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古塔历史与发展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古塔历史与发展

  摘 要:在我国早期的古代建筑物中有楼有阁,有台有榭,有廊有庑,有民居,有桥梁,有陵墓,唯独没有塔。原来塔这种建筑并不是我国的固有类型,而是外国的一种建筑。在传入我国以后,塔又和我国原有的建筑形式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的建筑类型。

  关键词:古塔 历史与发展

  在中国辽阔美丽的大地上,随处都可以看到古塔的踪影。这些千姿百态的古塔,其造型之美,结构之巧,雕刻、装饰之华丽,均堪与我国其它种类的古代建筑相比。然而,在我国早期的古代建筑物中有楼有阁,有台有榭,有廊有庑,有民居,有桥梁,有陵墓,唯独没有塔。原来塔这种建筑并不是我国的固有类型,而是外国的一种建筑。在传入我国以后,塔又和我国原有的建筑形式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的建筑类型。

  一、中国古塔的历史根源

  塔原本产生于印度,是佛教的一种建筑物。公元前五、六世纪时,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塔就是保存或埋葬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舍利”用的建筑物。舍利,原文的含义为尸体或身骨。据佛经上说,释迦牟尼死后,弟子们将其遗体火化,结成了许多晶莹明亮、五光十色、击之不碎的珠子,称为舍利子。还有其它的身骨、牙齿、毛发等等,也称为舍利。后来又加以扩演,凡德行较高的僧人死后烧剩的骨齿遗骸,也称为舍利。

  古印度的塔有两种:一种是埋葬佛舍利、佛骨等的“萃堵波”,属于坟冢的性质;另一种是所谓的“支提”或“制底”,内无舍利,称作庙,即所谓塔庙。在公元一世纪的东汉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古印度的塔也随之传入我国,并与我国固有的建筑形式和民族文化相结合,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古印度的“支提”就发展成为我国的石窟寺,而埋葬和供奉舍利的“萃堵波”则发展为各式各样的古塔。

  从古塔的发展历史和现存的实物来看,不管是否塔中埋有舍利,统统都被成为舍利塔。由此可见,中国的古塔是由古印度的“萃堵波”发展演变而来的。

  从我国的文字发展历史来看,在早期的汉字中并没有“塔”字。佛塔传入中国时,它的名称被译成各式各样,人们发挥着各自的才能,有的音译,有的意译,也有按形状译的。于是出现了萃堵波、私偷簸、偷婆、佛图、浮屠、浮图、方坟、圆冢、高显、灵庙等各种名称。以后,人们根据梵文“佛”字的音韵“布达”,造出了一个“答”字,并加上一个“土”字旁,以表示坟冢的意思。这样,“塔”这个字既确切地表达了它固有的埋葬佛舍利的功能,又从音韵上表示了它是古印度的原有建筑,准确、恰当而又绝妙,于是“塔”的名称流行广泛。

  二、塔的中国化

  塔的最初用途是坟墓,是用来埋葬佛祖舍利的。由印度到中国,塔的主体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的实心坟墓变为空心楼阁。建筑结构的巨大变化,实际蕴含着文化内涵的微妙差别。坟墓是用来埋葬死者的,而楼阁则是居住或观光之所,二者对比,表明印度佛教(这种印度的文化)进入中国之后就被中国的入世文化所改造。

