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论唯识家之转识成智与密乘之即身成佛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学佛以“菩提道次第”为唯一可以信受之法

  佛学就是转识成智之学。能成之识有八,所成之智有四。这四智又可以摄属三身;即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也就是法、报、化三身。这裹,能成法身的,是显教波罗蜜乘的菩提道;能成报化二身的,是密教真言乘的金刚道。能够在现身依菩提道成就法身,再依金刚道成就报化二身,证得和合双运的大金刚持位,叫做即身成佛。学佛的目的,一般说来,就是“上成佛道,下化众生”。其他,有的说是“究竟涅槃”,有的说是“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的说是“证得一切智智”。除此当然还有很多别的说法,可是这些说法仅只是一些原则上的提示,不能够给予我们一个具体的印象。我们如要了解它的含义,就需要在浩如烟海的经论裹去找它们系统的解释,而这些解释有时并非随便可以发现的。

  我们知道学佛的目的简单说起来,就是“成佛”。如果不为“成佛”,我们就大可不必学佛。比如想做“医生”,我们可以去学医。想作“发明家”,可以去研究“科学”。想做“海员”,可以去学“航海”。乃至想做“艺术家”,可以去学“艺术”。如果我们目的不在“成佛”而来学佛,则出世法上既得不到收获,反而失掉从事世法的利益。上面已经说过,“成佛”的意义,按一般的说法,是不大容易了解的。这不易了解有两个原因:第一、因为它是抽象的。比如“佛”是什么呢?“成佛”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人类是不是可以成佛呢?这些问题不容易按照一般的说法给它一个具体的答案,所以也就不易被人了解。第二、因为这些说法都是“非现实”的,也就是理想的。比如法相宗的三阿僧只成佛,以至净土宗的极乐世界等,很显然地都没有任何“现实”的意义。这样以辽远渺茫的希望来做勤修苦行的目的,对于一般人说,是不易了解的。

  中国的禅宗有所谓“见性成佛”之说。东密自弘法大师创宗,立“即身成佛”义,对于这个问题算是从“现实”这一方面,赋与理论上的意义。我所谓“理论上的意义”是这二宗已在理论上认为“成佛”有实现的可能。但是,在实际上,这二宗,并未能拿事实来答覆这些问题。例如:禅宗祖师“透三关”“撞著自家面目”的,虽大有人在。然而没有一位祖师自认已经成佛,同时也没有那一位祖师的弟子们,推尊祖师为佛。足见在禅宗内虽可“见性”,事实上却未“成佛”。东密弘法大师虽已建立即身成佛的理论,然而事实上弘法大师以降各代祖师能证“持明悉地”的已不多遘,至多也不过“加持成佛”。达到“显得成佛”的地位的,却未之前闻。可见东传密宗就其行法来说,其成就尚未能与其理论配合。

  这并不是说,这两宗的祖师们是些大骗子,仅开了些空头支票。实际上他们的果证都是不可思议的,我们在下面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境界按照另一种解释也可以谓之成佛。我们真正要即身成佛,绝对超越不了他们的境界,也缺少不了他们的方法。不过为使“成佛”的意义在理论上更具体,在方法上更现实,我们不能不重拣旧经,汲引新资,使我们能够更有把握地达到我们学佛的目的。

  所谓具体,就是说它易于了解,易于把握。所谓现实,就是说它能够实践,能够证明。我们知道唯识家对于“成佛”一事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转识成智”。这四个字我认为有特别提出来加以阐扬推广的必要。因为这四个字的意义既具体亦现实。“识”是人人可以把握的,“智”是人人可以了解的,“转识成智”又是人人可以实践的。我们如果以这四个字做纲领来系统的介绍佛法,我想佛法绝对不会被一般人认为神秘难解,难学难入,难修难证了。“识”之有无划分了“情”与“非情”的界限;“识”之具缺造成了“六道四生”的分别;“识”“智”之强劣形成了圣凡的等级;“智”用的无边显发了佛果的德相。以“识”为根本,我们建立了一切世间学, (虽然,这种建立是不自觉的,所以我们有依识而将一切世间学加以分类统括的必要) 以“智”为根本释迦牟尼佛建立了他的全部出世教法。如果说大乘的出世法不离世间法,那末也只有在“转识成智”这一个命题下,世法和出世法才有得到统一的可能。

