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藏传佛教“他空见”研究——以国燃巴《辨别正见》为中心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藏传佛教“他空见”研究——以国燃巴《辨别正见》为中心
  作者:黄英杰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玄奘人文社会学院,宗教学系硕士在职专班,硕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藏传佛教“他空见”研究——以国燃巴《辨别正见》为中心
  【文章作者】黄英杰
  【指导教师】陈一标
  【文章页数】192页
  --------------------------------------------------------------------------------
  【中文摘要】本论文以藏传佛教觉囊派多布巴的“他空”思想为研究主轴,并在分析他空见研究史,和觉囊派他空见的印度与西藏思想背景脉络后,依循萨迦派国燃巴《辨别正见》中对多布巴他空见的探究与批判,来了解他空见主张的理论架构、祖师传承与经论依据,更进一步和唯识、中观等其它佛教宗义的空观相互比较。针对历史上他空见义理所构成的特定争议,评析汉藏各论师的相关见解,以使现代学界对他空见的思想渊源、义理等,得到完备和清晰的理解,提供与他空见相关的如来藏学研究一些新的角度与资料。
  本文的贡献在藉由对他空见所说印度与西藏显密两种法源的慎密解析,能使学界对他空见思想的源由,有较为客观的认识。同时也显示出藏传佛教虽然强调与重视师承,但萨迦派内部在佛教见地上,并没有强制性的统一观点,这是研究中世纪藏传佛教思想史所不可忽视的重要特色之一,也使我们了解现代所认为的宗派,其观念不一定适用在过去的时空。
  笔者依据《辨别正见》的译文,配合笔者的科判,以国燃巴的论理脉络来探究、诠释他空见的主张;是首见于学界的译文与诠释,对了解萨迦派部份学者批判他空见的原因与理路有很大帮助。而国燃巴与多布巴的论争,国燃巴对他空见在中观与唯识两系中的定位观点与方式,对于大乘佛法只分为两系时,所谓第三系的思想是如何自我表达与归属?其它两系的学者专家,又如何看待、归纳其思想等问题上,都很值得让必得另立大乘第三系不可的学者们参考。特别是多布巴诠释他空见的手法,明显结合了唯识三性说,以三性说与二谛的结合为特色与核心,而不仅是围绕在如来藏的议题上。从而成功地从空义的开展着手,将他空见的主要议题,从传统汉传佛教认识的唯识─如来藏交涉,转变到中观自空与他空之辨。又将他空见所依论典与祖师,从如来藏系经典,扩大到瑜伽行派与中观派论典及其论师,大有以他空见统摄、诠解一切佛教经论的意图。这种新的诠释角度,对汉地的如来藏研究,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英文摘要】This thesis mainly deals with Dolpopa''''s views of “Emptiness of Other” of Jonangpa school in Tibetan Buddhism First of all, the analyses of modern academic research history and the Indo-Tibetan background of “Emptiness of Other” are presented Secondly, following the approach of Sakyapa Gorampa''''s “The Moon Rays of the Highest Mahayana Core Analytic Views”, the argumentation aims to investigate and criticize Dolpopa''''s view of “Emptiness of Other”, thereby making us fully understand the masters'''' lineage, sources of the sutras and castras,and the theory structure of “Emptiness of Other” It is thus that we think Dolpopa successfully combined the Three Characters theory of the Mind-Only School and the Two Truths of the Middle-Way School His special interpretation turning the main concern of view of “Emptiness of Other” from Buddha Nature to the Emptiness aspect, which is a new angle or entrance to the study of Buddha Nature in Chinese Buddhism
  Gorampa further compares the difference of the Emptiness held by “Emptiness of Other” with the Mind-only school as well as the Middle-Way School, showing a possible and reasonable position of Dolopa''''s view Finally, focusing on the arguments caused by the doctrine of “Emptiness of Other”, the thesis comments on the different opinions between Tibetan and Chinese Buddhist masters and offers a whole picture of “Emptiness of Other” to modern scholars
  --------------------------------------------------------------------------------
