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安陀国有一位笃信佛教的长者,送子到一位高僧门下受戒为小沙弥,高僧与弟子的衣食均有一位富有的名叫清信士的居士供养。有一天,小沙弥奉师傅之命前去清信士家化斋,恰逢清信士全家到友人家赴宴,只留下清信士的小女儿在家,少女见前来化斋的小沙弥年少英俊,顿生爱慕之情,情不自禁地牵衣拉手,向小沙弥做诸种媚态,要求婚配,小沙弥数度拒绝不成,最后引颈自杀,少女见状,悔恨不已,号啕大哭,待父亲清信士回到家后,少女向父亲哭诉实情。按照古印度当时的法令,僧人如果死在俗人家,俗人必须向国王交付一定的罚金来赎罪,清信士将此事呈报国王,国王对小沙弥不舍佛法,守戒志坚的精神而感动,下令焚香木,火化小沙弥的尸骸,并起塔供养。

  沙弥守节自杀因缘故事,出自《贤愚经·沙弥守节自杀品》,绘于敦煌石窟第257窟、第254窟、第285窟,其中第257窟所绘沙弥守节自杀因缘,是敦煌石窟同一题材中最完美的。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