  上面,已经介绍了“成佛”一事的具体命题,就是唯识家所说的“转识成智”。有了这个命题,我们可以一目了然于“成佛”是怎么一回事。当然,我们在下面还要有更详细的说明。现在我们再介绍一个关于“成佛”一事的具有现实意义的命题,即所谓“即身成佛”。有了这个命题,再加上理论上的说明,与事实上的证验,我们就可以知道学佛的目的,不复是一个渺茫的空想,不复是一个虚幻的希望。佛教也不复是一个神秘的宗教,而乃是一个以“人”为本,净化人生的大学问,同时,我们也可知道,不独佛法是世间法的集大成,而且一切世间法欲求登峰造极也离开不了佛法----就是说,也离开不了“转识成智”,也离开不了“即身成佛”。

  以下,我们先把“转识成智”这个命题加以分析。当然这种分析,是简单的。可是我们也不希望把它说得太详细。因为说得太详细了并不足以帮助我们对于佛教整体的了解。并且会牵涉到太多的宗派之间的枝节争执。有些争点我们下面间或要加以讨论的,不过是附带叙述而已。

  一、转识成智

  “识”,按照唯识家的说法,一共分成八种。这八种识并不是平列而作用相等的。简单可以分作二类,即所谓一本七转。多说点,可以分成四类,如下表:

  ┌──┐ ┌────┐

  ┌┤一本├──┤阿赖耶识│

  二 │└──┘ └────┘

  ┤

  类 │┌──┐ ┌────┐

  └┤七转├──┤前 七 识│

  └──┘ └────┘

  ┌阿赖耶识

  四 │末那

  类 │意识

  └前五识──眼、耳、鼻、舌、身

  一本七转的二分法,是按照种子现行二界而分的。因为阿赖耶识是本识,含藏一切诸法种子,而此本识与种子非一非异,故本识是种子界的识。前七识呢?就是种子缘合而现行的时候,按照识的功能所作的分类。至于四类的分法,见于唐玄奘法师的八识规矩颂。在世亲菩萨的三十唯识颂裹就把八个识分成三类。对于这些分类的方法,我们要知道只是开合的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在它们的形式上太过拘泥。不管它是“八九种种心”也好,“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相”

  也好,乃至“此能变唯三”也好,说法虽然不同,内容却是统一的,不过以不同的言辞表达而已。识是六道众生及出世圣贤所同具的。不过在杂染界,就叫做识,等到用佛说的方法将杂染的识加以净化以后便叫做智。这种由染到净的过程,就是转识成智,也叫做“转依”

  。这有“梦觉”“烦恼寂静”“生死涅槃”“杂染离染”“垢与离垢”“流转还灭”等种种不同的象征的说法,然而都是指著同一的事实,即“由凡成圣”,或“由人成佛”。

  识的种类不一,所以转“识”所成的“智”也相应地不同。与识相应的智有四种。同时,因为佛果又可以三身来表现,三身与四智也是可以互摄的。现在我们画一个表来说明它们相互的关系。

  ┌────┬────┬──────┐

  │凡(在缠)│ 圣(出缠) ──佛果 │

  ├────┼────┼──────┤

  │阿赖耶识│大圆镜智│法身(自性身)│

  ├────┼────┼──────┤

  │末 那│平等性智│ │

  ├────┼────┼──────┤

  │意 识│妙观察智│报身(受用身)│

  ├────┼────┼──────┤

  │前 五 识│成所作智│化身(变化身)│

  └────────────────┘

  四智与三身的相摄,比较成问题的,是平等性智应该属于那一身。一般说来有两种见解。一派认为应该属于法身,一派认为应该属于报身。这两派各有各的很多理由,这裹不能详细辨别。不过,我们如果推本穷源,便可见平等性智是转末那而得。末那就其是“识”来说是“依彼转缘彼”的 (就是说它是依赖耶而有,同时又以赖耶为自己的境界) 。末那一识照我看来不过就“相续心”中将一部份唯染的势力自赖耶中划分出来,辅以发生意识的功能,所另立的名称。就其恒执赖耶为自我而言,与赖耶持种的功能没有什么不同。因为本识与种子是非一非异的,但种子含藏于赖耶中,而赖耶又为末那恒执为我。所以照种现二界的分法,赖耶与末那与其说是两个不同的识,不如说“末那”是赖耶在杂染现行界的体现。也可以说赖耶在种子界叫做种子叫做本识,在现行界即为意识的根,有发生意识的功能,这种功能就叫末那。 (我们如果接受这样说法,则空有二宗对于识的见解,并没有什么不同。因为除了“念念灭”的意识以外,龙树也认为另外有一个“心相续”的意识的) 照上面的分析,平等性智应以摄属法身比较妥当。

