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缘起论的源流、发展与比较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教在兩千多年的流傳與發展過程中,隨著社會的變革和時代的變遷,其自身在教義的闡釋以及修道的實踐等等各個方面作了很大的適應與發展,極大程度上豐富和充實了東方文化的哲學體系和思想寶庫。然而,初學佛者面對浩如煙海、汗牛充棟的佛教經藉,或多或少會感到千頭萬緒、無從下手。對於各種各樣的佛教法義、教理,或大乘、或小乘,或說空、或說有,或說顯、或說密,真可謂法門無量,無所適從。

本文試圖從教史的角度,把佛學在印度本土以及在中國的傳承和開展過程,依佛教的緣起論思想,作一次探討性的介紹和比較研究,從而融會貫通整個佛教思想的體系。

一、緣起論是佛教之根本法義

如果說苦、集、滅、道四聖諦是佛陀的教法中最基本內容的話,那麼,緣起論則可以說是佛法的最根本的原理。緣起法是佛教的全部教義,是包括四聖諦、八聖道、戒定慧、三十七道品等在內的所有教理的根本依據,是一切佛陀教法的源泉。所以世尊曾如是說道:

「此緣生法(緣起論)即是諸佛根本法,為諸佛眼,是即諸佛所歸趣處。」[1]

又說:「若見緣起,便見法;若見法,便見緣起。」[2]

在佛教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後期諸宗派論師根據各自不同的師承和修持經驗,對佛法不斷有新的理解和新的詮釋,於是不同宗派的理論法義也就陸續地被演繹開展出來。然而,無論是任何時代、任何地區、任何教派的佛教思想,無不皆以此緣起教義為其最基本的法則和依據。

緣起教義是佛陀教法發展的主,任何枝末的教理教義和諸宗法義,皆必須依據此一主而得建立。一種新的教義學說如果離開了緣起法則,違背了因果定律,那麼,無論這樣理論如何自圓其說,如何以「甚深微妙」的佛法自居,也至多只能把它劃分為附法外道或者世間學問一類的東西。

佛法以緣起論來解釋一切世界、自然、社會和人生,分析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產生的根源以及其存在的性質,並以此建立起一系列殊勝的教義、教理體系。緣起論,是佛法區別於其他形形色色的哲學、宗教、學說、思想的最大的特徵。

二、原始佛教時期之緣起論

緣起,巴paticca samuppàda,梵語pratãtya samutpàda,又作因緣、緣生。凡是由各種因緣條件和合在一起而產生的一切有為法,皆可稱為緣起法、因緣法、緣生法、緣已生法。分析、闡釋諸法由因緣生起的理論學說,稱為「緣起論」。

當年悉達多菩薩坐在菩提樹下觀察思考人生種種現象的生滅關係之時,依於「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的因果法則,總結了一切眾生皆在無始無終的生死相續中不斷輪轉的原理,發現了導致人生各種不盡人意的現實之存在根源,於是開示宣說了緣起法門。在《緣起經》中世尊說:

「云何名緣起?初謂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起愁、歎、苦、憂、惱,是名為純大苦蘊集。」[3]

佛陀依於「因生則果生」的法則,開展出了諸苦生起的緣起流轉門;若再依於「因滅則果滅」的法則,又可以開展出諸苦止息的緣起還滅門。如是,依於緣起流轉門則可觀察世間迷界之因果,即四聖諦中之苦、集二諦;依於緣起還滅門則可觀察出世間之悟界因果,即四聖諦中之滅、道二諦。即如世尊教導摩訶迦旃延尊者說:

「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4]

此中,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十二支緣生法,其實是對現實人生中的各種生理現象和心理現象的概括,它們共同作為人生之生、老、病、死等諸苦的一系列所依因,是互相聯繫、互相作用的,各緣起支之間所呈現的是一種有機性、流動性的因與果的關係。這就是原始佛教時期的緣起觀。

三、緣起論之發展

佛陀根據他對現實人生的各種現象以及其產生根源的如實觀察,把他所證悟的思想體驗組織成緣起論,這就形成了原始佛教時期的緣起觀。在這個時期,已經具備了相對完整系統的緣起理論體系,我們可以從現存最古老的佛教文獻《經集》[5]中證實這一點。

