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末法时期何以当弘弥勒法门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末法时期何以当弘弥勒法门

慈德居士

前  言

  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某一个时期,某一个地点,善逝释迦牟尼对弥勒比丘言:“善男子,我受记汝于人类寿命增长至八万四千岁时,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号弥勒,彼时阎浮提人民炽盛,五谷丰贱,人聚落居,鸡鸣相闻……尔时有王号儴佉,主四天下为转轮圣王,冶以正法,……圣王舍家学道行作沙门,获于无上净修梵行,究竟佛教。汝三会说法度我遗残众生,无论于我法中读诵经典、修诸功德、持戒智慧、施僧常食、念佛法僧……乃至一称佛号、一顶礼三宝、一抟之食 施众生者,汝皆度其登于彼岸,超生脱死……。”是的!佛经里常可见到世尊授记弥勒当来成佛,度其未度之众生至究竟解脱道。这是释迦如来对末法众生之终极关怀;如今弥勒菩萨亦遵佛陀遗训,度脱我等至不死地也。
  弥勒法门这块宝,在异教徒的眼中是颗闪亮的钻石,但在佛门人士的心里却是块残破的瓦砾,不甚起眼,任凭异教取去当其教义、去剽窃弥勒法门,而身为正信的佛教徒却不肯好好的去弘扬这块宝,令此法门搁置千年、埋没土中。好在今有大心众生努力挖掘,让这千年的骨董出现于世,普放光明,利益有情;亦可使弥勒法门千年来所受到刻意的歪曲、贬低乃至政客、外道之利用等等,导其回归正道,修持弥勒正法,这也就是为什么《末法时期何以当弘弥勒法门》之因呀!

第一章 当今对弥勒菩萨及其法门应有的认知

一、弥勒是菩萨,不是佛,更不是“祖师”:
  伟哉百亿化身娑婆教主 本师释迦牟尼佛于二千五百多年前出现于世,成道于天竺,一生弘教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应化世间八十年,拯救了无数苍生由黑暗趣向光明。
  在四十九年所讲的经典中,对贤劫第五尊佛—弥勒世尊所描述的典籍亦不少,其中较详尽的不外乎是《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佛说弥勒下生经》及《佛说弥勒大成佛经》。从这三部的经名来看,即可清楚的认知弥勒大士尚在兜率教化众生,还没有下生,尚是菩萨,不是佛,更不是“祖师”。在释迦牟尼世尊所说的上生经中有详细记载著弥勒乃是佛讲完“上生经”后十二年上生兜率净土的。而上生的果位是“一生补处菩萨(注一)”,也就是说弥勒这位法身大士尚有一品生相无明未破,亦可说是“留惑润生(注二)”的大慈表现,在兜率净土接引欲界众生,直到天寿满四千岁,人间成净土时方才下生成佛广度群生。
  然而当今教界常听人称弥勒菩萨为“南无弥勒佛”、“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何也?当知此乃对弥勒菩萨之恭称,亦谓弥勒菩萨必定下生成佛,更有祈求早日下生成佛而化人间为净土之意;并非指弥勒现时已成佛,若有人言弥勒已成佛者,必为邪见。何以故?盖与经典佛说不符合也。
  又常听某外道的人称弥勒菩萨为“祖师”,何以有此称?当知祖师此称乃是对古代出家大德之尊称,并不适用于登地以上之菩萨,更不适对一位贵为等觉的大士作如此之称呼。如此乃贬低大士之等位,而且极为不恭敬。再者世尊讲经弘教三百余会,你可曾听见、看见如来对弥勒大士称作祖师?此种称号实乃外道邪见欲坏佛法而做呀!身为正信三宝弟子的我们,切不可茫然附和,而对佛法造成损害,如是乃当今对弥勒菩萨及其法门第一应有的认知。

二、弥勒为佛教之“大菩萨”,而非外道神祇,更非“唯×宗”所有:
  弥勒的法运自古以来似乎不是很好,除了刚传入中国时有一段辉煌的时期外,落没的地步几至灭亡。好在诸佛菩萨的加持及八部龙天之护法,才使我们在末法的现在又见到了这盏光明的灯。
  大约在二、三十年前的台湾,一般佛寺甚至出家师父,或在家居士听到弥勒两个字便认为是外道所供奉的“神”,所以更别提有人去弘扬了。早期政府将此一外道列为邪教,俗称“鸭蛋教”,自从政府核准为正式的宗教后,对佛教弥勒信仰冲击更大。此外道妄称“天时已变、释迦退位、弥勒掌盘”,妄称弥勒奉无极老母之命负责龙华三会之收圆任务,并妄言前二会已完成,今最后一会当收九二原灵回归天道逍遥万八载。此外道以“明明上帝无极老母”为至尊,主要在收圆度原灵回“理天”,又称灾难快至,快快求道,更以大道将要收回来迷惑无知者求道。再者其鸾文中更常常出现老母派遣释迦佛、药师佛、弥勒佛及观音等出任务之文章,实妄言惑众至极点矣,甚至要求道者在坛中立叛教者当遭“五雷盖顶”之毒誓,五浊恶世众生因缘之茫然实是可悲。
  又近年来有一间以神道设教之鸾堂,自称奉天命成立“唯×宗”,以儒、释、道三教合一之教派弘扬弥勒净土,妄称弥勒慈尊再立新宗,再妄用慈宗窥基大师作为其鸾书中之主著仙师,并言只要注牒上呈慈尊座前再依其法修持即得上生兜率之法来惑众。而且此堂更附设“××灵修位”保证超度亡者,超度之条件只需捐款至此堂中所设之项目即可保证亡者入院“灵修”。一般年限皆列为七、八年期之修士,待家属再次捐款即可缩短“灵修”年限,年限一到即参加考核,通过者即入各天为仙真,更有通过者为某天之菩萨,而生入兜率净土的亦不少。聪明有智慧的佛子或世人,您能信多少?毋需我再多说。而以此方式在台湾办超度之鸾堂至少有三家。其中有一家更言第一次超度之捐款必须达五仟元以上,否则功德不足;然而我们看看他们杂志上记载求超度者,可谓人山人海,愚夫愚妇如此之多奈何呀!
  殊不知佛陀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即开示我们超度之法,如“地藏菩萨本愿经”中以诵经、念佛超度,或密教部中以《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加持土沙百八遍,散亡者尸骸上或墓上,亡者即刻灭无量罪而亲见弥陀接引往生极乐世界。若修弥勒净土者可用《八名普密陀罗尼》、《慈氏菩萨誓愿陀罗尼》、《慈氏菩萨根本大明》、《法身咒》、《阎摩兜陀罗尼》、《乌苏波置楼陀罗尼》等至心恭诵回向亡者;弥勒号称大慈,焉有不接引之理,哪须花大笔钱求外道来超度亡者至佛国净土呢?如是乃当今对弥勒菩萨及其法门第二应有的认知。

三、弥勒经典非是“弥勒救苦真经”,更不是“去执经”、“大成就品”及“万心自在论”等:
  三藏十二部经典,或再加上“陀罗尼藏”、“杂藏”而为“五藏”,除“论藏”为古大德之著述外,余皆佛说。若论其中弥勒大士之经典最主要的有《上生经》、《下生经》、《大成佛经》、《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楞严经》之《弥勒菩萨圆通章》等。当然其余经典还有,不过以此六部为主;或如密教说及弥勒经典亦多,亦有弥勒受无著之请由兜率下至印度阿逾遮那国之逾遮那讲堂所讲的数部论典都是,可见弥勒大士在佛教、经、律、论、杂、密典籍之确立。
  弥勒法门兴盛之初期,古德著述弥勒法门的论典有很多,可惜古中国战乱兵荒保存不易,多数散失了。自古以来妄称弥勒下生者很多,即是妄称弥勒下生成佛当然需要伪造经典来助阵,所以伪造弥勒之经典在古代可不在少数耶!时至今日依然如此,诸如“一×道”和“唯×宗”靠扶鸾所扶造出之《弥勒救苦真经》、《去埶经》等皆是,更有此外道所造之《天佛院游记》及“唯×宗”所造之《弥勒净土游记》来惑众。此等书籍非佛金口亲宣,怎能令人生信,又怎能令人依靠呢?
  诸位大德,既是欣往弥勒净土,何不依有凭有据,且为佛陀、菩萨亲口宣说及历史记载的经论呢?如此不是更有保障吗?望聪明智慧的您能了解。如是乃当今对弥勒菩萨及其法门第三应有的认知。

