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五台山传志点校的一次成功结集——贺《五台山选粹》出版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五台山传志点校的一次成功结集——贺《五台山(传>(志>选粹》出版
  王杰瑜 任润林
  在2000年6月山西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的一套《五台山文化丛书》中,有一本由崔玉卿点校的《五台山<传>(志)选粹》,翻阅后殊觉可贵之点颇多,故不揣愚钝,一吐为快。
  一,这是迄今为止第一次将五台山历史上留传下来的4部最著名和最有学术价值的《传》《志》合在一起点校出版,为爱好和从事五台山历史文化研究的专业人士提供了一部非常便捷的工具书。
  五台山位居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亦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圣地,其历史悠久,影响巨大。于是,千百年来,就出现了不少记载、讽诵五台山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的图籍。其中,专门的《志》《传》就有9部,它们分别是唐高宗龙朔二年(662)会昌寺沙门会赜著的《清凉山略传》1卷,唐高宗永隆元年(680)蓝谷沙门慧祥撰的《古清凉传》2卷;宋嘉佑五年(1060)清凉山大华严寺坛长妙济大师、赐紫沙门延一重编的《广清凉传》3卷,元佑四年(1089)无尽居士张商英丞相记述的《续清凉传》2卷;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五台山高僧镇澄法师修撰的《清凉山志》8卷;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五台山大喇嘛老藏丹巴缮述的《清凉山新志》10卷,乾隆四十五年(1780)雅德辑的《清凉山志辑要》2卷,不知汪本道辑自何年的袖珍本《清凉山志辑要》2卷以及道光十一年(1831)五台山集福寺出资刊印的三世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修订的藏文《圣地清凉山志》5卷。这9部志书,贯穿了五台山真正开山以来的1169年之久的佛教文化史,可以说包罗了五台山的方方面面,因此,要了解和研究五台山的历史文化,这9部志书应当是必备的工具书,必修的常识课。但是,会赜所著《清凉山略传》一书,已于唐开成四年(839)就由日本国高僧圆仁慈觉大师带回了日本,我们国内早已散佚,国人无法看到其内容,据称日本国也无整理出版,不然可能会回流母国。这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而清代的几部《清凉山新志》、《圣地清凉山志》和《清凉山志辑要》等,大都是在明释镇澄所著《清凉山志》基础上增删补缀而成的,无创新却少而欠精、繁而乏严,成书晚而难超前人,不仅无个性,亦鲜有学术价值。由于此,清代的4部《传》、《志》,不仅流传不广,从事五台山研究者也多不涉及,正说明了一个千古之理:没有价值的东西生命力就不会长久。这样,唐宋明3代留下的4部五台山《传》《志》就以其独创性、学术价值和其特色,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成为从事五台山研究者的必读书目,其生命力也越来越强。
  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日益繁荣,五台山以其独有的佛教文化特色越来越吸引着人们到这里参观、游览、学习,所以,从事五台山文化研究,向世界介绍五台山的历史文化,就成为一项越来越重要的工作,这也是山西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山西与外界文化交流的一个极好途经。要研究五台山,必须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这个基础就是点校整理出版有关五台山《传》《志》书籍。1989年,中国书店出版了一套由侯仁之先生主编的《中国名胜志丛书》,其中有一本康奉、刘可兴、李宏如和周南4先生共同校点的《清凉山志》,较为有权威性,但只点不校,而且是竖排,现在人看起来很不方便,所以流布不广。人们之所以选《清凉山志》,是因为在这4志中,惟有镇澄的《清凉山志》篇幅最长,史料价值最高。后来,山西省社科院沈慧云先生等人又点校出版过《清凉山志》,在《五台山研究》杂志上也有个别作者选择个别篇章点校发表过一些文章。这些工作都是基础性工作,要全面地做起来才能大大促动五台山研究上一个新台阶,但是,由于人力、财力限制,这个工作到现在为止做得并不好。从1998年开始,由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政府出面牵头组织,要编写一套《五台山文化丛书》,这样,才有足够的财力资助出版一本全面点校五台山《传》《志》的书。崔玉卿接受点校任务后,首先选好底本,其次认真借鉴以前出版过的有关这方面研究的优秀成果,在此基础上,设计把4志一并点校横排出版,向读者提供一本最新反映五台山历史风貌的工具书,这就是现在呈现于读者面前的34万余字的《清凉山(传>(志>选粹》一书。这是迄今为止第一次将五台山历史上留传下来的4部最有学术价值的<传><志>合在一起点校出版,确实是一次成功的创新。