後來,佛陀的弟子們為了傳誦與記憶的方便,在根本緣起論的基礎上擴展、整理成十二支緣起論。後世諸學派論師,又以此十二緣起論為根本依據,開展出了業感緣起論、性空緣起論、唯識緣起論、真如緣起論、六大緣起論等形形色色的緣起理論學說。

1、業感緣起論

部派佛教時期,各派別之間對根本緣起論的師承和理解開始有些不同,因此在解釋上也產生了分歧。在這個時期,最有影響的緣起論應該首推說一切有部的了。有部論師在解釋十二緣起之時,從不同的角度把緣起分析為四種,即所謂「四種緣起」:刹那緣起、連縛緣起、分位緣起和遠續緣起。此四種緣起又歸結為「業感緣起」,即謂以煩惱(惑)和善惡之業為因緣,能招感苦樂果報,如是因果相續不斷,生死流轉不盡,是為「業感緣起論」。[6]

2、性空緣起論

大乘中觀派諸論師發揮初期大乘佛教經典《般若》思想,從「諸法依緣而起」的原理出發,提出凡是由因緣所生起的事物,無不受到種種條件的影響和局限,因此諸法沒有自性,本來就是空寂的。依緣起而無自性,無自性即是空;又由於一切法無自性空,所以一切諸法才能依因緣而成立。即如龍樹菩薩於《中論·觀四諦品第二十四》中說:

「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

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空)

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

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這種「諸法緣起性空」的理論,就是大乘中觀學派所提出的「性空緣起論」。

3、唯識緣起論

「唯識緣起論」又作「阿賴耶緣起論」。大乘唯識學派諸論師把心法分為八識(或說為九識等),其中第八識「阿賴耶識」(藏識)為一切器世間、有情世間生起之根本。「阿賴耶識」含藏一切諸法種子,為有情造業感果所依之假體。當種子遇諸緣成熟,即發生作用,生起現行,招感異熟果報;種子現行後即于阿賴耶識中成為新熏種子。當此新熏種子再遇緣成熟時,複起現行,現行又熏習種子;種子、現行、種子三法輾轉相續,無有間斷,如是生死流轉,無窮無盡。

瑜伽行唯識學派之「阿賴耶緣起論」,可以看作是從部派佛教的「業感緣起論」思想中發展而來。

4、真如緣起論

「真如緣起論」又作「如來藏緣起論」,謂一切萬有,皆由如來藏之自性清淨平等覺心為因緣而生起。

如來藏思想在印度佛教本來為修習中道止觀行(中觀)所依據之見地,亦即所謂「不可思議法門」、「不二法門」,藏密稱之為「大中觀」,持此學說之論師被稱為「瑜伽行中觀派」。

中國佛教依據如來藏思想建立了一套新的理論體系——真常唯心系。真常唯心系認為:如來藏又作如來藏智、如來空智、如來種,乃真如、佛性、法性等之異名,為一切眾生所含藏之自性清淨的真常本體。如來藏具足本來清淨無差別之真如自性,其體不生不滅、不增不減、常住不變,為生死與涅之所依體。然而,如來藏之一心受到無始以來的無明煩惱所熏習,為客塵所雜染而成阿賴耶識,並由此阿賴耶識而生起諸法,然此真如自性湛然不動。

於《大乘起信論》中,又立如來藏為「一心二門」,即心真如門和心生滅門。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隨染淨之緣而生起諸法。

華嚴(賢首)宗又於此「真如緣起論」的基礎上,依《華嚴》建立「法界緣起論」,謂一切萬法皆為一真如法界所變現,此等千差萬別、森羅萬象之諸法(事法界)互相融通,其真實體性常住不變、平等如一(理法界),共成一大緣起;如是法界,事理不二,其一一法,相入相即,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事事無礙,重重無盡,是名「法界緣起論」。

中國佛學的這種由如來藏之體為因,因緣之用為緣,而有萬法生起的緣起學說,名為「真如緣起論」。

5、六大緣起論

後期佛教之密宗一系依據「法界緣起論」而建立「六大緣起論」,謂一切萬有皆由地、水、火、風、空、識六種根本原素(即六大)所構成。此「六大」遍滿法界,為一切萬有之本體。此六大法性平等一味,能顯現自性法身等四種法身、大曼荼羅等四種曼陀羅、眾生世間等三種世間,且能顯示諸法常住之理。「六大」為法界之體性,互相融通而自在無礙,雖形成佛、菩薩等四聖之六大,也即為形成地獄等六道之六大。如是周遍法界,無一不為六大所造者,同類、異類,互具互遍,是為「六大緣起論」。[7]

