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闽都记》湖南侯官胜迹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闽都记》湖南侯官胜迹

  西出迎仙桥,折而南,为高峰庵、陆庄园、柳桥、康靖王墓、王公大宅、圣堂、风山、陈纪墓、舒汀墓、西宫、西禅寺、马森墓、石湖桥、西禅浦、凤凰冈、诸贤祠、仙崎、郑公渡、瓜山、潘柄宅、郑潜宅、泽苗江、吴山、吴屿、南阳山、大帽山、古灵陈先生祠、林宪宅、古灵庙、灵隐寺、灵源院、黄岸江、芹洲、龙湖山、阳泉、安林寺、报恩院、陈墓。

  高峰庵 在西教场紫巷内。有桥跨河,桥南有庵,比丘居之。又南为泰山行祠。

  陆庄园 在高峰桥之西,宋陆蕴与其弟藻所营别业也。园、池、亭、馆,今颓废,悉为平畴。 明王偁《晚过西郊陆氏山池》:“淡淡牵银藻,娟娟种玉莲。谁开照胆镜,中有洗心泉。萍散山流影,云收月坠天。愿随鸥鹜侣,薄暮宿寒烟。”

  柳 桥 在车市都。唐时辟南湖于此。今惟一港,以通舟航。从西水关出入,有石桥跨其上,旧名中济,有亭,今废。 明王褒《湖南田舍》:“蔼蔼湖上山,迢迢湖上路。田家南湖滨,三五亦成聚。朝耕湖上田,暮唤湖上渡。老稚远相迎,牛背挂农具。今年喜有秋,不为租税虑。床头酿茅柴,取醉罗栗芋。相看桑麻长,焉识簪组误。县门久未入。且乐成嫁娶。” “湖山近人家,烟火隔篱落。爱此湖田肥,生产愿自托。儿孙日长成,努力趁春作。驱牛耕远坰,牵犊锄近郭。农事喜及时,秋收聊可悦。积穰登仓箱,余粒饱鸟雀。村刍有浊醪,莫负邻翁约。笑尔东西人,谁识田家乐。”

  王公大宅 在陆庄。公大,弘治乡荐,浙江运同,迁滇南守,以道远丐归终养。

  圣 堂 在柳桥之西偏,跨河上,祀真武。

  凤 山 在柳桥之南,平田中突然一峰,又名黄山。

  陈纪墓 在凤山之阴。纪,成化五年进士,累官副御史,卒赐祭葬。纪,历内外台,当官廉介,所居在下渡。

  黄山桥 在黄山前。

  康靖王墓 在草市都茶园山。国朝永乐间,古麻剌国王入贡,至闽疾卒,赐谥康靖,有司营葬,春秋祭之,其陪臣数姓俱内附,至今廪食于官。

  舒汀墓 在西禅山。汀,嘉靖乙未进士,监察御史。忤严嵩,出为云南副使,又谪州判,卒。海内称为真御史云。

  西 宫 在西禅山之东。梁时王霸父增,自齐朝渡江入闽,善黄老术。霸幼习之,每登怡山,经宿乃反。年三十游武夷,积十六年始还旧居。山南凿井,有白龟吐泉,炼药既成,点瓦砾为金。是岁闽中斗米千钱,乃鬻金运米食贫者。后以余药服之,旬日如醉,忽于所居皂荚树下蝉蜕而去。贞元中,观察李若初登楼西望,有五色云当其宅,遂以为冲虚宫。并祀徐登、董奉、任放,为四仙祠,俗呼西宫。万历初,尚书马森卜兆其地,移建今所。 唐神童林杰《王仙君坛口占》:“羽客已登仙路去,丹炉草木尽凋残。不知千载归何日,空使时人扫旧坛。” 周朴《西宫诗》:“王君上升处,信宿故居前。皂筴即须朽,白龟仍亦全。云间犹一日,尘里已千年。碧色坛茆黛,今时谁可仙。” 宋王逵诗:“修炼曾居此,传闻实未尝。坛留皂筴树,人去白云乡。龟得胎中息,神藏肘后方。辽东鹤未返,华表夜苍苍。”

