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试论传统文化中的禅精神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试论传统文化中的禅精神
  沈诗醒
  文化,生来就有旅行的嗜好。在没有文字的年代里,它跟着人类在地球上到处转了一圈后,又偕人类的文朋步伐,漫游着来到了不同国度的民族中,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开始了新的起点。
  一、“软体”文化
  文化是流动的,它从来也不受任何框架的约束。自从有了人类,文化便伴着不同种族的生存条件发展起来。
  文化的形成,不可少于血缘,地缘,人缘这三者的组合。血缘是代代相续的生命遗传,地缘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缘是人与人群分共居的社会团体。大抵人烦的言语举止,在各自所属的群体里无不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不同的思想行为模式常常成为他人仿效的对象。于是,由种种发现和发明为原料的文明,掺杂着尚未脱离人类天性中的野蛮成份,便一起悄悄地溜进了“文化园地”。相互吸收和不继摸索,逐渐养成了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文化有三性:继承、吸收和创造。用苏渊雷先生的话来说,“继承是历史的传统,吸收是时代的潮流,创造是民族的形式。”基于此,我们的祖先不需要等到自己的善生条件成熟,再去涉及文化问题,就在他的举手投足之际。早巳把文化特征反映出来。并赶着种种活动,把自己最初的文化种子撒了出去,人类常在创造自身文化的同时,充当了传播文化的媒介体。因此,文化的发祥地在此,而往往可以延伸到彼处,在异族他乡中找到植根土壤。
  公元数千年前,地处埃及、居于其中的矮个儿黑肤色非洲人,是他们首先将文明的种子传到了欧洲。以后,却又在被东征中,受到了其他文化的熏染,因而完善了埃及原始的发明创造。经过若千世纪,约当公元前两千多年,一次民族大迁徙,导致原居中亚的雅利安人一方进入波斯领地,一方南下印度河流域,一方则远足西方,成为西方和欧洲国家的祖先。文化也由此长了腿脚,利处点拨着各族先民在老传统中创造出新的花样。请看:
  “欧洲拼音字母的始创者是尼罗河上的埃及人,经过了菲尼基人的手传到希腊,希惜人加了一番改造又传给罗马人,罗马人又梢稍修改,才成为现在西欧通行的一式”。
  又“举世通行的数学系统的发明者是印度人(包括负数的观念),而把它传进欧洲的却是中世纪的阿拉伯人;在这以前,连那聪明的希腊人也没有零的符号,也不用定位法记数。(“零”的发明和一种以位置为主的记数法的运用,始于古墨西哥的马亚人。)因此,很简单的算术,给他的演算起来就麻烦不堪。”
  再有,中国很古便有手制陶器。公元前三千年以后,埃及人发明的陶轮从近东传来,汉朝的时候,中国的制陶街上又加上另一西洋花样——涂釉(也是源于埃及)。但是他们不是纯粹的模仿者,他们创造出一样新东西——真正的白瓷。”(引文均见《文明与野蛮》一书),到了公元十六世纪,葡萄牙人又把真子的中国瓷器再传至欧洲。
  仅就以上文字的创造,“零”的发明和陶器制作而言,不难发现东拼西凑起来的文化,实为世界各国民族的一件“百衲衣”,谁也不能给自己民族的文化下了定义说是“独家制造”的。相互交臂对双方发生的影响,由转借,模仿到创造以至形成习惯,乃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因素。
  文化是区别人类和其他动物的一个标志。古今中外,纵向的贯串与横向的联络,使人类在地球上生存活动的陈迹,有意无意地汇成了一部属于自身文化的发展史。如果说,“发展”一词包含了“进步”的意义,那么我们按理应为人类携同文化一起进化至今感到骄傲。
  然而不幸的是:当我们回顾历史,发现随着人类迁徙而来的种族料纷日益增多,为抢夺地盘而爆发的战争,怎样使地图版面东移西挪,文明古城怎样因人类而繁荣,又因人类而沦为荒原,文明人怎样在不断地和野蛮行陉交量周旋中,步履艰难地维持同类文化的缓慢进程时,你就不由得会感慨万分。事实上,文明扩大了人的野心。当金钱,权力和占有欲居上风时,野蛮人和文明人一样暴露了自己的弱点。
  诚然,科学的昌明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丰富的知识相对补充了人类的资质,面对世界,人类正待跨入一个新的世纪,可是,具有科学头脑、人文知识的人类,却仍没有超脱初民心理。谁敢担保,有朝一日,人类与科学,不会干着毁灭自己和地球的同一勾当?
