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文晟法师:谈禅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文晟法师:谈禅
  学禅是很需要明师指导的,而唯有一流的禅师,才有办法陶冶出顶尖的弟子!俗语道:“无状元老师,只有状元弟子!”对许多“禅者”而言,却又往往是“青出于蓝”的!所谓“明师”,是必须具备有对禅的实际修证体验,并具有正知正见者!而“明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若非善根福德因缘成熟,怎会遇见明师?对薄福少慧者而言,即使明师就站在目前,也还是“对面不识观世音”,徒劳错过罢了!
  自从学佛至今,个人一直服膺印光大师“老实念佛”的教训?禅门的深奥,对于劣根器的我来说,一直深觉它是高不可攀的!依我想,只要“老实念佛”就好了,又何必去管它开悟、不开悟呢?而事实上,有“开悟”这件事情吗?告诉各位:当一位修行的人意识到自己是开悟的人,那表示他离“明心见性”尚有好远的距离呢!悟与不悟又有什么差别呢?还不是“旧时行履处”只是起心动念略有不同而已!开悟的人还不是要吃饭睡觉?只能说见性的人念念都是为他人着想,不同未悟的人吃饭可还是为自己吃的!如此不同而已!
  念佛嘛!就专心念佛好了!你要问:“那你还谈什么禅呢?”我实不敢以禅者自居,当然也不是什么学禅的大善知识!只是个人在“禅”的修行方面,有一些微不足道的肤浅体验,因此想要谈谈对“禅”的看法。
  那是在埔里清德寺,参加由煮公上人主持的精进佛七法会中,记不得那一天了,忽然跌倒在她,顿时头脑一片空白,只记得好像一张白纸,空无一物一般!到底人是什么?我当时是不知道的!似乎只有一个心在用事,到底什么心在用事,当时也是茫然!这到底是不是悟境呢?我也不敢说!后经煮公上人开示确是悟境及基隆十方大觉寺灵源长老印证无误!自此才对禅门一些公案略有涉猎!
  禅是无奇特、无玄妙、更是毫无秘密可言的,可传可授的,那裹是禅?学禅最怕的是师心自用,自以为是!没有经过明师印证的,算什么禅?高明的师傅可凭着他自己的修证体验而来印可弟子是否见性?我们相信,只要有明心见性者存在,禅的火花是不会眠灭的!反而更臻明亮!
  我们看禅师的语录,由于他们修持功夫的不同,竟也有悟境高低的差别:可以肯定的,每个禅师都是有悟,但是谁真正得到佛心?如果没有择法眼,却是无法看出的!就以大慧和尚如此高明的目禅人”而言,不是也有:“我大悟十八次,小悟无计其数”的说法吗?
  我觉得学人在得到一次真正的见性体验后,是不可自生满足的,惟有一悟再悟,使悟境升华,更臻成熟!才能与佛陀面相觑、携手同行!也才有与历代祖师同一鼻孔出气的希望!不能同日僧白鹤慧稳(一六八六—一七六九)所说:“才见到暖气生就休去,少见烟气浮乍休去”,那么就是“掘山九刃,功亏一簧”了!
  ?
  我尝试把禅师的悟境,分作四个层次来讨论,即(一)无念(二)无心(三)一心(四)见性。
  (一)无念:是说修行者,籍着勇猛精进,一念心力很强,由一念而遏止其它妄念不生的功夫!此种境界充其量不过是得到户点定力而已,实无悟境可言!说它不是悟境,是因为此种功夫虽然很高,但是还是没有得到无漏智慧,怎能说是见性?然而佛性是从来就没有离开“无念”的,这种境界,又怎能说是“不悟”呢?
  佛性是吾人本来具有的智慧觉性,是定慧均等的境界!与无念相应的行者,只有得定,还是要加油才能迎头赶上!下面所提到的是一些与无念相应的公案:
  僧问遵令禅师;“如何是大乘?”师曰:“井索!”又问:
  “如何是清平家风?”师曰:“一斗面作三个蒸饼!”
  憎问慧棱禅师:“如何是正法眼?”师曰:“有愿不撒沙!”
  与圣禅师开示:“直下犹难会,寻言转更赊;若论佛与祖,特地隔天涯!”
  (二)无心:无心是说行者已经证悟到“我空”的境界!至此已无色、声、香、味、触、法:只是一昧无事,作个“无心”道人!他已能彻底了解“无得”的思想!古德有言:“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目切心,何用一切法?”即是“无心”的写照!
  到此功夫虽好,然而只是得到佛陀的根本智!若是要论及差别智(度众生的妙用)却一点也无!有首偈说:“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不“钻经尽三祇劫,终不能见星火的!”
  下面我选几则公案,那是与无心相应的境界:
  寒山:“我心似明月,碧潭清咬洁,无物堪比伦,叫我如何说?”
  ?
  金碧峰禅师:“若人欲拿金碧峰,除非铁链锁虚空,虚空若能锁得住,再来拿我金碧峰!”
  世租问玉琳国师:“悟道的人,还有喜怒哀乐也无?”师答曰:“唤什么作喜怒哀乐?”