  印度的萃堵波和我国固有的建筑形式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就是外来文化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古塔从无到有、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和古印度的萃堵波相比,中国古塔从形式、结构、布局和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印度半圆形的萃堵波一传入中国,首先就和我国原有的高贵而显赫的建筑形式——楼阁相结合,出现了楼阁式塔。我国第一座佛教寺庙中的佛塔白马寺塔,就是这样的建筑形式。以后,随着佛教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发展,亭阁式塔、密檐式塔、花塔、金刚宝座塔、过街塔等,也相继出现在我国大地上。就是与古印度的萃堵波极为相似的覆钵式塔——喇嘛塔,在建筑造型和装饰艺术上也都增加了许多中国的成分。可见,从塔的形式上看,印度的萃堵波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古印度,佛舍利是埋葬、供奉在萃堵波中的。而在我国,塔下一般都建有地宫,以埋葬或供奉舍利。这是印度萃堵波与我国固有的陵墓制度相结合的产物。同印度的萃堵波相比,中国的古塔不但有塔刹、塔身、沓座,还有塔下地宫,在结构上已经发上了很大的变化。在近代和当代维修古塔的过程中,人们在塔顶上也曾经发现过舍利,可见塔下地宫并不是中国古塔埋葬舍利的唯一地方。但是地宫的出现,却是印度萃堵波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古印度萃堵波的前后左右,虽然还有少量的附属建筑,但都很简单。在中国古塔的周围或旁边,却有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在这些建筑群中,有殿堂,有走廊,有轩,也有亭。最初,塔在寺的中心。佛殿、佛堂等,围绕着佛塔修建、布局。随着佛殿在佛寺中地位的提高,殿、塔并列,或者将塔放在殿后,以至移于寺外,但古塔始终没有离开殿堂,这是古印度萃堵波与我国宫殿、府第等建筑形式相结合的结果。

  塔,这种建筑把外来的因素与传统的建筑结合得如此恰当高妙,可见,我国古代建筑匠师们的聪明智慧与创造才能不能不令人敬佩。因此,我国的古塔不但带有浓烈的宗教色彩,而且也富有浓烈的民族传统文化色彩,从而成为我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成为绚丽灿烂、美不胜收的一朵建筑奇葩。

  三、佛教与中庸之道对古塔的影响

  佛教来到中国一边宣传人生在世,一切皆苦,人生就是无边的苦海;一边又为人们描绘了来世的天国幸福。因此,教育人们只有一切以佛教教义为准则,修炼心性,排除欲念,方可进入“涅槃”,修成正果。“舍利塔”是用来掩埋“舍利”的,那层层向上挺拔的塔身,一反中国传统建筑向平面展开,反而将人们目光引向上苍,诉说着佛门教徒摆脱现实苦难,向往天国幸福的至诚愿望。然而,中国传统建筑多是向平面展开的组群布局,少有强调单座建筑,甚至强调建筑高耸入云的。这不仅是因为中国古建筑由于受土、木结构承重力的局限,更是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传统建筑均强调组群的统一、和谐,建筑单体平易、容易接近,甚至贴近地面。最终通过水平面的铺开来烘托宏伟、浩大的气势,而抑制单体建筑的凌空出世。即使对于这些不得不向高空发展的佛塔,也以多重的水平线来削弱其拔高之势。从而,在立面上取得一种垂直与水平构图的“中庸”之美。在中国无论是密檐式塔、楼阁式塔,还是由此繁衍而出的喇嘛塔、金刚宝座塔,在强调垂直构图的同时又用大量的水平线条去中和、削弱它,反映了中国人矛盾、复杂、折衷的心理特征。

  四、中国古塔的发展阶段

  从历史文献的记载和我国现存古塔、古塔遗址的调查分析得知,古塔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东汉到唐朝初年,印度的萃堵波开始和我国传统建筑形式互相结合,是不断磨合的阶段,为古塔发展的第一阶段。

  佛教初入中国时,人们对佛、舍利、萃堵波等等印度佛教名物是十分陌生的。佛教的教义与中国固有的王权思想、儒家学说、宗教信仰等存在着分歧、冲突,为了生存,佛教不得不采取了调和的立场,力争以人们习惯或熟悉的思维及行为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印度的半圆形的萃堵波自然也不可能保持其原有形态,它势必要在迎合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前提下改变其本来面目。由于时间久远,当时的建筑已经没有实物,但是我们借助文献记载得知,中国最早期的佛塔主要是楼阁式的建筑。《三国志》、《后汉书》均记载汉末修筑的徐州浮屠寺塔是一座大木塔,顶上有九重铜制的塔刹,重要阁道的塔身层数也不会太少。