四、弥勒、天盘、天命:
  弥勒菩萨为世尊在无数次讲经说法上亲自授记的贤劫第五尊佛。并言尚需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才下生成佛,这些都是有根据的事实,绝非虚言。而外道称:“天运由红阳转至白阳时期,释迦佛退位,弥勒掌天盘”,并言现处白阳时期,红阳释迦教法已无效,不能再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真言,因为过期了,不会往生。这是不合真实的说法,不说别的,即举员林佛教莲社的鉴因老法师之事例,仅以助念就令数千亡者得以往生极乐,并有瑞相可证(详节请看《花开见佛》一书)。切记!这仅是助念之效,何况生前自己如实称名修持,无一不往生。再看看密教中有一条《智炬如来破地狱真言》,经言念诵一遍地狱碎如微尘,居中众生往生极乐净土。佛陀说法前皆放广长舌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证明佛言不虚,如此怎言过期、无效呢?有智慧的您听了怎不哈哈大笑。
  此一外道既说念阿弥陀佛无效,竟又妄说当念“未来的大藏经—无太佛弥勒”五字真经。前面说过三藏内佛并不曾称弥勒为祖师,佛更明白指出弥勒菩萨将来成佛之佛号依然是弥勒,故当称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焉有“无太佛”这名称!若妄称此“无太佛”,当知定非上生兜率之因,反遭谤法之罪,而堕三途也!岂不惋惜,应深思之!
  再如“唯×宗”言弥勒法门古来受到讹传曲解,至古来高僧大德传弘至今欲勤传而不止,弱而不息等等,故妄称弥勒再立新宗,而以结缘较广之鸾门再铺陈新义,再广辟缘路……且欲传弥勒密法,并妄谓兜率直传。殊不知弥勒法运之兴衰释迦佛早在二千多年前即知也。如《大宝积经》卷第八十八(摩诃迦叶会第二十三之一)言:“尔时世尊,即伸右手……以摩弥勒菩萨顶,作如是言:‘弥勒,我付嘱汝,当来末世,后五百岁(注三),正法灭时,汝当守护佛法僧宝,莫令断绝。’”而此言守护三宝之责乃指佛、法、僧也,而非妄称弥勒已成佛掌盘之外道呀!又所谓直传“弥勒密法”,编造《弥勒密乘仪规》亦属妄作,中国弥勒法门虽曾衰微,但如日本、韩国、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甚至西藏都很兴盛,何需再传新宗、新密!密法在日本有“东密”、“台密”,在藏有藏密四大教派,“唯×宗”再传如何使人生信?况密教乃法身大日如来所宣,焉能用鸾笔所扶出呢?再说日本真言宗祖师“弘法大师”现入定于高野山待弥勒出世,大师更言弥勒下生即在高野山,因此弥勒密法东密自有传承,何须“唯×宗”来传。此外西藏噶玛噶举教主噶玛巴大宝法王之法子广定大司徒第十二世泰锡度仁波切为“弥勒化身”举世公认,其所创之弥勒学社和智慧林自亦有弥勒密法之传承与弘扬,何须“唯×宗”再传。在台更有锡金隆德寺喇嘛所录之《弥勒法门修持仪轨》的录音带流通,唯须经过灌顶、传喉始可修,哪能如“唯×宗”如此轻法之传。诸位大德,聪明智慧的您深思即知,无须再言。如是乃当今对弥勒菩萨及其法门第四应有的认知。
  总如上言所举之例,无非是在唤醒误入歧途之佛子回归正道,寻著正确的路,步向光明的兜率净土,来日随慈氏菩萨下生成佛,龙华会中您我定证无生。

第二章 兜率陀天—弥勒净土

一、弥勒净土之环境
  佛陀时代,释迦牟尼善逝于舍卫国“给孤独园”为末世众生开示了方便、普及并适根之兜率弥勒法门,这部经称为《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在这次法会中,聚集了无数的罗汉、菩萨及天龙八部。这些大众皆是于初夜时见到佛陀全身放金色光而来赴会的,就在大众到齐后,佛陀说出百亿陀罗尼法,说毕,会中之弥勒大士即刻得到百亿陀罗尼总持法门。
  此时法会中有一罗汉名优波离,从座而起顶礼佛陀,请问世尊曰:“佛陀您于往昔之经藏和律藏中说,阿逸多下一世应当作佛,但这阿逸多现在具足凡夫之身,又没断烦恼,这个人今生虽出家,可是他既不修禅定亦不断烦恼,佛陀偏偏授记此人一定成佛,到底阿逸多命终之后,会生于何方?”
  佛陀便向优波离说:“注意听呀!注意听!并且多加思考与系念,如来我以正遍知之智向大众宣布,弥勒十二年后命终,即刻上生至欲界第四天兜率陀天。”
  如来宣布这个消息后,惊动了兜率陀天上的五百万亿天子们;而祂们为了要供养这位大道心众生之未来佛,于是,就以各人的福德威力建造了无数宫殿。此时天子们各个脱去顶上之摩尼宝冠,跪在地上合掌发愿言:“我等为了供养这位要来兜率陀天的大菩萨,愿意将宝冠化成供具,来庄严未来佛的净土。”
  天子们发愿后,诸宝冠即刻化作五百万亿宝宫,每一宝宫有七重围墙,每一个围墙皆是七宝所成。墙上有七宝行树,皆有无数的莲华,每一围墙高六十二由旬(注四),厚十四由旬。有五百亿龙王围绕在墙上,降雨洒在七宝行树上来庄严这些围墙。亦有微风吹动这些宝树,树枝互相抵触而发出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的法音。
  此时宫中有一大神名牢度跋提,也从祂的座位上站了起来,先礼敬十方佛而后发大誓愿言:“愿为弥勒大士建造一座讲经弘法之‘善法堂’……即以摩尼宝珠化成四十九重的微妙宝宫……。”而兜率净土中之一一栏楯皆是万亿梵摩尼宝所造成的,宝宫的周围有无数的天子、天女、莲花,也有很多的乐器,这些乐器皆自动流出法音,天女们亦闻声起舞,并唱出十善、四弘誓愿等佛法,令天众闻后皆发成就佛道之大菩提心呀。
  在善法堂的周边有八色的琉璃水沟,沟中有清、轻、冷、柔、香、美、不损喉、不伤腹的八功德水,水是向上流入善法堂的,并且围绕于堂上之栋梁。旁边还有无量的甘露,也有无数的天女,这些天女长的都如菩萨那般的庄严,看了不会令人生起淫欲之心。天女们的口中时常赞说六波罗蜜的法门,若有往生兜率净土者,自然得此天女接待等等。这兜率净土之微妙殊胜的景象,佛陀说:“若我住世一小劫(约一千六百八十万年)都不能说得尽呀!”
  弥勒菩萨的这个净土没有如世俗的生、老、病、死之苦,也没有忧、悲、烦恼等,亦不愁吃穿,更没有十月胎岳之灾,因为这个世界的上生者皆是莲华化生故。再者这个世界没有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五阴炽盛(注五)苦,没有水灾、火灾等劫之苦,因为这个净土是一个三灾不至的胜妙乐土。
  慈氏菩萨之法相为紫金色,身上所发出的光辉胜过百千个太阳。祂的身高有十六由旬,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悉皆具足。头上有肉髻,头发是青琉璃色的。其天冠为百千万亿梵摩尼宝所庄严,宝冠之中住有无量化佛和菩萨,也有他方世界之菩萨来住于此宝冠中。弥勒大士与无量化佛菩萨于净土中教育一切天子,普令于无上道中住不退转。
  兜率净土之教主是弥勒菩萨,左右胁为“大妙相菩萨”及“法华林菩萨”,共称为弥勒三尊。尚有“婆须密多菩萨”(贤劫第六尊佛)、“弥妒路刀利菩萨”(贤劫第七尊佛)、“僧伽罗刹菩萨”(贤劫第八尊佛)等止住其中,助佛扬化。亦有阿难尊者、弘法大师、宗喀巴大师、阿底峡尊者、道安大师、法显大师、戒贤论师、玄奘大师、道宣律师、窥基大师、诠明法师、守千法师、如惺法师、弘赞律师、虚云老和尚、太虚大师、慈航菩萨、默如法师、演培法师等诸大善知识居住其中,协助弥勒大士接引上生众。
  将来第十小劫,人寿增至八万四千岁时,弥勒菩萨下生人间成佛,开“龙华三会”,如《弥勒下生经》所说的一样。以上所说的是兜率净土之依正庄严,那么,末法众生应如何修持才能上生至如此庄严清净的世界呢?

二、如何往生兜率净土
  世尊告优波离言:“我涅槃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四众弟子,若能精勤修持一切功德,又能持戒具有威仪,亦能发心整理三宝道场,而且多闻佛法读诵大乘经典,由闻思修深入三昧正受。如此,虽未能马上断除烦恼,亦能如同得到六通(注六)那样的自在,平时多称念弥勒菩萨的圣号,并发大誓愿,求生兜率净土,那么命终之后,就好像壮士屈申臂顷一般,即刻上生兜率陀天莲花化生。”
  再者,受持八关斋戒,修诸净业,发愿上生,命终后亦得上生兜率净土。或者,一切众生闻到弥勒菩萨的名称,听闻之后生起欢喜心,并且很恭敬的礼拜,那么这个人命终之后,如弹指顷之刹那,便生于兜率之中。若是只有听闻弥勒之名而没有恭敬、欢喜、礼拜的话,命终后也不会堕落到恶道中受苦,而以听闻弥勒圣号之福德力,还生正信三宝之家,而发心修持正法了生脱死。
  佛陀接著又说:“善男子,善女人呀!若有人于过去中犯了一切禁戒,造了无量的恶业呀,这个人若是能听到弥勒大士之名,而五体投地诚心忏悔的话,所有一切之恶业皆能消灭无余。或者,听闻到弥勒之大悲名而造立慈氏菩萨的形像,并且用香、花、衣服、缯盖、幢幡供养,又至诚礼拜,系念愿生兜率陀天,这种人命终之后必蒙弥勒慈尊接引而得生于净土之中。”
  佛陀并言其灭度后,四部弟子,天龙鬼神等,若愿求生兜率净土者,应当时时刻刻系念思惟兜率天,并且应守持佛陀禁戒,思念十善(注七),行十善道,以此等等功德回向愿生弥勒前,命终后一定如愿得生。

