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从旅游学的角度看佛教在山西的重要地位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从旅游学的角度看佛教在山西的重要地位
  谢路军
  什么是旅游呢?就经济学的观点来说,旅游就是现代化人类生活的一种消费。外出旅行或游览有各种消费,它包括交通、住宿、饮食、购物、通讯等。旅游业已成为世界规模宏大的产业,是现今世界最具活力、最有前途、经济效益最高的产业。
  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是随着近代世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近代旅游业发端于19世纪中叶的西欧和北美。伴随着火车和轮船的出现,19世纪60和70年代,西欧和北美出现了专门组织国内和跨国旅游的旅行社。20世纪前半叶,世界经济在危机、战争和革命风暴的冲击下起伏不定,世界旅游业也时兴时废、时断时续,发展缓慢。20世纪后半叶,世界的主题从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世界旅游业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从1950年到2000年,国际旅游人数从2520万增加到6.89亿,增长了27倍;国际旅游收入从21亿美元增加到4760亿美元,增长了266倍,发展速度高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①]旅游已从少数权贵豪富的特权享受,进入到普通百姓的家庭,成为现代生活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
  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中的最大产业,成为许多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创汇来源。1996年12月世界旅行和旅游协会发表研究报告指出,旅游业是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也是雇用职工最多的产业。世界旅游业将在巨大的社会需求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超前、持续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WTO)《全球旅游市场趋势》(2001年版)预测,1995~2020年间,世界旅游业的年均增长率为4.1%左右,2020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次将达15.6亿。[②]
  总之,20世纪后半叶,世界科技革命的突破和政治经济文化的飞跃引发了一场“旅游革命”,同时这场“旅游革命”又对“世界经济、环境和生活产生了深邃的影响。”[③]人类已进入全球性的“大众旅游时代”。
  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旅游业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被确认为应予积极培育的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业被列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重点产业或先导产业,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旅游组织曾预测,到2020年时,中国将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旅游接待国和全球第四大国际旅游客源产生地。[④]
  按照我国国家旅游局制定的发展规划,到201 0年,我国旅游业的总收入将达到1 3.1万亿元至14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左右,旅游业将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⑤]
  二、“旅游资源的大省和旅游产业的小省”的山西旅游业
  在旅游区域划分上,山西属于中原旅游区(包括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四省)。中原旅游区属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在中华民族有迹可寻的4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几乎有3000年是在这一地区建都的。全国七大古都本区超过了一半,有四个之多;三大石窟占其二;五岳名山居其四;有华山之险、泰山之雄、五台佛国、少林拳术。此外,举世闻名的长城、中华民族的鼻祖——黄帝的衣冠冢也位于本区。这里的民风民俗,无一不是中华文化的生动体现。山西、河南、山东、陕西等地区的民俗风情同出一源,仔细考察各地的风土人情、城街巷陌,会发现它们有许多的共同之处。