  人身既有八识之不同,佛果也有三身四智的差别。“八识非一”,这是人人可以体验的。佛果的受用身非自性身及变化身非自性身,摄大乘论中分别举出“六因”和“八因”

  来证明。因为佛身的不一,所以“成佛”也有种种的不同。

  依上面三身的分别,成佛也可分为成法身佛、成报身佛、成化身佛三种。

  二、见性成佛

  这三种成佛的分法,是统一佛教一切经教的纲领,也是分别显密内容的关键。不特各宗各派都可以在这个总纲之下各占相当的位置,而显密禅教之间的高下的纷争也可因此消除。这三种成佛我们可以先拿旧有的说法比照一下,再详析它的意义。

  (八识) ──大圆镜智──自性身─法身佛─理具成佛─见性成佛─显

  (七识) ──平等性智

  (六识) ──妙观察智──受用身─报身佛─加持成佛─观想成佛┐

  ├密

  (五识) ──成所作智──变化身─化身佛─显得成佛─即身成佛┘

  (六识) ──妙观察智──受用身─报身佛─加持成佛─观想成佛┐├密(五识) ──成所作智──变化身─化身佛─显得成佛─即身成佛┘

  法身佛为人人所同具,所谓“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法身即自性身,就能边言是大圆镜智,就所边言是清净法界(也就是法界体性智) 。当阿赖耶识二障清净无垢智显现,这无垢智亲证真如,能知之智名曰大圆镜智,所知之境名曰清净法界,这种智如一味的境界名曰见性成佛,也就是成就法身。金光明说“如如如如智名法身”,胜鬘经说“在缠名如来藏,如来藏出缠即是法身。”所以从种种经论上看,阿赖耶识转依为法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这法身如何证得呢?初地通达法界证法空相的时候最初证得法身。这是就分证说。至于究竟证得,摄大乘论提出来一个总括的说法,说是“为令法身圆满成办,要于地地中善集资粮,由五种相善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最后金刚喻定破灭微细难破障故,而得转依。”研究这些话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戒定慧三学为证得法身的通学。而这三增上学包括了整个显教波罗蜜乘的三藏。因为证得法身的意义就是证法空性。而法空性的证得,离开了对于显教大乘的义理的闻思,和止观的修习,是不能够完成的。

  这法空性,就是真如,依唯识家说来也就是识的实性。

  密严经说“法性非是有,亦复非是无,藏识之所变,藏以空为相。”所以法性不离自心,也就是不离阿赖耶识。法性的证得即所谓“明心见性”,也即所谓“见性成佛”。这裹我们可以了解禅宗诸祖所标榜的境界。这些祖师所达到的最高的境界,他们自认为是成佛作祖。按照我们的分析,我们也可以承认他们的说法。不过,他们所成的佛只是法身佛,因为他们的方法并没有离开显教三增上学的范围,所以他们的成就最大不能超过大圆镜智的证境,至于报化二身的证得,仍须依照经论作其他的努力。 (黄檗禅师说:“心与性合之曰祖”。“心与性合”的意义就是“正智缘如”,也就是“证得法身”。这句话可以做我们上说的旁证)

  报化二身虽依法身而起,但是证了法身并不能就算连报化二身同时也具有了。在经教上,前面已引摄大乘论所说报化二身非即法身。因为,初地虽已最初证得法身,然而依经所说初地并不能谓已具报化二身而成佛。尤其是大小乘共许的成佛是要依具备前五识的人类根身八相成道才算成佛。仅仅证得法空性而得法身,因为在四智之中尚缺二智未证,不能即谓已证一切智智。

  但是法身是阿赖耶识转依所得。如同阿耶赖识为其他诸识所依,法身也为其他二身所依。所以欲证其他二身非先证法身不可,因此证法空性为其他佛果的基础。这法空性的证得离不了对于显教大乘三藏的闻思修。所以经论中法空的义理的闻思,戒律福德资粮的积集,止观空慧境界的修证,为修学佛法的人所不可超越的阶段。

