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空与无我(十一)佛教的言语观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空与无我(十一)佛教的言语观
  定方 晟 著
  美国佛教弘法中心译
  许多人在梦里跟美女做爱,醒来后始知南柯一梦,不禁大失所望:一唉!可惜、真可惜。”看似一件糊涂事,殊不知他却经过了一番奇妙的体验。做梦归做梦、觉醒归觉醒,彼此都是真实的。平等看待觉醒与梦境,并非要把觉醒当做短暂或无常。若视觉醒为真实,而做梦为虚假,这样分别看待是不对的。倘若觉醒为真实,那么,梦幻也是真实;倘若觉醒为虚假,那么,做梦也是虚假了,应该这样说才对。
  爱欲的大海—亲鸾上人
  读完了道元的书,再读亲鸾的书时,会立刻碰到一股冲击。本来,我陶醉在理想的世界,如今接受一阵冲击,始知跟现实接触了。亲鸾上人说:
  外边倒没有现出贤善精进的相,其间只有虚假。贪嗔、邪伪、好诈百出、恶性显现、事事如蝎蛇。虽然说要谨慎三业,其实都是狠毒之善,虚伪之行,而不是真实之业。(“教行信证”)
  真是莫名其妙,那个可悲愚痴的秃鸾。沉迷在爱欲的大海,迷惑于名利的巨山,而不懂得在定聚的情境下欢乐,也不会沐浴在得证的法喜里,应该惭愧才对。(教行信证”)
  许多人听了这些话,也会觉得自己还不是如此吗?佛教排斥嗔怒、贪欲和渴爱等烦恼。许多人有意遵从这些教理,但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实践呢?大多数人表面上否定爱欲,暗地里却在竭力享受。
  本能无疑是人类存续的最大因素,正因为人类随著爱自己和性欲的需求,才能活到今天。佛教所谓的烦恼,那是一种本能,几千万年以来,它始终附属和染著人类,而不能在一朝一夕里舍弃。现代人深知生物学与进化论,应该不难明白这个道理。
  佛教有两股思想肯定爱欲—净土与密教。前者倾向踌躇(具有“罪恶深重”的意识),后者提倡确信(“烦恼即菩提”),而全力献身于欲望。
  也许现代人不认为爱欲是一种烦恼与罪恶?甚至因而把爱欲提升到爱情,并加以美化它。在现代人眼里,佛教只会在偏颇的前提下,徒劳无功,白干一场。
  然而,无我的思想属于佛教的重要理念。现代人尽管如何地有能力来圆满处理欲望,倘若不懂自我原来是妄想,那就无法享受最高级的生活方式。只有悟解无我,才会有真正自由,才能任意使用“自我”与“爱欲”,似乎才有办法肯定“悲哀”与“惶恐”。
  可惜,许多人始终没有自信体认无我,他们反而觉得自己在能力上很空虚。他们真正在乎的是他力。所谓他力,就是依靠自己念唱阿弥陀佛的圣号得救。“大无量寿经”记载,阿弥陀佛发誓要救度那些念唱自己名号的人。如果以普通百姓的眼光来看,这种方法的确很棒,不必舍弃弱势与欲望,照样得到开悟。显然,日本的亲鸾就投入“大无量寿经”的经文里面。
  依现代人看来,这种经文也许既无权威,也不太可靠。殊不知名号本身绝对不能丢掉。表面看来,它落水者所抓的稻草。其实只要勤念佛号,内心也会稳定下来。如肯继续念唱,心境也会愈来愈宁静和舒畅。这样一来,佛号就似稻杆,或可靠的大船了。
  勤唱佛号能够安心,此事不会没有道理。因为藉助佛号的唱念,而忘了自身的存在。猛念佛号时,所有注意会被佛号吸住,而忘掉自我,苦痛与哀伤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实现无我了。从任意的情感中流露那种念唱名号的方法,也就是到达无我的最好途径。亲鸾上人赞叹“佛号不可思议”,原因也一定在此,由此可知亲鸾的思想始终都以佛教为基础个意义跟念唱南无妙法莲华经一样)。
