  境俱无(注37)。”
  六、结语
  由上述的探讨,我们可以知道《十地经》中的“识”是虚妄的;
  而包含十二缘起顺逆观察的“三界唯心”的“心”则是“真妄和合”
  的。换言之,“三界唯心”的“心”不只是指称我心,无明心的现存
  倾向的“识”,更指著超越心的偶有条件规定,具有理念的倾向的“
  心自身”。至于“十二有支依于一心”的“一心”则是“三界唯心”
  底绝对知识所投射出来的相对知识,由前者的逐渐观察可以悟入后者
  的绝对知识。至于“唯心”的意涵则不只是“心理存在论”上的“真
  心”或“妄心”,它也可指涉非固定实体性的“情境主体”以及观法
  的能动主体本身。所谓“唯心”的“唯”也不一定如世亲等唯识论者
  所说,是指著「遮外境,肯定内识”的含义,它也有可能在究竟义上
  ,如中观学者(清辨与月称)所说,只是“遮离心之作者”,“不遮
  外境” ---- 此也意味著心境的“平等性”:“在世俗上,心境俱有
  ;在胜义上,心境俱无。”。
  注释
  注1 板本幸男《华严教学?研究》,平乐寺书店,昭和51年第4刷,
  页 244~361。
  注2   三枝充□ < 缘起与唯心 > 收于《华严思想》, 川田熊太郎
  等著,李世杰译,页221~294。
  注3 板本幸男,同一社;玉城康四郎<唯心的探究>收于《华严思想
  》,李世杰译,页378~391。
  注4 伊滕瑞睿《华严菩萨道?基础的研究》,平乐寺书店,1988,
  页56。
  注5 牟宗三《般若与佛性》,学生书局,上册,页268。
  注6 同上注,页280。
  注7 同注1,页389~391。
  注8 同注3,玉城康四郎,页373。
  注9 同注1,页353。
  注10 参见注2,三枝充□的论文。
  注11 大正藏三一册,页74。
  注12 大正藏四三册,页229。
  注13 《入中论》,月称著,法尊译,新文丰出版社,民国七十三年
  元月,卷三,页29。
  注14 伊滕瑞睿<十地经???十地经论????心识说?缘起观>收
  于平川彰纪念论集----《佛教思想?诸问题》,春秋社,昭和
  60年,页160。
  注15 同上注,伊滕,页160。
  注16 同上注。
  注17 同上注,页61。
  注18 同上注,又见《十地经》,页553。
  注19 同注14,页161。
  注20 同上注,页162。
  注21 同上注。
  注22 同上注,页162、163。
  注23 高峰了州《华严思想史》,释慧岳译,中华佛教文献社印,页
  67、68。
  注24 同注3,玉城康四郎,页370。
  注25 同上,页373。
  注26 同上,页379~381。
  注27 同注14,页163。
  注28 同上注,页169。
  注29 同上注,页171。
  注30 同注24,页386。
  注31 同上注。
  注32 同上注,页387、388。
  注33 同注14,页159。
  注34 同注3,玉城康四郎,页387。
  注35 同注14,页172。
  注36 同注13。
  注37 同上注。

 
 
 
前五篇文章

华严“十玄门”的哲学意义

《禅林问对》——以心传心

念佛法门章

中观、唯识与功能主义(三篇)

莲池大师放生文

 

后五篇文章

准提咒拼音

无自性、无自性性和缘起法

关于念佛、诵经、忏悔灭罪

索达吉堪布的劝友放生书

禅宗圆相论探原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