  可怕,文字的历史,真所谓是“人类愚蠢的冷酷注脚。”
  一直试图征服自然的人们在进化的长河中,从没有完成征服自己的工程。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守需要对陌生的自己照照镜子,看看通过镜子来了解认识的自己,能否返仆归真,并始试行征服自身的工程。
  其实关于这点,并非现代意识。早在公元前后,我们祖先中的先知先觉、圣人贤士们就已不少操心。差不多在两了邻邦古国的文明已达到几乎同等高度的印度与中国,当时的思想家却从不同的角度;在思考实似的问题——宇宙和人生奥秘究竟何在?一番躬身实践,终于使释迦与老庄赢得对真理的彻悟。“无我”、“无为”,自然当得警世醒人的奇效。
  二、印度早期文化之一斑
  让我们来查看一下:历史资成的条件和文化闪光层上所产生的一位智慧上的巨人——释迦牟尼诞生之前,那个时代的文化给我们透出的是怎样一种气息!
  且不说印度河流域土生土长的先民,是如何听凭大自然的安排在那里生活的。当时这个来自希腊人的称呼的国度——印度,代表着本土文化及其所包含雅利安种族传播的最早文明,它没有任何不适的迹象便在这次大陆平原的摇篮里孕育出了一种新文化。
  古老的雅利安种族,一自移居他乡,天性中素有活泼善思、崇尚自然且富想象等等特点就溶入了印度河畔的自然环境中。气质的变化,使他们更偏于沉郁冥索,静观省察。因而出现了有以追求高深莫测的宗教哲学为乐,有以苦行寡欲求得自我解脱为目的,也有以及时行乐享尽生命为欲等不同人生趣向。结果导致了盛传独具民族特色的最古经典《吠陀经》的“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大致经历了前后两期,历时一千多年。在公元前十四世纪左右,吠陀进入末期,随后,就被哲学思辨时代所取代。其时,吠陀经典之一部分,在相继得到《森林书》、《奥义书》的阐发后,推动了自由学风的向前发展,到公元前五六百年的时候。凛承《奥义书》旨意所产生的六大哲学流派已形成所谓九十六外道。而臻于极盛时期。
  由“声论”、“吠陀论”、“因明论”、“胜论”、“数论”及“瑜咖论”六大学派分支成流的诸宗观念各有所持,如(苏啸雷先生《宇宙疑谜发展史》中所述:
  “地论师”,以一切众生万物皆依地得生,因计地为万有之真因,供养地者当解脱。
  “水论师”,计水能生万物,应为供养。水是万物根本。水能生有命、无命一切物,水能生物,水能坏物,水是常。名涅盘因。
  “火论师”,计火能生万物,火为真实。
  “风论师”,谓风能生长万物,能坏万物,故为万物之因。
  “空论师”,谓万物从空而生,空是真解脱因。又谓空是万物因:最初有空,从空生风,从风生火,从火生暖,从暖生水,即冻结作地,从地生种种豹草,从种种药草生五谷生命。”
  “方论师”,谓“世界万物生于上下四方之方位,万物灭尽后归于方,故方位为万物之因。”又谓“最初生诸方,从诸方生世间人,从人生天地,天地灭没,还人彼处。故方是常,名为涅盘。”
  “时论师”以时为一切之因,谓“时作一切物,譬如百箭射,时不到不死;时到则一小草触即死,一切物时生,一切物时灭。故时是常,名涅盘因。”
  “一因论”,常有一元的泛神的色彩。《吠陀》中含有厌多神而求一神的思想,因有人格有专名之神仍未足以当为有本源独立绝对位,乃求之于无人格无形相之中。《赞颂》中有曰:“世间为谁所作?其彼有未现形之一乎?”“彼一无生息而自生息,自彼外无一物。”故而有“我即梵”、“梵我同一论”出。
  “数论师”,计万有出于自性,有似一元,但于自性外别立神我与之相对。举万有纳于二十三谛,以自性与神我二者为本元,共二十五谛。
  “胜论师”,就宇宙事物解析为六句或十句,以为宇宙者不外此诸句义所结构而成,异立极微论,谓地水火风四者体是极微;意与身心别体而相属;空方时我中无极微。
  至于“声论”中声韵与语文之奥义,“因明论”中的逻辑推理,“瑜伽论”中的相应之说等等,真是不一而足,期间,婆罗门首依《吠陀经》而立教,处于其他一切教派的领衔地位,实为后此,释迦牟尼创立佛学奠定了基础。
  三、中国先秦文化之显微
  无独有偶,相当于释迦牟尼同一时期的中国,其文化的繁荣,哲学思想的活跃,丝毫不逊于印度。
  公元前770年至前22t年,正当春秋战国时代那时国运的战乱,并没有成为文化发展的阻碍,百家争鸣,诸子辈出,学术思想界出现了空前绝后的局面,先后有道家,儒家、阴阳家、墨家、名家、纵横家、法家、农家、杂家、小说家这十家,最具代表性。他们从各种角度,阐发了对天地人事,鬼神,家国等等的主张和看法。兹仅以道、儒二家为例,简而言之。
