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禅文化在当代盛行根源浅探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禅文化在当代盛行根源浅探
  □ 褚亚玲 《社会科学论坛》 2006年第14期
  [内容摘要] 本文指出现代社会国家为什么禅文化会如此盛行。近代社会科技发达,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但也因此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人们更渴望一副清凉剂,安抚浮躁的心,找到灵魂深处的宁静,这从当代世界的“禅文化热”里可窥见一斑。
  [关 键 词] 禅;禅文化;哲学根源
  [作者简介] 褚亚玲,石家庄学院马列教学部讲师
  一、禅传入中国
  梁武帝七年(公元526年),印度禅宗第28代传人菩提达摩从遥远的异域来到中国弘扬禅宗,是中国禅宗的初祖。中国禅宗以菩提达摩为初祖,传承到惠能,共计六代。菩提达摩确定了禅宗的宗旨:“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宗在其发展过程中,与社会生活的融和越来越多,禅的意趣越来越遍布世间。关于禅,人们对它也有越来越丰富的理解,围绕着禅宗各种主要思想,形成了世人对于禅的各种感悟,产生了各种推广禅、以禅心指导的文化现象,形成了别开生面的禅文化。
  二、禅文化热
  从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宗教信仰自由得到落实与保护,百花齐放的学术气氛重新形成,禅文化热更多的是作为文化现象而出现的。这股禅文化热的浪潮,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来势劲猛,持续时间长。在中国大陆兴起的禅文化热,首先是从出版界开始掀起的,在当代出版的佛学读物中,以禅宗读物居于榜首。书品众多而响应者众,由此引发了全社会对禅文化的浓厚兴趣,这种热潮至今仍然没有衰退,有方兴未艾之势。
  2.社会关心者多,影响面大。禅宗读物在中国大地出现时,开始是在一些大学生中引起了反响,继而波及到整个社会层面,关心禅文化的不仅有年青人,还有其他年龄段的人,有知识水平高的人,也有普通市民。禅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不断扩大。
  3.研究领域扩大,成果不断涌现。在国内外学术热潮推动下,我国大陆的禅宗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的规模,据粗略统计,20年来国内报刊杂志上发表的禅学论文至少是改革开放之前的12倍以上,而图书的数量至少在300倍以上。
  周裕锴的《禅宗语言》对禅宗语言研究而言是一部最系统的学术专著,其特点是从语言哲学的角度把禅宗语言研究和宗教研究较好地结合起来①。禅文学的研究以孙昌武的研究为胜,他所作的《禅思与诗情》(中华书局1997年版)指出了禅宗的文学性。吴言生的“禅学三书”《禅宗思想渊源》《禅宗哲学象征》《禅宗诗歌境界》②旨在打通禅学与文学,进入自由境界。此外还有一些禅宗文学研究专著及一大批研究论文面世。有识之士对禅文化的发掘使得禅文化异彩纷呈,都有力地推动了禅文化的兴盛与繁荣。
  4.对外开放促进交流。在佛教领域,中国学术界开始与国外同行交流,学术交流客观上刺激了中国大陆的禅宗研究。如日本学者铃木大拙的作品《禅与心理分析》《禅与生活》《禅与日本文化》《禅学入门》等等,都开拓了国内禅文化研究的视野,共同促进了世界禅文化的繁荣。
  三、禅文化在当代盛行的根源
  近几十年来,禅文化的兴趣与繁荣,确实形成了一道奇异的文化风景,从佛学界人士的大力倡导,到人间居士的全力维护,到经济领域的拥护响应,以至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地有了禅文化的痕迹,都构成了禅文化的方方面面。试分析其根源,有以下原因。
  1.高度发达的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现在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内心的宁静安乐,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利也带来了弊。人们整天都在奔波,生活压力更重,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大幅度蔓延,人们找不到安宁、简单而纯净的快乐。精神的忧郁与科学的发达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人类迷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人要是没有了解安乐的本质,寻到安乐真正的源泉,那物质对人们其实也就没有什么助益。