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无量寿经起信论(下)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积植德行第八

  阿难。法藏比丘于其佛所。诸天魔梵龙神八部大众之中。发斯宏誓。建此愿已。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不生欲觉嗔觉害觉。不起欲想嗔想害想。不著色声香味触法。忍力成就。不计众苦。少欲知足。无染恚痴。三昧常寂。智慧无碍。无有虚伪谄曲之心。和颜爱语。先意承问。勇猛精进。志愿无倦。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恭敬三宝。奉事师长。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远离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习善语。自利利人。人我兼利。弃国捐王。绝去财色。自行六波罗蜜。教人令行。无央数劫积功累德。随其生处。在意所欲。无量宝藏自然发应。教化安立无数众生。住于无上正真之道。或为长者居士。豪姓尊贵。或为刹利国君。转轮圣帝。或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常以四事供养恭敬一切诸佛。如是功德不可称说。口气香洁。如优钵罗华。身诸毛孔出栴檀香。其香普熏无量世界。容色端正。相好殊妙。其手常出无尽之宝。衣服饮食珍妙华香缯盖幢幡庄严之具。如是等事。超诸天人。于一切法而得自在。

  上明法藏以无量心。发无量愿。起无量行。无不一一称真如法界。众生无量。国土无量。菩萨随顺众生。经不可说不可说那由他劫。入不可说不可说恒河沙佛土。悉以无量行海而严净之。所以者何。以法界本无量故。如是严净无量佛土。度脱无量众生。而实无佛土可严。亦无众生可度。所以者何。以法界即非法界故。故云。以大庄严具足众行。又云。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斯则悲智双融。理事无碍。故能于一切法而得自在。

  一向出生菩萨经。佛言。我念过去广大无量无边阿僧祗劫。有佛号宝功德威宿劫王。彼佛将入涅槃。为众广说法本陀罗尼。时有轮王。名曰持火。王有太子。名曰不思议胜功德。生年十六。从彼如来闻是法本。即于七万岁中精勤修习。未曾睡眠。亦不偃侧。端坐一处。不贪财宝。及以王位。不乐自身。得值九十亿百千那由他佛。诸佛说法。尽能闻持修习。厌家薙发而作沙门。作已复于九万岁中修习此陀罗尼。复为众生分别显示。一生之中。力精教化。令八十亿百千那由他众生。得发道心。积功累德。至不退地。尔时不思议胜功德比丘。岂异人乎。即阿弥陀如来是也。此明法藏所修本行。足与经文互证。一生尚尔。多生可知。一劫尚尔。多劫可知。

  法藏成佛第九

  阿难白佛。法藏菩萨为已成佛而取灭度。为未成佛。为今现在。佛告阿难。法藏菩萨今已成佛。现在西方。去此十万亿刹。其佛世界名曰安乐。阿难又问。其佛成道以来。为经几时。佛言。成佛以来。凡历十劫。

  上明成佛时处。曰现在西方者。不惟尔时名为现在。乃至于今。以及后后无尽。同名现在。以佛寿无量故。

  国土宝严第十

  其佛国土。自然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合成为地。恢廓广荡。不可限极。悉相杂次。转相间人。光赫煜烁。微妙奇丽。清净庄严。超踰十方一切世界。众宝中精。其宝犹如第六天宝。又其国土无须弥山。及金刚围一切诸山。亦无大海小海溪渠井谷。佛神力故。欲见则见。亦无地狱饿鬼畜生诸难之趣。亦无四时春夏秋冬。不寒不热。常和调适。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若彼国土无须弥山。其四天王及忉利天。依何而住。佛语阿难。第三炎天乃至色究竟天。皆依何住。阿难白佛。行业果报不可思议。佛语阿难。行业果报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亦不可思议。其诸众生功德善力。住行业之地。故能尔耳。阿难白佛。我不疑此法。但为将来众生。欲除其疑惑。故问斯义。