  西禅寺 在永钦里。号怡山,一名域山,寺压其上。即王霸所居也。隋末圯废。唐咸通八年,观察李景温招长沙沩山僧大安来居,更新之。后唐长兴中,王延钧更名长庆,淮兵毁焚,独佛殿、法堂、西僧堂仅存。宋天圣间营葺始就,周垣九百丈,居三千人。有奎华阁、明远、紫翠二亭、放生池诸胜。僧慧稜时侍雪峰有悟,后来住山。国朝宣德二年重建,屡修。兹寺为侯官第一禅林。 宋李觏《怡山长庆寺诗》:“行行金碧里,气象恍如春。不记来时路,自嫌衣上尘。院香知有佛,僧静似无人。十载京华梦,相逢一欠伸。” 李纲《西禅斗车堂》:“杰阁雄楼香霭间,佳辰良夜共跻攀。斗回高柄临华栋,月涌清光出远山。急景行将悲晚眺,此身难得到宽闲。世间百虑何时了,且对金樽一解颜。” 黄裳《题西禅寺》:“谁是怡山不灭仙,定光来应此方缘。龙骧凤翥三宗子,狮吼雷鸣六祖禅。鱼佩独垂聊徇世,藕丝相感为开天。自从日月归真后,衣钵何人已得传。” 王偁《宿怡山兰若》:“别路绕珠林,秋来落叶深。一灯今夜雨,千里故人心。已沉空门幻,还惊旅况侵。坐闻钟鼓曙,离思转沉沉。” 郑善夫《病起步西禅》:“一春伏枕莺可怜,病起野池明白莲。偶尔梳头出城郭,便因看竹到西禅。天晴求食鸟双下,日午闭门僧独眠。明发螺江有行役,红尘白雁异风烟。” 林世璧《游西禅寺》:“晓色带江城,疏林空翠晴。倦兹秋风爽,复得赏心清。宝刹凌云耸,金绳倚日明。岩花相映发,谷鸟自和鸣。世界人天接,河山岁序更。佛香烟共暝,法镜月俱盈。悟理非关象,超元讵可名。云何牵世网,扰扰负平生。” 王湛《游西禅》:“烟际辨禅扉,山深竹径微。鸟窥双树下,僧踏芹云归。林叶飘秋色,岩花媚夕晖。应思尘土客,此地到应稀。” 徐熥《游西禅寺》野旷烟光薄,林深暑气微。乱蝉鸣觉路,一犬护禅扉。花竹通诸径,旃檀大几围。云房吟卧久,直到晚凉归。” 陈椿《重过西禅寺》:“城市蹉跎忽几春,重来古寺对佳辰。天花兢座香仍在,芳草衔杯迹已陈。门掩孤峰巢野鹤,钟鸣双树断行人。无因更证三生果,竹杖蒲团寄此身。” 徐《游西禅寺》:“松门云际寺,花木转幽深。处处欲投足,房房生住心。苔纹青绣壁,荔火赤烧林。一径斜阳外,归僧逐暮禽。” 谢肇淛《游西禅寺》:“城西十里路,春树变鸣禽。远寺寻钟入。山僧避客深。雨花天外落,石榻洞中阴。悟得空门意,吾生已陆沉。”

  马森墓 在西禅寺前,旧冲虚宫地。森,嘉靖十二年进士,积官南京户部尚书,卒赐祭葬,赠太子少保,谥恭敏。

  石湖桥 在美宅里,旧西宫前。

  西禅浦 在西禅寺前,外临三港。为江内有小浦,达于河渠,跨浦为桥,滨江有渡,通凤冈诸处。 明曹学佺《西禅浦夜泛》:“问津寺门路,遥遥送孤钟。浦口虽云狭,渐以临大江。江路亦有常,但与潮汐通。烛火代明月,渔者聊尔同。林苇风飕飕,所过非一峰。戒心告乍息,当路有偃虹。如此归已矣,夕漏闻之穷。”

  报恩寺 在一都。唐天复三年建,今废。寺前有渡犹存。又有楞珈寺,亦在一都,今废。

  凤凰冈 江水回环,刘氏居之。又有三十六宅,所产植多荔枝、龙眼。有桥二:曰陈桥、曰周宅。 明陈鸣鹤《江居》:“荔枝沿岸凤凰冈,草舍萧萧近夕阳。钓罢独眠舟不系,任风吹向酒家傍。” 曹学佺《凤冈荔林有怀》:“误舟丹穴去,如息碧梧阴。欲奏求凰曲,青山谁赏音。” 谢肇淛《凤凰冈》:“桔园洲上露如霜、江树江烟望渺茫。布谷声声春雨后,荔阴十里凤凰冈。”