  真宗与基督教
  —确信与信仰不同
  禅与念佛,若改用自力与他力两个名词来说,看起来好像方法上完全矛盾。表面上,有些不想实现无我,而念佛就是他们做的,其实仔细一想,要去无我的终点上,念佛与禅也有相通之处。两者的目标一样,那里可以看见念佛,才是去无我那个所在的最短路线。本书专论无我,而我所以要在其中探讨亲鸾的思想,也正是这项理由。
  然而,亲鸾根本不曾提到我与无我。原因是,他的思想比较类似基督教,而不太像佛教。依我看来,亲鸾一定懂得佛号的念唱,也是前往无我的手段。例如他所引用的经句,就有一段话说:“怀有信方便的易行,可以到达阿惟越致。若要到达不退转境界,就应该持有恭敬心,赞叹佛号。”(“教行信证”)所谓“阿惟越致”(auaiuartin),就是意味著「不退转”,这是自力的人所要前往的理想境界,也是无我的境界。亲鸾上人说,只要念唱佛号,就能去到那里。
  那么,为什么亲鸾闭口不提空与无我呢?也许他早就明白向芸芸众生讲这一大套佛理,会徒劳无功吧!倘若开口闭口谈空与无我,甚至会在大庭广众面前减损佛号的权威,颇为不妥。倘若亲鸾是基于这些理由,而避开空与无我,那他无异有相当的智慧与勇气。
  净土真宗与基督教很类似,两者都重视“信”字。但依我看来,其间也有差异。真宗的“信”是指“确信”,而基督教的信是指“信仰”。那么,确信与信仰的差别在那儿呢?信是指“人的话”。人的说话藉著理性的声音,被坦然接受时,就是一种确信。另一种接受是信仰,那是排斥理性的声音。这两种“信”所表现的相反态度是—顺从理性与反对理性。
  “教行信证”好像跟“正法眼藏”一样,隐藏有现代人不易了解的讨论内涵。但是,我觉得其间却充满热情,而不失为一本划时代的巨作。在亲鸾的眼里,反映一群被以往的佛教所遗弃的凡夫。他的破戒(僧侣结婚)在一般僧侣眼里是很严重的,但却让许多人因此得救了。甚至有人认为亲鸾纯粹为了救人才会破戒。
  虽然,我竭力在称赞亲鸾,无如,我也无意减弱道元的魅力。道元那种纯洁高尚的生活方式,无疑是日本人的骄傲,他的存在也引起许多人对佛教的敬意。如有人不曾将道元那种模范人物当做前提,那就无法发挥人生的活力了。
  禅与念佛—一遍上人
  禅与念佛都牵涉到无我的实现,逭方面的探究到了一遍上人时更明显了。他虽然主张念佛,但也很关心无我。在“一遍上人语录”有下列一段话:“我也非我,所以,若把心变成阿弥陀佛的心,身体举动也变成阿弥陀佛的举动,说话也变成佛陀的话,那么,生命也等于阿弥陀佛的生命了。”“念唱南无阿弥陀佛,我们的心消失,就叫做临终正念。”
  此外,还有以下一段轶事:
  一遍上人有一次向法灯国师参禅,同时,在他面前高歌一曲。
  正念佛时
  无我无佛
  唯念佛声
  声声入耳法灯国师听了批评他:“还没开悟哩。”一遍上人沉思片刻,又唱了一次。
  正念佛时
  无我无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法灯禅师才表示行啦。
  法灯禅师听到先前那首歌时为何不许他呢,因为只有声音,仍有一个“能听的我”存在,未到达无我的境界,当他听到第二次歌唱时,只听到南无阿弥陀佛的声音在响,而佛与我同时不存在,让他到了无我境界。
