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庙宇的空间组织——以山西五台山的庙宇为例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庙宇的空间组织——以山西五台山的庙宇为例
  王镇华
  德简书院主持人
  佛学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壹、建庙的态度
  建庙真的不是开店,入庙要诚意感人而非俗气逼人,台湾能盖出宗教虔诚的庙不多,三峡祖师庙,好坏暂不论,虔诚之心感觉到了,虔诚最起码要做到不计功、不计时。
  宗教本非功利,且为超越时空之追求,发愿盖庙之始,即应本此“不计功、不计时”的原则,真正以心血创造出一片感人的净土;否则劳民伤财,造出的空间,去不掉那层俗气,徒增佛累。当然,正面“对庙的认识与如何要求”是下一步的重点。有人盖庙坚持古法古制,有人盖庙想带有新意、新的精神;新旧的尴尬常常有的。其实,只要担心自己的体验(不论佛法或庙宇建筑)是否深入到家,真有所感,新旧不是问题;也许最古的,做出来仍新意十足,很有现代感。反之,庙才盖好,就已是死的,再新的材料、技术、观念也无法使之复活。新旧对立,其实是科学的特性,人文方面固然也有新旧之争,但那不像科学,在科学上那是重点,在人文方面重点不在那。人文上,要找到新旧的衔接点,那才是文化的起点,所谓万古常新,亦古亦新,在艺术史上的例子很多。
  佛家佛法深奥,通俗之言“明心见性”四字,亦足以玩味良久,我觉得庙宇空间要能做到明心见性,虽不中亦不远矣!
  贰、庙宇的规划与设计
  在台湾参观庙宇,每觉得空间的节奏不易体会,许多殿阁罗列其中,规模宏大者有之,心血灌注者有之,唯从建筑空间的立场去欣赏,往往若有所失,不易得其心动之处。民国77年趁探亲之便走访了六省二、三十处的庙宇,觉得中国各地庙宇风格变化很大,华西、华北、华南的庙都不相同,即使北平一地的庙也不拘一格,但在参观时,其空间的节奏感却异常分明,起承转合,颇有一“文法”存在其中。今以山西五台山地区的庙宇群,试做归纳分析。在进入主题之前,先讨论一下庙宇规划与设计的问题。
  经济起飞,庙宇成灾,公寓一楼、顶楼,旅馆顶楼都可盖庙,其随机应变的程度,就像开杂货铺一样,“庙店”之名不径而走。庙宇的规划、设计下列几项值得参考:
  利用自然环境的特性,呼应自然以五台山而言,除五山环绕之趣外,五台山的云是塑造这佛教圣地、清凉世界,不可或缺的要素。台怀镇居五山中央,全镇几乎全是庙宇,步履其间,每觉云与庙戏,忽隐忽现,变化无常,对人生极易兴起某些念头,若有所悟。日本乡下小庙,神龛上不置一佛,仅龛壁开一窗洞,帘后即自然风景。韩国有些庙很重视塑与山水呼应之气质,这都可以说明自然环境感染力的引用是庙宇的根本力量。
  建筑群或庙宇群的配置五台山台怀镇,镇内有近二十座庙,镇郊五台内也有二十几座,台外有十几座,这是指保存下来的,镇内的庙宇群彼此之间明显有互借或互相配合的配置关系,如大塔院寺的大白塔、菩萨顶的轮廓等是诸庙借景最多之点,庙与庙间的高墙巷道,穿梭互衬,形成一饶有趣味的庙群。又如佛光寺,据当地人告知,现存佛光寺之照壁至河边(徒步约20分钟)原本都是庙群,佛光寺是庙群的压轴,有所谓“走马关庙门”的说法传下。香客要游完前头群庙,最后才能一登佛光寺的大雄宝殿。另如太原晋祠,它也是一庙宇群、圣母殿周围还有读书台、叔虞祠、关帝庙、文昌宫、三圣祠、公输子祠、水母楼等,形成一泉水、庙宇、园林交织的空间趣味。
