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从龙门石窟史迹看武则天是如何利用佛教问鼎神州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从龙门石窟史迹看武则天是如何利用佛教问鼎神州

  侯玉珂

  (洛阳龙门石窟研究所)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它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促使它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佛教石窟寺艺术也在统治阶级的极大扶持下,达到了创作的黄金时代,而作为皇家佛场的龙门石窟,有2/3的雕刻是唐朝开凿的,留下了唐高宗尤其是武则天时期崇佛、信佛、用佛的种种遗迹,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流行时尚。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集中的地方,是封建统治阶级御用的工具,它与当时的政治紧密结合,是“政教合一,’的范例,由此可知,龙门石窟已打上了政治历史变迁的印记。我们不妨做一个历史的回访,看看武则天是怎样利用佛教一步步树立自己的威信,最终登上权力的顶峰的。

  一

  在武则天持国前期,武氏为了扩大她在全国的政治影响,运用权术,挟持高宗,打击异已,一步步掌握了李唐江山的重权。为了巩固其地位,她结缘佛法,广建庙宇,大造佛像,来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威望以示世人,翻开龙门石窟这本厚重的历史文集,可以看到武则天攀登权位的足迹。

  永徽六年(655年),武则天为了取得后位,百般设法离间高宗和王皇后。在废后 问题上,宫廷大臣们形成了严重地分歧意见,握有大权的国舅太尉长孙无忌和顾命大臣褚遂良等坚决反对把武则天立为皇后,武则天拉拢了一批长期受长孙无忌党羽排斥的人,形成了一股新的政治势力,加紧争夺后位的步伐,开国功臣李勖在回答高宗征求意见时说“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中书舍人李义府更上表奏请高宗废王皇后,立 武昭仪为皇后。礼部尚书许敬宗也宣言于朝曰:“田舍翁多收十斛麦,尚欲易妇,况天 子欲立后,何豫诸人事而妄生异议!”正是在这些人的积极支持下,高宗才下决心废掉了王皇后,实现了武则天为皇后的梦想。从此,武则天掌握了宫中大权并开始参政,正是在这激烈的立后斗争中,武则天网络了一批庶族地主阶级,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势力。她人后宫的成功,已使她打开了扩大个人社会影响的大门。为了巩固地位,她精心选定了宗教神学作为助业的工具。在龙门石窟较早涉及武后其人佛教功德窟有咸亨四年(673年)在宾阳北洞南壁壁基造的阿弥陀佛造像一铺,龛侧造像题词文曰:

  “大唐咸亨四年四月/日将作监丞牛懿德/奉为皇帝皇后/皇太子并诸王国戚/敬造 阿弥陀佛一龛/势至观音菩萨二龛”

  它反映了武氏专宠后宫数年,已经在唐朝宫廷中下级官僚阶层内部享有一定的政治影响,以致牛懿德在礼敬皇上的同时,还念念不忘皇后的功德。说明咸亨时代武氏在李唐社会内部的特殊地位及在朝廷内外有着不凡的声望。

  此时,当武氏在李唐朝廷中占有了牢固的政治地位后,唐代佛教逐步走上了与武则天大规模接触的阶段,龙门石窟用工最大的一组群雕是大卢舍那像龛,这一项重大的佛教艺术工程,倾注了武则天的心血,在本尊卢舍那佛须弥座两侧各有造像题记一品,其北侧一品碑文略云:

  河都上都龙门山之阳/大卢舍那佛龛记/颖昌舞水沈隐道镌政和六年四(月)一日到此上石”

  “大唐高宗天皇大帝之所建也佛身通光座高八十五尺二菩萨七十尺/迦叶阿难金刚神 王各高五十尺以咸亨三年壬申之岁四月一日/皇后武氏助脂粉钱二万贯奉敕检校僧西京实际寺善道禅师法/海寺主惠昧法师大使司农寺卿韦机副使东面监上柱国樊玄则支料/匠李君瓒成仁威姚师积等至上元二年乙女十二月三十日成调露元/年已卯八月十五日奉敕于大像南置大奉先寺简名高僧行解兼/各者二七人阙即续填创基住持范法英律而为上首至二年正月十五/日大帝书额前后别度僧一十六人并戒行精勤住持为务……相好希有鸿颜无匹大慈大悲如月如日瞻容垢尽祈诚愿/牛卓正教东流七百余栽(佛)龛功德唯此为最”

  由此可知,大卢舍那像龛是由高宗所敕建,它是皇家的功德龛,所以动用了当时知名的工程学家韦机担任施工的大使,而且指命御前高僧善道与惠简法师负责检校这一宗教艺术的仪轨,可见其用功浩繁,意义深远。

