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黄夏年教授就机锋辩禅相关问题答佛教在线记者问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教在线北京讯 近日,佛教在线记者就"机锋辩禅"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杂志社社长黄夏年教授,内容如下:

记者:您是第一届少林问禅之“机锋辩禅”的评委,请您谈谈对此次活动的看法。

黄夏年教授: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我眼中的永信法师》,认为永信法师始终追求知识,努力学习;思想创新,勇于开拓;率先垂范,为僧为佛,少林寺就是在他的不断进取开拓、努力带领之下,一步步走向辉煌。“少林问禅”这项活动,承蒙永信法师的信任,邀请我当评委,并且参加了第一次活动,印象很深。众所周知,少林寺是禅宗的祖庭和发源地。但是长期以来,少林功夫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禅宗,这虽然对少林寺有好处,但是从佛教的角度来看,似乎有些走偏了,因此才有赵朴老 “少林是禅不是拳”的说法。永信法师也看到了这种情况,多年来他一直在努力让少林寺在禅和拳两方面都不偏废,除了继承少林功夫,把少林功夫推向世界之外,还有禅的方面做了很多事情,例如在他的主持下,少林寺举行禅七活动,少林寺的禅堂也建成了,这些都是近年来少林寺发生的大变化,“少林问禅”也是永信法师推出的一项有意义的活动。

记者:很多人说“禅”是不可说的,哪您认为宗下的引导方便法门是什么?

黄夏年教授:学禅参禅重在领悟,古代学禅的人都是师父来直接带领的,现在寺院里的出家人也是依靠法师的传帮带,这个规矩至少现在还不能破。没有师父带领,容易走偏,这也是大家公认的事实。禅到了最高境界时确实是不可说的,学禅要有领悟,有人指点,这个指点可以通过文字,也可以通过说话,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禅是可以说的,但是最终的修行境界,还是要你自己来体会,这就是祖师所说的“如鸭饮水,冷暖自知”。

记者:您觉得“机锋辨禅”活动有利于僧材的培养吗?

黄夏年教授:“少林问禅”的最大特点是通过辩论机锋的方式而进行的。这是中国古代佛教界里的一个传统,禅宗参学,很多情况下都是在机锋辨论的情况下完成的,很多祖师也是通过机锋论辩之后开悟的,所以就此而言,“少林问禅”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也不是少林寺完全创新出来的方法,它只是承了过去古人的传统而已,但是在某些形式上有所改变。例如古代的辩禅,不仅要通过机锋,也要能过棒喝,机锋是让你得到启发,棒喝则是让你震憾,从而开悟。

“少林问禅”的方式,不在于它是不是表达了禅的的原意,而是通过这种方式,向世界表明少林寺是禅宗的寺院,少林寺也在关心禅学的发展,也有一批禅师在致力于禅宗的建设,所以它的举行给了公众一个信息,说明少林寺不仅有“武”,还有“禅”,因此这种方式有利于少林寺的发展,也有利于培养佛教的人才,佛教一直主张学有多样,佛教八万四千法门,都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去学习,不一定只有一条道路,特别是禅宗,讲究根基,要有悟性,根基和悟性有不同的方法开发和取得,这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禅才是活泼泼的,是自由的。否则就是死在句下了,没有生气了。

记者:您认为“机锋辨禅”活动有可能发展吗?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黄夏年教授:这次“少林问禅”的方式虽然是承继了古代,但是它不是仿古,而是在新形势下有所创新,这就是把禅学搬进了庙堂,来参加问禅的人都是对禅学多少有些了解的法师或学者,大家讨论禅,你来我往,也很热闹,与过去那种一对一的情况有非常大的不同,也不是师父与弟子间的你来我往,而是平辈子人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当然这种方式还不完善,特别是缺少棒喝,因此问禅的双方变成了你来我往的争论,没有古代大德句下死去的悲壮,与让人震惊的感受。


 
 
 
前五篇文章

冉少春老师:佛教因果观的普及利于社会人心稳定

金庸:皈依佛门路曲折

汪志强、李合春:佛教净土思想与和谐社会

赵朴初:禅是一盏灯

《经言祖语》:藏地祖师论典――关于“心”的经言祖语(4

 

后五篇文章

杨笑天博士就机锋辩禅相关问题答佛教在线记者问

虹化-得道高僧的神秘上果

自然之心的奇迹——西藏原始苯教大圆满精义

住在佛法 自然安详——法增比丘揭开禅修疑团

一九九九年两岸禅学研讨会论文集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