  庙宇的空间组织(这就是后面要介绍的)
  环境空间的品味以不特殊化为原则,即:“不特别将庙宇空间诠释为有别于日常生活的空间经验,反而能把平常环境中朴素美妙的本质凸显”,才是“如来本色”。当然环境中有奇峰异水固然可喜,但也不值得过份强调,能于朴素中见妙觉,才是佛教原味。强调特异,只是方便法门,大乘正途,要懂得苦海就是净土,如何以娑婆衬出或化成婆娑,正是庙宇设计的考验。据说日本乡下有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庙,都有一种朴素宁静的禅味,不以装饰、华丽憾人,平平淡淡的自然有股动人的机趣。
  参、庙宇的空间组织
  我把五台山地区我看过的十九处佛教庙宇,按其构成元素,列表归纳起来,得到如下几点心得:?庙宇的空间组织一般有:形势、引导、门殿、大雄宝殿、变化等五个段落,这是在主要轴线上的空间组织,若有侧院者,大致也不影响主线上的基本格局。
  形势形势即利用地理、山水等自然条件。如菩萨顶位居台怀镇镇内北方小山头上;殊象寺背山朝山有明显呼应;观音洞,整个沿山壁而建,山道、亭、殿、洞无不妥贴见势。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佛光寺有明显的风水考虑,透过它我们可以一睹唐代风水的分寸。在大雄宝殿中殿外望,左侧有一低延的山峦,右侧有一较高的山脉,前行很远之后偏回居中形成一主峰,大殿本身座落在一山头腰麓之间,正所谓“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龟”齐全了,这是中国人原始的空间需求;龙虎意味有力的护卫,左右有防护,朱雀意味开展空旷,没有阻挡,玄龟意味坚实长久,可以蕴酿。至于中殿正对的山峰,应该就是今天所谓的朝山了。由于够远,所以没挡的感觉,反而有种高大的气势,这大概就是朝山的要求吧!整个讲来,周围山势尽收殿中,反之,殿中空间延伸出去空旷非常。这就是唐代朴素的风水。没有所谓祖山、少祖山,只有主山;没有所谓肩辅、外辅,只有龙虎;没有案山,只有朝山。从庙中走出,路上更见朝山当道,轮廓优美,一水横过,雄秀兼足。
  引导庙宇前往往有一些引导的设施,如:引道、牌楼、巷道、照墙、阶梯、山门、旗杆、石狮子、小塔等,先后次序不一,作用也不同。引道只是道路,巷道则有净化作用,因它两墙之间,别无他物。牌楼,提示地点到了,可以穿过的空间。照墙,一为对景,一为塑造入口空间,空间巷道转折处,也常做照墙。阶梯常与山坡台面一起,对朝山香客阶梯常造成其登临庄严的心情。108阶,尤其累人,见佛诚不容易。山门通常指庙前独立的小门,非指门殿,有设置数道山门的,如万佛阁等。五台山庙前设旗杆的很多,以石狮、石碑、小石塔点缀入口的也有,它们的尺度很讲究。
  门殿一般称天王殿,殿中设四大天王,殿侧常见有钟鼓楼,与殿一字排开,也有将楼与殿拉开设于转角的。太原崇善寺,大雄宝殿前庭院内左右各有钟鼓亭一座;独立亭的做法,也许是较早的配置方式。
  大雄宝殿(主殿)门殿后即大雄宝殿,唯规模大的庙在殿前常设一文殊殿等小殿,小殿的空间作用当然是衬出主殿,菩萨顶的做法很绝,小殿一进做成殿小碑大,树大,大雄殿一进,则做成殿大坊小,它在主庭上放一座小巧的石坊门,二进空间迥然不同趣味,而主宾分明。