  【论文目次】
  第一章 序论1
  第一节 释题与研究范围2
  第二节 研究动机与背景5
  第三节 研究进路与方法10
  第四节 研究架构与预期研究成果13
  第二章 他空见研究史的勘定15
  第一节 中文图书数据检证15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专文检证25
  第三节 英文图书数据检证28
  第四节 英文期刊检证31
  第五节 本章小结33
  第三章 印度与西藏的他空思想考察35
  第一节 印度小乘佛教的他空说35
  第二节 印度大乘佛教的他空说39
  第三节 觉囊派多布巴之前的西藏他空传统46
  第四节 本章小结50
  第四章 国燃巴《辨别正见》对他空见的探究与批判52
  第一节 《辨别正见》的作者生平与学思背景52
  第二节 《辨别正见》的内容科判与时代背景60
  第三节 《辨别正见》对他空见的探究67
  第四节 《辨别正见》对他空见的批判81
  第五节 《辨别正见》对他空见的定位91
  第六节 本章小结103
  第五章 汉藏佛教诸师对他空见的看法探讨 105
  第一节 土观.罗桑却吉尼玛对他空见的批判106
  第二节 印顺的他空说与他空见113
  第三节 其它现代学者对他空见的看法123
  第四节 本章小结133
  第六章 结论135
  第一节 研究成果与贡献135
  第二节 研究过程之反省及检讨143
  第三节 未来研究之前瞻144
  附录一 《辨别正见》他空见部份的中文译145
  附录二 《辨别正见》他空见部份原藏文155
  引用资料181
  --------------------------------------------------------------------------------
  【参考文献】
  *藏经文献
  不空译,《大方广如来藏经》,《大正藏》卷16,经号667,页460中~466上。
  五百大阿罗汉等造,玄奘译,《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大正藏》卷27,经号1545,页1上~998下。
  天亲造,真谛译,《中边分别论》,《大正藏》卷31,经号1599,页451上~464上。
  天亲造,真谛译,《佛性论》,《大正藏》卷31,经号1610,页787上~813上。
  世友造,玄奘译,《异部宗轮论》,《大正藏》卷49,经号2031,页15上~17中。
  世亲,玄奘译,《阿毗达磨俱舍论》,《大正藏》卷29,经号1558,页1上~159中。
  世亲着,玄奘译,《辩中边论》,《大正藏》卷31,经号1600,页464中~480中。
  玄奘译,《解深密经》,《大正藏》卷16,经号676,页688中~711中。
  吉藏,《二谛义》,《大正藏》卷45,经号1854,页77 中~104下。
  佛陀跋陀罗译,《大方等如来藏经》,《大正藏》卷16,经号666,页457上~460中。
  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正藏》卷9,经号278,页395上~781中。
  求那跋陀罗译,《央掘魔罗经》,《大正藏》卷2,经号120,页512中~544中。
  求那跋陀罗译,《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大正藏》卷12,经号353,页217上~223中。
  求那跋陀罗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大正藏》卷16,经号670,页479上~514中。
  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大正藏》卷2,经号99,页1上~373中。
  求那跋陀罗译《大般涅盘经》,《大正藏》卷12,经号374,页365上~912上。
  马鸣造,真谛译,《大乘起信论》卷32,经号1666,页575中~591下。
  众贤造,玄奘译,《阿毘达磨顺正理论》,《大正藏》卷29,经号1562,页329上~775下。
  无着造,玄奘译,《摄大乘论》,《大正藏》卷31,经号1593,页132下~145中。
  无着造,波罗颇蜜多罗译,《庄严经论》,《大正藏》卷31,经号1604,页589下~661下。
  菩提流支译,《入楞伽经》,《大正藏》卷16,经号671,页514下~586中。
  菩提流支译,《不增不减经》,《大正藏》卷16,经号668,页466上~468上。
  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第四十八会─胜鬘夫人会,《大正藏》卷11,经号310,页280中~286中。
  诃梨跋摩造,鸠摩罗什译译,《成实论》,《大正藏》卷32,经号1646,页239上~373中。
  实叉难陀译,《大乘入楞伽经》,《大正藏》卷16,经号672,页587上~640下。
  德慧造,真谛译,《随相论》,《大正藏》卷32,经号1641,页158中~169上。
  昙无谶译,《金光明经》,《大正藏》卷16,经号663,页335上~ 358上。
  龙树造,青目释,鸠摩罗什译,《中论》,《大正藏》卷30,经号1564,页1上~39下。
  龙树造,施护译,《六十颂如理论》,《大正藏》卷30,经号1575,页254中~256上。
  龙树造,毘目智仙共瞿昙流支译,《回诤论》,《大正藏》卷32,经号1631,页13中~23上。
  瞿昙僧伽提婆译,《中阿含双品大空经》,《大正藏》卷1,经号26,页738上~740下。
  瞿昙僧伽提婆译,《中阿含双品小空经》,《大正藏》卷1,经号26,页732上~738上。
  护法等着,玄奘译,《成唯识论》,(《大正藏》卷31,经号1585,页1上~60上。
  (以上《大正藏》数据皆引自CBETA电子佛典)
  *中文书目
  A KWarder,王世安译,《印度佛教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Elizabeth Napper,刘宇光译,《缘起与空性》,(香港:志莲净苑文化部,2003年)。