  又僧问;“如何是本来面?”师举扇云:“不得唤作扇!”僧礼拜。师曰:“伶俐纳僧?”
  以上的公案,如果学人能够当下承当,则与诸位禅师的境界无二无别了!
  (三)一心:为了要体会差别智境,那么达到一心的功夫,应该是当务之急的!若是没有得到目心,如何能拥有度众生的能力?到底“一心”和“无念”又有什么差别?无念是将烦恼、妄想彻底断除的境界!而一心则是不断烦惑、不除妄想的
  元初有个陈秀玉学士就曾问竹林海巨川大德说:“弥勒菩萨,为何不修禅定?不断烦恼?巨川说:“本无禅定烦恼!”念头根本不生,又何必要断除它呢?
  到此境界修行者已经证悟到“法空”的境界:至此“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总是真如!触目所在无非是本来面目现前的境界!有道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即与一心相应!此时已能理会“怀州牛吃草,益州马腹胀。”或“张公吃酒李公醉”的道理!
  下面我再举几则与“一心”相应的公案:
  宝志禅师垂语曰:“终日拈香择火,不知身是道场!”又其‘大乘赞’:“大道常在目前,虽在目前难?;若欲悟道其体,莫除声色烦恼:烦恼本来空寂,妄情递相缠绕!”
  清凉休复禅师:“僧问古人得个甚么?即便休歇去?”师曰:“汝得个什么,即不休歇去?”
  又西禅钦禅师,有僧问:“如何是函盖乾坤句?”师曰:“天山有星皆拱北!”又问师:“如何是截断众流句?”师曰:“大地坦然乎:”又问师:“如何是随波逐流句?”师曰:“春生夏长!”
  到底得到一心是否就算大彻大悟?告诉各位:那还是不算的!要连“法空”亦空,才算得到真正“休歇处”!古来的大德有几位禅师真正是大彻大悟?这个我不知道!事实上如果有人问我,你开悟了吗?我的答复是否定的!但我们下面要谈到的德山宣鉴禅师,可是真正明心见性者!
  (四)明心见性:德山和尚,他提倡的禅风是“无心无事”的主张!他曾说:“汝但无事于心,无心于事,则虚而灵,空而妙!若毛端许言之本末者,皆为自欺。何故?毫厘系念三涂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这就是正知正见!只要老兄“一时放却”,敢保“顿脱羁锁,永离盖缠!”
  德山和尚的悟境相当高的!但是不是大修行的人又很难了解他:他说:“这里佛亦无,租亦无,达摩是老臊胡”十地菩萨是担屎汉,等妙二觉是破戒凡夫,菩提涅盘是系驴橛、十二分教是鬼神簿、拭疮疣纸,四果、三贤、初心、十地是守古冢鬼,自救得也无,佛是老胡屎橛!”
  另外他又说;“罪福皆空。蛇吞青蛙、虾蟆吃虫、老鹰吃麻雀、农夫吃蛇、猫捉老鼠、大鱼吃小鱼,各各皆自得。”又说:“破戒比丘,不入地狱:”
  乍看一下,他的某些理论读起来似是“毒箭入心!”实则是他老人家“老婆心切!”只是为了去掉学人的系缚,不得已而说的“善巧方便”!学人不要错怪才好!其实“大用现前”,不管横说竖说总是不离正知正见的!要是我们来说佛陀,佛陀可说是万德庄严、福慧圆满者口可不是如同德山和尚所说:“佛是大杀人贼,赚多少人,入淫魔坑!”因为我们的修证尚未到达“我这裹一物也无”的境界!未悟言悟、未证说证是要犯大妄语的!学人要谨慎口业才好!业报虽空,因果宛然!对于我们来说,破戒比丘还是必入地狱的!这可一点也不能马虎!
  可别以为德山和尚是老糊涂,要知道他在紧要关头处,还是蛮清醒的!他说:“诸,老汉此间无一法与?诸子作解会,自己亦不会禅,老汉亦不是善知识,百无所解,只是个屙屎、送屎、乞食、乞衣。”你能说他是“狂妄自大”吗?
  末了,我想说的是处处都是魔境,而又无一不是菩提道场!这中间的取舍是端赖正知正见的!只要知见正确,纵使魔事现前,到处都是魍?魃魅,慧光一现,阴境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实上“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一个大修行者的旁边,往往站着的就是魔王!然而魔虽然可以扰乱行者,但是没有魔障的光临,又怎能得到芬芳的果实?不是“大死一番”,得来的威就,会踏实吗?因此我们要感谢一些障碍我们菩提道资粮的因缘,那就是我们的大善知识!逆境是难忍的,我们要忍,要欢喜忍受:而顺境虽然是可爱的,但是更要小心、不可迷恋:(写于七十二年三月)

 
 
 
前五篇文章

俱舍论时间之研究

我对这次两岸禅学研讨会的体会

原始佛教、泰利士与伯阳父的哲学精神之比较

原始佛教基本教义的苦、空、无常、无我概说

圆霖法师净土思想浅说

 

后五篇文章

唯识指掌要论

唯识与四缘十因之研究

唯识学上转依义

唯识学上之种子义

唯识学上之假说我法义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