三、上生之情况
  如来释尊于《弥勒上生经》中对我们作了如前之交待,此经乃佛陀于初夜时分,为照破众生长期处于黑暗无明之中,而从全身放金色光普照十方,集众演法而来。此中从全身放光与放金色之光皆有别于其余大乘甚深经典,而后于说法前又出广长舌相覆盖大千,此与《弥陀经》有异曲同工之效。可见弥勒法门之宣扬,是出自如来大悲之心的流露呀!此法能利益无尽有情,真是妙不可言。
  在《大藏经》中,如来提及兜率、弥勒与龙华之经典约七十部,如经中所言,佛陀既然这么明细的交待我们求生弥勒净土,尤其兜率净土又那么殊胜,因此我们必具信心,求生净土,与弥勒同住此界,不再作他方之想。又《维摩诘经》言,在此土修行一日,胜他方净土无量劫;《无量寿经》亦说此界修持一日,胜在极乐修行百年,所以当发无尽大慈悲愿之心,不厌生死,留于娑婆,救度沉沦生死海中之同胞,助弥勒大士净化此界成净土吧!
  是故我等必须发愿,求弥勒菩萨摄受,愿慈尊救度我等,我等愿引导有情求生弥勒净土,愿此一期报身尽后,普同大众,齐生净土,亲睹慈尊,听闻妙法,证不退转。发愿后还要确实励行五戒、八斋(注八)、修十善业、行六事法(注九),并将一切功德尽皆回向兜率,一心思惟兜率天上之上妙快乐,如前所言,临命终时刹那得生。生于天上,即刻于莲花中化生而出,行者于莲花上结跏跌坐,自有无量天子,奏天乐,散妙花于生者身上,并赞叹言:“善男子呀!你是因为在南阎浮提,精进修持一切福业而来生于此处。此处即是兜率净土,天主名为弥勒汝当皈依。”尔时行者即刻顶礼皈依慈尊,礼拜之后见到弥勒大士眉间的白毫相光,即时超越了九十亿劫以来所造的生死重罪。因此灭罪生福,然后菩萨再观其宿缘为说妙法开慧,往生之者当下证得不退转之果。
  假设说,一个往生兜率陀天的净土行者,在这庄严清净的微妙乐土中,接受弥勒大士慈悲的教化,灭无量罪,增无量福,开无上慧。如此已有相当之境界并证得不退转,当然可以兴大慈悲而倒驾慈航来人间济度众生,亦可在净土接受慈尊四千载之教化,于将来随弥勒下生人间,第一闻法、证果。在未来贤劫中、星宿劫时,也会值遇诸佛世尊,于诸佛前授菩提记。
  慈航法师遗训:“若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上生净土不为享乐,而是接受不退转教化众生之能力,待成功后即倒驾慈航度化众生共登净域。人生中最怕的是在一期生命结束后得不到一个“善”的去处,而落在六道中生死轮回。如果依照世尊金口亲宣的弥勒法门来修持,就能蒙慈尊接引而得到解脱,这是何等的方便,应当把握才是。
  近代大德印顺导师亦言:“奉持五戒,修习十善,自利利他,读大乘经,念弥勒名,发愿往生兜率净土,将来弥勒下生时,一定会共享世界清净佛法昌隆的幸福,一定会从龙华三会中,得解脱,成正觉。”导师更欢悦的云:“能够生到弥勒的化土中,是何等的幸福!”可见祖师大德们皆对弥勒法门有相当高的期许。

四、弥勒菩萨何时下生成佛
  《上生经》载:“阎浮提岁数五十六亿万岁,尔乃下生于阎浮提。”《下生经》亦云:“将来阎浮提海水减到三千由旬,陆地增加至一万由旬,广八千由旬。那时大地平坦如镜,好似琉璃,四大部洲没有山谷,大地遍布软草,树木茂盛高三千里,每棵树生满吉祥果,味香甘甜,吃来非常可口。也有一种树,芬芳散布大地,溪水甘甜随时可饮,五谷生长自然,米粮清香,食之体力充沛。”
  生长于此时之众生,人人寿命具足八万四千岁,没有夭折的人。人的身高十六丈,各个充满智慧和庄严,脸面如童,没有病痛。人人活得平静快乐、慈心和顺、谦恭有礼、语言温和、父子有亲、长幼有序。
  佛陀又说:“弥勒下生成最正觉,龙华三会广度众生,演说四圣谛(注十)、十二因缘(注十一)、三十七道品(注十二)、八正道(注十三)等法义。初会九十六亿众证阿罗汉,二会又度九十四亿人证阿罗汉,第三会再度九十二亿有情证阿罗汉(注十四)。另有‘十一垓’众闻弥勒佛说法得法眼净(初果)。末后尚有鸡足山迦叶演法一会,普令与会中八十亿人远离尘垢证阿罗汉。”经中又言:“弥勒佛怜愍众生故,住世说法六万年,并令众生皆得法眼(地上菩萨)。”
  又《正法华经》云:“千佛授臂,临寿终时面见千佛(贤劫千佛)不堕恶趣,于是寿终生兜术(率)天,在弥勒佛所成“菩萨身”。三十二相庄严其体,亿千玉女眷属围绕……。”
  《禅密要法经》云:“佛告阿难,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系念住意,心不散乱,端坐正受,住意一处,闭塞诸根,此人安心念定力故,虽无境界,舍身他世,生兜率天值遇弥勒,与弥勒俱下生阎浮提,龙华初会最先闻法,悟解脱道。”
  虽言弥勒下生时间尚远,但我们念“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就是催促、祈求祂早日下生,所谓“迎得弥勒下天来。”但是祂目前不会来,何以故?因为这里目前不是清净的世界,如果我们加强净化人心创造净土的话,把人间净化成清净的国度,祂必定提早下生。
  天人师接著又说:“若有善男(女)子听说弥勒下生之因缘,能受持读诵,广为人宣说,当于未来世值遇弥勒,龙华会上得蒙救度,而永离苦海,了生脱死。”
  最后《大日经疏》云:“自余诸佛土,皆在娑婆界外,唯弥勒净土,建立于忍土之中。”可见弥勒之大慈和与此土众生之缘厚呀!我们关心未来人间净土和龙华三会,但在这段弥勒佛未来前之空窗期,我们必须依照《上生经》中所示之方法修持,上生兜率,接受慈尊之教化。将来随慈氏下生成佛,同办龙华三会之圣业也。

第三章 龙华三会
  
  尊贵的当来慈氏世尊度化众生分为两个阶段,一为兜率净土接引此界有情,于彼净土中教化天人证不退转,乃现时之“天上净土”;一于释迦佛灭后八百八十万九千三百年,弥勒下生阎浮提成佛,开龙华三会,普令有情皆证法眼,此为当来之“人间净土”。而此二种净土皆称之为--弥勒净土。 
  现时净土兜率净土为弥勒菩萨成佛前接引众生之中继站,而真正的弥勒净土则必须于人间完成。兜率净土古今大德多有介绍,如元晓之《宗要》、憬兴之《上生经疏》、守千之《瑞应钞》、诠明之《上生经疏会古通今》和窥基大师之《上生经疏》等;而当来人间净土未来佛国则鲜少人言。故今人对弥勒将来之清净国度多不认识,亦多有误解之处。所以本篇即以《龙华三会》为题,为诸大众简述未来人间净土。

