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心怀菩提 超然物外——记著名画家申石伽先生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心怀菩提 超然物外——记著名画家申石伽先生——
  刘继汉
  著名画家申石伽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才艺俱高的忠厚长者;他不仅精于书画,诗词文章亦冠于文坛。且他心怀慈悲,深研佛理,是一个虔诚的三宝弟子。
  申石伽先生一九O六年三月六日出生于杭州一个书礼传家的书香门庭,他自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十二岁即能书,画、篆刻,十四岁便能作诗填词,极得季清俞陛云太史(俞平伯先生之父)垂爱,收为入室弟子。他曾绘“俞楼清业图”为赞见礼。对于他的绘画启蒙老师胡也纳先生,他更是耿耿于怀,一往情深。笔者在他上海的寓所拜谒他时,他曾把他的审集相册出示笔者,在相册的扉页上方镶嵌着一帧发了黄的相片,在相片的下方恭恭敬敬用遗劲的楷书写着“饮水思源”四个字。他满怀深情地说:“我师活了六十三年就过早地去世了,而我现在却已八秩之年。我之所以有今天这点成就无不包含了我师辛苦教育之恩,涓涓恩情,我怎能忘怀。”多么感人的话语!这对我们今天有些不敬师长,见利忘义之人是一个多么明显的对照。
  石伽先生精于山水兰竹,尤以他的墨竹饮誉海内外。他的墨竹变化无常,凡风晴雨雪,粗狂娟秀,无不得心应手。早在当时的日本报纸上就有白焦“兰”(松江人,别署复翁,擅行草书尤善画兰),野侯“梅”(杭州人,字欣木,以画梅著名)和石伽“竹”三绝之誉。一九四O年他的“石伽十万图山水画册”问世(即“万柳藏春”,“万竿烟雨”,“万壑争流”,“万山积雪”等十幅工致之作)更是声誉大振。日本人爱他的北宋水墨山水,涉洋过海,争相定购,一时大有应接不暇之势。
  抗战期间,沪上爱国人士募集财物慰劳前线将士,石伽先生慨然以一大束画卷捐献,以表爱国赤诚。
  石伽先生又受知于陈叔通先生,极得陈叔通先生之眷爱。陈叔通先生当年卜居沪西小沙渡路吉祥村时,与陈叔通先生过从甚密。一九五O年后,石伽先生仍以笔墨为生涯,课徒为己任;安于清贫,不求闻达,为时人所敬重。一九七三年秋,法国总理蓬皮杜到沪,宴于锦江饭店,特请石伽先生为宴会大厅作一亘幅山水,石伽先生作金碧山水,气势恢宏,富丽辉煌。成为一件艺术珍品,备受法国总理蓬皮杜的赞赏。
  石伽先生早年皈依三资,曾在上海佛教青年会少年部工作。他深明佛理,潜心默修,是末清之世一位难能可贵的大德。他对佛法深信不疑,坚守奉行。在他很多题画诗作中时时流露出他那超尘脱俗,明澈悟道的本性。在他僧赐笔者的两幅画卷中,其中一首题竹诗写道:“乡居谢尘烦,静中得真乐,睡起写墨竹,墨竹依稀绿,直节难随俗,虚心不染尘,清泉与白石,时许一相亲”。另一首题山水的七言绝句写道:“未必尘寰有此山,凌风天上见还难。从来幻想诸般法,只作人间游戏看”。好一个“只作人间游戏看”。这正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四句偈言的通俗诠释。他之所以有如此的信念,其中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因缘。他对笔者说,他一生无所不画,唯独不画菊花。问起其中缘由,令人感叹不已。石伽先生早年有一爱女叫小畹,聪明绝顶,三岁即能写字,五岁便能作书写诗,尤精于菊花,平日礼佛诵经,虔诚至极。石伽先生夫妇甚为惊奇,更视爱女如珍宝。岂料小畹九岁那年突然去世,临终那天,满屋异香,小畹端坐闭目,一直诵念“阿弥陀佛”圣号,含笑安祥而逝。此事使石伽先生终身不能忘怀。为了纪念爱女小畹,从此石伽先生遂不作菊花,至今不变。每忆及此,石伽先生总是神情肃穆地说:“其中因缘不可思议啊!”
  石伽先生一片冰心,超然物外,以他这样一位著名画家,生活仍清贫如常。在他上海的寓所中,无有豪华的摆设,唯有一架书和一张画桌算是“贵重”之物了。他是著名的画家,但他所有的画具多是破旧不堪的,一个调色盘甚至是破碎的半办。但以他的话来说:“再破也不影响作画”。石伽先生从不以个人恩怨计得失,从不把名利放心上。他把一切境遇都视作因缘和合。他对笔者说:“一切莫强求,只向心里寻,那么一个人就会心胸坦荡,无忧无虑。”文化革命中他横遭蹂躏,在抄家中把他积四十余年的诗词手稿一炬焚之。家人,朋友,学生无不为之痛惜,但他却一笑置之。反过来还安慰他们说:“本来无一物,何处着尘埃”。在当时的黑暗时期,他被抓去,冠以“反动学术权威”,“黑画家”之罪名,被禁锢毒打,几经昏死。但他不记怨恨。并作诗以记其事,诗曰:“密室刑场命若丝,横眉难怨弄潮儿,多情泼我还魂水,今日依然画竹枝。”他就是以这种慈悲对待一切众生。石伽先生的画若以价值计,一幅画即值万元之数,但他从不以此居傲,对凡有求于他作画者,他都无偿地给于作画,人在外地者,他都亲自以挂号件邮出。他就是以他的一片诚赤之心广结善缘。
  石伽先生现已八秩高寿,但他仍勤奋耕耘,不荒时日。他除每日作画外,还著书立说,并深入经藏,未敢稍怠。他对笔者说:“我虽已耆宿之年,世人亦称风烛残年,但我无丝毫衰退志。我要为人间多留下一些有益的东西,为利乐有情多做些工作,所以我就要不断努力,永不停止,一定要象“春蚕至死丝方尽”,把我一生献给人类,我现在很有返老还童之感。”这种崇高精神为我们起了一个怎样做人的光辉典范!
  最近他出版了“山水画基础技法”和“墨竹析览”两书。两书别出心裁,无丝毫雷同前人处,开创了许多新昼法,如“风竹”、“雪竹”的画法真可谓是前无古人的了。诚如陈从周教授在序言中所说:“石伽之艺,非以式囿人,而以法启人也。悟其理、通其变,则挥毫自如,方出新境,金针暗度,其在斯乎”。此两书一出,即告售罄,再版增量后仍供不应求,足徽石伽先生影响之大。我们衷心祝愿石伽先生健康长寿,为利乐有情作出更大贡献!
  摘自《内明》188期

 
 
 
前五篇文章

朱熹与道家哲学

重修白仁岩寺记

中国古建筑的“物谜”文化

赵朴初:历史上的中国佛教

漳河边上两古寺.

 

后五篇文章

佛商品牌在中国

信仰转型:从大师型到仪式化——永明延寿的禅净合一思想及

心理学与业

凝固的历史,积淀的文化——梁启超故居与弘一大师故居修复

传统新义:近代台湾本土佛教史料的搜集与研究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