四、緣起論之比較研究

1、根本緣起論與業感緣起論

原始佛教時期的緣起學說是以現實人生為本位而成立的,依據「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原則,用以解釋導致現實人生的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等種種事實的產生原因和根源,並以此作為修行實踐的理論基礎。比如:作為一切諸苦之基地的「生」,是依于作為生命存在之動力即「有」為緣而生起的;此「有」又是依於對各種事物現象的執著不舍即「取」為緣而生起的……。依次類推,緣起各各支分之間所呈現的是一種前因後果、互為依存的關係,具有明顯的現實性和普遍性。

部派佛教時期,各個教派都對原始佛教的教義、教理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整理研究。在緣起學說方面,幾乎每個部派學者都把早期的緣起論進一步理論化、體系化,把緣起各支分之間呈現流動性的因果關係歸結為個體心理性的「業」,把「業」視為是推動一切有情生死流轉的原動力。同時,部派佛教又把十二支緣生法歸納為「惑-業-苦」三道,此三道分別為有情生死流轉的疏緣、親因與果報的關係,亦即世間雜染的「因」與「果」。如是,從原始佛教的現實緣起觀演化成部派佛教的「業感緣起論」。

部派佛教論師又把早期緣起論從現實人生的角度開展為時間上的三世因果關係。他們把緣起支分中作為現實人生普遍存在現象的「生」和「老、死」二支解釋為是由現在業因而招致的未來苦果;又把眾生與生俱來的「無明」與「行」二支解釋為過去世之惑業。如是,過去世之惑業招來現在世之苦果,現在世之惑業又招來未來世之苦果,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互為因果,環環相扣,是為三世因果輪回之緣起觀。

部派佛教時期對早期佛法進行解釋、整理而形成的部派學說,應該首推說一切有部的「阿毗達磨」最為系統發達,以致於使有部教義於後期佛教中幾乎成了「小乘教法」的代表。說一切有部的緣起學說最具有代表性的應該首推「分位緣起」說了。這種「分位緣起」說又在三世因果輪回的基礎上,從生命發生學或胎生學的角度來解釋十二支緣起法之間各各的因果關係,並把原始佛教呈現流動性、應機性的緣起說限定為各支分之間的必然性因果關係,亦即把十二支緣起法的內容機械地視作是固定性的、實在性的生命環節。[8]

2、早期緣起論與性空緣起論

印度大乘佛教的教理,基本上可以分為中觀系(空宗)和唯識系(有宗)兩大思想體系。

中觀派論師反對部派佛教特別是說一切有部以形式主義和機械主義的晦澀教義和繁瑣名相來解釋佛陀的教法,而自稱直接從佛陀教法的原義出發,跳過有為緣起法的事相,從正觀世間諸法之理的角度上來發展緣起學說,從而建立了「諸法緣起性空」的中觀派般若思想。此「性空」學說並不拘謹於對緣起法各支的機械解釋,同時也拋開世間種種有為法千變萬化的表相,直接從諸法空性入手,揭示一切因緣所生法但有假名、無自性空的本質。

中觀宗的性空緣起論開始把原始佛教以人生為本位的現實性緣起學說,提高到抽象性、純理論性的哲學高度來看待。

3、業感緣起論與唯識緣起論

原始佛教認為:造成生命呈現千差萬別和人生貧富貴賤種種差異的原因是人們的各種身心活動即「行」,此「行」反映在道德行為意義上即表現為各種或善或惡的「業」。早期佛教在解釋「業」之時,把推動眾生造作身行、語言、意志諸方面的善惡諸業之原動力歸結為「意業」,即意志方面的心理活動。即如佛陀對波斯匿王說:

「此三行之中,意行最重,口行、身行,蓋不足言。」[9]

「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10]

如是,就為從行為效應論的「業感緣起論」向認識主體論的「唯識緣起論」過渡提供了理論基礎。

唯識學派的諸瑜伽師從修定的經驗和修行的實踐中出發,把世間種種事物和現象的產生根源,統一為具有內在性之理的「主體心」——阿賴耶識。既然世間有為法由「業」而生,諸「業」又由「心」起,是故「業」不離一「心」,因果全在一心中,離心別無因果,別無萬法;法不離心,心外無法,唯識無境。阿賴耶識之種子與現行,其實是因與果的關係;種子為因,現行為果,種子起現行,現行熏種子,如是因果相續,無有間斷,從而使眾生雜染流轉。