一、未来人间佛国之概况
  在五种同属弥勒下生成佛经中这么的说:有一次释迦牟尼天人师在摩竭陀国,游化于孤立的波沙山(此山为过去诸佛如来常降伏四魔的处所),在结夏安居(注十五)中,佛与舍利弗散步经行于孤绝山(波沙山别名)山顶,此时世尊突然的说了一个偈颂曰:
“一心善谛听,光明大三昧;
  无比功德人,正尔当出世。
  彼人说妙法,悉皆得充足;
  如渴饮甘露,疾至解脱道。”
  当时四众弟子闻佛说偈后,知道佛当说未来世尊之事,故都来锄平整治道路,洒水、清扫、烧众名香,全都聚集于此处,并且手持各种供品供养如来与持具戒之比丘僧。专心的瞻仰观看如来,如子视父一般,也像口渴的人在思念清水那样的需求心来请求佛陀大转法轮。
  那时候,大智慧的舍利弗尊者亦恭敬的顶礼世尊,请佛为大众宣说偈颂中所赞之人,愿佛为诸有情开演未来佛之名字、功德、神力、国土庄严及如何修持才能得见弥勒慈尊之事。
  在经过了四众弟子、天龙八部、舍利弗尊者及百千天子无数梵王的请求后,那时最尊贵的佛陀告诉舍利弗尊者说:“我当为你们广泛分别解说,你们必须仔细的听!仔细的听!并好好的思考忆念!”佛接著又说:“你等若于过去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留孙佛、迦叶佛和今佛等七位如来的处所闻诸佛名,恭敬礼拜如法供养的话,以是殊胜的因缘能净除一切的业障;若更能听闻到弥勒洪名则必定能证得清净之心,所以你等今当恭敬一心合掌归依未来的大慈悲圣者,我当为你等广泛分门别类的解说。”接著如来就为当时之大众与现时的我们讲说了未来的清净国土。
  佛说将来弥勒佛的国度里,众生们都是从事于清净活命的业务,没有谄媚与虚伪之念头和行为,一切的众生时时生起柔软之心,皆能见到弥勒如来,并为佛的广大慈光所摄引,出生于彼时清净国土的众生皆能调伏收摄六根,随顺佛陀的教化呀!
  在当时四大海水的面积各减少了三千由旬,而陆地的纵长和宽广为十千由旬,那地面平坦清净如琉璃一般,国土中皆以无数众宝成就之妙花所庄严,花须柔软犹如天上的丝织缯缎,并且能生出甘甜味美之吉祥果,极广大且茂盛,胜于帝释天主欢喜的花园;那些树高有三十里,一切都非常的洁净庄严。这都是由于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里,种了广大的善根,并修行慈心的果报,而俱生于此殊胜的国土。彼时人民皆具足智慧和威仪德行,五欲众具,快乐安稳,没有寒病、热病、风病、火病等疾,亦无寒、热、饥饿等一切苦。各个寿命具足八万四千岁,没有夭折短命;人人身高十六丈,日日恒常享受著极微妙的安乐,而以禅定(注十六)正受做为享乐的器具。
  此时有座大城名翅头末,城市纵广都是一千二百由旬,城高七由旬,为七宝所庄严,而且自然化生由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等七种珍宝所成之楼阁,端严殊妙,清净无比。时诸宝女手持珍珠串成的罗网,覆盖于楼阁之上,密集的挂了许多宝铃,响声就如天上的音乐;更有七宝树、七宝泉等。其河岸的两边全都铺布著金沙,那时的人间悉皆清净犹如天上的花园,都是用各种珍宝庄严而成的。有一个大龙王福德威力全都具足,龙王恒常于半夜化作人形,以吉祥瓶盛满香水来洒淹尘土,使那地面润滑光泽如油涂过一般的无有尘坌。这都是那时世人福德所致的结果。街巷处处都有明珠柱,其光耀超过于日光,向四方各照射八十由旬,纯黄金色,由于明珠柱的照耀而使白天和黑夜没有差异。香风时常微吹那明珠柱,明珠柱上自然降下珠宝串成的璎珞,众人服后,那自然的安乐就像三禅天那样的快乐。彼时处处皆有金、银、珍宝、摩尼珠等的聚集,堆积成山任人取用;这座宝山会放射光芒,普照大城,令人民见之内心欢喜而发起成就佛道的无上大菩提心来。
  有大夜叉神名“善教”,常为当时的人民守城及洒扫,彼时世人设有便利,大地自然裂而受之,受已还合,合后生出红色莲花以蔽秽气。人民若年衰老,便自然行至山林树下安然念佛取尽,命终后多生于大梵天上或诸佛国土;又其土安隐无有怨仇贼窃之患,也没有闭门者。时世人民皆起慈心,恭敬和顺,调伏诸根,对一切人事物皆以“如子爱父”、“如母爱子”之心来行持,这皆是由于弥勒佛慈心教导的原故。凡持不杀戒及不啖肉的原故,以此因缘得生彼国之人,诸根恬静、面貌端正,威仪相貌具足无量好,就如同天上的童子那般清净。
  那时金轮王千子,各取珍宝,建造七宝楼台,台有千头千轮,游行自在。儴佉王有四大宝藏,一一大藏各有四亿小藏围绕。这四大宝藏会自然的开发并放大光明,纵广正等一千由旬,其中都藏满了各种珍珠宝物,各附属围绕的四亿小宝藏中,一样有无数的珍宝。这些无量的珍宝有四大龙王守护,此诸宝藏皆是自然涌出的,形如莲花,那时会有无量无边的人民前往围观。当时的人民看不到龙王的守护,但是,众人见之心不贪著,而让它弃置满地如同瓦石、土块一般,人人见后心生厌离而各作是言:“如佛所说,往昔众生为此宝故共相残害,因而堕在大地狱中受无量苦。”
  当时的翅头末城乃众宝所庄严而成的,宝铃殊胜美观,微风吹动,会发出和雅的音声,好似扣钟敲磬一般,所发出的音响皆在演说著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之法音。

二、弥勒成佛转法轮
  在翅头末城中有一位大婆罗门主,是儴佉王的大臣名修摩梵,他的夫人梵摩拔提,心性柔和,相貌端正庄严。此时弥勒菩萨处于兜率净土中,观看父母不老不少,认为因缘时至,乃托生以为父母。菩萨虽降神母胎,但仍如同身处天宫那样的自在无碍。后从母右胁出生,当菩萨降生之时即放大光明,如同日出云翳、莲花出水、尘垢不染,慈光流于三界之中,普令大众咸能瞻仰菩萨金色之身。他的体力无量,胜过一切龙象,全身的毛孔都放出无量的光明,照耀无尽的世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碍。一切的日月星辰,水火珠光都相继失色,不复为用。菩萨的身相巍巍,高大显眼,且无比的柔和又慈祥而庄严。佛身犹如黄金山,见者自然超脱三恶道呀!
  尔时,弥勒菩萨在家未经几时,知有为法皆悉磨灭,因而修无常之想,并赞过去诸佛清凉甘露无常之偈: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说此偈已,出家学道。于大宝龙华菩提树下早上出家,是夜即降伏四魔成就无上最正等正觉,然后说偈曰:
  “久念众生苦,欲拔无由脱,
  今者证菩提,霍然无所碍。
  亦达众生空,本性相如实,
  永更无忧苦,慈悲亦无缘。
  本为救汝等,国城及头目,
  妻子与手足,施人无有数。
  今始得解脱,无上大寂灭,
  当为汝等说,广开甘露道。
  如是大果报,皆从施戒慧,
  六种大忍生,亦从大慈悲,
  无染功德得。”
  时三千大千刹土六返震动,地神、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及梵天等各传声言:“弥勒已成佛道!”而欲界魔王名“大将”,闻如来成道之声,欢喜踊跃,不能自胜,七日七夜之中因大喜悦的原故而无法睡眠,并且统领欲界无数天人至弥勒如来所,恭敬礼拜。
  当时释提恒因,护世天王及大梵天王等亦来到花林园中,一起向弥勒佛五体投地,虔诚顶礼,然后合掌劝请如来转微妙法轮。时弥勒佛慈悲的接受了他们的请求,告诉梵王说:“我于长夜,受大苦恼,修行六度(注十七),始于今日法海满,建法幢,击法鼓,吹法蠡,雨法雨,正尔为汝等说法。诸佛所转八圣道轮,诸天世人,无能转者。其义平等,直至无上无为寂灭,为诸众生,断长夜苦。此法甚深,难得难入,难信难解,一切世间无能知者,无能见者,洗除心垢,得万梵行。”
  弥勒圣尊与诸天人渐说微妙之论,并与人民开示苦、习、尽、道之法,为诸天人民广泛分别解说其义。是时在场的八万四千天子于闻法后,诸尘垢尽而获得了法眼清净之果。尔时魔王大将亦以大慈悲愍有情之心告大众言:“汝等宜速出家,弥勒如来当度汝等至于彼岸。”当时翅头城中有位善财长者,听闻了魔王的教示,又得闻如来之法音,而带领八万四千众至弥勒所,弥勒佛为说微妙之论,普令座上八万四千众,诸尘垢尽证得法眼清净。时善财与八万四千众于佛所出家,尽证阿罗汉果,此乃弥勒最初之法会中八万四千众得阿罗汉道。
  这时的儴佉王,听说弥勒已成佛道,便往佛所欲闻法教。弥勒佛当即为王说法,儴佉王亲闻深妙正法之后,捐弃王位由太子继承,然后率领八万四千人于佛所出家,尽成道果,得阿罗汉。尚有修摩大长者、佛母梵摩拔提各领八万四千人于佛所出家,证得阿罗汉果。复有梨师达多富兰那兄弟,亦与八万四千人俱共出家;王有二大臣,一名梵檀末利,一名须曼那,亦与八万四千众,于佛法中出家学道。尚有转轮王女舍弥婆帝,今毗舍佉母亦与八万四千婇女出家修行。儴佉太子亦与八万四千众出家修行。弥勒佛亲族须摩提,亦与六万人出家学道。转轮圣王唯留一子绍继王位,其余九百九十九人亦与八万四千众于佛法中俱共出家。如是等无量亿众,皆于弥勒如来佛法之中求作沙门,修学无上佛道。
  这时弥勒如来以大慈之心,宣示大众说:“你们今天不以生天享受有限的福乐,亦不为今世五欲乐故,来到我所但为求涅槃常乐之因缘。你们皆曾于佛法中种下诸多的善根。从前释迦佛出现于五浊恶世(注十八),为你们说法,都没有办法使你们悟道解脱。但为你们种下未来得度的因缘,所以你们现在才能够见到我。我今之所以能够摄受你们,都是因为你们曾在释迦法中,或以诵持经、律、论三藏、为他演说、或不生嫉妒之心、教于他人普令受持佛法、修诸功德、衣食施人、施僧食物、起立僧房、四事供养(注十九)、持八戒斋、修习慈心;或为苦恼众生深生慈悲之心,以身代苦令得其乐。或以持戒、忍辱、慈心、建塔立寺、斋讲设会;或以多闻、禅修、无漏智慧、供养舍利、念佛法僧、拔济众苦令得解脱。或遇有恩爱别离、朋党诤讼、极大苦恼、以方便力令得和合。或书写经、供养经、供养现在过去如来、或事三宝,自称南无佛者,以此一切功德因缘,皆能生于我法之中而获解脱。”
  说是语已,弥勒佛称赞牟尼善逝言:“善哉!善哉!释迦大师能于五浊恶世教化如是等百千万亿诸恶众生,令修善本来至我所。”于后弥勒世尊更赞彼时之众生能于如是浊恶世中,修诸功德,持诸戒行。佛叹:“甚为稀有!”
  时弥勒如来以这样的开导,安慰了无量的众生,令其欢喜。彼时的众生,心中想的,口中说的,都是纯正的佛法。具有福德智慧之人充满于这个世界之中,受到天人的恭敬与仰慕呀!