  G Tucci & WHessig着.耿升译,《西藏和蒙古的宗教》,(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
  T R V Murti.郭忠生译,《中观哲学》 (上、下),(台北:华宇出版社,1984年)。
  上田义文,陈一标译,《大乘佛教思想》,(台北:东大图书,2002年)。
  土观.罗桑却季尼玛,法尊译,弘悲记录,《四宗要义讲记》,(台北:福智之声出版社,翻印版,1993年)。
  土观.罗桑却季尼玛,刘立千译注,《土观宗派源流》,(台北:福智之声出版社,翻印版,1994年)。
  山口瑞凤,许明银译,《西藏》(上、下),(台北:全佛出版社,2003年)。
  山口瑞凤、光岛督,许明银译,《西藏学与西藏佛学》,(台北:文殊出版社,1986年)。
  山口瑞凤等,许洋主译,《西藏的佛教》,(台北:法尔出版社,1991年)。
  不败尊者造论,谈锡永译着,邵颂雄导论,《决定宝灯论》,(香港:密乘佛学会,2002年)。
  五世达赖喇嘛,郭和卿译,《西藏王臣记》,(北京,民族出版社,1983年)。
  仁增.吉美林巴,洛珠加措、肖于田译,《涌莲藏真─藏传佛教前译派传承源流》,(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年)。
  太虚,《太虚大师全书》,(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印行,1980年)。
  水野弘元,许洋主译,《印度的佛教》,(台北:法尔出版社,1988年)。
  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王辅仁,《西藏佛教史略》,(西宁市: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王辅仁,《西藏佛教密宗史略》,(台北:佛教书局,翻印版,1985年)。
  冉光荣,《中国藏传佛教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冉光荣,《中国藏传佛教寺院》,(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
  布敦,郭和倾译,《布敦佛教史》,(台北:华宇出版社,1981年)。
  平川彰,庄昆木译,《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出版,2002年)。
  玄奘撰,辩机编次,芮传明译注,《大唐西域记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
  瓜生津隆真等着,许洋主等译,《中观与空义》(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年)。
  印顺,《大乘起信论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1951年)。
  印顺,《中观今论》,(台北:正闻出版社,1981年)。
  印顺,《中观论颂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1973年)。
  印顺,《印度之佛教》,(台北:正闻出版社,1978年)。
  印顺,《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闻出版社,1988年)。
  印顺,《如来藏之研究》,(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
  印顺,《性空学探源》,(台北:正闻出版社,1984年)。
  印顺,《修定─修心与唯心.秘密乘》,(台北:正闻出版社,1989年)。
  印顺,《华雨香云》,(台北:正闻出版社,1987年)。
  印顺,《华雨集第四册》,(台北:正闻出版社,1993年)。
  印顺,《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台北:正闻出版社,1981年)。
  印顺,《宝积经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1972年)。
  多罗那他(达喇那他),王沂暖译,《印度佛教史》,(台北:佛教出版社,翻印版,1987年)。
  多罗那他,张建木译,《印度佛教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
  西藏学丛书编委会主编,《西藏佛教要义》,(台北:文殊出版社,1987年)。
  西藏学丛书编委会主编,《西藏佛教论集》,(台北:文殊出版社,1987年)。
  克主杰,法尊译《密宗道次第论》,(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79年)。
  吴汝钧,《印度佛学的现代诠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吴汝钧,《佛学研究方法论》,(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6年)。
  吴汝钧,《法华玄义的哲学与纲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
  吕澄,《印度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天华出版,台湾初版,1982年)。
  吕澄,《吕澄佛学名著》,(台北:老古出版社,台湾初版,1983年)。
  吕澄《吕澄佛学论著选集》1-5卷,(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
  巫白慧,《印度哲学─吠陀经探义和奥义书解析》,(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
  李志夫,《中印佛学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李志夫,《印度哲学导论》,(台北:幼狮出版社,1974年)。
  李冀诚、许得存编着,《西藏佛教诸派宗义》,(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年)。