「唯識緣起論」實際上是把部派佛教時期以生命為本位的行為效應論的「業感緣起論」,提到宇宙發生學的哲學高度上來解釋。

唯識緣起論與真如緣起論

印度大乘佛學的緣起教義,依中觀空宗與唯識有宗兩大思想體系而組織成的「性空緣起論」與「唯識緣起論」,已發展到相當完備的理論高度,然中國佛教又依如來藏思想更開展出了「真如緣起論」與「六大緣起論」。

如來藏思想源於部派佛教時期大眾部一系所倡之「心極光淨」、「心性本淨」說,於《華嚴》、《維摩》等初期大乘經典中也多有論及,並與《涅》、《勝》、《楞伽》等中期大乘經典一脈相承。

根據《楞伽經》,「如來藏空智」若依於性相而說,可立為「空如來藏智」與「不空如來藏智」二種,謂「空如來藏智」乃凡夫依修習禪定所證得之心識境界,為眾生能證成佛果之本質(性);「不空如來藏智」乃恒沙諸佛自然具足、法爾如是之境界(相)。眾生之心識狀態若依於染淨而說,則可立為「如來藏」與「阿賴耶識」二種,謂依心清淨邊乃立「如來藏」,依心染汙邊乃立「阿賴耶識」。[11]

所以,阿賴耶緣起屬於染心緣起,以心雜染故,能生起有為萬法。然此「心」有心染與心淨之分,觀心修行的過程實際上是「去染為淨」的過程。

然而,在解釋此「心」是可以清淨還是本來清淨之時,或者說淨心成佛究竟是一種「可能性」還是「本然性」之時,中國佛教巧妙地把如來藏思想與漢地傳統哲學的天道觀有機地結合起來,從本體論與發生論相統一的角度上,把「如來藏」理解為一切眾生本來具足之清淨平等自性,把無為之真如當作是能生萬法之本體,把屬於「事」與「理」兩個範疇的真如與萬法看成是「體」與「用」的關係。從而,如來藏思想便以一種有別於印度佛教緣起思想的「真如緣起論」建立起來。

在如何看待「真如緣起」的觀念方面,中國佛教又開展出三種主要的理論體系:

⑴、天臺宗基於萬有現象即實在之理而宣導之「性具說」,謂法界中之一切現象,本來具足三千諸法。

⑵、華嚴宗基於法界理體而說萬法緣起之「性起說」,謂一切諸法皆隨其真如法界而顯現。

⑶、禪宗基於真如自性本來清淨而宣導之「性覺說」,謂真如本性之覺心不假他緣,自覺妙明、湛然圓寂。其實,性覺論歷來都是中國佛教的思想主流,然禪宗更注重于其在修行實踐上和現實意義上的應用而已。

如是,由印度佛教的「有為緣起論」就逐漸演化成為具有濃厚中國本土特色的「無為緣起論」。[12]

5、真如緣起論與六大緣起論

到了印度大乘佛教晚期,教界內咒術密法的成分和鬼神信仰因素日漸濃厚,從而演變成為「大乘密教」。這個時期的佛教,在理論領域基本上繼承了前期的義理。比如此期傳入藏蒙一帶地區的佛教(藏傳佛教),在顯宗教義方面屬於中觀派性空學說的有噶當派、格魯派等,屬於如來藏系學說的有寧瑪派、薩迦派、噶舉派、覺囊派等。

在緣起學說方面,流傳於中國漢地、日本等地的密乘佛教(即密宗、真言宗)把能顯現世間、出世間萬法的法界體性分析為六種基本原素,即所謂「六大」,此「六大」為諸法之本體,具有真如法界之特質,與法界名異義同。如果說「真如緣起論」是圍繞主體心而開展的形而上學本體論,那麼,此「六大緣起論」則是以元素構成學來重新發揮宇宙萬物之發生本源的理論。