三、弥勒佛演龙华大会
  这时弥勒大导师,为了让他们了知从前苦恼之事,而作是言:“五欲不净众苦之本,若不贪著五欲之乐,则能舍除忧戚愁恨,当知苦乐之法皆是无常,不过是一种不实的感受而已。”于是又为大众宣说色、受、想、行、识等五蕴和苦、空、无常、无我等真实法义。佛陀为大众开示后,有九十六亿人漏尽意解证阿罗汉,三十六亿天子和二十亿天女,同发成就佛道之菩提心。天龙八部中有得须陀洹(注二十)者,有种下辟支佛道之因缘的,更有发无上道心者不可称计。
  又于某时,弥勒世尊,再次的宣讲四圣谛法及十二因缘法,法会之中又有九十四亿人,当下证得阿罗汉果。并且有他方世界诸天龙八部等众,约六十四亿恒河沙数那样多的有情,发成就佛道之心,并且于菩提道上,证不退转。
  第三次大会,亦有九十二亿人,证得阿罗汉果,三十四亿天龙八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释迦如来于经中说过,赴初会证果者,皆是由于受到释迦世尊的教诲所致。也是由受持五戒,行六事法及四事因缘等功德利益所成就的;赴二会者,亦为释迦遗教弟子,行饮食、医药等四事供养及受三皈依者所成就的。而三会之人亦为释迦弟子或一称“南无佛”及行微小功德者所成的因缘。
  那时弥勒佛与弟子说法:“你等应当思惟一、无常之想、二、乐有苦想、三、计我无我想、四、实有空想、五、色变之想、六、青瘀之想、七、膨胀之想、八、食不消想、九、浓血想、十、一切世间不可乐想。”佛说完此十想后,彼时诸天人民思惟此十想,会中有十一垓(注二十一)人诸尘垢尽,得法眼净。
  时佛说完深妙大法,广度天人大众后,与诸弟子,天龙八部等一切大众,入城乞食,这时无量的净居天众随佛进入翅头末城。当入城的时候,如来特别示现十八种神通与无量的变现,令有缘者见之皆得解脱。于世尊入城之时,大梵天王,帝释天主皆合掌恭敬的以偈颂赞叹世尊:
  “正遍知者两足尊,天人世间无与等;
  十力世尊甚希有,无上最胜良福田。
  其供养者生天上,未来解脱住涅槃;
  稽首无上大精进,稽首慈心大导师。”
  魔王大将亦觉诸人民,作如是言:“汝等即得人身值遇好时,不应懈怠,于一切时常应精进,正念谛观五阴无常、苦、空、无我。汝等勿放逸不行佛教,若造恶业后必有悔。”
  末后释提桓因与欲界诸天子,欢喜的以偈颂说:
  “世间所归大导师,慧眼明净见十方,
  智力功德胜诸天,名义具足福众生。
  愿为我等群萌类,将诸弟子诣彼山,
  供养无恼释迦师,头陀第一大弟子。
  我等应得见过佛,所著袈裟闻妙法,
  忏悔前身浊恶劫,不善恶业得清净。”
  时佛允诸天之请,领诸大众至长老大迦叶所,四众弟子俱往耆阇崛山。至山顶巳,弥勒如来以双手开启山门,大梵天王持香油灌迦叶尊者顶,是时尊者即从灭尽定觉,齐整衣服,偏袒右肩,长跪合掌,持释迦牟尼佛之僧伽梨奉予弥勒世尊。
  这时会中之大众,皆甚感奇异!而问佛言:“今此山顶,怎会出现此人头虫,短小又丑陋,且持佛袈裟,还能礼拜恭敬世尊!”
  弥勒佛即诃莫轻此人,而说偈言:
  “孔雀有好色,鹰髓鹯所食;
  白象无量力,师子子虽小,
  撮食如尘土。大龙身无量,
  金翅鸟所抟;人身虽长大,
  肥白端正好,七宝瓶盛粪,
  污秽不可堪。此人虽短小,
  智慧如炼金;烦恼习久尽,
  生死苦无余,护法故在此。
  常行头陀事,天人中最胜,
  苦行无与等。牟尼两足尊,
  遣来至我所;汝等当一心,
  合掌恭敬礼。”
  佛陀说完偈后,又对诸比丘说:“迦叶尊者乃释迦佛时代,如来弟子中头陀行第一的行者。其身体金色,曾舍离金色之妻,出家修行,精进不懈,并且慈悯贫苦下贱之人。为了佛法的传承而住于世间。”
  弥勒佛接过袈裟之后,即请尊者现大神通,并演过去佛所说的经法。时迦叶尊者踊身虚空作十八变,承佛威力以梵音声,演说释迦牟尼佛十二部经典。当下令八十亿人远离尘垢得阿罗汉,无数的天人也因此而发起了菩提心。
  尊者演说完十二部(注二十二)佛法后,绕佛三匝,从空而下,为佛作礼,自身出火,入般涅槃。
  那时说法的处所宽广八十由旬,长百由旬,居中众生,人人自见弥勒如来独在其前为己说法。大慈之弥勒善逝住于世间六万年,因怜愍众生的原故,普令有缘生于佛世之有情皆得法眼(地上菩萨[注二十三]之果)。而如来灭后正法住世六万年,像法亦留六万年。
  释迦如来在快讲完《弥勒菩萨下生成佛经》时,最后期勉大众言:“汝等应当勤加精进,发清净心起诸善业,得见世间灯明弥勒佛身定无疑也!”
  由上述五部《下生成佛经》对当来人间净土与龙华三会之描述,必使大众对清净的弥勒国度有所认识、亦破解今人对龙华三会之种种误解,也可普令有情相信值遇佛世是这么容易。如《菩萨处胎经》云:“汝所三会人,是我先所化,九十六亿人,受吾五戒者,次是三归人(共九十四亿),九十二亿者,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又经云:“以一抟之食施众生者,皆以此因而生于弥勒佛世,闻法证道。”亦如《大成佛经》云:“得见弥勒及贤劫千佛,三种菩提随愿成就,不受女人身,正见出家得大解脱。”可见,凡是生于兜率净土或人间佛国者皆住于不退转的境界之中。再如《贤愚经》中释迦佛对弥勒菩萨说:“三会度我遗残之众,然后乃化同缘之徒。”从这段的经文即可证明慈氏如来并非只说三次法而已,否则住世六万载做什么,又如何怜悯众生令得法眼呢!经中更是明确的指示我们,生逢弥勒佛世必得解脱,此乃如来亲口所保证的。最后亦勉诸大众,护持佛陀一切法教,努力精进行持一切功德,他年日后人间净土时,必蒙慈尊救度而脱生了死也。