  从《春秋》以元为天人之大本,《说文》训“元”为“始”;古人因以“元”为宇宙之本体。《吕览》载黄帝曰“:芒芒昧味,因天之道,与元同气。”庄周称“伏义得之以制气母”;司马彪注:“气母者,元气之母”。以后《管子》申述其文,曰;“道之在天者日,在人者心;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气。—又曰:“凡物之精,下生五各,上为列是。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达乃生。”《春秋题问》言其众曰:“元无清气以为天,浑沌无形体。”何休注曰:“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孝经够命诀》更详其化生之序曰:“天地末分之前,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是为五运。形象未分,谓之太易;元气始蒙,谓之太初;气形之端,谓之太始;形态有质,谓之太素;质形已具,谓之太极。”(上见《诸子通谊阐初篇》)可见我国古代的天人哲学,首推原始宇宙气化说。
  其次,便是《尚书·洪范》记载的五行之说。所谓《洪范》者,宇宙大法之意,共有九畴,而以五行列首。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类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樯。润下作成,类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樯作甘。”此乃五行之体相用,以为万有之本。复以之与人事相配,发明天人相应之关系:在天为五行,在人为五事,人天相感,便成休咎的五征。
  再则是《易》以道阴阳。所谓无极而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重之为六十四卦。八卦,以天地水火雷风山泽八者,代表化生万有的原质;本定位通气,相薄不相射之理,更交错为六十四卦,以尽天地生成变化万物之用,而以乾坤为之大经,归其用于阴阳,八卦中,山附于地,雷属于火,天即空气,泽附于水,实则为用者,仅干、坤、坎、离四卦而已。阴阳为炉,水火升降而万物出入于其中。故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云行两施,品物流行……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含弘光大,品物成亨……”其中心思想则为:
  (一)宇宙变易不居,生生无己,故《系辞》曰:“生生之谓易”,“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二)万象互相对立,互相融合。故六十四卦,除八纯卦外,余五十六卦皆反复成卦。《周易》所不惮反复言者,即事物之发展,随矛盾而进行:泰伏为否,盛极而衰;其他如“剥”、“复”、“恒”、“遁”、“蹇”、“解”、“损”、“《血”、“升”、“困”诸卦,都互相对立,互相克服,趋向较高的统一。正反相生而合于成:此仆彼兴,无有巳时。所以《周易》始于“干”、“坤”二卦,终于“未济”,表示宇宙系一未完成之进程。后经汉宋数理各派学者之发挥,用以说明人事,鉴住知来,遂更增其丰富的内容。
  第四,道家思想主要有泛神论的倾向,辩证法的观念,自然主义的归趣。《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
  《庄子》亦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帚,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无非说明神(或道)与世界不可分离;离于世界,更无他神;若离于神,亦无世界的原理。
  他们从辩证的立场出发看待事物,有云:“重为轻根,静为燥君。”“曲则全,桂则直,窐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为生物进化论之所张本”。而惠施的大小,一多,内外,同异,往来等历物之意。无非道出了一般与万殊,总相与别相,整体与部分的关联和时空的相对性。
  至于儒家的戡天弘道之论,对历来宇宙原始观念的参究,皆不出《易》《老》的范畴,而思以利用厚生,并立天地,参赞天地之化育。(上述参考《宇宙疑谜发展史》)。
  那些哲学思想家的精辟宏论,较之希腊四大学派,印度六大论师不煌多让,令人惊奇的是:无不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人类的气类感通,似不囿于时空界限。