  据引日唐书》卷六《武天皇后》记载:帝自显庆以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当时称为“二圣”。此时武后已掌握了李唐江山的重权,威势与高宗并驾齐驱。而这个时期正是大兴雕凿卢舍那像龛的时候,武则天又注脂粉钱二万贯以示关注。在皇帝、皇后的特别关爱下,大卢舍那像龛气势磅礴,犹为壮观,显示出与武则天非同寻常的关系。

  大卢舍那像龛的主尊为卢舍那,据《华严经》解释,卢舍那为释迦牟尼的报身像,意为“佛光净满”、“光明普照”。而与大像龛题铭中所谓“图兹丽质、相好希有、鸿颜无匹、大慈大悲、如日如月”正好相得益彰,对这一宗教艺术形象进行了完美的阐解。

  主像卢舍那佛,从造型艺术上看,凝聚了中国女性典型的容貌气质,丰颐秀目,舒展秀丽,温文沉静,同史载太平公主的“方额广颐”的面相极为想象,从此我们不难看出卢舍那佛是武则天现实形象的艺术创作,这种现象的产生,有着它深远的历史渊源。

  据《魏书?释老志》载:文成帝兴安元年(452年)诏有司为石像,令如帝身。既成,颜上足下各有黑石,冥同帝体上下黑子,论者以为纯诚所感。

  佛教自传人我国以来,同我国本土的儒学道教相互斗争,鼎立而存,成为统治阶级的精神工具。他们认识到宗教对维护其统制的重大社会价值,不移遗力的弘扬佛法,并把自己描绘成佛的化身,罩上一层神圣的光环,而武氏其人选择“卢舍那”作为皇家功德造像题材,同北魏文成帝所行之事如出一辙,意愿相同,可见其用心良苦。

  此时的武后已感觉到权力带给她的威严和荣耀,加大了霸权的力度,表现出了对权力的渴望,公开地利用佛教宣扬自己,为自己树碑立传,希望有一天众臣百姓能在她的光芒笼罩下生活。大卢舍那像龛从整体设计上看,主尊高坐于莲台之上,显得威严而安祥,弟子、菩萨、天王、力士各行所事,各具姿态。它同我国封建社会宫廷的摆置极为相象,不难看出武则天用意之深。

  继大卢舍那像龛之后,朝野僧俗为高宗,武后发愿造像者接踵而至,万佛洞就是其中颇具特色的一个。

  洞口北侧靠上一造像题记曰:沙门智运奉为/天皇天后太子/者王敬造一万/五千尊像一龛。

  窟顶莲花周围又有:太监姚神表,内道场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

  从这两个题记可知万佛洞是高宗永隆元年(680年)为高宗,武后及诸子新建的功德窟,太监姚神表是宫中视二品的女官,内道场即皇宫内的佛教道场,由此可知万佛洞是由姚神表和智运禅师这两位女性主持修建的。 、

  武则天以一个寒门女子的身份登上了皇后的宝座,其中的艰难阻力不言而喻,它表现了武则天超人的智慧和胆量,在她握有重权后,她大开科举制度,任人唯贤,提拔了一批庶族寒门参与朝政,奠定了她统治阶级的基础,同时,她又同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公开宣战;她设置女官,准许宫女回家探亲,起用有才能的妇女等,提高妇女的地位。

  她的这一举措,深受妇女的欢迎,赢得了众多妇女的爱戴,扩大了她的统治的阶级基础,为她今后做皇帝作好了准备。而姚神表和智运禅师,这一俗一僧两位女子为皇帝、皇后作功德开窟,不仅显示出她们非凡的才能,还说明了由她们所代表的广大妇女阶层对武氏这一开明举措的感恩戴德的共同心声,从而使武则天向权力顶峰又迈进了一步。

  二

  自显庆五年(660年)以来,因高宗长期患病,不能料理朝政,“天下大权、悉归中宫”,虽然此时期武则天已拥有一定的权力来施展自己的纲领,但是,有些事情还是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因此,她就产生了独统天下的心思,觎觊最高权力。武则天后期龙门石窟大量弥勒造像的出现,正是武氏亨用期间朝野僧俗迎合武氏政治需要狂热追随弥勒造像崇拜的结果。

  弥勒,是梵文的译音,意思是“慈氏”,按照佛教的说法,他现在还是个菩萨,将来必定成佛(即未来佛),他是释迦牟尼佛的既定接班人,所以,弥勒就被希望有新主降生的社会阶层所喜爱和推崇,而在高宗的中晚期,龙门石窟出现了众多弥勒像,其意义已经十分明显。

  如龙门西山火烧洞南侧,有高光复等人造阿弥陀佛像一龛,龛侧题记曰:

