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卧佛寺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卧佛寺

  □ 姚展雄

  在都市呆久了,难免会心生逃离的念头。

  一日,接到友人电话,约我去爬山,遂欣然同往。

  翌日清晨,我们在大雁塔南广场乘车,前往秦岭北麓的青华山。

  青华山自古以“青秀华美”而称著,融“东岳之雄、西岳之险、南岳之秀、北岳之美、中岳之名”,享有“小华山”之美誉。

  时值夏至,久旱无雨,天气一天热过一天。忽然,刮起了风,夹杂着雨点,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泥土的腥味。

  雨越下越大,来到南天门,我们不得不到一户农家避雨。屋内有位老伯伯和一个女子,热情好客,端出小板凳让我们坐,问及老伯年龄,答曰七十四,虽年已古稀,但慈眉善目,精神矍铄。他还是位信士,家中供有释迦牟尼佛。我们参拜了佛,往“功德箱”捐了钱,愿佛祖保佑好人一生平安。老伯说他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四个儿子都已成家,他的孙子都20岁了,身边的这位姑娘是他的小女儿,老伴下山去了。家徒四壁,一床、一瓮、一灶而已。那一刻,我懂得了什么叫平淡如水的生活。

  老伯说要拜佛,应去青华山上的卧佛寺,那里才是礼佛朝圣的道场。

  不一会儿,风停了,雨住了,我们辞别了老伯,向青华山喊一声:我来了!

  沿途峰峦叠嶂,绿树成荫,青苔绝壁,野藤倒挂,山花烂漫,不知名的鸟儿的鸣叫,使山林更加幽静了。

  走走停停,约莫两个钟头,走了6余里的山路,终于到达了山顶。抬眼一望,但见千仞巨石之巅,有古刹巍然屹立,“卧佛寺”三个红色大字便映入眼帘。拾阶而上,我们到入口买了门票,开始拜谒这千年古寺。

  卧佛寺,原名摩崖石刻、岱顶、五层楼,是因凌空盘旋在悬崖峭壁上的五层转角楼而得名。

  伫立山巅,举目四望,但见云海涛涛,虚无缥缈,高山仰止,殿宇生辉,使人恍兮惚兮,如堕仙境。

  踩着吱吱作响的木板楼梯,下到最底层,才得以瞻仰“卧佛”尊容。

  说到卧佛,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释迦牟尼佛在西天与诸佛聊天,当时身旁有一对大锅,口大数围,每个重约千钧,慈航道人笑问释迦牟尼,能否在天亮以前将这对大锅挑到东海蓬莱仙岛,释迦牟尼慷慨答应。这话被吕洞宾听见,他知道此行必然经过吕仙洞府青华山正顶,想和释迦牟尼开个玩笑,就提前动身上路在自己洞府等候。

  释迦牟尼赤着双脚,挑起大锅,身驾祥云,飘飘然来到青华山正顶时,一只脚刚踏上登天石,吕洞宾就学了声鸡叫,释迦牟尼以为天亮了,一生气将两口大锅扔到了祥峪沟内,将铁扁担摔飞到石砭峪,深深地扎在了石缝之中。释迦牟尼躺下就睡,这一睡就是千百个春秋。

  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本然禅师根据民间传说,以石壁雕凿成卧佛,阔面大耳,法相庄严,寂然侧卧于四拱石窟之中,分为头窟、胸窟、腹窟和腿窟,身长12米,高3余米,是全国室内四大卧佛之一。

  十年动乱,寺庙被毁,人烟罕至,香火绝迹。七七年本学法师登上岱顶,搭起茅蓬,再续香火。八一年山下善男信女,历尽千辛万苦,不遗余力奋斗二十余载,才使卧佛寺得以恢复原貌。每年农历三月三、六月十五、十月十八庙会灯火辉煌,香火旺盛,传教诵经,声闻于天,香客络绎不绝,热闹非凡。二00四年后,台湾省台北市六张犁顺天宫林庆明等居士千里迢迢,朝拜济公,布施资助。修复重建耗资近四十万,老殿古貌复原,三教堂拔地而起,饮水用电工程竣工,从此结束了千年吃窖水、越岭肩挑的历史。

  卧佛寺除了卧佛洞,还有济公洞、五佛洞、吕祖洞、西佛洞、三教堂、五大菩萨殿、弥勒佛殿、万华老母殿、悬空无量楼等殿堂和登天石、抱子松、回心石、石猛虎、不长松等景观,一只孔雀慕景飞来,栖息于这块宝地。

  天空又下起了雨,不敢久留,意犹未尽,遂悻悻而归。

  下山途中,遇到一山民,肩负木架,形似长梯,上面捆有半袋面粉,几快砖头,是给山上的人送食粮的。

  “一片瓦翻山越岭,半瓢水拾阶挑来。”正是这样的山民,一砖一瓦,肩挑背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年累月,不辞劳苦,才建起了这座心灵的圣殿,供芸芸众生朝拜。

  佛不在深山古寺,而在每个人的心中。蓦地,我觉得那位山民才是真正活着的佛,心底油然生出万分敬意。

  看自己淋得像个落汤鸡,心想,只要心中有佛,不参不拜也无妨!

 
 
 
前五篇文章

浙江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

《吐蕃僧诤记》第一章有关吐蕃僧诤会的汉文史料译注

《吐蕃僧诤记》第二章史料疏义

驻足光明寺

“五台山学”的开山之作 ——评崔正森先生的《五台山佛教

 

后五篇文章

《天下赵州吃茶去》序言

偶因坐禅 悟此六法——试论髡残对禅与画关系的认识

中国的佛教舞蹈一览

把时间花在心灵上

对北朝时期山东民间菩萨信仰的初步认识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