此「六大緣起論」,實際上是在真常唯心學說的「真如緣起論」特別是「法界緣起論」的基礎上發展演繹而成的。

為了方便理解,茲將緣起論在佛教史的發展過程中所對應的印度佛教學派,及其在中國佛教中所形成的相關宗派之關係,列於下表,以供參考:

緣 起 論

印度佛教學派

中國佛教諸宗

根本緣起論

原始佛教

業感緣起論

部派佛教

宗、成實宗

性空緣起論

中觀空宗

三論宗

唯識緣起論

唯識有宗

唯識(法相)宗

真如緣起論

(瑜伽行中觀派)

天臺宗、華嚴宗、禪宗

六大緣起論

(大乘密教)

密宗

緣起論與印度佛教、中國佛教諸宗之關係表[13]

五、結語

對於佛教教義、教理發展演繹的整個過程,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若從佛法根本的角度來看,雖然其整個過程自始至終都圍繞著「緣起論」這條主線而開展,但是越發展到後期,越是明顯地偏離了佛陀教導這一基本法義的根本立場和實踐意義,把現實人生的生死因果關係逐漸演變成形而上的玄學思辯。

雖然世尊所覺悟、所開顯之「法」是常住不變的普遍真理法則,但是,世尊的正法、律,也即佛陀用來闡述「法」的教理教法,卻是緣生緣滅的,必定遵循諸行無常的自然法則。若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佛教在世間的流傳和發展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在佛教發展史上,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學派的論師學者們,都曾經或多或少地對佛法進行過研究發揮,甚至修改與適應,於是才不斷有新的突破、新的進展、新的變化。所以,無論是部派佛教的業感緣起論、大乘佛教的性空緣起論、唯識緣起論、真如緣起論,還是大乘密教的六大緣起論,我們都可以視其為不同歷史時期的諸宗論師們依據各自的修持與傳承,而對「緣起」教義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上所建立的種種見地與理解。

總而言之,早期佛教側重于從現實的角度來解釋緣起,而大乘佛教則多從理論的角度來發揮緣起。中觀空宗與唯識有宗的理論體系在闡釋萬法緣起時的關係是「性」與「相」的關係;性空緣起論依法性義而說,唯識緣起論依法相義而說;又性空緣起論依慧觀(般若)而立,唯識緣起論依修定(瑜伽行)而立。阿賴耶識是染心,屬於有為法,而如來藏是淨心,屬於無為法;因此,唯識緣起論從染心上講有為緣起,真如緣起論則是從淨心上講無為緣起。

我們可以這樣說:整部佛教的思想發展歷史,實際上就是一個圍繞著緣起論為中心的佛教教義、教理在各個不同歷史階段的發展演變過程。

——依拙著《佛陀的教法》第三品第二節整理

1997.4.28



[1] 見《大生義經》,《大正藏》第一冊 p.845a

[2] 見《中阿含經·象跡喻經》第30經,《大正藏》第一冊 p.467a

[3] 見《緣起經》;參閱《雜阿含經》第296經、第298經,《增一阿含經》第49 5經。

[4] 見《雜阿含經》第262經,《大正藏》第二冊 p.67a

[5] 見巴利本《經集·大品·二重觀經》。

[6] 詳見《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二十三,《俱論》卷九、卷十三,《順正理論》卷二十七等。

[7] 參考《佛光大辭典》有關條目。

[8] 參考李世傑《印度部派佛教哲學史》第一章。

[9] 見《增一阿含經》第52品 第7

[10] 見南傳《法句》第12頌;亦見上經。

[11] 參考談錫永《<楞伽經>導讀()》(《內明》第272期)

[12] 參考胡曉光《佛教緣起哲學統觀》、《中觀唯識思想與真常思想之比較研究》(《法音》1996/91997/1)。

[13] 因為「真如緣起論」與「六大緣起論」屬於中國佛學的範疇,故與之相對應的印度佛教學派加上括弧,以示區別。

 
 
 
前五篇文章

如是我思

罗会祥:唐骏学历造假犯了佛教的哪一戒?

素食革命 简介无菌蔬菜水果之新技术

天台宗理论学说的特色——朱封鳌

弘扬玄奘精神 发展唯识宗、学---许嘉璐

 

后五篇文章

试论佛陀观在历史中的变化

南山宣律师和他的律学风向——谷响

佛陀时代的寺院风貌

一乘清净道-罗睺罗法师 讲 魏善韬 译

佛教对食肉的看法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