  邢林,《雪域东部神秘的喇嘛教》,(海口:南海出版社,1998年)。
  周锡银、冉光荣主编,《藏传佛教寺院数据选编》,(成都,四川大学,1990年)。
  宗喀巴,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台北:福智之声出版社,1993年)。
  宗喀巴,法尊译,《密宗道次第广论》,(台北:妙吉祥出版社,1986年)。
  宗喀巴,法尊译,《辨了义不了义善说藏论》,(台北:大乘精舍,1984年)。
  宗喀巴大师,昂旺朗吉堪布口授,郭和卿译,《菩提道次第略论释》,(台北:方广文化,1994年)。
  屈大成,《大般涅盘经导读》上、下,(香港:密乘佛学会/博益出版,1996年)。
  服部正明、长尾雅人,许明银译,《印度思想史与佛教史述要》,(台北:天华出版社,1986年)。
  东主才让,《虹化之光─藏传佛教密宗奇观》,(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林崇安,《印度佛教的探讨》,(台北:慧炬出版社,1995年)。
  林崇安,《西藏佛教的探讨》,(台北:慧炬出版社,1993年)。
  松巴堪钦.益西班觉,蒲文成、才让译,《如意宝树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
  法王周加苍.,郭和卿译,《至尊宗喀巴大师传》,(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法尊法师编,《西藏佛教史》,(台北:佛教出版社,1976年)。
  法尊讲述,弘悲记录,《土官呼图克图的四宗要义》,(台北:福智之声出版社,1993年)。
  阿旺洛追札巴,许得存译,《觉囊派教法史》,(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
  阿旺贡噶索南,陈庆英、高禾福、周润年译注,《萨迦世系史》,(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
  恰白.次旦平措主编,陈庆英等译,《西藏通史─松石宝串》,(拉萨:西藏古籍出版社,1996年)。
  孙晶,《印度吠檀多不二论哲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
  班班多杰,《拈花微笑─藏传佛教哲学境界》,(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班班多杰,《藏传佛教思想史纲》,(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索南才让(许得存),《西藏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纽修堪仁波切蒋扬多杰,耶谢桑波译,《大圆满传乘源流─蓝宝石》,(台北:全佛出版社,2002年)。
  贡却亟美汪波着,陈玉蛟译,《宗义宝鬘》,(台北:法尔出版社,1988年)。
  马定波,《印度佛教心意识说之研究》,(台北:正中书局,1974年)。
  高崎直道等,李世杰译,《如来藏思想》,(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
  高崎直道等,李世杰译,《唯识思想》(台北:华宇出版社,1985年)。
  张怡荪主编,《藏汉大辞典》,(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年)。
  第二十九、三十七任直贡法王,第十二世努巴仁波切、黄英杰合译,《法嗣传灯─直贡法王传》上、下,(台北:大手印出版社,1997年)。
  许明银编着,《西藏佛教史》,(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8年)。
  陈健民,《曲肱斋全集总目录》,(台北:文殊出版社,1988年)。
  陈健民,《沐恩集》,《曲肱斋全集》第10集,(台北:圆明出版社,1993年)。
  陈健民,《恩海遥波集》,《曲肱斋全集》第12集,(台北:圆明出版社,1993年)。
  创古仁波切,帕滇卓玛译,《佛性─究竟一乘宝性论十讲》,(台北:众生出版社,1999年)。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台北:三民书局,1993年)。
  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马尔巴翻译学院译,《空─大自在的微笑》,(台北:张老师文化,2000年)。
  堪布索达吉,《破除邪说论》,(台湾,翻印版,2003年)。
  敦珠法王等,许锡恩译,《九乘次第论集》,(香港:密乘佛学会,1997年)。
  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着,吴均、毛继祖、马世林译,《安多政教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
  曾国庆、郭卫平编着,《历代藏族名人传》,(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6年)。
  无着贤着,明性法师译,《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台南:湛然寺,1996年)。
  黄心川,《印度哲学史》,(北京:商务出版社,1989年)。
  杨岭多吉,何盛明主编,《四川藏学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年)。
  杨贵明、马吉祥编译,《藏传佛教高僧传略》,(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杨辉麟编,《西藏佛教寺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万金川,《中观思想讲录》,(嘉义:香光书乡,1998年)。
  廓诺.迅鲁伯,郭和倾译,《青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