  变化一般小庙大雄殿之后就没了,大庙则依地形、规模各个变化不同。以五台山最古的显通寺为例,大雄殿后有放骨灰的无梁殿,之后还有一清凉台,台上有铜铸的清凉殿,最后以一高高的后殿收尾(后殿似为藏经阁之类的建筑)。清凉台上的照墙、铁塔、无梁小殿等,尺度全缩小了,显得空间玲珑,诚另一清凉世界也。大雄殿之后的空间节奏另有一番味道。
  为了带出大雄殿后面的变化,五台山庙宇常以穿过高台的拱券为转折手法,台上有屋则为台楼,台上无屋也有成院的,即合院。总之,穿过拱券就到另一空间了。这种手法,如圆照寺、碧山寺、殊象寺、南山寺、龙泉寺、金阁寺等都用了。建筑群的收尾,不是后殿就是后阁楼,如显通寺、罗□寺、菩萨顶、碧山寺等,唯不能确定是否都做藏经阁用。显通寺后阁住有高僧,内设炕床,烧柴火口设在屋外廊下。有些庙设有塔院,如圆照寺、镇海寺、龙泉寺等,塔院都在西侧,符合西方极乐世界之习知。塔的位置反应时代变迁,塔院寺居殿后正中,较古。设有后山门与车道的,有佑国寺与万寿寺,不过是否旧制不确定(现有机构设于其中)。五台山的庙宇群也许还有别的格局,因我所见不及半数,若仅以所见而言,其空间组织是很清楚的:“起”在形势与引导;“承”在门殿;“转”在主殿与变化;“合”在后殿与庙墙。当然起承转合的分法容有不同分法,然而其节奏是有头有尾的,是有变化的,它不会东一座殿,西一座阁,以高大数多取胜,那只会造成观者心理的浮动、茫无头绪。
  庙宇的动人不在装饰,不在庞大,能任运自然,合理组织才是大法。中国庙宇的空间,还有一点必须在此特别提出,即空间高潮的处理,一般当然在大雄宝殿,但实际上,若庙宇所在的大环境有很好的自然特色,尤其能带人进入造化感动、冥思者,庙宇往往会将象征高潮放在大雄宝殿,而把实际高潮放在环境整体感动上。年老人到了大殿就住宿安下,年轻人再从庙后山径一登雄峰,再探幽胜,是常见的庙宇安排。
  肆、余绪
  印象中,除五台山地区,印象较深的庙,还有:
  西安:清真寺(回教)兴教寺(玄奘墓塔在寺中)三原城隍庙(三原,于右任老家)
  太原:吕祖庙(道观)晋祠(庙群)
  北平:雍和宫(喇嘛庙)白云观(道观)碧云寺(国父停灵处)
  大同:华严寺(最大单檐独栋木构)善化寺(普贤阁在寺中)应县木塔,北寺(净土寺)
  杭州:岳王庙(岳飞墓在其中)虎跑寺(弘一法师住处)这些庙的空间组织都颇不同,值得一一分析后,再做地区的比较。
  伍、附带:
  紧急呼吁在参观五台山及其他地区庙宇时,除了文革的破坏,维护失当的破坏也很严重。凡有老匠人在而主事者心态正确的,就修的很好;凡是把古迹当观光摇钱树的,就惨不忍睹。
  大陆古迹根基深厚,功利心临时的措施加上去,非常刺眼,美丑立判,连主事者的心态也暴露无遗。在此先做一紧急呼吁:在各种维修措施中,请不要碰彩绘部分,凡塑像、梁架、窗棂、壁画等上彩部分,没有真懂的专家就千万不要碰──原因很明显,一上新彩,整个庙宇的古朴气质全没了。传统“除旧布新”的维修观念是有条件的,今天我们已极缺这些条件。今天应修旧如旧,不要修完如新。相信全世界到大陆参观古迹的人士,都乐于与我一道在此呼吁:请刷下留情!原貌才有情。“还老返童”的修法,实在不如“延年益寿”。

 
 
 
前五篇文章

浅释禅宗寺院建筑的总体布局

佛教建筑

少林寺历史概述

赵州和尚的生平化迹

北京文物地点总汇--西城

 

后五篇文章

札熙寺吉祥显密兴盛洲志

昙鸾法师传记资料(七种)

金元碑刻使少林寺成为研究元史“宝地”

甘南郎木寺的“羌姆”艺术(图)

强巴林寺 绝美的唐卡(组图)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