  四、禅舆道
  说到“禅”,并非佛家的专利。它源于印度吠陀时代的《吠陀经典》中部分秘传祭仪,由后人加以阐述而成的《森林书》。
  它以独特的“观法”,与后起之“瑜伽”即“相应”之意,最能总括初期之“禅”,由“静虑”渐臻人神冥契境界,因而在当时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禅那”乃至“瑜伽”在先后成为一种术语的同时,起着主导人心的作用。它不仅被婆罗门教所依,而且为释迦牟尼所取。
  从学理与方法上概观:
  禅是根据印度俗语“Shtdhyana”的最后一个母音脱落变化而成“Jhnan"即禅那的音译。可以意译为思维修养,入定,功德聚林、静虑等。
  禅的分类,大致为外道禅、凡夫禅、十乘禅、大乘禅,上求禅。
  外道禅,为印度通行的禅。它以“世间天,生天(即“非有非之想天”)、净天、义天”,也就是由欲界进入色界为修行目的。
  凡夫禅,以修五戒(戒段生或暴力、戒欺妄、戒偷盗、戒邪淫、戒私财)十善(与“十恶相对,即:属于身业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属于口业的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属于意业的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一善分止,行两种:止则但止前恶不恼于他;行则修行胜德,利安一切。……)为主,通常为世人所行。
  小乘禅,系出《安般守意经》,主要是念安般,此为计算出息入息而镇定心情的一种观法,也叫数息法。数息有三事:一者当坐行,二者见色当念非常不净,三者当晓嗔恚疑疾念过去也。
  大乘禅,又名菩萨禅。它依《大安般守意经》,由“安般守意得自在慈念意,还行安般守意己,复收意行念也。”“安般守意”一名,在经中有十种念意,层层推进。安般守意,归之为数息、相随、止观、还净四谛,成之为十黠,行之为三十七道品(也称三十七菩提分)。其主要内容为安般、不净、慈心、观缘、念佛五门禅。还旁揉鸠摩罗什博采七家禅法所译传的《坐禅三昧经》、《禅法要解》、《禅秘要法》、佛驮跋陀罗译传的《达摩多罗禅经》,以及刘宋时昙摩密多译传的《五门禅经要用法》和组渠京声译传的《冶禅病秘要法》等。
  上乘禅,以菩提达摩所传的如来清净之禅为最。如圭峰所说:“顿悟此性(即识人的本来面目、自性),原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与佛(大彻大悟的觉悟者)无殊。依此而修者,是为最上乘禅,亦为如来清净禅也。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磨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此禅因重心心相印,祖师相承,故又别称为“祖师禅”。“祖师禅”和“如来禅”实在并无本质上的差异,不过是称呼的一不而已。
  禅在中国,除了它所含的本义外,另有禅学之禅,禅宗之禅和禅让三义。
  “禅学之禅”,是指虞魏两晋六朝时期所流行的各种不同的习禅理论与方法。“禅宗之禅”乃指不立文字,不加言说,明心显性,见性成佛的正法眼藏。这种默契投合,心心相印的特殊法门,往往要在彼此的生命律动对等,精神境界类似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所以通常所说“教外别传”的“拈花宗旨”正是指此。而“禅让”两字,在此则专指法脉相通的祖师傅承。
  道,是中国的特产。一部《道德径》,自始至终都是得道者的经验之谈,书中仅就一个“道”字,先后出现了七十三次,表达了三十多层意思。简言之:有自然法规的道,有天人相关的道,有辩证事物的道。有治国利民的道。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谷神不死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下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认为:可以说出来的道,便不是不变的常道;可以叫得出来的名,便不是经常不变的名。无,是天地形成的本始;有,是万物创立的根源。道的运行,反而复之,道的作用柔而且弱。由静至动,万物生焉。万物既生于有,有则生于太虚。道自无极而来,无极首生太极。太极生出阴阳,两气相交生出第三者,由第三者再衍生出万物。虚无而神妙的道,真是变化无穷。因为它能生天地万物,所以称它为“玄牝”。这幽深的生殖之门,是天地的根本。道体至幽至微,连绵不绝地永存,其作用愈动愈出,没有尽期,自开天辞地以来,莫不如此,对于万物的生长,当任其自然,不应横加干预。它生不据为已有,育者也就不能自持其能,成就万物而下居功,唯有如此,方能功不泽失。那先天地而生的混然之物,无形、无体、无声,我称它为道。名它为大。道大到无极,逝至遥远,由远返归。所以说道大为首,天大为次,地大为三,王大为四。在这范围中的四大,人居一大。因此地载人,人当效法也;天覆地,地当效法天;道涵天,天当效法道,自然为道所归,道当效法自然。
