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优婆塞戒经研习之三——谈优婆塞发菩提心因缘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优婆塞戒经研习之三——谈优婆塞发菩提心因缘
  智 铭
  众生无量,但大家都具有菩提心,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发菩提心,而只有少数人发菩提心呢?这少数发菩提心的八,是什么因缘而显发的呢?佛陀说:
  “善男子!有请众生受行外道,不乐外典颠倒说故,发菩提
  心;或有众生住寂静处,内善因缘,发菩提心;或有众生观
  生死过,发菩提心;或有众生见恶、闻恶,发菩提心;或有
  众生深知自身贪欲、嗔恚,悭疾,为呵责故,发菩提心;或
  有众生见诸外道五通神仙,发菩提心;或有众生欲知世间有
  边无边故,发菩提心;或有众生见如来不思议故,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爱众生故,发菩提心。”
  这一段话是佛陀告诉善生,有关众生发菩提心有些什么样的因缘。本来,众生发菩提心的因缘是无量的,而且每一个众生所发的菩提心因缘也各不相同,在这一段经文内,佛陀以归纳的方法,列出了十种常见的发菩提心因缘,现在将这十因缘说明如下:
  一是“有诸众生受行外道,不乐外典颠倒说故,发菩提心”:在佛住世的时候,外道很多,著名的有六师外道,每一外道却有他们的典籍,而每一典籍所持的论说,多与佛法相违。因为佛法是正说,所以外道典籍就成颠倒说了。如佛说无常外道却说是常;佛说苦而外道却说是乐,所以是颠倒之说。为了说明的方便,兹以六师外道中的第一外道师富兰那迦叶为例:他认为一切法都是断灭性空,所以这世间没有君臣、父子、忠孝之道等法可言。若依佛法来说:一切世间法确实是性空的,但若执着这空为断灭空,就否定三世因果律了,那末一切众生就用不着努力修道了。当然君臣、父子、忠孝之道也不必讲究了。这么一来不是太消极、太无意义了吗?佛陀认为一切法性空,但这“空”不是一无所有的断灭空,而是不有、不无的中道第一义空,要成就这中道第一义空,就非修善业因缘不可,君臣、父子、忠孝之道,虽是世间善法,但由世间善法可以入于出世间善法之中。就是说:世间善法是出世间善法的凳梯,是成就第一义空的基础,怎么可以无君臣、父子、忠孝之道呢?若有原来习行这一外道的人,对这种说法不乐意接受,而愿接受佛陀的正说,因而发菩提心,来修学六波罗蜜,成就菩萨道,这就是正行了。这种发心就是发菩提心因缘了。
  二是“或有众生住寂静处,内善因缘,发菩提心”:所谓“住寂静处”者,就是一个人单独在某一处而言,并不是专指静坐在某一寂静处修禅定而言。一个人单独而处的时候,常能显发善根,例如一个人在路上行走的时候,发现路上有一叠钞票,这时忽然想到这饯不能占有,否则就是贪心,贪能带给自己许多烦恼,这么一思惟,就会显发菩提心。中庸上也说“君子慎独”,这“慎独”就是“诚”、就是“不欺”,既不欺己,也不欺人,所以“惯独”是“内善”,由这“慎独”的内善因缘可以显发菩提心,因此一切内善都是显发菩提心的因缘。当然若一个人单独寂静于一处修学禅定,那就更能因内善而显发菩提心了。
  三是“或有众生观生死过,发菩提心”者,是说以客观的态度来观察自己的生死或他人的生死,常常会产生许多内心的感触而激发菩提心。其中感触最强烈的,莫过于时间流逝的迅速,生命如同流水一样,一去不回头,几十年的生命时光眨眼就过去了。所以孔子也感触地说:“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俗谚也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些的话都是感触于时间的流逝,生死流转迅速,会进而观察自己这一生的所作所为。是善是恶,加以评估以后,总觉得大好时光空过也”而自疚不已,只要有了这种对生死的观察、反省功夫,就会显发菩提心,惜取未来的宝贵而短暂的生命时光,努力行善、努力学佛,所以说观生死过是显发菩提心的因缘。
