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物换星移几度秋 九华山佛寺兴衰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皖南山区北部青阳县境内,面积百余平方公里。九华山为山地地貌,奇峰峻岭、重峦叠障、悬崖峭壁、怪石峥嵘。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山势嶙峋嵯峨,共有99峰,其中以天台、莲华、天柱、十王等9峰最为雄伟。主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为九华山最高点。境内主要胜景有九子泉声、五溪山色、莲峰云海、平岗积雪、天台晓日、舒潭印月、闵园竹海、凤凰古松等数十处。
  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唐代大诗人李白,以山的九峰似天然削制成的九朵莲花,而改旧名为九华山。九华山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旅游区,土特产以九华毛峰茶、竹木器具、折扇和石雕工艺品著名。
  九华山名刹古寺林立,与自然风景巧妙结合,素有“莲花佛国”之称。早在1200年前,释地藏就在山上开创佛寺,并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浙江普陀山,逐步形成地藏、文殊师利、普贤玉、观世音四大菩萨的道场圣地,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即有名僧伏虎,在九华山拾宝岩建伏虎庵。
  九华山佛教兴起于唐
  李唐王朝290年间,佛教盛行。安徽境内也出现了名僧、大寺,九华山佛教兴盛的历史就始于唐代。据《安徽通志?佛门龙象传》、《神僧传》、《九华山志》等书记载,九华山佛教的开创者释地藏,俗姓金,名乔觉,新罗国人,出生于新罗国王近属的王室贵族家庭。身高七尺,头顶有奇骨耸出,貌恶而心慈,聪颖过人,才力可匹敌10人,24岁祝发为僧。
  唐开元、天宝年间金乔觉从新罗航海来华,携白犬一条,卓锡九华。他“睹兹山于云端,自千里而劲进,披榛援葛,跨峰越壑,得谷中之地,面阳而宽平,其土黑壤,其泉滑甘”,于是居住在东崖峰的岩洞里(后人称为“地藏洞”),岩栖涧汲,过着清苦的禅修生活。至德二年(757)山下长老诸葛节等数人结伴登山,一路只见深山峡谷,荆榛莽莽,寂静无人。到东崖见岩洞内唯有释地藏孑然一身,闭目端坐,旁边放着一个折足鼎,里面盛着白米掺杂白土煮的剩饭。诸葛节等人见到这般光景,大吃一惊,说和尚如此苦行,是我们往日未有供养和尚的过错。于是共同筹划兴建禅舍,供养地藏。不到一年时间,建成了一座初具规模的庙宇。
  建中二年(781)池州太守张岩,因仰慕地藏,施舍甚厚,并且奏请朝廷准许建造佛寺,被赐名为“化城”。郡内的官吏和地方一些豪绅士族,纷纷以师礼皈依地藏,向化城寺献予大量财帛。
  “唐武法难”时遭遇巨创
  九华山佛寺始终保持着中国式佛教的传统。但地藏本人及其弟子们究竟属那一宗派,无法考证。有的认为地藏拜诵《华严经》,应属华严宗(贤首宗)。有的佛教徒认为地藏本身就是菩萨,超越了宗派范围,不应属任何宗派。地藏后的唐代名僧有胜瑜、道明、智英、道济、超永,诗僧有神颖、应物、冷然、齐己等人,均名重一时。