  诸贤祠 在凤凰冈。初名五贤祠。宋儒刘彝、康夫、藻、砥、砺凡五人,后增嘉誉、世南、子玠,更今名。岁以春秋致祭,彝,字执中,师胡瑗,以明体适用为学,第进士,熙宁初,言新法不便,出知桂林。康夫,彝从子也,熙宁间进志术二十七篇,其文皆根柢仁义,郑侠表其墓。藻,字昭信,明礼学,又精于易。嘉誉子世南,世南二子砥、砺,砺子子玠,并详郡志。

  仙 崎 一名阴崎,在十一都。江源出永福、明溪,与阳崎对峙。山颠树木荫翳,居民稠密,临于江浒,有岐江寺。 明徐《憩岐江寺》:“忽艤沙边棹,来寻江上村。危峰晴扆刹,怪树老当门。翠霭迷珠网,香风动宝幡。数声鸣石磬,花雨落黄昏。” 谢肇淛《江寺》:“孤舟停水宿,双屐暂相过。地僻人来少,秋深木落多。江声寒枕簟,野色隔藤萝。坐久忘归去,樵林起暮歌。”

  郑公义渡 在仙崎。江行者南北必由此出涯以济,郑潜避地瓜山,乃创义渡。捐田以给舟子,行者便之,处士吴海为记。

  瓜 山 在二十都。山有三峦直下,分派如瓜,故名。中峦之下展坡平旷,居人环绕,为一乡之会。 明谢肇淛《宿瓜山潘氏宅》:“红蓼映柴门,疏梅拂短轩。社归秋燕冷,衙散午蜂喧。耕凿村居便,诗书世业存。山中无岁月,云气自朝昏。” 陈鸣鹤《题瓜山潘氏二首》“:闲居寂寂似潘安,曾是先人旧讲坛。五百余年三亩宅,竹门遥闭万峰寒。” “寒江曲曲路萦回,庾信园林半种梅。独立淡烟残照外,绕村秋色稻花开。” 徐《舟次瓜山》:“郑公渡口石桥斜,山色重重碧似瓜。遥望炊烟青不断,蓼花深处见人家。”

  潘柄宅 在瓜山。柄,字谦之,与兄植、从朱子游。其学以务实为本,不干仕进,学者称瓜山先生。

  郑潜宅 在瓜山。潜,歙人,元至正中以泉州路总管致仕,寓居怀安。尝建义渡、义学。子居贞以荐辟官参议,与方正学友,亦与其难。事见《表忠录》。有文集数十卷。孙炎,隐居教授。曾孙垍,著有《耕云稿》。 明徐《过郑居贞故宅》:“秋草离离故宅扃,断猿啼鸟不堪听。苌宏碧血无寻处,剩有诗名在汗青。”

  泽苗江 在十二都。发源在永福溪北流,历侯官古灵而下东岩,则瓜山、黄岩、大鹏诸山之水汇流于此,至阴崎,乃与阳崎江合。江之阳,张氏世居之。淳熙初,乡人尝建石桥。

  吴 山 在十都。相传吴翁隐此,故名。有溪,源出永福,流三十里,入西峡江。山之阳有蟠屿,林氏居之,叔侄同登景泰辛未进士。璟官御史,孔兹参政。 明陈鸣鹤《吴山江夜泛》:“星河倒影一江清,残月孤舟镜里行。潮落海门渔市闹,露零沙渚雁群惊。幢幡两岸东西寺,钟磬中宵远近声。钓罢独眠何所事,芦花烟水过余生。”

  吴 屿 与吴山相连,江心有山,呼小君山。吴山人洪栖隐于此。洪,处士海曾孙、知县锵之子也,抗志高尚,雅通禅学,荐绅谈之。 明郑善夫《访吴山人隐所》:“脱屣吴居士,寻君江水遥,云房生夜气,薜牅散春潮。榻静闻空籁,情高梦九霄。从兹毕灵宝,不赴小山招。” 王文旭《宿吴隐居故宅》:“早时季子幽居处,石室来游异往年。远树暮烟春寂寂,空山凉月夜娟娟。檠寒犹自明书幌,琴古真成怆断弦。何必邻人更吹笛,荒亭问字几潸然。”