  那么在诸多的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中,佛教的传播者为什么要把萃堵波“嫁接”到高楼建筑之中-呢?从东汉开始,除了一些特殊的礼制建筑之外,自战国至西汉一直流行的高台建筑逐渐为木构高楼所替代。无论是宫廷还是地主豪强的庄园,都盛行建造木构高楼,除了供居住的楼之外,还有城门上的谯楼,市场中的市楼,仓储用的仓楼,了望用的望楼,守御用的碉楼等。正是各种各样的木构高楼,构成了东汉建筑的时代特色。此外还要看到,秦汉时期的帝王、贵族普遍热中于求仙望气、承露接引等事,根据“仙人好楼居”的说法,至少在汉武帝之时就已经出现了高达五十丈的井擀楼(即用大木实叠而成的高楼),用于求神迎仙。所以木构高楼不仅是当时最显高贵的建筑,同时也是颇具神秘性的建筑,把萃堵波“嫁接”其上,实在是一种非常有利于佛教传播的选择。

  汉代的佛塔虽然已无实例可寻,但我们尚可从河南故县出土的陶楼和甘肃武威出土的陶碉楼形态中可见其大概。这种由构架式楼阁与萃堵波结合而成的方形木塔,自东汉时期问世以来,历魏、晋、南北朝数百年而不衰,成为此一时期佛塔的经典样式。对此,《魏书·释老志》说的很明确:“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世人相承,谓之‘浮图’,或云‘佛图’。”很显然,“天竺旧状”指的就是来自印度的萃堵波,而“重构之”就是多层木楼阁。在木楼阁的顶上放置萃堵波,应当就是这一时期佛塔的基本形式。

  第二,从唐朝经两宋至辽、金时期,是我国古塔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也是我国古塔发展的高峰时期。

  唐、两宋时期古塔的建筑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塔的总体数量较前代大增,建塔的材料也更为丰富了,除了木材和砖、石以外,还使用了铜、铁、琉璃等材质。阁楼式、密檐式、以及亭阁式塔正值盛年,花塔和宝箧印经塔又现异彩。这一时期,是从以木塔为主转向以砖石塔为主的最后阶段。由于材料的改变,使建筑造型与技术也相应有所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塔的平面从四方形逐渐演变为六角形和八角形。

  根据文献记载和实物考察得知,早期的木塔平面大多是方形,这种平面来源于楼阁的平面。隋唐以及以前的砖石塔,虽然有少量的六角形、八角形塔,甚至还有嵩岳寺塔十二边形的特例,但是就现存的唐塔的情况来看,大多还是方形塔。但入宋以后,六角形、八角形塔很快就取代了方形塔。塔之平面的变化,首先是建筑工匠们从长期的造塔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所致。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高层建筑特别是砖石结构高层建筑,极易在地震中受到破坏。古代工匠们从对地震受损情况的观察中,已经认识到了建筑物的锐角部分在地震中因受力集中而容易损坏。但钝角或圆角部分在地震时因受力较为均匀而不易损坏。所以处于使用和坚固两方面的考虑,自然要改变古塔的平面。其次,为适应人们登塔远望的需要,也是古塔平面发生变化的原因。木塔虽为方型,但却便于设置平座,使人们能够走出塔身,凭栏周览。改为砖石塔后,平座就不能挑出太远,人们走出塔身便很困难,而且危险性也大大增加。改为六角形或八角形后,不仅能有效的扩大视野,而且还有利于减杀风力,其优势是十分明显的。

  由于社会风习的变化,唐与宋、辽、金时期的古塔,在审美特征上也有了明显的差异。大致来说,唐时修建的塔一般不尚装饰,唐人追求的主要是简练而明确的线条,稳定而端庄的轮廓,亲切而和谐的节奏,唐塔表现出来的是唐人豪放的个性和气度。而宋人却是追求细腻纤秀,精雕细琢,柔和清丽,所以宋塔的艺术便在装饰的、表现的、外在等方面开拓新的境界,极力渲染其令人目眩的轮廓变化和颇有俗艳之嫌的形式美。至于与宋对峙的辽和金,则是在唐风宋韵的混合当中,谱写了中国古塔的黄金时代里又一辉煌篇章,宗教内在的感染力,是造塔者极力要表现的唯一主题。

