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佛教问答 社区推荐护持
 
 

问:佛教里如何理解“苦”?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它们是人的生命的全部。五蕴包括心法及色法,也就是心理部分和物质部分。心理部分又分为心王及心所,受、想、行蕴属于心所,识蕴是心王;识是分别心、认识心,从认识心、分别心所产生的心理现象,名为心所,是属于心王的心理的活动。因此,没有心王,就无法产生心所。不过在原始佛典中,尚未把心理活动,分析成为心王及心所,只以五蕴的后四蕴,涵盖了一切的心王及心所。这里所讲的行苦,是指极微细的意识状态,一般人如果能修到无想天,或是修到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处定,此时,虽然已经没有物质的色蕴,已经没有情绪等的心理活动,但是仍在三界之中,还是有一个心意的生灭起伏和迁流变化,行苦依然在运作。入灭尽定,往非想天,即停止六识的心心所法,极长七日不出定,亦名灭受想定。至第四果,出三果,便离五蕴盛苦。

若以三苦和三界相配而言,欲界的众生,都具有苦苦、坏苦、行苦的三苦;色界的众生是在禅定中,只有坏苦和行苦;到了无色界时,便只有行苦。那是由于苦苦是最粗重的,其次是坏苦,所以欲界的众生,能了解到苦苦、坏苦,至于行苦最微细,则不易体会;到了色界的众生,知道有坏苦,也能体会到行苦;进入色界的无想天以及到了无色界的众生,已进入无想非无想的深定中,苦苦、坏苦俱无,只有行苦还在,由于尚未出离三界,当他出定时,又会回到被称为万丈红尘的烦恼世界了。

苦的种类有八项:

三界众生,所受苦的种类有八项,即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以及五蕴炽盛苦。八苦之中,欲界的众生只能感受到前面的七苦,到了色界及无色界时,才能感受到第八苦(五阴盛)中的行识两蕴所招致的苦,例如行苦,即是五蕴之一。第八苦总括了前面的七个苦,也即是前七苦的总结。新译五蕴旧译为五阴,此苦有二义:1.就苦而言,人皆各具五蕴,因而众苦炽盛;2.由于具有五蕴之器的身心世界,盛满众苦,故名五蕴炽苦。

五蕴,在《阿含经》及《阿毗达摩》,称作五取蕴。为何被称为五取蕴?因为五蕴的产生,就是由于执取贪、嗔等烦恼,故称五取;五蕴经常从属于烦恼,五蕴能够生起烦恼,故名五取蕴。换句话说,因为有烦恼,故产生五蕴之现象;因为有五蕴,故产生烦恼之执着;互相执取,互相依存,彼此纠缠。因此,凡夫所处的环境,称为娑婆世界,不断地由五蕴执取烦恼,由烦恼生起五蕴。只要五蕴还在产生活动,不断地生灭,就是在三界之中的凡夫,受苦连连。

五取蕴,即是众生,即是苦谛,即是世间,即是三界。当此五取蕴不炽盛时,就没有众生,就没有苦谛,就没有世间,就没有三界。《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修习佛法而开启般若智能的目的,就是要我们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要令凡夫众生从五取蕴的炽盛之苦,得到解脱。

苦的四相:

释迦牟尼佛以智能之眼看到了苦的事实,就从诸苦获得解脱。他知道苦的当下有四种相,即为四法印,证了四法印,即得解脱,即得涅槃。四法印就是苦及离苦的道理,那就是:诸行(行蕴)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静(空),简言之即是无常、无我、苦、空。若不觉悟诸行无常,就是苦;若已觉悟诸行无常,无常即是空,空即是无我。若就无常、空、无我的三相而言,是三法印,若加上苦相,即为四法印,也即是苦的四相。若证悟此苦的四相,就能通达佛法,灭一切苦而得涅槃乐。

若从愚痴众生的立场来看,苦就是苦。若以佛的智能来看,诸行无常,诸苦亦是无常,苦既是无常,也即是空、也是无我的,既已无我,那还会有什么苦呢?

 
 
 
前五篇文章

问:供花、果、燃灯、香有何意义?

问:很多人批评“放生就是放死”,这有什么意义?

问:供奉神佛像有哪些禁忌?

理净法师答:居士百年之后骨灰能否进入寺庙存放?

问:如何诵经?

 

后五篇文章

问:学佛的方法?

帕奥禅师答:告诉别人船上有活鱼可以买是否算是助杀(罪过

帕奥禅师答:如果把有虫的水倒入土中是否违犯杀戒?

帕奥禅师答:为什么上殿昏沉得很厉害?

帕奥禅师答:请问如何解脱病苦?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