  廓诺.迅鲁伯,郭和倾译,《青史》1-3卷,《世界佛学名著译丛》38-40册,(台北:华宇出版社,翻印版,1988年)。
  蒲文成,《青海佛教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蒲文成、拉毛札西,《觉囊派通论》,(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蒲文成主编,《甘青藏传佛教寺院》,(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刘立千,《藏传佛教各派教义及密宗漫谈》,(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年)。
  刘立千编译,《印藏佛教史》,(台北:妙吉祥出版社,重编版,1989年)。
  蔡耀明,《般若波罗蜜多教学与严净佛土─内在建构之道的佛教进路论文集》,(南投:正观出版社,2001年)。
  谈锡永,《大中观论集》(上、下),(香港:密乘佛学会,1998年)。
  谈锡永、释素闻,《楞伽经导读》,(香港:密乘佛学会,1996年)。
  燕松柏、雀丹,《阿坝地区宗教史要》,(成都:成都地图出版社,1993年)。
  默如,《大乘三系丛书》,(高雄:林德寺出版,1974年)。
  龙树造,汉藏诸大论师释译,《龙树六论.正理聚及其注释》,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弥勒,谈锡永译释,《宝性论新译》,(香港:密乘佛学会,1996年)。
  萨迦茶巴法王秋吉崔钦着,黄英杰译,《萨迦传承史》,(台北:大手印出版社,1994年)。
  蓝吉富主编,《印顺.吕澄佛学辞典》,(台南:财团法人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2000年)。
  宝无畏自在尊者造,欧阳无畏讲授,刘锐之译,《外内宗义略论》,(台中:金刚乘学会,1984年)。
  释恒清,《佛性思想》,(台北:东大图书,1997年)。
  *外文书籍
  Brian Edward Brown, The Buddha nature:A Study of the Tathagatagarbha and Alayavjinana, New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91
  David Jackson, Enlightenment by a Single Means; Tibetan Controversies on the Self-Sufficient White Remedy, Vienna: Osterreich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1994
  DS Ruegg, Life of Bu ston Rinpoche, Rome: Serie Orientale Roma; Hoffman, SMEO, 1966
  D S Ruegg, The Literature of the Madhyamaka School of Philosophy, in History of Indian Literature, Vol VII, Wiesbaden: Harrassowitz, 1981
  D S Ruegg, Three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Indian and Tibetan Madhyamaka Philosophy Studies in Indian and Tibetan Madhyamaka Thought, Part 1, Arbeitskreis fur Tibetische und Buddhistische Studien, Universitat wien, 2000
  Dudjom Rinpoche, The Nyingma School of Tibetan Buddhism, Its Fundamentals and History, 2 vols, Gyurme Dorje and Matthew Kapstein (tr),Boston:Wisdom Publications, 1991
  G N Roerich(tr), The Blue Annals Deb ther sngon po by gZhon nu dpal,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repr 1976(1949)edition
  Georges Dreyfus, Recognizing Reality-Dharmakriti''s Philosophy and Its Tibetan Interpretations, New Delhi: Sri Satguru Publications, 1997
  Geshe Acharya Thubten Loden, The Fundamental Potential for Enlightment-in Tibetan Buddhism, Australia, Victoria: Tushita, 1996
  Geshe Lhundup Sopa and Jeffrey Hopkins,Practice and Theory of Tibetan Buddhism, Lodon: Rider, 1976
  Gorampa Sonam Senge, The Moon Rays of the Highest Mahayana Core Analytic Views, tr from Tibetan into English by Lobsang Dakpa, Unpublished manuscript,1987
  Gyrus Stearns, The Buddha from Dolpo--A Study of the Life and Thought of the Tibetan Master Dolpopa Sherab Gyaltsen,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99