  上明国土殊胜。即前文无三恶道及国土严净等愿所摄。

  光明无量第十一

  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或照百佛世界。或千佛世界。取要言之。乃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或有佛光照于七尺。或一由旬。二三四五由旬。如是转倍。乃至照一一佛刹。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若在三涂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后。皆蒙解脱。无量寿佛。光明显赫。照耀十方。诸佛国土莫不闻焉。不但我今称其光明。一切诸佛声闻缘觉诸菩萨众。咸共叹誉。亦复如是。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为诸菩萨声闻之众所共叹誉。称其功德。至其最后得佛道时。普为十方诸佛菩萨叹其光明。亦如今也。我说无量寿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昼夜一劫尚未能尽。

  上明光明殊胜。即前文光明有限量蒙我光明等愿所摄。

  寿命无量第十二

  佛语阿难。又无量寿佛寿命长久。不可称计。汝宁知乎。假使十方世界无量众生。皆得人身。悉令成就声闻缘觉。都共集会。禅思一心。竭其智力。于百千万劫悉共推算。计其寿命长远之数。不能穷尽。知其限极。声闻菩萨天人之众。寿命长短。亦复如是。非算数譬喻所能知也。

  上明寿命长久。即前文寿命有限量及寿命无能限量等愿所摄。

  圣众无量第十三

  又声闻菩萨。其数难量。不可称说。神智洞达。威力自在。能于掌中持一切世界。彼佛初会。声闻众数不可称计。菩萨亦然。如大目犍连百千万亿无量无数。于阿僧祇。那由他劫。乃至灭度。悉共计校。不能究了多少之数。譬如大海。深广无量。假使有人析其一毛以为百分。以一分毛沾取一滴。于意云何。其所滴者。于彼大海。何所为多。阿难白佛。彼所滴水。比于大海。多少之量。非巧历算数言辞譬类所能知也。佛语阿难。如目连等。于百千万亿那由他劫。计彼初会声闻菩萨。所知数者。犹如一滴。其所不知。如大海水。

  上明圣众无量。即前文国中声闻有能计量等愿所摄。

  七宝诸树第十四

  又其国土七宝诸树。周满世界。金树。银树。琉璃树。玻璃树。珊瑚树。玛瑙树。砗磲之树。或有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转共合成。或有金树。银叶华果。或有银树。金叶华果。或琉璃树。玻璃为叶。华果亦然。或水晶树。琉璃为叶。华果亦然。或珊瑚树。玛瑙为叶。华果亦然。或玛瑙树。琉璃为叶。华果亦然。或砗磲树。众宝为叶。华果亦然。或有宝树。紫金为本。白银为茎。琉璃为枝。水晶为条。珊瑚为叶。玛瑙为华。砗磲为实。或有宝树。白银为本。琉璃为茎。水晶为枝。珊瑚为条。玛瑙为叶。砗磲为华。紫金为实。或有宝树。琉璃为本。水晶为茎。珊瑚为枝。玛瑙为条。砗磲为叶。紫金为华。白银为实。或有宝树。水晶为本。珊瑚为茎。玛瑙为枝。砗磲为条。紫金为叶。白银为华。琉璃为实。或有宝树。珊瑚为本。玛瑙为茎。砗磲为枝。紫金为条。白银为叶。琉璃为华。水晶为实。或有宝树。玛瑙为本。砗磲为茎。紫金为枝。白银为条。琉璃为叶。水晶为华。珊瑚为实。或有宝树。砗磲为本。紫金为茎。白银为枝。琉璃为条。水晶为叶。珊瑚为华。玛瑙为实。行行相值。茎茎相望。枝枝相准。叶叶相向。华华相顺。实实相当。荣色光曜。不可胜视。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

  道场宝树第十五

  又无量寿佛其道场树高四百万里。其本周围五千由旬。枝叶四布二十万里。一切众宝自然合成。以月光摩尼持海轮宝众宝之王而庄严之。周匝条间。垂宝璎珞。百千万色。种种异变。无量光炎。照耀无极。珍妙宝网。罗覆其上。一切庄严。随应而现。微风徐动。吹诸宝树。演出无量妙法音声。其声流布。遍诸佛国。闻其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耳根清彻。不遭苦患。目睹其色。鼻知其香。口尝其味。身触其光。心以法缘。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六根清彻。无诸恼患。阿难。若彼国土天人。见此树者。得三法忍。一者音响忍。二者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此皆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满足愿故。明了愿故。坚固愿故。究竟愿故。佛告阿难。世间帝王有百千音乐。自转轮圣王。乃至第六天上伎乐音声。辗转相胜千亿万倍。第六天上万种乐音。不如无量寿国诸七宝树一种音声干亿倍也。亦有自然万种伎乐。又其乐声无非法音。清畅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声之中。最为第一。