  南阳山 在十二都。瓜山之支也。山巅有乌江潭,其潭有四,以风、云、雷、雨为名,岩石险怪,人迹罕到。每潭阔丈许,相传有龙居之。潭上云雾腾踊,则大雨如注。岁旱,乡人有祷辄应。冈或作虹,山东有山,曰新安,有岭曰大步,其石如伏羊。

  大帽山 在八都古灵。南连福顶,山腰有石室,名天乙岩,深邃可容百人。一名小方广,一名罗汉。洞岩西南隅,甘泉涌于石上,可资群饮,竭而复盈。有文笔峰、又名席帽山,其山多蓝草。 明郑定诗:“天乙岩头发长啸,云散天高秋杳杳。石室凉生六月寒,海天望断三山晓。” 林誌诗:“层峰耸翠指云标,绝顶凝香暑不消。孤鹤遗踪天路逼,数螺浮黛海山遥。” 高棅诗:“文笔耸孤翠,高标鹤层穹。气夺众山秀,屹为三山雄。何当览寄观,于此巢云松。”

  灵隐寺 在八都古灵。唐咸通二年建,又有安德院,唐大中初建。灵源洞。宋嘉祐中建。古灵多佳境,有后湾渡、月山崖、安德泉、悬崖、甘洌如匡庐瀑布,又赞公房、碧玉潭、落镜桥、小天台、蟠龙石、逗云亭,在诸梵宇中,今芜没。 明陈亮《灵隐寺》:“世路多喧嚣,春山自幽静。偶从淡荡人,共陟招提境。沙明日在野,林暝云起岭。憩石歌且吟,倾瓢醉还醒。方欣灵府旷,渐觉尘虑屏。预恐解携归,愁襟复难整。” 林鸿诗:“灵隐知名刹,龙宫最上方。越山当户翠,海树到楼香。说法观心妄,悬灯共夜长。浮生一何幸,乘此礼医王。” 林誌诗:“海上三山隔弱流,梵宫独占此山幽。香台月霁昙花曙,丈室苔封贝叶秋。宦况暂辞青琐去,锦归莫恋白云留。诸天不用藤萝锁,早晚乘风到上头。” 又《古灵十景》:“清溪源发古灵山,小渡萦回出后湾。竹径暗通流水入,柴门相对落花关。清时利涉居人少,白日空横野艇闲。记得旧游曾买棹,一篙春雨逐鸥还。” “云敛前山露半峰,恍如初月出林东。清光欲曙香销桂,灏气凌云魄映空。春缺秋盈真有意,青回绿绕迥无穷。十年相见蓬莱上,别后清辉似梦中。” “日照飞流挂晚空,匡庐瀑布宛相同。轻烟暝处看将断,落木寒边听不穷。一派初如澄练合,千寻直与大溪通。期君驻马齐摛翰,莫羡银河赋独工。” “古洞云归不见人,山房空掩绿苔新。清池白石双林夜,啼鸟闲花半榻春。方外随缘寻紫衲,宦游浪迹笑缁尘。逍遥拟绍云门侣,布袜芒鞋未有垠。” “春水澄蓝玉满潭,潭光倒影映晴岚。锦鳞跃处肥溪荇。红雨香遥老石楠。有恨鸟歌空白昼,多情花泪湿青衫。当年鼓枻曾临眺,赋就沧浪思不堪。” “菱花飞逐剑龙飘,此地空余落镜桥。词客佩遗痴似醉,洛神粉湿恨应销。莫教照鹄当簾见,却笑骑鲸望月遥。薄暮弄珠游可即,曲栏吟处正生潮。” “层峰耸翠拂云标,绝顶凝寒暑不消。孤鹤遗踪天路逼,数螺浮黛海山遥。霜清迥度王恭氅,月白时闻弄玉箫。我欲与群游汗漫,栖真期此学松乔。” “南阳高卧石床间,谁道神龙此处蟠。薜罅尚封瑶骨蜕,苔花半湿玉鳞寒。浮邱不醒春如梦,醉墨犹随露未乾。我欲留题寄陈迹,桑田未迩遽飞翰。” “仙客浮云似野心,偶经亭上一登临。飞扬已散瑶池影,寂历空怀石室音。捧日有情曾绚彩,巢松无分祗沾襟。君归应有招兰赋,鹤唳猿啼正满林。”

