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和乐之佛 福泽人间——文物鉴定家李彦君谈佛造像的辨别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和乐之佛 福泽人间——文物鉴定家李彦君谈佛造像的辨别

  佛造像收藏升温就是最近几年的事。据说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佛造像被毁坏的很多,所以流传下来的佛造像价值都非常高。

  收藏品市场的造假也在不断追逐“热点”,佛造像收藏升温使市场上赝品肆虐,该如何对真假佛造像进行辨别?5月19日,来洛参加鉴宝活动的文物鉴定家李彦君就历代佛造像的基本特点进行了讲解。

  李彦君说,因为工艺水平、经济水平、社会文化以及审美观的差异,每个朝代不同时期的佛造像都有其时代的烙印,这些差别反映在最直观的形象上,掌握这些常识,只是鉴赏的第一步,希望能对藏友收藏有所帮助。

  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从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兴盛,让我们按不同历史时期的划分,来看一下不同时期佛造像的特点——

  十六国(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

  这一时期遗留至今的多为金铜佛像,且大多是青铜佛像。其特点有四:

  一、佛像头部为束发式高肉髻,小型佛像以磨光式肉髻居多,并且无发纹;大型佛像多为分绺式,且有分组状发纹。

  二、背光一般为同心圆形。

  三、眼大,横长呈杏仁状,目光平视,鼻梁高挺,容貌端庄清秀,神情平静温雅。

  四、佛像台座一般为造型简单的四方台,或者是四足束腰须弥座。

  北魏

  这一时期造像的发型、眼睛与十六国佛造像相同,变化在于面相方圆,略瘦,额头较宽;衣着多为身着通肩式或袒右肩式大衣,呈U型或V型对称分布,衣纹深刻,线条隆起。尤其是其背光不再是同心圆,而是多呈莲瓣形;头光多为圆形,外面有一圈莲花瓣。

  北齐

  这一时期的佛造像越来越“胖”了,五官线条日渐柔和,头部肉髻出现了浅雕式的螺型发纹。虽然脸部越来越胖,但是佛像身材还是非常修长的,肩宽腰细,但绝不是现代人喜欢的“倒三角”体型,而是整体看起来呈圆筒型,因为造像上身敷搭双间式外衣,下身着裙,衣服轻薄贴肉,衣纹线条简洁。从侧面看,造像的腹部略向前凸起。

  隋

  到了隋代,佛造像已经相当“胖”了:面相丰满圆润,眉毛纤细,鼻梁挺直,唇线分明,神情平和。

  这一时期佛造像的一个鲜明特点是:身材粗壮,头部较大,下身较短,比例略显失调;姿势较为僵硬,造型稍显呆板,与后代的造像相比,缺少飘逸的动态美。

  此时的佛造像头顶肉髻已经全是螺纹发,菩萨多戴花冠。

  唐

  这是佛造像水平最完美的时期,洛阳人对此应该印象深刻,因为卢舍那大佛就是其最杰出的代表作。

  此时的佛造像,面相丰满,发型除了螺纹式,又发展出水波式,大耳下垂,神情庄重而又不失慈祥。

  造像的身材比例匀称,结构合理,体态丰腴饱满,袒露的胸肌有起伏变化,写实性较强,而且体态自然舒展,具有很强的动感。

  佛像的衣饰也越来越多样化,有通肩式、袒右肩式和褒衣博带式,更多的是方领下垂式,衣料质感柔和轻薄,衣纹流畅,下身衣褶悬搭于座前,就像台布一样。

  佛像的台座多为束腰式,有六角、八角、圆形或花口形底边。

  这一时期的佛造像如果鎏金,则鎏金泛红,这也是当时特有的。

  宋

  因为理学的兴起,人们印象中宋代是一个古板的朝代,实际上,宋代是富于个性的时代,这在造像上反映明显。

  宋代佛造像面庞丰润,容貌端庄秀美,神情慈爱详和,但头顶肉髻趋于平缓,螺发与肉髻之间的髻珠更加明显。

  其人物形体刻画完美,姿态随意活泼。

  辽金

  此时,北方辽金的佛造像与宋有所不同,表现为:两肩宽厚,体态丰满厚实,上身偏长,下身略短。

  菩萨像多头戴高冠或三叶形宝冠,两眼似闭未闭,鼻挺唇薄;上身袒露,项挂璎珞,帔帛绕肘;下身着裙,线条流畅,衣饰飘洒自然。

  北方佛造像莲座盛行束腰大仰莲(莲口向上),莲瓣肥硕,尖端略向外翘起,下层多为三层台阶状或是俯莲(莲口向下);这时的佛像台座则开始流行方形。

  金代佛像身躯更壮,肩宽胸阔,施彩敷色讲究华丽繁缛。

  元

  元代地域辽阔,佛像深受印度及藏传佛教的影响:菩萨袒露上身,胸佩璎珞,璎珞的颗粒较大;下身着裙,纹络简洁。

  佛像面部为倒置的梯形,五官紧凑;菩萨蜂腰长身,姿态妩媚,高乳丰臀,具有印度巴拉王朝造像风格。

  明

  这一时期佛像又回到传统审美中:面相丰润,细眉长目,高鼻,薄唇,额头较宽,大耳下垂,表情庄重而不失柔和。

  佛造像的身材比较匀称协调,衣着轻薄贴身,线条流动柔和,衣褶转折自若。

  其最大的特征是:宝冠叶片呈镂空状,正中叶片呈弯月形;台座为束腰仰俯莲座,莲瓣宽肥;衣服边缘刻细碎的花纹;腿部装饰略呈椭圆形群褶;金水成色足,黄中泛红……这些都是明代佛造像独有的特征。

  清

  清代的佛造像,工艺已经登峰造极,五官、身材比例、衣着、衣纹、饰品,就讲究一个“精致”。

  其特点在于:佛造像多穿汉服;莲座底沿明显外撇,莲瓣规整、扁平,一般只围大半,其冠叶呈平板状,不镂空。

 
 
 
前五篇文章

喝茶与吃茶

国宝《张胜温画卷》

感悟鸡足山

佛教圣地鸡足山:使人心动 让人流连

佛都鸡足山

 

后五篇文章

河洛春秋之画圣吴道子:佛寺画壁画 东都扬美名

鹤壁市浚县古代建筑揽胜之:佛寺建筑

大理传世壁画,色彩中的历史与信仰

大理古代的寺庙建筑,寺寺夜半皆鸣钟

大理国时期的鸱吻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