  自然归于无始。而无始以来,用老子的话来说:“大道的降生与毁天均无原因,它有具体的事实而没有可见的出处,有久长的啸源而没有开始的根本;有出生的处所又看不见窍孔,但却有具体的事实,不确的所在,这样就构成了空间;有久长的渊源而无开始的根本,就形成了时间。”
  无论生、死、显、灭,都无法看见它的途径,这就叫做“天门”,天门便是“无有”。而万物就是从“无有”产生出来的。此乃自然的法规。
  如,“致虚极,异静笃。万物异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无为,则可当得天下人的楷模。
  假使把名声与生命相比,那一样亲切?把生命与货利相比,那一样贵重?得到名利与和丧失生命那一样为害?其结果显而易见。因此,过分的爱名必定要付出重大的代价;丰富的物藏必定会招致惨重的损失。相反,知足就不会受辱,适可而止就不至招来危险。这样一切才可以保持长久。
  我们当知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驾驭天下最坚强的东西。如大道无形无态,却能以此人于无间隙的物体。我也是由此知道无为的有益之处的。像这样无言的教导,无为的益处,天下是少有及得上的。
  此乃辩证之法。
  又如:“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下定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逐,百姓皆谓:“我自然。”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欧或吹,或强或赢,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弃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仆。无名之仆,夫亦将无欲。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老子认为:最清明的的世代人人平等,百姓不感到有统治者存在的;其次,百姓知道上有君主,但还乐于亲近而赞美之:再其次,百姓畏政;更其次的,百姓不得下轻侮他,因为统治者诚信不足,百姓自然下相信他。而一个悠闲,贵言、清明的统治者,不轻易发号施令。在遂人心愿成就其事之后,百姓往往都会轻松自在地说:“我们本来是这样的。”
  治理天下,谁想用强力来使之归顺,我看他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天下是神圣的,不能使用强力。也不能故意施畏硬加把持。为所欲为者,一定要失败,强行把持的也终究要失掉。因为万物世人各有所秉,或前行或后随,或嘘寒,或吹暖,或刚强,或羸弱,或安宁,或危殆。所以圣人剔除极端的,奢侈的,过份的,而去顺乎天理。
  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不为的。侯主如果能拚弃它,万物便将自我化育。当它随心所欲自我消长到一定的程度时,我就用纯朴之道来镇静它。无名之道真仆也就无所贪欲。没有贪欲所以能安静,因此天下将自然安定。
  此乃安邦定国,有利群生之策。
  由此可知:“万法归一,一归于无。昔之得一者,灭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减;侯主无以贞,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主自谓孤、寡、下谷,此非以贱为本耶?非乎?人之所恶,唯孤寡下谷,而侯主以为称,至誉无誉。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下欲豫璟如玉,珞珞如石。…”这便是老子全道之真谛。
  五、最高境界中的精神体现
  道的实质,在于返璞归真,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因此,无论道家的老、庄、关尹、还是孔子都重视“心斋”的功夫。