  Jeffrey Hopkins, Emptiness in the Mind-Only School of Buddhism-Dynamic responses to Dzong-ka-ba''s The Essence of Eloquen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John W Pettit, Mipham''s Beacon of Certainty-Illuminating the view of Dzongchen, the Great Perfection,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1999
  Maitreya, written down by Asanga, “Buddha Nature-the Mahayana Uttaratantra shastra”, and commentary by Jamgon kongtrul lodro Thaye, explanations by Khenpo Tsultrim Gyamtso Rinpoche, Rosemarie Fuchs(tr), The Unassailable Lion''s Roar, NY: Snow Lion, 2000
  Matthew Kapstein, The ''Dzam-Thang edition of theCollected Works of Kun-mKhyen Dol-po-pa Shes-rabs rGyal-mTshan: Introduction and Catalogue, New Delhi: Shedrup Books, 1992
  S K Hookham, The Buddha Within: Tathagatagarbha Doctrine According to the Shentong Interpretation of the Ratnagotravibhaga ,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91
  Sallie B King, Buddha Nature, New York: SUNY, 1991
  Shantideva, A Guide to the Bodhisattva''s Way of Life, trans from the Sanskrit and Tibetan by Vesna A Wallace & B Alan Wallace, NY: Snow Lion, 1997
  Taranatha, History of Buddhism in India, trans from Tibetan by Lama Chimpa & Alaka Chattopadhyaya, New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1970
  Tsultrim Gyamtso Khenpo, Shenpen Zangmo(tr), Progressive Stages of Meditation on Emptiness , England Oxford: Longchen Foundation, 1986
  *藏文书籍
  东突仁波切(TGDhongthog Rinpoche),《西藏佛教萨迦派教法史》 ,(德里:新德里出版,1996)。
  索南伦珠雷必迥涅巴着,《至尊博学之主索南辛给之传,名为日光,北印度哦寺翻印版,年代不详。
  郭须.扎巴军乃,嘉娃.罗桑开珠编着,《雪域历代名人辞典》,(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2)。
  遍知国燃巴索南辛给,《辨别正见─胜乘要义月光》,Sarnath , Varanasi, UP: Sakya Students'' Union Central Institute of Higher Tibetan Studies, 1988
  *会议文章
  李志夫 〈如来藏之初期及其思想之研究〉,收录于《佛教的思想与文化--印顺导师八秩晋六寿庆论文》,(台北:法光出版社,1991年),页35~52。
  林崇安,〈汉藏的佛性论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收录于《印顺导师九秩华诞祝寿文集》,(台北:东大图书出版,1995年),页231~290。
  佟德富、班班多杰,〈佛教对汉藏文化影响之比较研究〉,收录于《藏族哲学思想史论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年),页43-55。
  杨伯明,〈觉囊派综探〉,收录于《四川藏学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年),页216-251。
  许得存编着,〈藏传佛教觉囊派及其“他空见”〉,收录于《西藏佛教诸派宗义》,(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年),页94-124。
  刘国威,〈时轮教法在中世纪西藏的发展与争议〉,《密教文化学术研讨会》,(宜兰:佛光人文社会学院佛教研究中心,2002年12月)。
  蔡耀明,〈一个佛学教育愿景的勾勒与实现─以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为例〉,收录于《两岸佛学教育研究现况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2002年4月)。
  E Gene Smith, Banned Books in the Tibetan Speaking Lands, Symposium on Contemporary Tibetan Studies, 2003, pp186-196