  四是“或有众生见恶、闻恶,发菩提心。”这里所说的“见恶、闻恶”,是见他人之恶、闻他人之恶而自警惕的意思。孔子曾说:“三人行,择其善者而从之”,这二句话是教人见他人此自己强,要见贤思齐,去向他学习,这种作为是见善而显发菩提心。而见恶也能显发菩提心,如现在恶人多,作好犯科者无日无之,凡被逮捕者,常有被判处死刑而被枪决者。一般有智慧的人,就会自我警惕,“恶有恶报”的思想立刻呈现在心头,从此一心向善而不敢从恶了,只要这行善之心一生,即是菩提心的显发,所以见恶、闻恶,也能成为显发菩提心因缘。
  五是“或有众生深知自身贪欲、嗔恚、愚痴、悭嫉、为呵责故,发菩提心。”佛陀在这一项中,说了自己四种的过恶而加以自我呵责。这是一种对自我观照以后的反省,现在将这四种行为的意义说明一下:
  “贪欲”者,就是由贪而生欲,贪欲的因缘很多,但大别可分为色欲、财欲、名誉欲、权力欲等。无论是那一种贪欲,都会给自己带来结使、烦恼和痛苦,有些的众生处于贪欲之中而不自觉,但有些众生对自己的贪欲却深生厌恶之心而自我呵责,只要能自我呵责,就不会再行贪欲,所以呵责自我贪欲之心,就是发菩提心的因缘。
  “嗔恚”者,是嗔恨、恚怒的意思,凡是遇到与自心相违逆的人与事,就会生嗔恨、恚怒之心,此心一生就会想要报复,侵害、消除,但世间不如意的人与事太多了。如果自己常怀嗔恚之心,就是自寻苦恼。如此自我观照以俊,对自己的嗔恚加以呵责,这就成为显发菩提心因缘了。
  “愚痴”者,就是愚暗无知的意思,凡是贪欲、嗔恚心重的人,都能造成自己的愚痴,一切都不能以智慧来面对事实,因此对自己的愚痴加以呵责,这就成为显发菩提心的因缘了。
  “悭嫉”者,就是悭惜和嫉妒的意思。悭惜就是贪恋自己的
  一切,不肯轻易与人,如“中阿合经”三一说:
  “我见世间人,有财痴不施,得财复更求,悭贪积聚物。”
  又凡悭贪的人一定会堕入恶趣之中,如“文句”四说:
  “悭贪堕此趣,此趣多饥渴,故名饿鬼。”
  所以悭贪是一大恶德,没有人不知道悭贪是一件不好的事,但是知道以后仍生悭贪的很多;但也有人内善心生而自我呵责,凡能自我呵责悭贪者,就成为发菩提心因缘了。
  至于“嫉”,是看见他人有什么如意的事,或者他人此自己强,就心生妒嫉。也没有人不知道这妒嫉是一大恶德,但知道以后仍心存妒嫉的人很多,若有人呵责自己嫉妒而一心向善者,就是发菩提心因缘了。
  六是“或有众生见诸外道五通神仙,发菩提心。”:所谓“五通神仙”者,是包括“五通仙”和“五通神”,合起来就叫“五通神仙”。“五通”者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这五通是诸菩萨与外道都可以修得的神通。但菩萨所证得的漏尽通,外道则不能证得。菩萨与外道虽都能证得神通,但表现上都有不同。菩萨能得神通,但不以神通为贵,更不常显神通,以免自己走火入魔,更不愿众生因神通而心生疑惑;而外道得了神通,则以神通为贵,所以常在众生之前显现自己的神通。众生见到了外道的五神通而心生羡慕,欲见贤思齐地修学神通。要修神通首先就要断恶行善,自净其意。所以众生见外道五神,也能成为发菩提心的因缘。
  七是“或有众生欲知世间有边无边故,发菩提心。”:什么叫“世间”呢?这个问题在佛住世的时候,就有一位比丘请问过佛陀了。在“杂阿含经”第九卷二三O经中佛陀曾这么说:
  “所谓世间者,谓眼色、眼识、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
  乐、不苦不乐;耳、鼻、舌、身、慧法,意识、慧触,因缘
  生受,内觉苦、觉乐,不苦不乐,是名世间。”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由于我们的六根与外境的六尘相接触,因而生出了六识,由识的了别,乃觉知苦、乐、不苦不乐的一些感受。由于有这种感受,所以成为世间。佛陀又说:
  “若无彼眼、无色、无眼识、无眼触,无眼触因缘生受,内
  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无耳、鼻舌、身、意法、意识、
  慧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者,则无
  世间。亦不施设世间。”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若我们没有六根,也没有相对的六尘,就不会有起了别作用的六识,更没有因缘生受的苦、乐、不苦不乐的心理现象。在一切皆无的状况下,当然也无世间了,更不会有人施设这世间了。