  山西因地处太行山以西而得名,又因春秋时大部分地区属于晋国,故简称“晋”。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炎帝、尧、舜、禹都曾活动、建都立业于此,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夏朝也建立在山西。山西省的外围有黄河流过,而境内又有不少山脉如恒山、五台山、天龙山、灵空山等,因而有“表里河山”的美称,意指“外面有河、里面有山”。
  山西旅游景观主要集中于“五区一线”。太原旅游区:晋祠、平遥、晋阳湖等。大同旅游区:云冈石窟、华严寺、蒸汽机博物馆。五台山旅游区:佛教建筑、唐代建筑和雕塑。黄河水上旅游区:壶口瀑布至大禹渡。临汾一运城旅游区:洪洞大槐树、明代监狱、关帝庙等。一线:晋南、太原、五台山。山西还有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恒山、北武当、五老峰等;长城胜迹分别为雁门关、平型关、娘子关等。
  山西是全国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尤其是人文景观之多,堪称中国之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山西旅游业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横向比较,山西旅游业在全国旅游业中的位置却不断下滑。现在,在全国旅游业中的排名是第二十七位。仅仅排在西藏、宁夏、青海、甘肃四省区的前面。[⑥]旅游资源的大省和旅游产业的小省,丰富的旅游资源与落后的旅游现状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导战略思想的今天,山西必须对历史和现状有一个深刻的反思和清醒的认识,并从中找出一条适合自身条件的思路。
  我认为,山西旅游业的腾飞关键在于对旅游资源的充分认识和利用。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山西有着广泛而深厚的影响,是振兴山西旅游业的重中之重。
  三、佛教是山西最重要的旅游资源
  何谓旅游资源?目前尚没有统一的认识。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常把旅游资源称为旅游吸引物(Tourist Attraction),指旅游地吸引旅游者的所有因素的总和,它不仅包括旅游资源,还把接待设施和优良的服务,甚至快速舒适的旅游交通条件也涵盖在内。
  由中国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评审通过的92版《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对“旅游资源”作了如下的定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它们有的表现为具体的实物形态,如自然风景、历史文物等;而有的则为不具有物质形态的文化因素,如地区民俗风情等。[⑦]
  作为旅游资源的客观存在极为广泛,既有自然的,也有人文的;既有景观性的,也有文化性的;既有古代遗存的,也有现代兴建的;既有实物性的,又有体察性的。旅游者社会组成和心理特点的多样性决定了旅游需求的多样性,旅游资源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丰富。山西不仅自然景观资源独特,而且具有丰厚的人文景观资源。佛教是山西最重要的人文景观资源。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我国以来,安息、康居等西域来华的僧人就聚居于都城洛阳,所以到东汉末年,洛阳就成了我国的佛教重镇。到汉献帝末年,由于中原离乱,随避难江东人数的增多,佛教便自洛阳而武昌,而建业,向南流布。因此说,三国时,南方就兴起了佛教。至于曹魏境内的佛教,则因其初采取了严格禁止黄老之道、神仙方术、鬼神祭祀的政策,遂使被当作此的佛教也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在进入西晋之后,佛教才得到一些传播和发展。佛教大规模的发展,则是在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以后和“十六国时期”。
  山西经历了五胡十六国中的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和后燕五个国家的统治,其中羯人建立的后赵、氐人建立的前秦,崇奉和扶植佛教。因此说,后赵时期佛教传入了山西,且得之于神僧佛图澄(231—348)。
  后赵(319—350)是石勒建立的一个独立王国。石勒(274—333)乃上党武乡(今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人,出身低微,不识文字,但他机智凶悍,有奇志,有谋略,能征善战,故而为将为王,乃至做了后赵帝王,他从后赵的政治大局出发,而“敬澄弥笃”,[⑧]尊奉佛教,大兴佛事,建立寺庙,“诸子多在澄寺中养之”,[⑨]还亲自拜佛发愿,求佛保佑。上行下效,致使佛教在后赵广泛流传,以至成为北方佛教中心。石虎(295—349)是石勒的侄子,在延熙二年(335)继承王位。他更加信奉佛教,崇拜高僧佛图澄。佛图澄在后赵从事了三十八年的弘法利生活动。百姓为了逃避赋税,投奔佛寺,削发出家者众多,后赵境内兴起了佛教。山西在后赵境内,当然也兴起了佛教。