  唐武宗李炎在位的会昌年间,推行道教,排斥佛教。他好神仙术,拜道士为师,下令毁废佛寺,焚经毁像,勒令僧尼还俗。这个时期,佛教史上称为“唐武法难”。当时九华山佛寺有大小13座,均被毁废。在李炎服丹中毒,一命呜呼以后,李炎的儿子李忱继位,杖杀了道士12人,又颁布允许佛教恢复的诏令,九华佛寺才又得到修复,僧伽重聚。但因遭剧创,元气大伤,不复昔日旧观。
  两宋时期,九华佛教略有发展。除先后修复唐代建造的佛寺庵院外,新建了净居寺、圣泉寺等6所,使九华山的寺庙增至25座。朝山进香的善男信女日渐增多,香火日趋兴旺。南宋名臣、学者周必大,遍游九华,撰写了《九华山录》。
  明清时香火最盛
  明清两代是九华佛教的鼎盛时期。明洪武二十四年朝廷赐金修建化城寺,宣德二年、万历十一年、三十一年又屡次赐金修葺主刹化城寺和肉身宝殿。万历十四年、二十七年先后颁赐两部《藏经》,并赐予量远和尚以紫衣,优宠备至。天顺元年化城寺主持道泰和尚殁于寺内,因道泰和尚生前曾奉旨进京,在北京万寿寺任戒坛宗师,故景宗朱祁钰特派遣使者持他的“谕文”专程上山致祭,可谓哀荣已极。朱明王朝的重视,使九华山的影响越来越大,常住山上的僧众日益增多,朝拜九华的佛教徒岁无虚日,香火愈加兴盛。
  九华山的风光与黄山有相近之处
  清康熙帝、乾隆帝屡次巡游江南,对九华山佛教也发生了浓厚兴趣,派官员专程上山向地藏致祭,屡赐重金修缮化城寺,钦赐“御笔”匾额。清帝对九华佛教如此优隆相待,不无政治上的需要。此后,九华佛教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寺庙林立,僧伽云集。金地藏可谓是“身后沙门多似沙”了。又形成百岁宫、甘露寺、东崖寺、祇园寺“四大丛林”和“香火甲天下”的局面。
  咸丰八年,太平军与清军激战于九华,许多佛寺禅院毁于战火。战后,清廷扶持佛寺恢复。光绪年间给甘露寺、百岁宫等寺3次赐予“龙藏”(《藏经》)各一部。地主绅商及善男信女竞相捐输,佛寺、精舍修复很快,还陆续出现了一些茅蓬小庙。祗园寺、东崖寺、百岁宫等大的丛林又恢复了“授戒法会”、“讲经法会”,开坛讲授戒律和《法华经》、《地藏经》等,并刻补经书雕板,印刷发行。各寺都恢复“水陆法会”等宗教活动。清末,有名的月霞法师等人在翠峰寺创办了一期“华严大学”,专门讲授《华严经》。著名的虚云和尚等人曾在这里参学。东崖禅寺的住持心坚和尚,当年还在校里充当一名挑水的“水头”。彼时九华道风和香火兴旺的景状不减当年。
  九华山上,云烟淡薄,就是最大的道场
  抗日时佛寺被毁严重
  辛亥革命后,各寺院互有兴衰,仍保持着佛教名山局面。位于化城寺前的九华街,有百余户人家经营着香烛、木鱼、念珠之类宗教用品和九华土特产的生意,买卖兴旺。1938年秋,日本侵略军侵掠九华,铁蹄所至,践踏了幽静名山,巍峨古刹被纵火焚烧,法华寺、九莲庵、佛陀里、东崖禅寺等处佛寺、殿宇都化为灰烬。各寺院损失惨重,僧尼纷纷离山,星散四方。
  九华山现存的寺庙建筑,大小78座,主要殿宇已修葺一新。全山佛寺所供奉的各种雕制佛像约1500余尊,有的已重新敷金。珍藏的佛教文物,现存1300余件,经修复整理,部分已重新展出。

 
 
 
前五篇文章

亦有可闻:海天佛国普陀山

对茶艺的一点哲学思考

茶道的载体——茶的意境

石窟中的雕像

寓意丰富的天王殿造像

 

后五篇文章

千年古刹光孝寺

略谈辰河目连戏与佛教传播

《红楼梦》佛教观念的民俗化及其艺术表现功能

胡立新居士谈佛教发展传播的三个历史阶段

瑜伽密教志(佛祖统纪)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