  老子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徽。此三者,不可致诘,成混而为一。其上不微,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认为,若能达到虚空之极。静异之笃,那么我们就能看到万物并生共息,周而复始的情景,万物生长繁杂众多,最终都将各归其根。落叶归根,叫做“静”。静是等待新生命的开始。再生称之为“常”,知常叫做“明”。若不明白这一常理,而轻举妄动就会惹祸,明白这一常理便能无所不包。包容才能持公,大公才能周全,周全才能顺其自然,顺其自然才能合道,合道才能地久天长,直至终身不遭危殆。
  寡言无为顺其自然。所以狂风暴雨,不会从朝到晚刮个不停下个不止。兴风作雨的天地尚且不能如此,何况人类呢?因此,从道的立场出发安身立命的人,当然同于道,从德的人当然同于德。偏离这些的人,当然是失道失德。而得道者,道自然亦乐于得到他;有德者,德亦自然乐于亲近他。失去这一切的,无道无德便是他的结果。所以诚信不足,就会不被他信。
  所谓能了解别人的,是有识之士,能认识自己的是清明之人。能胜过别人的是有能力的人,能战胜自己的方为坚强之人。知足者以长乐为富,顽强行道者是谓有志。能不失自性偏离正道者长此以往,与道共存虽死犹生者,为真寿。此乃天人之道。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不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老子认为:最完美的东西好像还有所欠缺,那它的作用就不会停止的;最充实的物体奸像还存空虚,那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好像最正直的如曲屁,最灵巧的如笨拙,最善辩的如口纳,但道理是一样的。以清静克服躁动,寒冷克服暑热,能如此清静
  又曰:“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二十一章)
  如果老子没有经历由静人定,由定出慧的亲身体验,怎么可能观“道之为物”有如此这番透彻的认识,进而从道以观万物之生灭原理的呢?
  正因为他明白了这一道理,臻于真如的最高境界后,才能揭发世人之竞争于外,而不及求于内的弊病。于是;教人无为。他教人“无为”,并不是叫人“无所为”,当人类扫除了一切后起之知识情欲,不为“所知障”困扰,不为欲望所驱使,一切任其自然时,方可从根本上去用功。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然后方能“无为而无不为”。如庄子听说:“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淡然独与神明居”。见之于《庄子·齐物论》所载:
  南郭子棋依案几而坐,仰头向天缓缓地呼吸,而超越物我相对,进入忘我境界的情形。
  当时侍立在旁的颜成子游,惊奇子綦坐忘的神态非同往常便发问:“形体安定居然可以使它像干枝枯木,心灵寂静居然可以使它像息灭的灰烬吗?”
  子綦回说:“偃,你问得正好!,因为今天我摒弃了偏执的自我,你知道吗?你听说过“人籁”而没有听说过”“地籁”,听说过“地籁”而没有听说过“天籁”吧!”
  于是,他将忘我而进入自然之中心,悉听到“天、地、人三籁”的感受告诉了子游。
  这种摆脱物欲和自我形体的束缚,神游天地的境界虽不能与佛的境界同日而喻,但至少已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又关尹所说;“在己无居,形物自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芴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若和,得焉者失”。和孔子的:“心斋”论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颜回问孔子:“我家贫穷,几乎有好几个月不曾喝过酒,吃过荤,这样算不算是斋戒?”
  孔子答道:“这是祭祀的斋戒,不是心的斋戒”。
  颜回请问甚么叫“心”的斋戒?
  孔子曰:“就是集中精神,专心一致的意思。即用耳去听,不如用心去听;用心去听,不如用气去听。耳朵听的是没有意义的声音,心意领会的是无常现象,唯有气才是空虚而能容纳一切的,所谓的真道也就存于这虚空的境界中。这个“虚空”便是所说的“心斋””。
  颜回又问:“我所以没有运用此法的原因,是因为感觉到自己是存在的。如果接受了这个方法,就不会有这种自我存在的感觉,那么这算得上是“虚”吗?”
