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方立天:慧能创立禅宗与佛教中国化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慧能站在中国传统文化本位的立场, 创立禅宗, 在心性义理、修持功夫和成佛境界等诸方面都实现了佛教中国化, 这是佛教中国化历程中的里程碑事件。他是中国佛教禅宗的真正创始人,在佛教中国化贡献上可谓千古一人。

一、慧能的人格特质与历史机遇

慧能学禅于五祖弘忍,得五祖衣钵。慧能天赋聪颖,悟性高超。他勤于动脑思考, 善于抓住经典的实质,并将其与平民思想和信仰结合, 从而开辟了佛教的新道路。他的说法被门人编录为《法宝坛经》。这是中国僧人作品中唯一称“经”的典籍, 标志着中国禅宗的诞生, 也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完成。

他所处的时代,适逢创立佛教宗派、推进佛教中国化的重大历史机遇。唐代的岭南是一个文化相对活跃的地区,思想自由发挥,学术创新的空间较大。慧能强调岭南人同样有佛性, 并提出一套见性的主张, 符合了当地平民的要求, 故长期在岭南一带流传。

当时佛教传播日益广泛,更加直面中国儒、道等固有文化,需提出有中国特色的教理和修持体系,以满足社会各阶层信徒的需要。同时, 佛教寺院的经济基础日益庞大, 也需要采取宗派形式加强管理, 以维护其既得利益。另外, 随着印度佛教经典大量译出, 中国佛教义理学不断发展;又由于全国统一, 南北佛教的思想体系得到了交光互摄、展现自身特色的机会。隋唐是佛教创宗高峰期。

二、慧能的创宗活动与佛教中国化

禅宗在吸收、继承印度佛法的同时,作了许多革新。慧能从人与佛的界说、成佛的根源与方法、禅法与日常行为和现实世间的关系、成佛的境界等几个基本方面, 提出了一系列新说法, 从而创立了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禅宗, 极大地推进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

慧能认为佛经和佛法皆因人而置, 因人而兴, 人是佛教教化的对象,人性中先天具有佛的本性。慧能说: “一念不悟, 佛即众生, 一念若悟, 众生即佛”,这一观念影响至深至巨。他强调本心、本性是禅修成佛的根源, 由此出发, 进而提出成佛是一种“自性自度”, 即无需外界助力的自我解脱。与自性自度、顿悟成佛的论说相应, 慧能对禅与定、定与慧、禅与日常活动等关系也都作出了新的厘定,扩大了禅法的范围, 改变了禅修的风格。

戒、定、慧三学是佛教修行者必须修习的三种最基本的学问。戒是止恶积善;定是止息念虑;慧是如理思维, 体认真实。三学也是佛教的实践纲领, 即由戒生定, 由定发慧。慧能本人有从砍柴、舂米等日常劳务中悟道的切身体验, 他为协调禅定修持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为禅定修持与现实生活的结合, 指出了新方向。

印度佛教的“禅”是静虑的意思, “定”一般是指心凝住于一境而不散乱的状态和作用。典籍中未见慧能有静居打坐禅定的记载, 但在思想上, 他继承并发展了印度佛教的禅定理念, 他认为一切境界上念不起为坐, 见本性不乱为禅。慧能严格地区分着相与离相, 突出以离相为禅的规定, 并以离相为自性不乱的前提, 同时又确定自性不乱为禅与定的根本规定。

慧能就禅修的境界、目标提出了新说。佛家修行果位是涅磐境界, 其内容通常是“三德”具足。三德即般若、法身、解脱。慧能把这样的涅磐境界提到因位作为禅修目标,视禅修为“直开宝藏”。“宝藏”, 比喻人的本来的自性, 即佛性;“直开宝藏”, 是要求禅修者的心地不受污染, 随时随地都能灼然朗照。修行者一旦顿悟, 则般若、法身和解脱“三德”具足, 凡人也就转化为佛。

中华文化充满人文精神, 儒家和道家的根本宗旨都在于完善人的素质和品格。慧能禅宗的基调不泛谈众生的普度, 而是强调人生的觉悟。这与中华固有儒、道思想文化的旨趣是一致的。慧能的禅法要求直截了当地把握成佛的根源, “见性成佛”。他关注下层平民的精神需求, 构成了慧能创宗的一大特色, 并为禅宗的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慧能还高扬中华文化的自主精神, 强调中国人不用念佛求生西方, 而是要寻求自身中的净土,强调心净是成佛的关键, 心净则佛土净, 净土尽在自性中, 随所住处恒得安乐, 因此他不赞成身外求佛。

中国古代是宗法社会, 重家庭团聚、重农耕、重现实生活, 相应地, 中华文化也是重入世、重社会伦理、重人文教化的。慧能对中国社会实际有真切的体察, 他提倡在家修持, 提倡孝顺父母、上下相爱;他主张禅修要与日常行为统一起来, 佛法、禅修不能脱离世间, 提倡在世间修行,使禅修与现实生活隔距减少, 甚至趋于一致。此说极大地缓解了在家与出家、入世与出世、佛教与世间的矛盾。这构成了慧能佛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 慧能禅宗的修持方法是儒、道修养方法的佛教翻版。

三、慧能推进佛教中国化的历史作用与思想启示

慧能推进佛教中国化的历史作用,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禅宗是佛教诸宗中中国化程度最高的宗派, 因此后来日益成为了中国佛教的主流。(2) 他使佛教进一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禅宗推动了理学和全真道的产生, 使两者分别成为后期的儒学和道教的新形式,而且,禅宗还为诗歌绘画等创作带来深刻影响, 推动了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

慧能创立禅宗、推进佛教中国化的实践,也给我们带来了有益的思想启示:(1) 慧能从不迷信本本,而是珍惜和尊重实践经验。(2) 慧能创立的禅宗偏于修证实践,是大众佛教、平民佛教,因此流传久远。(3) 在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存在尖锐矛盾之处, 吸取中华文化的人文教化成果, 来调适、革新佛教, 创立符合中国文化特色的禅宗;他的禅修理论弥补了儒道文化的局限、空缺。因而, 禅宗才在中国土地上扎根、开花、结果, 成为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

 
 
 
前五篇文章

生起清净的菩提心(开示2)

日常法师:如何运用皈依、业果实践善行(一)

从对“如何是佛”的回答看禅宗的核心思想

虚云和尚开示:老实念佛

圣凯法师:佛法谈“做人”

 

后五篇文章

一诚长老:禅宗与净土

工作也是禅修啊

净慧法师:禅在当下

生活修行中的三殊胜

马祖道一禅法评析(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