  这一阶段,宗喀巴大师名之曰菩提道,他的菩提道次第论就是从“一切经教皆是成佛之教授”这一个观点处理这一个问题的。他的这种观点按照我们上面的分析,是正确的。

  因此,他的菩提道次第论能够概括释迦一代教法指示菩提正道的坦途,切实可行而不落于繁琐的思辨。中国的顿教禅宗是就止观的修行加以顿超的方便,圆教的华严天台,是就无垢智境的清净法界加以详细的发挥,都没超出证法空性而得法身的范围。成就这法身,照东密的说法是“理具成佛”,照禅宗的说法是“见性成佛”,也就是宋儒所讲的“天人合一”,庄子所提出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这法身就智边说,在因位名般若,在果位名一切种智,也就是根本无分别智。这根本无分别智的证得以禅宗方法为最直截。因为禅宗著重单刀直入的顿悟,以心一境性的禅悦,泯除一切妄想。使赖耶中法身寂照的作用顿然显发,这种显发在初修的人只是暂时的,至于寂光常照的境地恐非三身圆备以后不办了。

  三、观想成佛

  我们已经知道转意识得妙观察智,证得受用身,也就是报身。这报身,一名意生身,一名意成身,因为它是意识所成之身。这一身在显教经典虽有叙述与说明,然而并无成就它的方法。显教所以没有这些方法是因为它的经典注重止息意识的妄想以求阿赖耶识全体大用的显现。至于这种全体大用一旦显现以后,如何使意识依正想以成意生身的报身佛,却非它的范围。因为这一阶级更重实行,所以这一阶段的说明和成就的方法不得不让诸密教的经轨。

  密教的经籍,梵语叫亶怛罗 Tantra,和显教经典名叫修多罗 Sutra 的不同。叙述成就报身佛的方法和程序,多属于密教瑜伽部五相成身的仪轨。专以报身佛为成就目的的,有无上瑜伽部成就幻身的生起次第。在这裹,我们只能作名相的提示,至于详细内容和方法应发大心向亶怛罗中和密教传承的接续师处去寻求。

  意识的主要作用,为遍行心所中的“思”与“想”。“思”多分依“闻”而起,“想”多分依“观”而起。“闻”

  “思”这一功能在证得法身以前必须经过长时的熏习,所以不用特别提出加以修练。至于想心所,可以说是世出世间一切学术发明创造的根源,没有“想像力”,工艺家必不能制造,文学家必不能创作,科学家必不能发明,军事家必不能决胜。佛教中特别以成就幻身的生起次第来训练意识的观想力,使其转依为妙观察智,这是有相当意义的。

  但是,报身是依法身而起,如同意识是依赖耶而起。没有赖耶,意识无从发生。所以,如果赖耶没有转成大圆镜智,妙观察智也无从显现。因此,超越显教成就法身证法空性的菩提道,迳学密乘无上瑜伽部的生起次第也必徒劳无果。

  充其量也不过想像力丰富锐敏,返而从事世间的学术事业能有卓越的成就而已。这与出世报身的胜果相去是不可以道里计的。

  这种成佛,东密也叫做“加持成佛”。这就是以意识观想之力。使己身六大四曼三密与本尊六大四曼三密瑜伽相应。其结果可以成就显经所说的“意生身”或密教无上瑜伽部所说的“幻身”。东密所说的即身成佛大概就是指的这种佛。严格地说,这不能算做即身成佛,这不过是即身成佛所必经的第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成就法身) 。即身成佛应该是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也就是成了八相成道的化身佛。这要用无上瑜伽部中的圆满次第才能完成。这一次第是以印度后期密乘的传承最完备,前此似乎是很缺略的。