  多世培德 值遇弥勒
  一闻法教 脱俗证真

第四章 极乐、兜率与龙华
  
  弥勒法门自古衰微,虽然主要的原因是遭受到政客与异教之利用而致,但佛门内部其余宗派之贬低与歪曲,更是没落的重要因素。而抨击弥勒法门最为强烈的即是净土宗之极乐行者,例如智者大师撰述之《净土十疑论》的第七疑、道绰大师所撰之《往生安乐集》及迦才大师著作之《净土论》等,皆以弥陀净土与弥勒净土,作不实的比较,误导大众。更大加宣传师子觉尊者生在外院之事而批评弥勒法门之不究竟。印顺导师曾说不曾见经记载此事;末法时期,佛教各宗派间不应相互批评,而是相互共勉才是。若相互诽谤则让有心修持此二门者退心,其罪深矣!亦有落入斗争坚固期之憾,而使佛法因此加速毁灭呀!前面三位大师的著作有误解之处,常照法师在《避疑》一书已有详解。今再以智朗法师撰著之《念佛镜》一书中,歪曲弥勒净土之处,略举经说明以正其义。
  问:“念阿弥陀佛功德多少于念弥勒?”答:“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弥勒百千万亿。何以得知?经中说阿弥陀佛现是觉圆果满超诸地位,所称念功德最多。弥勒现是菩萨位中未超诸地果未圆故,称念之者功德较少。”
  若以佛果与菩萨果来比,当为佛较殊胜,或以净土作比拟亦为极乐净土较为殊胜。释尊曾于经中说:“若我广说极乐之殊胜处,百千劫不能尽。”也曾说过:“若我住世一小劫(注二十四)中广说一生补处报应(指兜率陀净土),不能穷尽。”但弥勒本愿济度此界众生,则缘厚于此土而胜也。
  《弥勒讲式》云:“牟尼者一代之教主,恩德超于诸佛;逸多者世尊之补处,宿缘厚于此土。群主之所仰谁如。”
  又大唐窥基大师《弥勒上生经疏》云:“称念阿弥陀佛灭八十劫罪。”宋守千法师《上生经瑞应钞》云:“疏灭八十劫罪者,今现行本有其亿字,应是后来传者加出。”后民国太虚大师亦认许此说而于《上生经讲要》延用之;而《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云:“称弥勒名,此人除却千二百劫生死之罪……但闻弥勒名,合掌恭敬,此人除却五十劫生死之罪……若有礼敬弥勒者,除却百亿劫生死之罪。”何以得灭如此多罪?《弥勒上生经述赞》云:“慈氏宿愿,念者心专,故致于此。”
  所以不论果位、净土、称名灭罪多寡,当知都是诸佛菩萨方便利益众生之举,何以强分别之。
  又曰:“兜率天少时受乐,弥陀佛国中乐最胜故名为极乐。长时受乐无有期限,以是因缘胜于百千万倍。”
  大师此番言论似是欠妥。演培法师在《成佛之道》讲记中说到:“作为一个佛法行者,求生弥勒净土不是贪图兜率净土的种种快乐,而是要去亲近一生补处的弥勒菩萨,因为弥勒大士现正在兜率善法堂中教化无量之大众,我们生到兜率净土,也就可以和那无量清净众一样,听闻菩萨说法,使我们智慧增进。不但在弥勒净土可以见佛闻法,将来随慈氏下生龙华三会亦得见佛闻法,而获得身心的解脱。所以释迦牟尼佛所开示之弥勒净土,亦是消除怯弱众生的忧愁怖畏,因为,不论在兜率或人间,只要一天天的胜进,还怕什么堕落?可见这一法门的殊胜。”
  那么这段意思即是告诉大众,佛法行者,无论修显学密或求生兜率、极乐等净土,都不是为著享乐而去的。为的是见佛菩萨,为的是接受教化,为的是得不退转,为的是了生死,为的是成佛道、度众生呀!
  问:“何故不念弥勒生兜率天,云何念阿弥陀佛往生净土。”答:“为兜率天不出三界,天报即尽还堕阎浮提,所以不愿生天。往生净土则出过三界(注二十五)直截五道,一生彼国直至菩提更不堕落,所以愿生。”
  此段回答直把兜率净土当作一般享受福报的天趣来讲,因此列举几段《上生经》中说到不退转之经文辩之:
  一、(弥勒菩萨)与诸天子,各坐华座,昼夜六时,常说不退转地法轮之行。经一时中,成就五百亿天子,令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处兜率陀天,昼夜恒说此不退转法轮,度诸天子。
  二、是时菩萨随其(往生兜率者)宿缘,为说妙法,令其坚固不退转于无上道心。
  三、值遇弥勒(指上生兜率者),头面礼敬,未举头顷,便得闻法,即于无上道得不退转。
  四、若有皈依弥勒菩萨者,当知是人于无上道得不退转。弥勒菩萨成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注二十六)时,如此行人,见佛光明,即得受记。
  经中也提到生兜率者,将来龙华三会中初会即得见佛、闻法、证阿罗汉果。并于未来值遇贤劫、星宿劫(注二十七)一切诸佛,且于诸佛前受菩提记。更能在无量的未来世中,值遇如恒河沙那样多的如来。《大成佛经》言龙华三会及迦叶末会共有三百六十二亿众生证果了生死。故再再堕落之说如何解释呢?所以印顺导师才会在《成佛之道》中说:“正念弥勒尊,求生彼净土,法门最希有,近易普及故,见佛时闻法,何患于退堕”破众生之误与疑也。
  关于《念佛镜》一书中所提到兜率弥勒净土不及极乐净土之文尚有,而这些观念亦为当今弘扬极乐法门者之理念,故举经释文而正之。
  亦有人不断提出弥陀有三辈九品接引众生之大愿,弥勒则无,故往生兜率净土无有凭据亦不可靠,更不殊胜!
  此段言论当然是把慈宗法门说的一无是处,说成是一个没有佛菩萨背书的法门;但是,此经乃出自如来金口亲宣之宝典,怎能说没有凭据呢?《上生经》末佛陀亦言:“阿难,汝持佛语,慎勿忘失,为未来世开生天路,示菩提相,莫断佛种,此经名弥勒菩萨般涅槃,亦名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劝发菩提心。”
  由此可见,如来所说之慈宗法门,劝诸众生求生兜率净土,并非是为生天享乐而已,而是生于兜率的众生,每日每时都能于摩尼宝殿善法堂中,接受慈尊无上的法教而趣向菩提。若一味以各种不正确之理由来批评释迦文佛殷勤的将其未度完毕之有情,交付弥勒用这些法门来度尽,而某些人欲令这个法门在佛教中消灭殆尽,那就是断除了众生的佛种,其罪深矣!又可以说,修习慈宗弥勒法门所上生兜率净土的众生,一定可以成就佛道。不然,世尊无须用此‘莫断佛种’之强烈语气。
  那么再谈谈,是否弥勒菩萨于兜率净土无有接引众生之愿力呢?《上生经》云:“若善男子善女人,犯诸禁戒,造众恶业,闻是菩萨大悲名称,五体投地,诚心忏悔,是诸恶业速得清净。未来世中诸众生等,闻是菩萨大悲名称,造立形像、香、华、衣服、缯盖、幢幡,礼拜系念,此人命欲终时,弥勒菩萨放眉间白毫大人相光,与诸天子雨曼陀罗华,来迎此人,此人须臾即得往生,值遇弥勒头面礼敬,未举头顷,便得闻法,即于无上道得不退转,于未来世得值恒河沙等诸佛如来。”
  从这段经文来看,似乎说弥勒菩萨没有接引众生的誓愿好像说不过去。但是又有人会说,这只是对下品人的接引誓愿,对于上中品生者并无接引之经典记载。这话听来好似有理,其实差矣!何以故?菩萨焉有只接下品众生而弃上中品生者于不顾之理,于此应是将三品接引愿放于最后总说吧!当然光如此说并不能满足执于文字上的大德们之心,所以再举《上生经》云:“佛灭度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是诸大众,若有得闻弥勒菩萨摩诃萨名。闻已欢喜,恭敬礼拜,此人命终如‘弹指’顷,即得往生,如前无异。”(此对中品往生者所作之保证也)又云:“佛灭度后,我诸弟子若有精勤修诸功德,威仪不缺,扫塔涂地,以众名香妙华供养,行众三昧,深入正受,读诵经典,如是等人应当至心,虽不断结,如得六通,应当系念,念佛形像,称弥勒名,如是等辈,若一念顷,受八戒斋,修诸净业,发弘誓愿,命终之后,譬如壮士‘屈申臂顷’,即得往生兜率陀天,于莲华上结跏趺坐,百千天子作天技乐,持天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以散其上,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于阎浮提广修福业,来生此处,此处名兜率陀天,今此天主名曰弥勒,汝当归依。应声即礼,礼已,谛观眉间白毫相光,即得超越九十亿劫生死之罪。是时菩萨为说妙法,令其坚固不退转于无上道心,如是等众生,若净诸业,行六事法,必定无疑当得生于兜率天上,值遇弥勒,亦随弥勒下阎浮提,第一闻法,于未来世,值遇贤劫一切诸佛。于星宿劫亦得值遇诸佛世尊,于诸佛前受菩提记。”此段乃对上品生者之誓愿。
  从上述这两段经文来看,若弥勒菩萨没有接引众生的誓愿,释迦善逝怎会有如此的言说呢?虽无文字上的记载,亦没有清楚的说明弥勒菩萨之接引过程,但从上中两品往生的比喻(屈申臂顷、弹指顷)来看,能以这么快速刹那之间就往生兜率净土,没有佛菩萨的接引,谁会有如此的能力呢?因此这两段文告诉我们,无论您认为有没有弥勒菩萨的接引,只要依照释迦佛所说的《上生经》去实修,就算菩萨没有亲身下生接引,亦会于净土直接摄受,让得生于兜率净土之上中品生者‘刹那’即入净土。当入于净土之时即刻莲花化生,并亲见导师弥勒慈尊,亲蒙教化证不退转,而且能于将来同菩萨下生成佛且最先闻法,证无上道。又可于贤劫、星宿劫和尽未来际值遇一切佛尊。这再再的保证,哪还能说弥勒无接引度众之本愿呢?此接引度众趣向解脱之保证乃释迦牟尼佛所宣说的,并有贤劫千佛、星宿劫千佛还有未来一切诸佛之所共同认可的。如此,能说往生兜率净土不殊胜,不可靠吗?值得您深思!(注:此三品说是按祖师大德的分判法,将兜率净土分成上、中、下三品;若依经藏来论,兜率净土并没有三品九生之说。)
  《上生经疏》云:“释迦出现曾说二经,谓阿弥陀经劝生西方;上生经中劝生兜率,盖随机有异说此二经。阿弥陀经正被大机兼济小器;若上生经正被初机小器亦被大根。今疏主欲令大根小器求生兜率决定无疑。若不愿往生西方或量小谟大恐成自误故相对辩有此一门。”
  《释净土群疑论卷四》云:“二处(兜率、极乐)往生,并是佛经劝赞,随人所愿依教修行,并得往生,咸蒙利益。如愿求生兜率者勿毁西方行人,愿生西方者,莫谤兜率之业,各随性欲任情修学,莫相是非,即为佛法。递相非拨,便行魔业也。何但不生胜处,亦乃轮转三涂,诸修学士当思勉励也。”
  某人亦问太虚大师:“其殊胜之虚张(兜率、极乐)又如何?”师答:“此乃语涉弥陀净土与弥勒净土之较量,且多落提倡弥陀净土而排斥弥勒净土之套谈,疏非所宜。……可细阅余之《上生经讲要》,则知各有殊胜。别摄机宜,莫应强为扬抑,反障释尊劝生兜率摄所宜机之方便,此诚古今佛无量善巧法门中,‘埶一非余’者所皆应警觉者欤。”
  又者《无量寿经》记载“阿阇世王子等人,于过去生中曾供养四百亿尊佛,方发愿于未来世中求生极乐净土。而今求生极乐净土者,其福过彼;或有人云,不求生极乐净土者,福不及此等之人,故极乐胜于兜率不知几何。”当知!未来龙华三会中之三百六十二亿众生,证果最低程度为“阿罗汉”。经云,由凡夫修成阿罗汉须六十大劫呀!岂由小善少福,遂超生死而成利根阿罗汉!今借生兜率之缘,将来随慈氏菩萨下生成佛证果,一刹那顷顿超六十大劫之行而成阿罗汉,岂不快哉!再接受弥勒佛六万载之教化,其根性更利,果证更高,成佛不远矣。
  综如上言,极乐、兜率与龙华并是佛赞,皆是佛所劝生,修持者皆为成佛利生,是故无须互抵生是非,当携手并进,究竟佛教,是为幸。