  由于后赵石勒、石虎二位皇帝崇奉和扶植佛教,倾心敬奉神僧佛图澄,遂使他将佛教自洛阳传播于山西境内。五台山在山西东北部,此时必然会有佛法流布。但佛教寺院还没有建立起来。
  到前秦时候,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法、僧三宝,就在五台山地区健全了。这主要得之于佛图澄的高足弥天释道安及释道安的高足释慧远等著名僧人。
  佛图澄、道安和慧远都是中国早期佛教最著名的高僧,他们的弘法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佛教在山西的传播和流布。
  西晋之际,开始有了净土信仰实践者的记载。如《法苑珠林》卷四十二说,西晋时,有阙公则与其弟子卫士度信奉净土,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据说阙公则是赵人(在今山西境内),平时恬放肃然,勤于法事,晋武帝年间死于洛阳。据说后来有净土信仰者在洛阳白马寺修念佛法门,读《阿弥陀经》,闻空中有唱赞之声,抬头见到一人身形雄壮,仪服整丽,对诸人说:“我乃阙公则,今生于西方安乐世界。”这是现存文献中所看到的最早的关于净土信奉者的记载。
  唐代净土信仰,北方以山西太原和都城长安为两大中心。太原自北朝以来就形成了净土信仰的中心。由于昙鸾(476—542)、道绰(562—645)等人的活动以并州为中心,晋阳、太原、汶水诸县僧俗均信奉阿弥陀佛,甚至连七岁左右的儿童都知道诵念阿弥陀佛,净土信仰传播之普遍可窥见一斑。昙鸾曾著《往生论注》等书对净土念佛法门作了系统论证,道绰的《安乐集》、善导的《观无量寿经疏》等净土著作都是在吸收昙鸾净土思想的基础上撰述的。昙鸾、道绰等相继活动的汾州石壁玄中寺,也因而被后世奉为净土宗的祖庭,其影响在日本尤为深远。
  净土宗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流传着“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的说法。杨文会评价说:“义理之深,莫过禅宗;流传之广,莫过净土”。我们不得不为山西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所叹服。
  唐末五代迅速兴盛的禅宗后来发展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唐五代禅宗在今山西境内也有流传。从现存资料来看,早期禅宗中属于神秀法系的北宗,属于慧能法系的南宗在今山西地区都有所流传;后来成为禅宗主流的南岳——马祖法系和青原——石头法系的禅派也在此地区有所传播。
  唐代的华严宗虽是由法藏(643—712)正式创立的,但经澄观(738—839)有很大发展。澄观就曾长期在五台山生活、研修,著有《华严经疏》、《华严经随俗演义钞》,吸收禅宗思想,用心性论解释华严宗的法界思想很有特色。澄观的弟子宗密(780—841)著《圆觉经大疏》、《圆觉经大疏钞》、《华严原人论》、《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等,不仅对华严宗教义继续作出新的解释,而且结合时代特点提出系统的禅、教会通论,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从文物古迹看,山西境内有全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有中国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五台山南禅寺大佛殿,有荟萃魏、齐、唐、宋、金、明、清各代多种建筑于一寺的五台山佛光寺;巧夺天工的北岳恒山悬空寺;中国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大同云冈石窟;中国现存最大的佛教殿堂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及惟一幸存的辽代建筑模型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天宫楼阁;中国现存最完整的辽金建筑群大同善华寺;现存最古最高的木构塔式建筑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大陆保存佛经最多最完善的古刹太原崇善寺;号称“中国明代彩塑艺术博物馆”的平遥双林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其罗汉殿内的宋塑18罗汉,个个鲜明逼真、生动传神,被誉为海内彩塑珍品;曾经珍存当今世界上惟一的大唐佛经《赵城金藏》的洪洞广胜寺和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大型琉璃古塔广胜寺飞虹塔;著名的爱情传奇故事《西厢记》发生地的永济普救寺和中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的普救寺莺莺塔等等,梵宫宝刹遍布三晋。