  陈先生祠 在古灵。祀宋龙图陈襄。襄,字述古,详万岁巷。此里宅祠堂也。子孙宋代在婺源吴航,科第不绝,故里迄今落莫。宋时像设屏风犹存,遗裔托迹耕樵,可为大息。 明林誌《谒先生祠》:“循吏犹传旧姓名,乡间庙貌草长青。辉辉俎豆垂千祀,济济云仍继一经。遗爱半凋荒碣字,英魂偏结故山灵。至今野老来祠下,遥揖高山尚泪零。” 徐《过陈先生故居》:“曾从册府见遗书,立马西风问故居。草没龟趺眠石阙,屋颓鸱吻易门闾。英灵像设尘埃里,零落孙枝丧乱余。犹剩半山台榭胜,只今猿鸟哭荒墟。” 谢肇淛《过陈述古故居》:“萧条曲迳锁秋烟,异代衣冠尚俨然。自向木屏书世系,谁从秘阁讲遗编。连云甲第余双碣,漏日茅茨只数椽。惆怅古灵山下路,闻孙自种鹿门田。”

  林宪宅 在古灵。宪,字文则,隐居教授,谊至高。宣德、正统间屡聘校文,俱不赴,尝作真宅,号“渔海归航”云。永乐间有提举佑,字原吉者,其诸父也。 明王褒《为林原吉题古灵旧隐》:“闽中山水称古灵,螺江赤岸旗山青。荔圃柑园接岛屿,梅村桃坞散郊坰。人家成聚互近远,半在市朝半归隐。门巷委蛇穿绿槐,篱落参差夹红槿。此地先贤昔日居,儿童应识长者车。东邻机杼朝织练。酉舍灯火夜读书。故乡风景尔何有,年少交游恒白首。乌府新推从事贤,谁道折腰羞五斗。因言旧隐似盘谷,梦里惟怀返初服。蕙带萝衣江上春,王孙几望天涯绿。长风吹断空江云,落花归思同纷纷。寄声猿鹤遥相待,草堂谩赋北山文。”

  古灵庙 在福顶山上,其神曰正佑王,名姓无考。唐天祐三年,始降灵于义兴社,后迁吴屿,复徙今所。每岁孟春,乡人祈福,祀事甚虔。故以福顶名其山。宋政和八年赐额“昭惠”。绍兴十九年,封“普济侯”,二十九年加“威显”,乾道三年复加“灵应”。 明徐《古灵庙》:“古庙依山不记年,石岩斜对庙门前。瓦中硕鼠衔香灺,树杪饥鸟啄纸钱。百叠乱峰松坞雨,几湾流水板桥烟。青莎滴酒神灵去,铁骑无声上九天。” 谢肇淛《古灵庙》:“松烟十里翠冥冥,立马斜阳问古灵。香篆半随樵火炷,庙门高对石岩扃。潮通荻浦千重白,路绕瓜山万叠青。洞口云封人不到,渔歌遥隔蓼花汀。”

  芹 洲 在十二都。泽苗之西,当永福,溪流迅急,岁久壅而成洲。周回二十里,陈氏居之,隐然阛阓。洲多产芹,故名。又以四面皆水,号瀛洲。

  龙湖山 在九都。界于永福,其下有温泉焉,四时不竭,号汤泉。山脚有湖,甚广,龙居之,故名。俗呼上牛,音讹也。陈氏居之。

  安林寺 在九都。宋大观三年建。

  报恩院 在九都。宋至和元年建。

  陈墓 在九都龙湖村。,孔硕之子,开禧进士,累官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福建安抚大使、知福州。卒赠太师,谥忠肃。长治兵,谋而能断,尝知南剑州、福建招抚使,又节制三路。每出战,贼皆胆落,所向辄克,夫人林氏,亦忠义有智计,能相其君子。

 
 
 
前五篇文章

《闽都记》湖北侯官胜迹

《闽都记》城西湖滨胜迹

《记承天寺夜游》赏读

《福州永泰县志》塔 阁 亭

《福州永泰县志》石刻

 

后五篇文章

《闽都记》湖西北侯官胜迹

《闽都记》湖西侯官胜迹

《闽都记》湖中孤山胜迹

《闽都记》郡北罗源胜迹

《闽都记》郡东北侯官胜迹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