  因为世间是由六根、六尘、六识、六受的兴起,因缘成就才有世间,若没有因缘,就没有世间。因此所谓“世间”者,实在是因缘所生法,凡是因缘所生法,其本体是空,外在的假相是虚幻的,所以佛陀又说:
  “危脆败坏是名世间。”
  世间既是危脆败坏的假相,不值得去眷恋,但是这世间却充满了迷惑,使众生想要一窥这世间究竟,因此一连串的问题相继而生,如“杂阿含经”第七卷一六八经说:
  “世间常?世间无常?世间常无常?世间非常非无常?世间
  有边?世间无边?世间有边无边?世间非有边非无边”?……”
  以上有关“世间”的问题显无穷无尽,众生心不可思议,这些的问题虽然很难解说,但是求解的心却不止息。只要对世间的问题求解,就会得到这世间苦、空、无我、无常的真理,所以追求世间有边无边,也成了发菩提心因缘。
  八是“或有众生闻如来不思议故,发菩提心。”:所谓“如来”者,“如”就是“真如”,乘真如之道从因来果而成就正觉,所以名之为“如来”。这世间森罗万象,但是若深入地去分析思惟。每一法的本体都具有一个空性,地有地的空性、水有水的空性、火有火的空性、风有风的空性,其他一切莫不有它的空性,而地的空性一如水的空性,同样地,水的空性也一如火的、风的空性,所以说“万法一如”,这么错综复杂的世间,经佛陀的分析思惟以后,就以“一如”而窥见其本体,如来的这种般若智慧实在不可思议。若有众生闻知如来的不思议而生皈信之心,这皈信之心就成为发菩提心的因缘了。
  九是“或有众生生怜憨故,发菩提心”:孟子曾经说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的“恻隐之心”,就是佛说的怜愍之心,众生都具有这怜愍心。那末怜愍心在什么状况下才会显发呢?如见贫者哀哀无告时,如见病者痛苦难受时,如见他人面临危难时,如见他人灾祸临身时,如见他人生命死亡时,………有些人都会显发怜愍心。如释迦牟尼佛出城门见生、老、病、死的四相而生怜愍心,因而弃国捐王出家修道,发愿解脱众生的生、老、病、死的四大痛苦。当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更由怜憨人道众生之心,扩大而为一切众生,如“金刚经”说: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
  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
  合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
  这一段话就是怜憨心发挥到极致了。无论众生在怎样的状况下发怜愍心,这就成了发菩提心因缘了。
  十是“或有众生爱众生故,发菩提心。”:这裹所说“爱众生”的“爱”,是指“信爱”而言,不是指“杂爱”,因为“杂爱”只有为众生、为自己带来结缚和烦恼,唯有“信爱”才能给众生与自己带来安乐。不过,依照现代心理学家的研究,“杂爱”与“信爱”可以彼此还原。就是说有些人由杂爱而进于信爱,如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由“杂爱”进为“信爱”的一例,但也有因信爱而变成杂爱的,如某一女生因同情某一残障的男生,这同情本出于信爱,但最后竟结为夫妻就成为杂爱了。而此处所说的“爱众生”当然是“信爱”说的,由于爱众生,所以发愿度众生,这样的发愿就是发菩提心因缘了。
  以上是佛陀用归纳的方法,来说明众生发菩提心的十大因缘。由这十大因缘来看,可以这么说,凡众生的起心为善者,都可以作为发菩提心的因缘,只要为善而精进不己者,都是菩萨事业,也都可以成为菩萨,如佛在前段经文中说:“以无量善业因缘故,发菩提心,名菩萨性”,这不就很明显了吗?所以行善可以促发菩提心。
  摘自《内明》第233期

 
 
 
前五篇文章

优婆塞戒经研习之二十六:谈菩萨修自利利他之道

优婆塞戒经研习之二十七:谈菩萨如何说法度众生

优婆塞戒经研习之二十八:谈菩萨须成就八事以自利利他

优婆塞戒经研习之二十九:在家菩萨能化世间恶缘成就八法

优婆塞戒经研习之三十:谈菩萨应具足福德、智慧二庄严

 

后五篇文章

优婆塞戒经研习之十一:谈修悲心的重要

优婆塞戒经研习之十:谈菩萨为什么修悲心

优婆塞戒经研习之九:谈众生发菩提心之因

用“无常”对治“纵情肆欲”

永明延寿的华严思想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