  山西现存古建筑中也以古代佛寺为最多,保存也最为完整,其中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序列的即达近百处,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知名度。新中国成立以前,国外曾有人断言,在中国土地上已根本不可能寻找到唐代建筑实物。事实是,在中国土地上不仅完整地保存着四座唐代佛教建筑实物,而且这四座建筑全部坐落在山西省,它们分别是,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芮城县广仁届正殿和平顺县天台庵正殿;其中以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建筑最为久远,始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山西古代彩塑与古代壁画现存数量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均排在首位,其中古代彩塑12712尊,古代壁画23062平方米。它们绝大部分分布在古代佛教寺庙中。大同华严寺辽塑菩萨像曾引得郭沫若先生赞叹不已;洪洞广胜寺明应王殿杂剧演出图至为精彩大度,是研究中国金元时期杂剧演出的实物。
  山西还拥有其他多种类型的人文旅游资源,如近些年来,国家文物部门在灵丘县境内考察,发现了数量达数百处之多的曲回寺“石像冢”群落,冢中多藏唐代石刻佛像。
  由上可见,离开佛教,山西的旅游业就失去了半壁江山。所以,佛教是山西最重要的旅游资源。我们必须对此有清醒地认识。
  四、正确运用佛教旅游资源之我见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过去由于受“左”的错误思想的影响,对佛教在旅游业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清醒地认识,使山西旅游业丧失了一次又一次机遇。举例说,山西的玄中寺,是佛教净土宗的发祥地之一,日本人认为,日本佛教净土宗就是从玄中寺发源的,因而视玄中寺为“祖庭”。1992年,是净土宗昙鸾大师圆寂1450周年,日方主动要求搞个大法会以作纪念,因山西有关方面的原因,最后双方不欢而散。观念陈旧问题在其他旅游项目上也有表现。如永济鹳雀楼项目,这个项目是连江泽民总书记都非常关心的大项目,如果复建成功,山西旅游业就会出现一个新的龙头,山西的旅游格局就会发生巨大变化。1993年,国家旅游局在山西召开全国旅游计划工作会议时,曾经和山西研究过这个项目,并初步制定了一个方案,在国家旅游局1994年的计划中,已经列上了鹳雀楼项目,安排了500万元投资,当时中达企业集团也做好了参与投资的准备。但由于前期工作进展缓慢,省里的配套投资没有落实,项目没有开工,国家旅游局的投资后来被调整走了,中达企业集团的投资也没有进入。于是,项目一拖再拖,一直拖到1999年。这又是陈旧封闭的思想观念在作怪。[⑩]
  (二)“对外交流,佛教为媒”。佛教在山西的对外交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这一点也是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的。今举山西交城的玄中寺为例进行说明。玄中寺是我国净土宗的发源地。据碑文,它始建北魏文帝延兴二年(472),竣工于北魏承明元年(476)。玄中寺之所以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寺院,吸引大批中外信徒前来礼谒朝拜,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在中国净土宗形成、发展史上特殊地位。据《日本佛教大辞典》(1988年版),净土教信徒共计二千零四十四万。悠悠岁月中,究竟有多少日本净土信徒来中国寻找、察访祖庭,限于历史的记载与资料,一时很难讲清。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真宗大谷派著名学者常盘大定对祖庭的勘察与考证,是中日佛教史的重要大事。常盘大定(1870—1945)专门从事中国佛教史研究,曾五次来中国实地考查佛迹。1920年(大正九年),他第一次考查佛迹时巡拜了玄中寺,并公布于世,实现了日本净土信徒落叶归根的感情。从此,玄中寺也赢得了广大日本教徒的敬仰,在他们的心目中,玄中寺是精神故乡,为增进中日人民的传统友谊开阔了新的途径。
  1942年,常盘大定与其法弟菅原惠庆率领一个日本佛教代表团来至玄中寺,同中国净土大德共同举行了盛大的昙鸾大师圆寂一千四百周年法会和玄中寺奉赞大法会。以玄中寺为轴心的中日佛教徒交流,在解放后揭开了新的一页。自五十年代以来,日本净土信徒非常关心玄中寺的重建工作。1953年,菅原惠庆长老亲自写信给周总理,建议修复净土宗祖庭玄中寺。1954年,廖承志访日,在本愿寺会见大谷光畅时,明确表示中国政府准备拨款修复玄中寺。菅原先生听到后,汇集技艺超群的佛画师,精心绘制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善导大师的肖像,作为将来“玄中寺开光法会”的献礼。1954年,玄中寺的修复工程开始动工,1957年竣工。在玄中寺礼品陈列室内,保留着自1973年5月至1982年6月日本佛教人士拜谒玄中寺的名单,从这些名单上可以看出十余年来日本净土教与玄中寺的频繁往来,可以看出礼敬中国三祖师的规模和盛况。仅1979年,到玄中寺访问、朝拜的日本佛教代表团就有六十余个,一千二百余人。今日的玄中寺祖师堂内不仅供奉着日本净土门徒制作的三祖师像,还供奉着数位日本净土教史上的知名大师莲位。这是应日本教徒的请求而安放的。它告示人们,中日两国人民必将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由上可见,佛教的确在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政治上,佛教担负着促进人类和平的“黄金纽带”的积极作用;在经济上,佛教可以作为媒介吸引大批的外国信徒和游客来中国朝拜和观光旅游;在文化上,佛教可以为中外文化传播作出贡献。