  四、即身成佛

  现在我们来探讨“即身成佛”的意义。所谓“身”就是我们人类具备前五识的“根身”。即身成佛,即是就我们现有的“根身”而成佛。上面我们已经说过,“成佛”的意义就是“转识成智”。所以详细说来,即身成佛是就我们现有的肉身,依显教止观的方法,转赖耶与末那成就大圆镜智与平等性智而证得法身;再依密教瑜伽部三密瑜伽或无上瑜伽部生起次第的方法成就意生身或幻身,转意识为妙观察智。完成上面两个阶段在某种意义下我们可以说他是已经成佛。然而大小乘的通义是要以化身成佛才算是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同时,按照“智”的范围说,纵然完备了以上两个阶段,仍然有一个成所作智未证得,所以不能承认他已圆证一切智智。成佛化他的事业以后得智的成所作智为主。这一智没有即身完成,是无法认为他已即身现证无上正等菩提的。

  这前五识转识成智的方法,也就是成就化身佛的方法,显教的经论中没有说明,密教下三部的经轨也没有这个法门。摄大乘论以八因证明变化身非即自性身,所以已经证得法身,不能即谓已得化身,因此,要证化身一定要另有其他的方便。这种方便。就内道说来只有无上瑜伽部修练现有根身的圆满次第。这一次第就其内容研究起来,或者大同于外道修练根身的方法。然而这一次第密教经论处处诫示不能超越前二阶段迳加修持,否则毫无果利可言。就我们上面的分析看来,如果不经上面两个阶段迳修这一次第,即使有何成就也不会超越中国道家所述的列仙之位的;这于无上正等菩提当然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无上正等菩提以“智”为主,没有法报二身所具的智德,单纯修持前五识所依的根身,虽可以发生神通的作用,并不能显现智慧的作用。“通”与“智”是有区别的,而且他们当中有著很大的距离。前五识转依的成所作智不依其他三智不能单独孤起,正像前五识不能离其他三识单独孤起一样。

  因此一补特伽罗即身成佛,证得一切智智,圆备三身四智的正轨,一定要以信愿戒行积集闻恩为基础,依大乘止观证法空性而得法身;进依密部生起次第成就意生身;再依无上瑜伽部圆满次第证得金刚身。至此,心证真实,身成色身,四智圆满,利生化他穷未来际。这三个总阶段是不能超越不能逆转的。这三个阶段比较详细的说明有宗喀巴大师的菩提真言二道次第。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虽然站在破斥唯识的中观派的立场,但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按照唯识家对于“识”“智”的关系的说明,我们反而可以更明晰地把握大师“一切经教 (Sutra-Tantra) 皆是一补特伽罗成佛之教授”的思想,进而总括如来一代的教法。

  五、新判摄

  识是有情所同具,识与智的消长,是草昧与文明,野蛮与进化的分野。一切文化的创造无不以转识成智为目标。可是,他们的努力照我们上面的分析看来,显然不能完全达到他们的目标,因为他们对于识的了解既不完整又不深刻,对于智的范围和内容的认识更属渺茫,同时他们对于“转识成智”并没有作有意的努力。所以一切世间文化学术的进步,不管他们在现在这一世纪中的成绩是多么辉煌和富丽,从佛学的观点看来,仍然是片段的、零碎的,他们的收获对于人类心智的开发并没有什么助益。

  不幸,转识成智这一门学问即使在佛学界本身也早已埋没在神秘的仪式和繁乱的宗派晦涩的说教中。迄今,“佛学是什么”这一问题,不仅在一般信佛者的口中,听不著一致的答覆,即在一般佛学者的著作中也找不出一个明确的解释。所以佛学究竟是不是一门学问,不特外行怀疑,内行也只有一些模糊的信仰而已。

  所以,为了澄清这种混乱的情况,在理论上,提出“佛学是转识成智的学问”这一命题是必要的。根据这一命题的分析,佛学与世间其他学术的异同就很容易地可以指出来,这是一门学术之所以为学的先决条件。同时我们可以看出过去许多宗派高下的纷争是多余的。如果佛学是成佛之学的话,因为所成之佛身有三,能成之道有二,二切显教经义摄入能成法身之菩提道,一切密教经轨摄入能成其余二身之金刚道,平等平等绝无高下可分。我们有了这种了解,以后可专以转识成智自度化他为职志,不必疲薾精神于门户之争了。

  识是一切世间学的建立的根源。从下面一张表,我们可以看出,世间主要的学术,不是以“识”为主,就是以“识之境”为主.我们要转识成智,世间之学绝对不可偏废。所以菩萨地说: “菩萨求法当于何求?当于五明处求。”五明中一为内明,四为外谕。这四种外论可以概括一切世间理论应用的学术。