  第三,从元代经明代到清代,是我国古塔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元代以后,塔的材料和结构技术,再无更高的突破,只是在形式上有了一些新的发展。元、明、清时代,藏传佛教——喇嘛教(印度佛教的一个分支)传入内地。由于人们对喇嘛教的提倡和重视,使造塔者的目光投向了佛教的发祥地,于是印度古塔、喇嘛塔纷至沓来。以至曾为元明清三代都城的北京,竟很难找到一座楼阁式的古塔。最为明显的是,瓶形的喇嘛塔进入了中国佛塔的行列。这种塔的塔身部分是一个半圆形的覆钵,在其上安置长大的塔刹。覆钵之下,建一个高大的须弥座,半圆形覆钵还基本上保存了坟冢的形式。这种带有强烈异域风格的塔,长期保持了它们那庄重硕壮而又丰满的造型。著名的大型喇嘛塔有五台山塔院寺白塔,北京北海琼岛白塔,扬州瘦西湖莲性寺白塔等。

  从元至清六百年间,这种塔形的主要变化,是其塔刹(即“十三天”)比例的变更,从元代的尖锥形,发展成为直筒形。除喇嘛塔外,元代还出现一种过街塔或塔门。即在门洞上建塔,可以过车的叫过街塔,只容行人的叫塔门。对于佛教信徒来说,不用进寺焚香跪拜,只要从塔下走过就算向佛进行一次顶礼了。造塔者的这种苦心,在佛教宣传上可以算上是一大发明了。

  明代以后还出现一种塔的形式,那就是金刚宝座塔。这种塔在佛教内容上,属于密宗塔。它以金刚界五方佛为供奉对象,并象征须弥山五形。这种塔的形式实际上是仿照印度佛陀伽耶金刚宝座塔的形式,即在佛陀伽耶金刚宝座上建有五座塔,中间一座塔较大,四角的小塔较低矮。但是,与印度金刚宝座塔不同的是,大塔和小塔的比例没有那么悬殊。主要作品有北京西郊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北京碧云寺金刚宝座塔,西黄寺金刚宝座塔,山西五台园照寺金刚宝座塔等。由于明代以后琉璃大量生产,琉璃宝塔的数量大大的增加起来。露天的琉璃塔现存不下百处,如山西洪洞广胜寺飞虹塔,北京香山琉璃塔,承德须弥福寿寺琉璃塔等。

  佛盛,塔盛,佛衰,塔衰。清代,尤其是中晚期,佛教衰退,因此清代在建塔史上几乎没有什么建树。因此整体来看,从元代以后,塔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佛塔的建造却处在不断衰落之中,而各种与佛教关系不大的文峰塔、风水塔却大量用处,但除了个别的精品之外,它们大多是粗制滥造的,几乎没有审美价值可言。

  五、结语

  随着佛教传入我国,塔开始在我国兴建,并逐渐与我国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的建筑类型。它们历经时代风雨,饱经人世沧桑,依然挺拔峻秀,竞放异彩,使祖国的锦锈河山更加雄伟壮丽。古塔作为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为祖国城市山林增光添彩,不愧为中国古代杰出的高层建筑。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 唐鸣镝 黄震宇 潘晓岚 编著 旅游教育出版社

  2、中国名塔 罗哲文等编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3、中国建筑艺术:古塔 http://www.zh5000.com/ZHJD/zggt/zggt-0084.htm

  4、古塔文化 http://www.zh5000.com/ZHJD/zggt/zggt-0088.htm

  5、中国古塔建筑的研究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 中国知网

  6、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 百花文艺出版社

  7、中国建筑史(第三版) 中国建筑史编写组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前五篇文章

古风古韵羚羊寺

高台寺塔淡忘的历史背影

感受开元寺

福州东郊摩崖石刻

福建莆田涵江区古塔、寺庙

 

后五篇文章

古涿州佛教刻石——佛教刻石 再现湮没的历史辉煌

古涿州佛教刻石——在历史的尘埃中寻觅

鼓山涌泉寺高僧虚云和尚

关于“唐标铁柱”遗址在漾濞竹林寺的探讨

佛教胜地杨岐山普通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