  (三)“经济发展,佛教先行”。山西的经济发展是一盘棋。太原作为省会城市,其地位举足轻重。我们制定发展计划时,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形成以五台山佛教圣地为龙头,以太原为中心,从大同到运城中轴启动,从太行到吕梁两翼齐飞的新格局。[11]
  首先,要抓住五台山这个龙头。所谓“龙无头不行”。有人形容山西旅游景点景区的整体现状是“满天星斗,缺少月亮”。缺少月亮,也就是缺少龙头。据史志记载,五台山在中国佛教文化史上占有“四个第一”的特殊地位,即中国出现的第一个佛教菩萨道场,中国兴建的第一座佛教寺庙,佛教在中国第一次剃度汉僧,中国第一次发现佛舍利塔(大白塔)。五台山保存了北魏、唐、宋、金、元、明、清、民国八个朝代的建筑,唐、宋、金、明、清五个朝代的壁画,唐、宋、金、元、明、清、民国七个朝代的彩塑,以及石、木、玉雕刻作品和佛经。康熙帝五巡五台,乾隆皇帝六上宝山,其名气之盛,全国之首。不仅如此,五台山还是一处避暑度假旅游的胜地,自古就有“清凉世界”的美称。紧靠五台山,还有山西最大的民俗馆——河边民俗馆(阎锡山旧居),也是北中部地区极具特色的旅游景点。为此必须下大力气,集中力量把这个龙头抬起来,通过改善五台山的可进入性,通过全方位的开发,彻底改变五台山“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形象,改变五台山冬季无旅游的形象,使五台山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大佛教旅游名山。
  其次,要抓好太原市旅游中心城市的建设。所谓“画龙点睛”,五台山这个龙头的眼睛并不在五台山,而是在太原。太原也有着丰富的佛教旅游资源。山西省会太原,位于山西中部,已有2400多年历史,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山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著名的名胜古迹有晋祠、永祚寺、双塔、崇善寺、天龙山石窟、龙山石窟、山西省博物馆、蒙山等。其中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的双塔寺塔,八角十三级,高50多米,是太原市的标志。事实上,太原还是全省旅游的中心和集散地,如果没有太原旅游中心城市的建设,全省旅游就难以有效启动。如果没有太旧高速公路的建设、原太高速公路的建设,如果没有武宿机场的建设和太原火车站高架候车室的建设,五台山恐怕很难取得今天这样的旅游地位。这也是整个山西旅游腾飞的点睛之笔。
  再次,以大同、忻州、临汾、运城等旅游城市为支点,开发建设好中轴线。南北一线是山西旅游资源的密集区域,形象地说就是山西旅游业的“龙身”,或者说是骨架,地位非常重要。中轴线开发要重点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交通问题,实行“景随路走、路为景开”的优先扶持办法。二是解决好区域布局中“满天星斗,缺少月亮”的问题。北部主要是大同云冈石窟和恒山,南部主要是壶口瀑布和鹳雀楼(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以王之焕的一首《登鹳雀楼》而名扬四海),这四颗月亮升起来以后,在区域内足以形成众星捧月之势,带动诸多的旅游景点,而且南北交相辉映。
  第四,对山西以寺庙为主要特点的旅游形象而言,东西山区自然风光资源的开发、利用,担负着净化、美化山西旅游形象的作用。开发建设好太行、吕梁两翼,形成大鹏展翅之势。太行和吕梁山区是山西自然风光资源的密集所在,管涔山、北武当山、庞泉沟、蟒河、历山等等自然景观都分布在东西两山。
  总之,佛教圣地五台山的“龙头”作用必须发挥出来,太原的“点睛”之笔也不容忽视,从而带动整个山西经济的腾飞。
  (四)“信仰浓厚,佛教大省”
  现代社会中特别重视形象设计和招牌问题,好的形象、好的招牌,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惊人效果。打好“信仰浓厚,佛教大省”的招牌,是山西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招。环顾周边省区,各打一个招牌,河南打出了“河南——中国功夫的摇篮”的招牌,陕西则打出了“黄土文化”的旗号,山东则俨然以孔子的传人自居,突出了“儒家文化”的形象,内蒙古则突出了自己“草原风情”的特色。
  那么,山西设计什么形象、打什么招牌呢? 山西还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传说中的尧、舜、禹都曾在山西建都。五千年的历史,为山西留下了难以计数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前两年国家文物部门曾经作过这样一些数字统计:山西境内目前仅登记在册不可移动的地面文物即达31401处,其中古代建筑有18118处。而在这些古代建筑中,属于辽金以前的木构建筑有106处,占目前全国现存同期同类型遗产总数的72%以上。