  念唱佛号这样简单的行为,却能让人实现无我—这是传统的佛教徒难以想像,真正的念佛者不可思议之事。一遍上人也跟亲鸾上人一样在说:“只要肯念唱,就能往生,要相信他力不可思议的行事。”十二、结语
  被人误解的佛教用语
  日本佛教的活动在缣仓时代到达最高峰。之后,才逐渐衰退下来,到了江户时代以后,连许多重要的佛教名词也被误用。例如“谛”字,本来指好的事情,结果成了坏事。还有“分别”和“我慢”,原来也表示坏现象,结果也成了好事。因为佛教思想不乏违反常识,才很容易引起误解。若肯好好分析这些误解,也许有助于一般人对佛教的理解。
  那么,我们再看“分别”与“我慢”两个用语。前者跟空有关系,而后者却涉及无我。
  在佛教里,对“分别”的执著令人迷惑。无分别的境界,才是真正理想。依佛教的观点说,人所以会发怒,起因于“有分别心”。换句话说,人为何会发脾气呢?因为他把自己跟别人加以区别,或做一番比较。殊不知今天一般人生气的原因,却是“没有分别”。 ;
  所谓“我慢”的意思是,开口闭口提到“我、我”。因为佛教标榜无我,不消说,“我”字用来表示恶德。然而,目前有许多妈妈常常向幼儿说:“好孩子,你要我慢(忍耐、宽恕)。”显然,她们把“我慢”用在好的方面了。
  俗人也许不曾想到“分别”与“我慢”,原来指人的恶德,不是好事。依我看来,佛教用语所以会改变意思,倒不是因为对佛教怀有恶意,实在起因于误解。佛教僧侣目睹某人聚精会神在沉思,会忍不住以批评的口吻说:“他起分别心”。旁人不明白出家人的心意,反而觉得那个人在沉思很可靠,有出息,而认定刚才出家人那句话含有称赞的意味。
  佛教僧侣目睹某人被呵斥后,态度不服,也忍不住以批评的口吻说:“他的态度我慢。”旁人不明白出家人的心意,反而觉得那个人被呵责时,表现刚强忍耐,值得佩服,而认定出家人那句话,显然会有褒奖或赞叹之意。
  有些人生长在佛教的价值观里,也有些人在新价值观下成长,两者在思想上有鸿沟。对于佛学者来说,这未尝不是很好的反省材料。当然,佛教的价值观不是无所不包。虽然佛教的价值观极有深度,但是佛教徒对于新价值观也不宜完全不懂。
  “不可思议的事物”不要问
  此事不能说是误解,但不乏现代人对于“不可思议三垣四个字,怀有单方面的解释。一般来说,这意味著「为什么呢?为何会这样呢?”的想法。但在原来的佛教用语里,这句话还有一层重要意义。那就是“不应该想”。梵文的原字acintya也能够分解成a-C-int—ya,如果换成英文字,就等于not—think—able了。意指绝对的真理,不必当做思考与言语的对象。世人习惯在问:“为什么呢?”但如此一来,以下的问句就有其必要:“为什么你要问“为什么”呢?一
  目前,日本人忘了佛教思想,这样对日本人的损失很大。每当我听到一群日本的物理学家在谈论宇宙到底是有限或无限的问题,或者写书探讨:“宇宙最初充满著光”等题目时,我忍不住涌起上述的感慨。若非有限即是无限;若非无限即是有限,这种思想出自他对言语性质一无所知,只要他懂得佛教所谓无分别的意思,就不会陷入这种过错。再者,没有人或任何生灵存在的世界,所谓光的意义是什么呢?物理学家的话,是指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宇宙,即使我们不在其间,宇宙也是那个样子,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是物理学家谈论的根据。只要他们懂得佛教的无我思想,应该不会犯下这种过错才好。