  Matthew Kapstein, “From Kun-Mkhyen Dol-po-pa to ''Ba''-mda'' Dge-legs: Three Jo-nang-pa Master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Prajnaparamita,” Forthcoming i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1995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ibetan Studies, ed Ernst Steinkellner
  Matthew Kapstein, “gDams ngag: Tibetan technologies of the Self” ,in Tibetan Literature, ed Jose Ignacio Cabezon & Roger Jackson, Ithaca: Snow Lion,1996, pp275-89
  *期刊论文
  多罗那他,许得存译,〈中观他空思想要论〉,《法音》,1997年/第3期(总第151期),(北京:中国佛教协会),页22-26。
  尕藏加,〈藏传佛教称谓漫谈〉,《法音》,1999年/第4期(总第176期),(北京:中国佛教协会),页22-24。
  吴均,〈钩深致远的一本书─评《觉囊派通论》〉,《青海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西宁:青海民族学院),页119-120。
  吕凯文,〈当代日本“批判佛教”思潮〉,《正观》,1999年9月/第10期,(南投:正观出版社),页7-44。
  杜正民,〈如来藏学研究小史─如来藏学书目简介与导读〉下,《佛教图书馆馆讯》,1997年12月/第12期,(台北:财团法人伽耶山基金会),页37-63。
  畲万治,〈他空见─藏传佛教觉囊派的佛性论〉,《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页16-19。
  原田觉,许明银译,〈西藏佛教的中观思想〉,《华冈佛学学报》,1984年/第7期,页301~327。
  班班多杰,〈藏传佛教史上的“他空见”与“自空见”─藏传佛教的思想特点及理论渊源 〉(续),《哲学研究》,1995年/第6期,(北京: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页65-71。
  班班多杰,〈藏传佛教史上的“他空见”与“自空见”─藏传佛教的思想特点及理论渊源 〉,《哲学研究》,1995年/第5期,(北京: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页55-63。
  班班多杰,〈藏传佛教觉朗派的独特教义“他空见”考 〉,《哲学研究》,2001年/第9期,(北京: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页60-71。
  索南才让(许得存),〈试论多布巴的《了义山法海论》〉,《中国藏学》(汉文版),1992年/第2期,(北京: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页127-137。
  曹志成,〈清辨对“胜义谛”之解释的研究〉,《正观》,2000年3月/第12期,(南投:正观出版社),页7-52。
  许得存,〈“自空”和“他空”思想评析〉,《佛学研究》,1993年/第2期,(北京: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页67-73。
  许得存,〈川青两省藏区觉囊派寺院调查〉,《世界宗教研究》,1991年/第3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页100-117。
  许得存,〈中观他空思想要论〉,《法音》,1997年/第3 期 (总第151期 ),(北京:中国佛教协会),页22-26。
  许得存,〈觉囊派他空思想浅论〉,《西藏研究》,1993年/第1期,(拉萨:西藏研究编辑),页75-82。
  许得存,〈觉囊派思想浅析〉,《世界宗教研究》,1993年/第2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页35-41。
  陈兵,〈中国20世纪佛学研究的成果〉,《宗教学研究》,1999年/第3期,(成都:四川大学),页57-65。
  陈兴华,〈藏传佛教觉囊派简介〉,《西北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总第10期),(兰州:西北民族大学),页283-286。
  乔根锁,〈藏传佛教觉囊派的哲学思想〉,《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12月/第22卷第4期,(拉萨:西藏民族学院),页13-17。
  黄心川,〈印度教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宗教哲学思想的交流〉,《宗教学研究》,1996年/第3期,(成都:四川大学),页77-83。
  翟存明,《简论觉囊派的佛教思想》,《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1月/第27卷第1期,(西宁:青海民族学院),页26-29。
  赖贤宗,〈《宝性论》及相关论典论佛性与信〉,《正观》,1999年/第11期,(南投:正观杂志社),页7-70。
  赖贤宗,〈当代台湾如来藏思想的诤议与回应〉,《中华佛学学报》,2003年/第16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页289-323。
  释昭慧,〈印顺导师“大乘三系”学说引起之师资论辩〉,《谛观》,1993年1月/第72期,(台北:谛观杂志社),页189-204。
  Cyrus Stearns,“Dol-po-pa Shes-rab rgyal-mtshan and the Genesis of the Gzhan stong Position in Tibet”, Asiatische Studien/Etudes Asiatiques, XLIX/1995, pp 829-52