结  论

  弥勒菩萨现居兜率陀天宫--弥勒净土,以一生补处之菩萨身,将于释迦牟尼佛之后,约五十六亿七千六百万年时,下生南赡部洲成为贤劫第五尊佛,并于大宝龙华菩提树下成最正觉,主持龙华大会,宣扬佛法,广度群生。凡是于释迦佛世时错过因缘而应度未度、应得未得、应证未证之弟子,或佛灭度后修禅、习密、学显、研教,乃至三皈依、一礼佛、一称名、一抟之食施众生者,皆得上生兜率,共赴龙华证果。故弥勒菩萨言:“无愿尚不舍,何况念愿”。
  当我们认清弥勒净土后,就能清楚的看出贤劫第五尊佛--弥勒,确实为未来及末世众生之大皈依处。因为弥勒菩萨乃经过无量阿僧祇劫修习慈心三昧,才证得无上最正等觉,也唯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方能究竟度脱众生,愿一切有情皆见当来之大明灯,近一步超脱生死证入圣流呀!
  现在,弘扬弥勒法门时机渐趋成熟,佛陀说:“法法平等,无有高下。”所以弥勒法门与极乐法门并无抵触,因为佛佛道同,世尊所说的一切法门皆是解脱生死的神圣大法,所以八万四千法皆须平等宣扬以利益不同根性之众生。在这时期中之佛法,最兴盛的即是弥陀净土法门,但是很明显的事实告诉我们,在一切经典里都记载了往生极乐之必要条件:诸如一心不乱,不可少善根得生彼国、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及须具强烈的厌此欣彼之心和六念等等。而这些条件对现时末法众生并非完全做不到,只不过会愈来愈困难,虽然经中亦言,或有众生不能具备如前之条件,但于临寿终时,十念、一念皆得往生;但是,即使十念而得往生,或下下品、或下中品、下上品,要从莲花里化生出来,又是要经过那么长久的时间。《往生传》中记载著许多高僧大德,一生力行此门,往生后多居于中品。据经载,中品中生者须在莲花内经七日的时间才能化生出来见佛闻法,再经半劫之修行才证阿罗汉果。在《佛名经》中说到极乐世界一日一夜乃娑婆世界一大劫。换句话说,极乐一日,娑婆已过十三亿四千四百万年了。反观弥勒之鸿慈大愿,让末世众生能够很轻易即得见佛、闻法、证果。弥勒净土如此简易得生之条件,实在非常适合末法之众生呀!所以根据上生经释迦佛所说之圣言,此时众生的根器正适合弥勒法门,十方一切佛土也唯有弥勒净土与我们最近;而这近易并普及的法门,只要我们依经修持,往生一定无问题。因这法门能普及利益这一时期之有情,故有大大弘扬之必要,所以才有愈来愈多人来弘扬、修持弥勒法门。目的即是期望人人持五戒、修十善、净化人间,来日得生弥勒天上、人间之两个净土,见佛、闻法,同越生死之苦海,共登彼岸成佛道呀!
  但愿人人修此法门,净化人间成净土,亦愿大众同生兜率净土,得见大慈大悲尊弥勒善逝,于龙华会中皆得解脱。