  物理学上似乎提到“宇宙虽然有限,但可没有界限。:逗句话是不理性、也无意义。我想奉劝他们应该改变说法为:“宇宙既非有限,也不是无限。”倘若这样说,就等于非理性而有意义了。倘若科学家想知道真理的话,应该加强语言的研究。本来,我是物理学的门外汉,而居然敢在这方面说大话,原因是,我对于语言或说话有自信,懂得这方面的奥妙。
  海豚的跳跃
  —越过语言的大海
  要打破思想与信念的执著,的确不容易。连第一流的物理学者,都难逃思想的执著。在此,我介绍一则海豚跳跃的轶事,那是英国文化人类学家—贝德逊说的譬喻。其实,关于罗素论理阶型论方面的谈话,为了让读者容易明白,我要再简述一下。
  某位动物训练拟订一份进度表,准备调教一只海豚。“每一次调教时,都对海豚的任意行动吹笛子。只限于调教时如此,只要引起海豚的行动,就给它饵吃。”且说最先调教时,训练师目睹海豚的脸露出水面,就立刻吹笛子,再给予饵物。海豚再度从水面上露脸时,既能听到笛音,也能得到饵物。海豚两次、三次、反覆如此,而每次都能听到笛子声,也能得到饵物。
  下回调教时刻一到,海豚很快在水面露脸了。不料,它既没听到笛子响声,也没有得到饵物。海豚两回、三回、同样的举动反覆下去,依然没有听到笛声响,也没有饵物吃。海豚焦急起来了。此时,只见海豚的尾鳍猛打著水面,笛声一响,就把饵物丢下去。海豚吃完后,再度用尾鳍猛打水面了。只听笛音一响,饵又丢进去。之后,海豚反覆相同的举动,结果也都如愿获得饵食了。
  下回调教时,海豚用尾鳍敲打水面。不料,既听不到笛声,也没有得到饵食。海豚两次、三次、反覆同样的举动。依然听不到笛声响,也没有得到饵食。海豚绝望地飞跃水面上来。此时,忽听笛声响,也见饵物丢下来。海豚同样反覆的行动,结果也都一直获得饵食了。
  下回的训练时刻到了。倘若海豚是一种智力极低的动物,那么,它恐怕会赶紧飞跃到水面上来!然而,它倒不失为聪明的动物。因为它再也不干无益的行动了。它慢慢地展现各种行动,让训练师看在眼里,同时在等待他吹笛子。它甚至展现一些特殊的举动让他看到。这样,只要笛子一吹,它也会反覆同样的举动,终于如愿以偿地吃到饵物。换句话说,它掌握到训练师的规则了。这项规则倒不是有特殊举动才能得到饵食,而是展现训练师用笛声指定的特殊举动,才能得到饵食。如果将所谓规则一词,改用论理一词,那么论理就有阶层,而海豚即意味它明白了一项有效的论理。
  对人类的语言,也不妨持相同的看法。其实语言是一种道具。如同蜜蜂靠利针,蜘蛛用细丝,制造对自己生存有利的环境一样,人类也用语言,造成一种有利自己生存的社会。语言在时间与空间上,能将知识积蓄与扩大起来。所谓有限或无限这种语言与概念,则能成就像征分与积分这样高程度的计算方法,而生出一种支配世界的巨大力量。不过,我们要明白即使事实如此,语言也终究是一种道具。我们可不能打算用它来说明世界。佛教为了要教诫此事,才用所谓“无分别”或“无念无想”等名词或语言。人类早从幼儿期开始,就置身在语言的大海里成长。人类若要穿越语言的大海,就一定要有海豚般的跳跃能耐了。 (全文完)
  摘自《菩提树》1994年8月号

 
 
 
前五篇文章

梁皇宝忏

六祖《金刚经注》残文研究

鲁迅为何出资捐刻《百喻经》

陆丰清云山定光禅寺的楹联牌匾

吕碧城与戒杀护生

 

后五篇文章

空与无我(二)——佛教的言语观

空与无我(九)—佛教的言语观

空与无我(八)——佛教的言语观

净土宗史略(十三)

净土宗史略(十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