  “大唐故猗氏/县令高君之/像弟太常主薄/光复及懿/宪等敬造阿/弥(陀)佛像一铺资/益法/界口口亡灵奉为/天皇天后殿/下诸王文武/百官下及法/界共同斯福/仪凤四年岁/次已卯六月/已酉朔八日/景辰功必(毕)/谨为口口口口”

  又如龙门普泰洞上方有永淳二年(683年)李氏像龛一铺,龛侧造像题记曰:

  “大唐永淳二年岁次癸未四月戊午朔三十/日丁亥银青光禄大夫行尚书左丞扬/州大都督府长史魏简公卢公妻陇西夫从李氏敬造弥勒尊像一铺栽雕因石爰/敞花龛妙迹冠于刻坛奇工瑜于画叠因/心上愿希升兜率之天随佛下生恩近龙/华之树长离苦海永固慈山天衣佛而恒/存劫火然而不灭伏愿天皇天后惟/睿惟神与慧日而恒明将法云而并荫十/方国土一切众生俱值善缘咸臻景福”

  从上“因心上愿,希升兜率之天,随佛下生,恩近龙华之树”可知,武则天时的弥勒造像是以《下生经》的内容为依据的,这就更加直白地表现出希望新主降临的思想。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高宗驾崩,中宗继位,尊武则天贵为皇太后,高宗遗诏军国大务皆听武后裁决,武则天就以皇太后的名义临朝称制,武则天独握大权的时代来到了。自此以后,唐代佛教与武氏政权的关系又有了新的发展。

  武则天的临朝称制,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有着不同凡响的政治影响,这种政治影响在龙门石窟的造像活动中有着鲜明的反映。

  如火烧洞南侧,有比丘僧恩亮等造像一铺,龛侧像题记曰:

  “比丘僧恩亮弟子陈天养妻/魏男恭儿女迦叶奉为/皇太后七代父母法界众生/卢切业道得免三涂共同此/福垂拱三年正月十五日造”

  另有北市丝行像龛前庭北壁有秦弘等人造像一躯,题曰:

  “秦弘等奉为/皇太后皇帝皇后/十七父母敬造/垂拱四年三月廿/六日造”

  高宗殁后,武氏为了建立她女皇专制的封建政体,于是凭借其前期交接佛法获得了神学威望的基础,导演了一出出诸如“圣母临人”,“永昌帝业”之类的神话政治事业,这是武氏利用佛教神学为其政治服务的最终目的,以至引起社会信仰变革的反映。

  龙门石窟有皇甫毛仁造阿弥陀像一龛,题记曰:

  “佛弟子皇甫毛仁为女四娘/永昌元年五月廿七日亡敬造/阿弥陀像一躯上为圣母皇帝师僧/父母河界众生现在眷属共同斯福”

  天授元年(690年)洛阳“东魏国寺僧法明等撰《大云经》四卷,表上之,言太后乃弥勒佛下生,当代唐为阎浮提主”。她将此经颁布天下,九月即在六万人的表请下,尊号为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又改洛阳为神都,史称“武周”政权,武则天终于迎来了她盼望已久的一天,为了稳固统治,安抚民心,她又加大了宣传的力度,此时在龙门石窟出现了众多的大型佛教艺术工程。如龙门东山万佛沟一带的高平郡洞、三佛洞、擂鼓台三窟、弥勒洞及西山的极南洞、龙华寺、彩帛行净土堂、八作司、摩崖三佛龛等等,她宣扬自己是弥勒转世,为她登基披上了一层合法的宗教外衣。而此时的弥勒信仰较武氏前期出现了上升的势头,不能不说是武则天绝好地利用宗教为自己的统治服务的结果。

  此后,武则天加封自己为:金轮圣神皇帝,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圣神皇帝。

  武则天这一政举,反映出她高度重视宗教神学在其政治生涯中的重要地位,从她加封的“慈氏”中可见其思想深处正是以“弥勒”这一佛教神祗自居,这一“君权神授”的愚民思想不能不影响到朝野僧俗的政治倾向,因此,龙门石窟武氏持国后期弥勒造像的盛大,正是历史现实在艺术中的遗迹,我们踏着这个遗迹,看到了武则天正是利用佛教这一有力的工具,推动她一步步迈上了权力的顶峰,成为中国历史上不可一世的女皇。

 
 
 
前五篇文章

心灵深处的香格里拉 读《消失的地平线》有感

徐州兴化禅寺游记

义乌县志——佛教篇

游天台如来古洞

游宏福寺

 

后五篇文章

从麦积山石窟邮票看佛教雕塑艺术

多宝佛塔话沧桑

范仲淹与九华山

方城骑羊佛:不是西域胡人,而是云南铁匠

佛道灵境——孔望山佛教摩崖造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