注  释

注一.【一生补处菩萨】:所谓补处即是补佛处。也就是菩萨最后身,一生补佛处。今弥勒菩萨即为最后生菩萨,而上生兜率净土,待人间成净土时,方降生龙华树下成最正觉。
《大智度论》:“问曰:一生菩萨,何以但生兜率天上,不生余处?答曰:若在他方世界来者,诸长寿天、龙鬼神求其来处不能知,则生疑心,谓为幻化。若在人中死人中生,然后作佛者,人起轻慢,天则不信;法应天来化人,不应人化天也!是故天上来生,则是从天为人,人则敬信。
无色界中无形,不得说法,故不在中生。色界中虽有色身可为说法,而深著禅味,不能大利益众生故,是故不在中生。下三欲天(欲界之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深厚结使(结使,烦恼之异名),粗心错乱,上二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结使既厚,心濡不利。兜率天上,结使薄,心濡利,常是菩萨住处。譬如太子将登王位,先于静室,七日斋洁,然后登正殿受王位,补处菩萨亦如是,兜率天上如斋处,于彼末后受天乐;寿终来下,末后受人乐,便成阿毗三佛(译曰现等觉,佛成正觉也)”(卷三十八)
注二.【留惑润生】:弥勒菩萨常乐摄取佛国,庄严佛国,不急于成佛,以结更多度化众生的因缘,因此尚留一品生相无明以利有情也。
注三.【后五百岁】:指佛陀入灭后第五个五百年,也就是指二千五百年之意。
注四.【由旬】:如中国古代之驿站。一由旬等中国八十里,或六十里,或四十里三种。
注五.【五阴炽盛】:又作五盛阴苦、五取蕴苦。为八苦之一。指人各具五阴而诸苦炽盛,亦指有漏的五蕴之苦。例如生、老、病、死、忧悲恼、怨憎会、恩爱别离、所欲不得等,均属之。
注六.【六通】: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尽六种神通。
《三藏法数》︰“璎珞经云︰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彻照无碍,故名神通。一、天眼通:谓能见六道众生,死此生彼苦乐之相,及见一切世间种种形色,无有障碍,是名为天眼通。(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生、地狱道)。二、天耳通:谓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语言及世间种种音声,是名天耳通。三、知他心通:谓能知六道众生心中所念之事,是名知他心通。四、宿命通:谓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六道众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是名宿命通。五、身如意通:谓身能飞行,山海无碍,于此界没,从彼界出;于彼界没,从此界出;大能作小,小能作大,随意变现,是名身如意通。六、漏尽通:漏尽通者,漏即三界见思惑也,谓罗汉断见思惑尽,不受三界生死,而得神通,是名漏尽通。(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见思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曰见惑。眼耳鼻舌身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尘起诸贪爱曰思惑。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
《大宝积经》:“复有四法成就神通,云何为四?一者不惜身命无爱恋故,二者了一切法如幻化故,三者于诸众生起尊重故,四者修奢摩他(华言“止”,谓止息诸根恶不善法,能灭一切散乱烦恼故也)无散乱故。”(卷八十五)
注七.【十善】:即一.不杀生、二.不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绮语。六.不两舌、七.不恶口、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简言之:身三,口四,意三。有定心修,有散心修。欲生其它净土,要有定心;唯求上生兜率,可以散心。这是佛的慈悲方便。
注八.【八斋】:关是禁止、关闭;斋是吃素、持午;戒是止恶防非。灱不杀,牞不盗,犴不淫,犵不妄语,玎不饮酒,甪不著香花鬘,癿不歌舞视听,挖不坐高广大床(高不过一尺六寸,宽不过四尺,长不过八尺。);[以上为戒],网不非时食(过午不食),[此条为斋],受此八戒者,每月最少六天(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卅),多持亦可。每持一日夜。
注九.【六事法】:第一、是“精勤修诸功德”,凡是恭敬三宝,孝敬父母师长,救济贫苦灾难,听闻佛法,思考佛理,修行六度万行等,所有功德利益的事,都肯发心而且经常去做!这是精行。第二、“威仪不缺”,凡是五戒、八斋、具足戒,行住坐卧等威仪,都能做到三业清净,六根纯和,并且始终坚持不犯!这是持戒行。第三、“扫塔涂地”,凡是塔庙三宝道场,我们佛弟子都应当去服务,如浴佛、补经、扫地、抹桌、洗供具、添供灯、供庄严、打扫殿堂等一切劳苦事,都应欢喜踊跃去做,这是忍辱行。第四、“以众名香妙华供养”。凡是名香、鲜花、衣服、饮食、卧具、医药等以财物供养三宝,这是布施行。第五、“深入正受”,凡是念佛、参禅、看经、打七等,能使心中逐渐消除妄想烦恼,清静专一,进而能获得正受正定,这是禅定行。第六、“读诵经典”:凡是佛经,我们都应阅读、背诵,乃至抄写、印刷、受持、听讲、演说、礼拜、供养、布施、流通,由此增长信心、道心、行愿、慈悲、智慧、觉悟,这是智慧行。以上六度行,是大乘菩萨根性的人,才能完全做到。我们不可自卑,也要学菩萨,发大心,尽力去做。若能完全做到,则必定上生兜率净土;做到多分,做到少分,也都绝对得生兜率净土,无有品位高下的区别,唯有将来成就迅速之别。
注十.【四圣谛】:圣者所见之真理。
苦谛:以痛恼为义。一切有为心行,常为无常患累之逼恼故名为苦(知苦谛是降阴魔)。
集谛:以招聚为义。若心与结业相应未来定能招聚三界生死之   苦报,故名为集。(断集谛是降烦恼魔)。
 ☆苦集二谛为世间生死流转因果。
灭谛:以灭无为义。结业既尽,则无生死之患累,故名为灭。(证灭谛是降死魔)。
道谛:以能通为义。正道及助道,二相扶持,能至涅槃,故名为道。(修道谛是降天魔)。
 ☆灭道二谛为出世间还灭因果。
注十一.【十二因缘】:新作十二缘起。为辟支佛之观门,说众生涉三世而轮回六道之次第缘起。
无明:过去世无始之烦恼也。
行:依过去世烦恼而作之善恶行业也。
识:依过去之业而受现世受胎之一念也。
名色:在胎中心身渐发育之位也。
六入:即六根,为六根具足将出胎之位也。
触:二三岁间对于事物未识别苦乐,但触物之位也。
受:六七岁以后渐对事物识别苦乐而有感受之位也。
爱:十四五岁以后,生种种强盛爱欲之位也。
取:成人以后爱欲愈盛,驰驱诸境,取求所欲之位也。
有:依爱取之烦恼,作种种之业,定当来之果位也。
生:依现在之业于未来受生之位也。
老死:于来世老死之位也。
注十二.【三十七道品】:此为四谛中道谛之总汇,继四谛后,经中特标出之。兹依次而明:
四念处:1.观身不净:身为血肉之躯,内外皆观为不净故;2.观受是苦:受有三种,苦受极苦,乐受坏苦,行受生灭无常苦故;3.观心无常:心识流动生灭不停故;4.观法无我:法为以上三者之余,一切皆无我故。此四就苦之一谛而观,以慧为体,破除常乐我净四倒。声闻先修五停心以止乱,为奢摩他;此发行人之慧,为毗舍那。
四正勤:勤修正道故,又名四正断,断懈怠故,又名四正胜,策励身语力用胜故。1.未生恶不生,2.已生恶令断,3.未生善令生,4.已生善增长。谓于修四念处,或有懈怠烦恼心生,而无信等五根,故需修此四正勤以为生善去恶之助。
四如意足:此为六通中身通之一,定所生果曰足,如身依足故。1.欲,于加行欲起定故,2.勤,勤修定故,3.心,一心注境故,4.思惟,依观起定故。初修四念处,重在观照,修习智慧;次修四正勤,更精炼于慧,慧之力用增胜,定力未强,此修四如意足,重在修定,期达定慧均等。
五根:1.信,信三宝四谛故;2.勤,精勇修持善法故;3.念,忆念正法故;4.定,心止一境故;5.慧,思惟真理故。此五伏烦恼,引圣道,乃生一切善法之本。
五力:1.信力,破邪信故:2.勤力,破懈怠故;3.念力,破邪念故;4.定力,破妄想故;5.慧力,破乱惑故。此五于五根具有增长力故。
七觉支:又名七菩提分法,此以觉察为义,能使定与慧之均等。1.择法,简择真妄故;2.精进,勇毅去邪取正故;3.喜,心得善法而生喜故;4.轻安,又曰除觉分,除去身心粗重故;5.念,不忘定慧故;6.定,心注一境故;7.行舍,舍除谬妄,去绝意想,平坦舍、定之三以平之;若心沉没,则用择法、精进、喜之三以警之。其中念觉,则当常念不得退废;除此念外,其他六觉,可随行者用之,随修其一亦可,未必遍修。依此七法修行,自得证入无学果位,此为修道位之行。
八圣道:又曰八正道,此道离去偏邪故。又能离邪非曰正,达至涅槃曰道。1.正见,彻见四谛真理,无漏慧为体;2.正思惟,思惟四谛,增长真智,无漏心所为体;3.正语,以真智而御口业,无漏戒为体;4.正业,真智除身邪业,无漏戒为体;5.正命,清净三业,符顺正法而生活,无漏戒为体;6.正精进,发用真智强修涅槃之道,无漏勤为体;7.正念,真智忆念正道,无漏念为体;8.正定,真智入于无漏清净禅定,无漏定为体。前七觉支为修道法,此八正道乃见道法;所谓七觉八正,是数之次第,非修之次第。此中正见之一,八正道主体,故为道,亦为道分道支,余七,乃道分道支,而非是道。卅七道品中,计分七段: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之三段,谓之三四。五根五力,谓之双五。七觉支谓之只七。八正道谓之单八。
注十三.【八正道】:即八条正确的道路也。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此八法尽离邪非、故言正。能通达涅槃,故谓道。
注十四.【阿罗汉】:声闻乘之最高果位,有三译:杀贼、应供、不生。声闻四果为: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弥勒下生三会龙华所化众生皆是阿罗汉也。
注十五.【结夏安居】:“结夏安居,旧译为三安居,分前中后三期,始于四月十六者为前安居,始于五月十六日者为后安居,始于其中间者为中安居,其日数,则九十日,见行事钞资持记四之二,新译为两安居,前安居始五月十六日,后安居始于六月十六日,无中安居,中国日本,皆取四月十六日为入安居之日,始此谓之结夏,解此谓之解夏。”安居者,防于久雨不健康时期,外出伤害草木小虫物类,因此结期安居各自修养也。
注十六.【禅定】:
1.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或谓禅为dhyana之音译,定为其意译,梵汉并称作禅定。又色界之四禅与无色界之四定,合称四禅八定。
2.与坐禅同义。五家参详要路门附录(大八一?六一五上):   “夫修禅定者,先须厚敷蒲团,结跏趺坐。”(参阅“坐禅”   二八三八)
注十七.【六度】:
《金刚经白话注解》:“布施度贪悭,持戒度淫邪,忍辱度嗔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智慧度愚痴。”
《思益梵天所问经》:“梵天!菩萨有四法,不由他教而能自行六波罗蜜,何等四?一者以施导人,二者不说他人毁禁之罪,三者善知摄法教化众生,四者解达深法,是为四。”(卷一)
注十八.【五浊恶世】:
众生浊:谓众生多诸弊恶,不孝敬父母尊长,不畏恶业果报,不行功德,不修斋法。
见浊:谓正法已灭,像法渐起,邪法转生,邪见增盛,不修善道。
烦恼浊:谓众生多诸爱欲,悭贪斗诤,谄曲虚诳,摄受邪法,恼乱心神。
命浊:谓往古劫初之世时,人寿八万四千岁,今时人寿转减百岁者稀,以恶业增故,寿命短促。
劫浊:谓众生于减劫中,三灾竞起,刀兵水火,瘟疫,饥馑,世界众生,无不受害。
注十九.【四事供养】:即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等四种。
注二十.【须陀洹】:《大智度论》:须陀名流,即八圣道分,洹名入,谓入八圣道而流入于涅槃也。由此预流证入涅槃,须于人间天上,经过七返往生,即证阿罗汉果。此七往来中,于人中有七度中有,七度生有,于天中亦有七度中有,七度生有,合有二十八生;七之数同,故云极七返。所谓二十八生者,除最初得果之身。盖若于人趣得预流果者,七生天上,有七之中有与生有;又七生人中,有七中有七生有,于其最后之人中“生有”入涅槃。又于天趣得预流果者,下生于人,有七中有七生有,上生于天,有七中有七生有,于其最后之天上“生有”入涅槃,故知除最初得道之身,若加之,则为二十九生。此乃就预流果之钝根言。
注二十一.【垓】:同“垓”。《佛本行集经》云:“百百千为千万,千万百为十亿,十亿百为千亿,千亿百为万亿,万亿百为千万亿,千万亿百为十兆,十兆百为千兆,千兆百为十万兆,十万兆百为十京,十京百为千京,千京百为十万京,十万京百名为‘垓’也。”
注二十二.【十二部】:全名十二部经,即为十二种演经的方法。1.梵语修多罗,此云契经,经中直说法义之长行文,谓其能契理契机也。2.祇夜,此云重颂,或应颂,应于前长行文重宣其义,每句字数有规定者故曰偈。3.伽陀,此云讽诵,又曰孤起,不依长行而直作颂偈者。4.尼陀那,此云因缘,如见佛闻法因缘,及佛说法之教化因缘,如经中序品即因缘经也。5.伊帝目多,此云本事,佛说弟子过去世因缘之经文。6.阇多伽,此云本生,佛自说过去世之因缘经文。7.阿浮达磨,新云阿毗达磨,此云未曾有,记佛现神力不思议之经文。8.阿波陀那,此云譬喻,经中说譬喻之文。9.优波提舍,此云论议,以法理论议问答之经文。10.优陀那,此曰自说,无问者,佛自说之经文。11.毗佛略,此曰方广,说方正广大真理之经文。12.和伽罗,此曰授记,说声闻菩萨授记之文。此十二部中,修多罗,祗夜,伽陀之三者,为经文之体裁;余九部为经文之内容,各载其别事之不同,故共合而成之,则为十二部经,亦名十二分教。
注二十三.【地上菩萨】:菩萨分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等觉。此地上即指十地中之菩萨而言。
注二十四.【一小劫】:一增一减之数约人间16,798,000年。
注二十五.【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共二十八层未解脱的凡夫天。
注二十六.【多陀阿伽度】:佛号之一,达于如实之人,又曰:如来。亦曰:如去。
【阿罗诃】:佛十号之一,译曰:应供。
【三藐三佛陀】:佛十号之一,译曰:正遍知,正等正觉。
注二十七.【星宿劫】:我们现在这个世界称之为“贤劫”,计有成、住、坏、空四个中劫而成一大劫,而在住劫里都有千佛出世度生;贤劫毁坏之后,未来再生的那个世界,就叫“星宿劫”。亦与贤劫一般,有千佛出世度化众生。

本书引用参考书目: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
弥勒下生经(五种原译)
维摩诘经
无量寿经
大日经疏
禅秘要法经
正法华经
弥勒上生经述赞
弥勒三经(慈灵居士)
弥勒讲式
上生经讲要(太虚大师)
释净土群疑论
佛名经
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赞(窥基大师)
念佛镜
佛本行集经
菩萨处胎经
贤愚经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讲义(茗山法师)
弥勒上生经白话译注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疏(默如长老)
佛光大辞典
佛学辞典


                    撰于二○○○年十月

 
 
 
前五篇文章

论慈宗高僧与战争

《弥勒下生经》里头的国土理想及生态,环境理念

《上生经》开启心灵的天宫宝盒

云冈石窟佛教雕塑

敦煌莫高窟佛像雕刻艺术

 

后五篇文章

北京地区的摩崖石刻概述

道流西域,名被东国的鸠摩罗什

中国哲学史诗——咏鸠摩罗什

从生态学角度透视中国佛教之少林文化

南阳当代律僧---云门寺明醒和尚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