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粱漱溟先生谈“唯心唯物论”与佛法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小乘诸部多持极微论。《俱舍》七十五法亦以色法居首,次乃及心。物心并许之意甚显。成实之意稍胜,亦但在明空。于心物无所是定。故无可述。

乘教典每每说心,宗门参悟尤在于此。世之论者由是莫不论佛为唯心论,举《华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以为诚证。实则此事切宜细辨。今试问此所谓心者为有心之自相,抑无心之自相?若许有自相则非佛法。佛法中不见一法有其自相,色无色自相,心无心自相故。若更举一有自相之心而指为佛法中之本体,此尤非所敢闻也。何以故?离一切相故。若所谓唯心之心者并无心之自相,则何所谓唯心?无心相而曰心,一切无心相者无不是心,则物亦是心,则唯物亦即是唯心。唯心反唯非心,唯心之云乃全无意义矣。盖从离一切相而言,则心物并非。故《楞言》说言非心非空乃至种种俱非。从即一切法而言则心物皆是。故《楞言》说即心即空乃至种种俱是。必以佛法为唯心论者抑何攸据也?有则问世所谓唯心论者如其所明,有能舍六尘缘影外以认心体者否?恐未能也。认六尘缘影以为心,有认贼作子之喻,正佛所斥。[1] 顾欲比佛说以同之,此非所敢闻也。彼其所谓心与佛所谓心既属两事,而同号唯心,斯正学者所宜严以别之者。乃从而淆乱之,误尽天下苍生矣。夫自佛法言之,何有一法之非心,六尘缘影者亦岂能独外?所以精辨之者为其迹似。迷心于似则失心于真。故不妨说瓦砾芥子是心,则必不容许六尘缘影是心。瓦砾芥子六尘缘影原同是心,而瓦砾迹乖,缘影迹似。说迹乖者为心,则人从迹乖处悟出本心。说迹似者为心则人从迹似处迷入非心。知六尘缘影之不可以不辨,则拟佛为唯心论者之不可不辨犹斯旨矣。又则问佛所谓心者果何谓,如其所谓,犹得以世俗之心等例之否也。如《起信论》言: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唯是一心。又言:心体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楞言》七处征心俱无所在。待佛种种开示,而后阿难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世俗之见正如阿难之举七处,此若非心我将无心。而后此佛所开示之心故所不及知。[2] 则佛所谓心原不是世俗所谓之心,辄贸然加佛以唯心论之名,非敢闻也。然世俗之所谓心既遍于俗习,佛之本体观既非俗所谓心,而必袭心之名以为说何也?盖当时外道诸宗之言本体,有神论者则以为在梵天大神,无神论则以为在自性冥谛。佛则告知以不在余处,只此心是。若《起信》释摩诃衍,一者法,二者义。所言法者谓众生心之类皆是也。当其未知何者是本体,则不惜方便,就切近处令其体认,又即其体认之时而诲之。如若所谓之心则非是。而当于是外认出一体遍十方不生不灭之心乃是也。诚之佛慈悲巧示不得不就心之名即指示月,而愈不得不就心实非心之旨而严是指非月之辨。此则不佞之微意也。

或言万相森然,起于生灭,则本体之求固在生灭心,原不在不生灭心。六尘缘影之心,正是万象森然所于存。然则即世俗所谓之心而言唯心者为有合,必取体离一切寂然不动以当之者义乃乖也。斯言虽似而不然。若见有万相,自属心生种种法生,一切法总不出八识三能变之生灭心。若不见有万相,则生灭心尚不可得,更何能取以做本体也?此一义也。纵许万法有相生灭有心,然舍体离一切,寂然不动者外将何为体?万法依于生灭,生灭依于不生灭,此真言也。此又一义也。故生灭心不可以当究竟。

核实而言,世所谓唯心论者,岂独不识不生灭心,抑并未识生灭心。生灭心者所谓八识三能变。彼其所知只六尘缘影而已,安知八识哉。心之不达,由何能唯心?故展转设计,而计总不圆。此其重重隔越,拟佛法于唯心论者其知之耶?必明佛非唯心论而后可以与言佛之唯心论。

又难唯心者言:吾人经验所得,浑然一体,主观客观未尝判别。及加之思辨始发见主观客观概念上之区别,是乃抽象作用之结果也。唯物论以抽象作用所得之物质为宇宙之究竟实在固非,而精神之云,同为抽象所得,则亦非也。盖唯物是执所分别者为本,唯心是执能分别者为本。唯识家以分别、所分别归于识自体,固不受此难也。

西土唯心论原是随情虚妄计度。乍聆其说,犹觉其与唯识未尝无似处。稍加推征,乃处处乖舛 ,罅漏如环之连,一口不可顿说,十指不可顿指。夫何可以相拟?然唯识之说亦可破否?唯识亦不难破,而唯识家则不被破。云何唯识亦不难破?眼前见得相相森然,生生不已。而实则说其无相无生易,说其有相有生难。一识体犹不可得,况说什么二分三分四分?能所犹不可得,况说什么因变果变?相相非有,名句安立不得。生生不生,言说其如何可措。虚妄计度者如同说白作黑,黑自是妄。妙谈缘起者如同说白作白,白亦非有。无论邪计正知但立一说,即可随破。离言法性本来如是也。云何唯识家乃不被破?唯识家实不唯识故。佛法中无不以不生灭为归。若但为八识三能变之说,则但是善说生灭,非究竟故。佛法中无不以破二执为归。论已说故。

注[1]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圆觉经》文殊问)

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根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圆觉经》普眼问)

佛告阿难: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援心为自性者。又阿难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楞严经》)

注[2] 七处者:初执心在内,二执心在外,三计潜根,四开合明暗,五随所合处,六在中间,七一切无著。如《楞严》第一卷说。自下举拳验见征说客尘垂光观河要在开示心性不生不灭。佛说五因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要在开示心体无所不遍。如卷二卷三说。

摘录自《粱漱溟全集》中《印度哲学概论》(1922年第三版)第二篇本体论 第二章唯心唯物论 之二 佛法

 
 
 
前五篇文章

道安法师的戒律观

任继愈《华严哲学思想略论》之评论

禅宗二祖慧可

华严会上大菩萨

印光大师:除念佛外,不起别念

 

后五篇文章

达摩的禅法(一)

达摩的禅法(二)

三个禅的境界(一)

三个禅的境界(二)

佛教戒律与道德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