  中华民族的先祖尧、舜、禹都曾在山西建都,尧都平阳,舜都蒲板,禹都安邑,都集中在山西南部,晋南还有后土庙可以祭后土。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于是有农业;嫘祖教民养蚕于夏县,遂诞生了蚕桑养殖业和剿丝纺织业;另外,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黄帝战蚩尤、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等史前传说无不与山西有着地域之缘。春秋五霸,晋居其一;战国七雄,晋占其三。可以说,山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早期信仰,称山西为“信仰浓厚”恰如其分。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山西更是佛教盛行的“佛教大省”。
  以佛教为招牌,大力发展旅游业也为其他一些地区所认同。如江苏著名旅游城市苏州,就在寒山寺的“钟声”的招牌上大作文章。寒山寺每年都要接待国内外超过百万的香客游人,因而“寒山钟声”整日响个不停。为了弘扬佛教文化,振兴苏州经济,寒山寺从1979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26届听钟声活动。每届活动都热闹非凡,远近而来聆听寒山寺钟声的宾客难以数计,其中许多是日本游客,他们慕名远道而来,是为了到寒山寺度过除夕之夜.聆听寒山寺的悠悠钟声。日本友人以除夕能听到著名的寒山寺钟声为人生一大乐事。苏州市市委、市政府等各级领导都极为重视这一活动,寒山寺除夕听钟声活动愈来愈受到海内外人士的欢迎,成了名闻遐迩的著名旅游品牌.许多旅游团从日本、广州等地包专机前来。
  品牌一旦形成,还要不断地花样翻新,在创新中求发展。寒山寺在这方面也作出了努力。寒山寺的钟楼清钟,楼矮钟小,在每年辞旧迎新、五洲宾客云集之时,便不能满足现状,寒山寺性空法主和尚再次发愿,要熔铸一百零八吨唐钟,以全力传播寒山钟声的古韵禅风。此口大钟为世纪之钟,其重量为天下大钟之冠,比世界钟王——永乐大钟还要重几十吨,可见意义重大。这口大钟不但将提高寒山寺的知名度,而且也为苏州的经济振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以此为鉴,山西旅游业的发展必须有自己响亮的招牌,才能在旅游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山西旅游文化的特色定位和形象设计,打“信仰浓厚,佛教大省”的招牌,基本上可以反映该省的旅游文化特色和形象,一定会引起旅游界的瞩目。总之,山西必须利用自己的特色,主动地去宣传自己的特色,推销自己的形象。
  --------------------------------------------------------------------------------
  [①] 王兴斌主编:《中国旅游客源国地区概况》第1——2页,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第2版。
  [②] 王兴斌主编:《中国旅游客源国地区概况》第4页,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第2版。
  [③] 1989年4月各国议会旅游大会:《海牙旅游宣言》,《旅游经济工作手册》第545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版。
  [④] 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第2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⑤]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第2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⑥] 孙钢:《新世纪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大思路》第297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⑦] 吴国清:《中国旅游地理》第1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⑧] 《晋书》卷九十五《佛图澄》。
  [⑨] 《晋书》卷九十五《佛图澄》。
  [⑩] 殷理田:《旅游产业发展论》第116——117页,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11]殷理田:《旅游产业发展论》第118页,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前五篇文章

玄奘途经重要城市及主要与唐、佛教相关遗址·国内篇

关于《大唐西域记》

千年古刹三平寺

泉州法华庵

中国佛教的宗派与祖庭

 

后五篇文章

中国最早的佛教连环画卷《南诏图传》

乾隆诏令三绘《梵像卷》

颇富传奇色彩的《张胜温画梵像卷》

宋元时期五台山与佛教

明清时期五台山喇嘛教与清朝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