科学发展是人类心逐外缘,梦想在外境中找寻最大安乐的必然结果。人们在充分享受现代科学的物质文明之余,也就更加憧憬科学能够带给人类更加美好幸福安乐的生活。但是,人们并没有得到预期的美好。正如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居士在日本京都龙谷大学接受名誉博士学位时所指出的那样:“尽管我们时代物质文明进步和人生享用的富足是以前任何时候都望尘莫及的,但是人类并没有因此而获得巨多的安全感,我们面对的仍然是一个充满苦迫和缺陷的世间,从佛教的观点来说,当前人类出现的种种危机,究其根源是人类无视缘起法的规律……长此以往,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本身。”正因为存在如此严重的社会问题与社会压力,无所适从的现代人转而把眼光转向了禅,一些佛学人士也号召现代人用佛教的胸怀、方法正视现状,用佛学的悲悯化解人世的暴戾。但是,这种佛学的化解只是片断的、小规模的,它不能完全替代社会发展,不能取代社会发展规律,因此,佛教禅文化也不能完全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2.现代人生活紧张、内心空虚、贪欲太多。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太紧张,太少照顾内心的宁静与安详,太多的贪求,太多的失望,太多的苦恼,太多的困惑。禅的“悟”与“空”从一定意义上让人找回真实的自己,让人的心灵不空虚,让人找到浮躁背后的宁静与痛苦背后的妥帖,这是禅乃至生活禅在现实生活中盛行的思想根源。
  3.现代人屡次经受精神危机更需解脱。现代世界物质发达与精神贫困的对照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基于这一事实,才有种种反文化、非理性思潮的流行。较深刻者如存在主义和心理分析学,二者对处于科技、工业社会中的现代人的生存境况、心理失调的种种现象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分析,如现代人的焦虑、恐惧、无家感、疏离感等等。心理分析学家荣格一言括之为“现代灵魂的烦恼”③。弗洛姆(Fvonnm)进一步分析了现代人精神不安的种种社会、文化根源,并做了详细的调查,列出了西方各主要工业国家精神病发生率逐年递增的数据(弗洛姆,《健全的社会》),以说明现代人正经受着严重的精神危机。因此,20世纪50年代以来,相当多的西方人开始转向东方,祈冀在东方文化的智慧中得到“安心”的方法。近几十年来西方社会中东方古学(如瑜伽、气功、武术、禅等等)的盛兴正是这一寻求的体现。其中最受欢迎的即是禅。
  4.生命个体呼唤生命的安宁与沉静。禅宗认为,禅字左边是示,右边为单,字义是单纯。其实人的本心就是单纯的,所以人人心中皆有禅。禅的修行是从“有意超入无心”,什么是修行?修行就是把自己负面的情绪转为正面情绪,无心即是本性清净的意思,而自古佛禅并不是要人们做一个无情无义无欲的人,一切有情众生,当佛修炼成道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超渡他的亡师,可见他仍是一个有感情的人。看禅学禅知禅,是要让人们内心更柔软更有情,携一颗不散乱不动摇的平常心。
  “当你静静地对着赵州祖师塔,生命中所有的负担都会统统的卸下。因为你感受到生命的真谛,因为你经历着开悟的战栗。在觉悟中成就,在奉献中喜悦”④。净慧法师提倡的“觉悟人生”与“奉献人生”让我们看到禅对个人的意义。宁静、安详、人天合一,成为禅响亮的呼唤。
  综上所述,人们在高速旋转的社会里迷失并失落,人们的追求、盼望、探索、迷惘、困惑、痛苦、背离等状态通过各种途径表现出来。仅有痛苦是不够的,人们要找到解决痛苦的方法;仅有失落是不够的,人们要找到消除失落的霞光。因此,生命个体需要一种精神来归拢浮躁的思想,也需要找到自己宁静的精神家园,所以许多人把寻找精神家园的探索目光投向了禅——这一现实生活中的清凉剂,给了许多现代人心灵上的安抚,思想上的静思,精神上的宁静。
  注释:
  ①周裕锴:《禅宗语言》,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②吴言生:《禅宗思想渊源》《禅宗哲学象征》《禅宗诗歌境界》,中华书局2001年版。
  ③荣格:《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第4页,黄奇铭译,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
  ④净慧法师:《禅法概要》第109页,河北省佛教协会。

 
 
 
前五篇文章

禅与书:和谐,从心开始

禅之于书:当代语境下的价值阐释

从《摄大乘论》看唯识缘起的特质

论“唯识无境”思想

论玄奘的唯识学境界

 

后五篇文章

《坛经》的现象学诠释

金身阿嵯耶观音像

《西方极乐世界之图》典藏记

考经(法华经)

净土变史概说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