  足见菩萨上求佛道,独于依识建立之世间学与转识成智依智建立的出世学应当并重的。

  前┌见分──五识──心理学

  ┌五┤

  │识└相分──五尘──物理学

  │ ┌见分──意识──心理学

  │意┤ ┌论理学

  │识└相分──法┤数 学

  世︹│ └哲学、文学、艺术等

  以│ ┌精神分析学

  间识┤ ┌见分──烦恼┤

  为│末│ └变态心理学

  学主│那┤ ┌生命学

  ︺│ └相分──假我┤

  │ └灵魂学

  │ ┌上帝学(神我)

  │ ┌见分─相分─大我┤吠檀多学派

  └赖│ └其他外道

  耶┤ ┌种子─量子论、波动力学、相对论等

  └相分─┤根身─生理学、解剖学、医学、体育等

  └器界─天文学、地理学、地质学、宇宙

  论、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

  上面只是大略的配合,当然,详尽的分析还可以列入更多的项目。这裹我们还用不著那样做,我们不过想指出佛法不离世间法的理论根据。按照我们上面所说,佛学就是转识成智之学。那末在我进行转识成智的时候,对于识的了解,和对于智的了解以及对于转依方法的了解,是同等重要的。

  后二者的知识固然要在显密经教中去寻求,可是关于前者的知识,我们是不能忽视世法的成果的。

  “转识成智”的方法上面已有叙述,这里不再多费。为了加深阅者的印象。在这里另列一个表。我们所要指出的,就是我们虽然并不想推翻旧日“通别权实渐顿圆密”等分别高下的教判,以及近人“唯识”“唯智”“涅槃”的三分法,与“法界圆觉““法性空慧”“法相唯识”的三分法,可是按照我们的见解,他们这些分门别类理论的根据很薄弱,有些地方更是强作解人,对于“转识成智”的实践没有多大价值。我们认为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与金刚道的两种次第的二分法,无论就理论上说或就实践上说,是唯一可以信受的。

  出︹ ┌转赖耶得大圆镜智─法身─自性身─法空性─戒定慧─菩提道

  以│

  世智┤转末那得平等性智

  为│转意识得妙观察智─报身─受用身─意生身─生起次第

  学主│ (或幻身)

  ︺└转五识得成所作智─化身─变化身─金刚身─圆满次第

  (或色身)

  附录:自序

  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此大事因缘者,令诸有情皆证无上正等菩提是巳。斯道也,舒一念于长劫,则渐教以成,摄长劫于一念则顿教以立。然而三世诸佛皆依人身得道,经有明言。既必以人身得道,则初发心前与三阿僧祇后之人身同为四大假合,何必妄事轩轾其间。矧时间不过就心识相续分位上假立,必谓三阿僧祇劫有确定不移之长短限齐,亦法执而已。且劫波一词含义甚多,密教即以之为“仪轨”之专名。至阿僧祇之含义尤难确指。就其为一数目而言,俱舍论、方广大庄严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及华严经等所定阿僧祇之数值,其大小相差之倍数直无法计算。此渐成家之难自圆其说者也。顿成一派创于中土之禅宗,初谓“见性”即可“成佛”,渐假“即心”即可“作佛”,虽语本佛说而大异其趣,末流所至,蔑弃经典,实证未见多人,而教法渐以微矣!二家之失在其于释迦大转法轮因缘未事深究,于如来一代教法未能博综纶贯,故于转依之道见其偏而未见其全,此其所以往而不返必不能合也。今玆所论,以“转识成智”

  为纲,总括如来一代教法之旨趣,更就“即身成佛”一义判显密经教之指归,依各宗经论共许之说以证佛学为实践之学。义或有当,则由玄奘宗喀巴二大师导夫先路也!不慧如余,岂敢谓有所创获哉!

  一九五○年七月三十日

 
 
 
前五篇文章

略谈法相唯识的空义

和译安慧唯识三十颂释论之考察

护法在《成唯识论》的立场之研究

黄念祖:依止善导大师,持念弥陀名号

黄念祖:《无量寿经》今得善本(夏莲居会本)之大事因缘

 

后五篇文章

论南北朝地论师的判教思想

论俱时因果在成唯识论中的困难

略谈唯识学略谈唯识学

略评新唯识论

略论唯识学的缘起与因果问题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