  DS Ruegg,“ The Jo nan pas: a School of Buddhist Ontologists, According to the Grub mtha sel gyi me l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83/ no1, 1963, pp73-91
  David Need,“Review of the Buddha Within: Tathagatagarbha Doctrine According to the Shentong Interpretation of the Ratnagotravibhaga”, by S KHookham, Philosophy East &West, XLIII3/ 1993, pp585-88
  Franz-Karl Ehrard, “Review of the Buddha Within: Tathagatagarbha Doctrine According to the Shentong Interpretation of the Ratnagotravibhaga,” by S K Hookham, Zeitschrift der deutschen Morgenlandischen gesellschaft , 144/2, 1994, pp415-19
  Matthew Kapstein, “A Golden Age of Understanding? Kun-Mkhyen Dol-po-pa(1292-1361) on the Krtayuga and What Followed,” unpublished paper read at the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y, Oct 1994, Mexico City
  Paul Griffiths, “Review of the Buddha Within: Tathagatagarbha Doctrine According to the Shentong Interpretation of the Ratnagotravibhaga”, by S K Hookham,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13/2, 1993, pp317-19
  Sakya College Silver Jubilee Commemorative Magazine, Rajpur,DehradunUA India: 1997
  *博硕士论文
  李明芳,《僧肇中观思想研究》,(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2年)。
  夏金华,《缘起、佛性、成佛─隋唐佛学三大核心理论的争议之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博士论文,2002年)。
  曹志成,《清辨二谛思想之研究》,(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6年)。
  辜琮瑜,《释圣严哲学思想之研究》,(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1年)。
  龙达瑞着,《大梵与自我─商羯罗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学博士论文,1996年)。
  Ngawang Jorden, Buddha-na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Go rams pa Bsod nams seng ge in fifteenth-century Tibet, PhD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2003
  *网络数据
  杜正民,〈如来藏学研究小史─如来藏学书目简介与导读(上)〉,《佛教图书馆馆讯》,第10/11期,1997年 6/9月。http://wwwgayaorgtw/journal/m10-11/10-main3htm。
  卓格永丹嘉措,〈时轮深道:佛教觉囊派显密传承概述〉,北京: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1996:http://21623957104/search?q=cache:eCJCWZATLrkJ:wwwjonangcom/slsdhtm+%E6%99%82%E8%BC%AA%E6%B7%B1%E9%81%93%2B%E4%BD%9B%E6%95%99%E8%A6%BA%E5%9B%8A%E6%B4%BE%E9%A1%AF%E5%AF%86%E5%82%B3%E6%89%BF%E6%A6%82%E8%BF%B0&hl=zh-TW&lr=lang_zh-CN|lang_zh-TW
  邱敏捷,〈印顺导师佛教著作及其对台湾佛教出版界之影响〉,《佛教图书馆馆讯》,第20期,1999年12月。http://wwwgayaorgtw/journal/m20/20-main1htm
  索南才让,〈20世纪的藏传佛教历史研究综述〉,《佛学研究》,北京: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1999年。 http://cbsntuedutw/threadreadphp/board=BudaMagazine&nums=1057
  回小向大,〈太虚法师对印顺法师印度之佛教的评议略述〉,《灵山海会》,第8期,河南宜阳:灵山寺。http://lingshhneasenet/8-a/8_14htm
  堪布索达吉,《破除邪说论》:http://wwwucchusmaidvtw/ucchusma/article/buddhaya67htm

 
 
 
前五篇文章

禅与一般文化

超越自我---无我即解脱之前提

佛教的财富之道

金刚经札记(1)

金刚经札记(2)

 

后五篇文章

读《普贤行愿品》的两颂偈谈我们日常的修行

慧能开东山法门

觉悟的求索与智慧的显现——评吴言生《禅宗哲学象征》

具有中国特点的禅宗

救世扶危 重振宗风——记向愿法师和庆莲禅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