  二、除保持原《传》《志》原貌点校外,对主要的舛错进行校勘置于页底左角,以便于读者阅读理解,真正起到了工具书的作用。
  一般对古籍的点校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只点不校,一是即点又校,还有校勘所占份量竟超过原著的情况,但流行的多是点而不校,或在点的过程中不得不校才予以校勘,像侯仁之先生主编的《中国名胜志丛书》中的《清凉山志》,就只点不校。崔玉卿吸收先辈点校古籍的长处,以点为主,杂以校勘,较好地处理了点校之间的关系。
  下面举例来说明一下。在《古清凉传》卷上《立名标化》中,有“雁门郡筱人县”一句,“筱人县”这个地名早已不存,但若不作校勘,今天的读者特别是不熟悉古地名的读者就不好理解这一地理概念,所以,点校者据刘纬毅先生所著《山西历史地名通检》进行校勘,给有兴趣更多了解这个地名的读者指出了一个查阅这方面资料的捷径。在本书选用的底本中《古清凉传》卷下《游礼感通》篇中有“不生远大”一句,而参校本天顺本则为“不存远大”,点校者在此用校勘记的形式存疑,以便读者自己去推敲、理解,抑或能给读者提供一个开阔思路的途径,起到了启人思考的作用。同一篇中“贞观”年号将“贞”字写成了“正”字,成为“正观”,明显地使读者无法查阅这个年号。今予以校勘,便使读者很轻松地就理解或把时空界限一下子推到了唐太宗时期,十分便于读者阅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校勘十分必要,而又不显的繁琐、冗长。可见,点校者把握这个精要之“度”是很到位的。所以,就整个书籍而言,以点为主,校勘附之,不仅没有喧宾夺主之嫌,反而更显得锦上添花。若仅点不校,犹显美中不足,既点又校,相辅相成,完美无缺。
  三、增加了一些非常重要的“附录”,使原书资料更显丰满,从而更增强了本书的时代感。
  就一般的整理点校出版古籍而言,多有记录重新出版来龙去脉的序或跋文,这好象已经成了一种惯例,像本书罗列的姚孝锡《重雕(清凉传>序》、释印光《(清凉山志>重修流通序》、史震林《淮阴重刻(清凉山志>序》等等,就是明证。有了这样的序或跋文,使读者一看就弄清了古籍再版的前因后果及其再版者对古籍的态度,时代气息一下子就浓烈起来了,这也是古籍整理出版后引起社会反响的一个方面。除添加序跋外,还有整理者愿意把一些原书作者未能写进去的或未收录进去的有关资料,特别是与本书有十分密切关联的资料,不增收进去不足以弥补其缺陷,一般的整理者都是乐于添加进去的,这就使原书内容更加丰满起来了,同时体现出后人对同一问题研究的不断积累和不断深入,也是学术研究不断进步的一种标志。《清凉山(传><志>选粹》的点校者,较好地处理了这一个学术问题,如在《清凉山志》卷第五《帝王崇建》中,原作者仅记至明神宗对五台山的“崇建”情况,后人曾补缀进清圣祖康熙皇帝部分对五台山的“崇建”及诗文资料,这次点校者又补充“附录”了清圣祖(不足与遗漏部分)、清世宗、清高宗、清仁宗及慈禧太后对五台山的“崇建”情况,长达47页,文字量达3万余字,几近原书本章的3倍。但就这一“附录”的价值而言,实在是太大了,因为它把有清一代帝王对五台山的“崇建”情况全部收录了,等于是续写了清代帝王崇建一章,其史料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在《清凉山志》卷第八《名公题咏》后,点校者“附录”了金代文坛宗师山西人元好问《台山杂咏》16首、《赠答普安师》、《超禅师晦寂庵》及清代著名思想家山西傅山的咏五台诗8首,从中可以看出这些文坛巨擘对佛教乃至名山五台山的情怀,还能体味出他们对桑梓之地的无限眷恋之情,当然,从中展现这些文学大家的诗词艺术功底,就不言而喻了。本书其它地方还有多处“附录”,都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不显其繁,更见出点校者对五台山历史文化的挚爱和深厚的文化积累之功。
  除以上几个明显的长处外,本书分段横排,非常便于现时读者阅读,就其把4书的目录一并用“目次”置于卷首,非常便于读者比较各书之优劣,一下就可查到要找的段落章节,因此说,“便捷”是这本工具书最具特色的特点。总之,崔玉卿点校的《五台山<传>(志>选粹》一书,是一次五台山古籍整理较为成功的结集,必将有助于传播五台山历史文化,进一步推进五台山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前五篇文章

佛教文化旅游的前瞻性论述

佛教史视野中的“聖”和“隐僧”

江苏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研究

九华山加快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

浅谈桂林佛教文化的旅游开发

 

后五篇文章

“五台古刹”邮票简介与赏析

乌尤寺何时改为“乌游寺”

文殊应体 清凉真容——记塔院寺清凉国师澄观行实并图

文白对照《清凉山志》(2)

文白对照《清凉山志》(1)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