  孔子说:“这就是心斋的妙处。我告诉你它的原因何在……且看那空虚的地方;因为室内空虚,所以才有光明;因为心神静止,所以吉祥才会聚集。如果心神不能静止,则虽身体静坐,精神却仍是奔驰于外的。你还是摒弃心智,让耳目向内集中吧!”
  可见,这种天人合一,气息相通,心心相应之法,不只限于佛门禅道,天下一切学问的总归趣莫不如此。所谓学问、心斋、修道参禅,无非是,为识得自己本来面貌,识得宇宙的真如实性。
  众所周知,释迦牟尼二十九岁出家,从外道修习六年,之俊浊坐菩提树下,晏然冥索四十九天,最后目睹明星升起而悟道成佛。人们不禁要问释迦苦思冥索悟得了甚么?难道枯坐四十九天就这么简单?其实,在四十九天中,他岂止由静入定生慧,而是经历了三十七菩提分,一一前进,最后天眼大开,彻悟成佛的。他深明万物因缘起,烦恼自心来,无常使缘散,心灭苦便消,一切性归空。于是他为了让众生明白这宇宙人生的真理,随机说法四十五年,直至法身圆寂。
  自释迦牟尼播下种子,将禅在印度传至二十八代,以菩提达摩为中国初祖,推出“二人四行”法,藉教悟宗,随后代代更替,由二祖慧可求师“安心”而人禅门,三祖僧璨以求“解脱束缚”,而师慧可并作《信心铭》。道信承僧璨而明“佛性空故”。弘忍私淑道信,而念“摩诃般若”,明《金刚经》开大智慧。神秀、慧能同出弘忍门下,以慧能独得法印。
  其间道信门下横出一枝为旁系的牛头法融,独立特行。有问“云何名心?”“云河安心?”直答以“汝不须立心,亦不须强安,可谓安矣。”他“以觉为本,”标帜“空为道本”,“无心用功,”“无心合道”等,无不与道家之学有相似处。
  禅家以“一心不二,见性成佛”为宗旨,别妄显真,从无我,无心(念),到无法,无佛的执著,而进入禅的最高境界。他令初学者,息念清虑,安心入静。当澄停识浪后,水清影现,自然就能看到自己的真实面目,然后推己及人,及物,就不难发现宇宙人生之真理了。
  我们已知:道如庄子所说:“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见,自本自根。”道,看似虚无,但是实存,不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触摸不到而已。那么禅是甚么?我以为:禅是一种境界。它是无心言传,却能意会与实感的,属于精神领域内无可名状的虚态,但在能力所及的情况下,可由精神转化为物质,虚实一统的东西,即同佛典所言,“心能转物”并能逆转的如来世界。
  如果从人的内在生命的强烈呼声,来看道的实质,那么它则是相对于万物返身而诚,通过体认种种自然大法,而至天人相应的。
  如果出于人的外形超越性,由心灵无声无息,来看禅的精神,那它则是从无我出发,明心见性,以至彻悟宇宙人生之真谛并与之契合的。
  道无所不在,在蝼蚁,在屎溺,在寒来暑住中,四时清息中,行住坐卧中,日常生活中。
  因此说,道如禅,行道如参禅。饥来吃饭,困来眠,热时吹风,寒添衣,但于一切万法人事日用中,任其自然,恰到如处即是。所谓道之德如此,禅之修也如此。所以,至道悟禅,难又不难,但求放心,进而征眼自我而已矣!
  大抵人类文化包括一切学问,都不外对存在宇宙中的人类万物进行种种探索,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立各家之说是也。中国先儒曾说:“不知天无以知人。”苏格拉匠亦教人说:“你要知道你自己。”这实在是不可偏废的一体两面。社会的向前发展,使人类已不再满足对宏观,微观世界的探索。而转向对自身的研究。自天外来客与人体特异功能的发现,拉开了对人体生命种种现象探索的这一布幕后,修行炼丹,成仙成佛等课题不再局限在宗教的范围,已开始在朝科学的领地落脚,尤其是佛学中的禅学,风靡地球的东西两侧,使人们在修身养性,开发智力上,不无稗益。因此,借助人类所特有的思维能力来自我观照,自我发现,自我认识,已不单是科学发展的需要,而是科学本身的需要。
  科学是文化的一部份,科学要求我们不摒弃史前百分之九十的路程,并通过这历史的传统去全面了解人类的文化,了解我们自己,然后在继承,吸收的同时,创造出一种崭新的文化,以成为未来的传统!
  摘自《内明》第233期

 
 
 
前五篇文章

试论佛学“四化”在禅修中的意义和价值

试论华严宗哲学的无碍精神

试论慧能《坛经》对不二法门的运用

试论慧能南禅在岭南传播及影响

试论杨文会佛教净土观的内容及其特征(一)

 

后五篇文章

试论禅宗对王安石晚年诗风转变的影响

试论禅宗的智慧与审美观

实践人间佛教思想的楷模——纪念真禅法师圆寂十周年

论胜义谛

陆渡崇恩禅寺史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