  堂舍楼观第十六

  其讲堂精舍宫殿楼观。皆七宝庄严。自然化成。复以真珠明月摩尼众宝以为交络。覆盖其上。

  七宝浴池第十七

  内外左右有诸浴池。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纵广深浅。皆各一等。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黄金池者。底白银沙。白银池者。底黄金沙。水精池者。底琉璃沙。琉璃池者。底水精沙。珊瑚池者。底琥珀沙。琥珀池者。底珊瑚沙。砗磲池者。底玛瑙沙。玛瑙池者。底砗磲沙。白玉池者。底紫金沙。紫金池者。底白玉沙。或有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转共合成。其池岸上有栴檀树。华叶垂布。香气普熏。天优钵罗华。钵昙摩华。拘牟头华。芬陀利华。杂色光茂。弥覆水上。彼诸菩萨及声闻众。若入宝池。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欲令至膝。即至于膝。欲令至腰。水即至腰。欲令至颈。水即至颈。欲令灌身。自然灌身。欲令还复。水辄还复。调和冷暖自然随意。开神悦体。荡除心垢。清明澄洁。净若无形。宝沙映彻。无深不照。微澜回流。转相灌注。安详徐逝。不迟不疾。波扬无量自然妙声。随具所应。莫不闻者。或闻佛声。或闻法声。或闻僧声。或寂静声。空无我声。大慈悲声。波罗蜜声。或十力无畏不共法声。诸通慧声。无所作声。不起灭声。无生忍声。乃至甘露灌顶众妙法声。如是等声。称其所闻。欢喜无量。随顺清净离欲寂灭真实之义。随顺三宝力无所畏不共之法。随顺通慧菩萨声闻所行之道。无有三涂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安乐。阿难。彼佛国土诸往生者。具足如是清净色身。诸妙音声。神通功德。

  上第十四分至此。明宝树音声宫观浴池种种庄严。诸见闻者种种法乐。即前文不闻不善之名。人物严净。悉见十方。宫殿池流无量严饰等愿所摄。

  衣食自然第十八

  所处宫殿衣服饮食众妙华香庄严之具。犹第六天自然之物。若欲食时。七宝钵器。自然在前。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明月真珠。如是诸钵。随意而至。百味饮食。自然盈满。虽有此食。实无食者。但见色闻香。意以为食。自然饱足。身心柔软。无所味著。事已化去。时至复现。彼佛国土。清净安隐。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

  上明衣食诸具随心化现。即前文衣服随念所受快乐等愿所摄。

  颜貌端正第十九

  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颜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佛告阿难。譬如世间贫穷乞人。在帝王边。形貌容状。宁可类乎。阿难白佛。假令此人在帝王边。羸陋丑恶。无以为喻。百千万亿不可计倍。佛告阿难。汝言是也。计如帝王虽人中尊贵。形色端正。比之转轮圣王。甚为鄙陋。犹彼乞人在帝王边也。转轮圣王威相殊妙。天下第一。比之忉利天王。又复丑恶。不得相喻万亿倍也。假令天帝比第六天王。百千亿倍不相类也。设第六天王比无量寿佛国菩萨声闻。光颜容色不相及逮。百千万亿不可计倍。

  上明色身殊妙。即前文悉真金色无有好丑等愿所摄。

  总赞庄严第二十

  佛告阿难。无量寿国。其诸天人衣服饮食华香璎珞缯盖幢幡微妙音声。所居舍宅宫殿楼阁。称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一宝二宝。乃至无量众宝。随意所欲。应念即至。又以众宝妙衣。遍布其地。一切天人践之而行。无量宝网。弥覆佛土。皆以金镂真珠百千杂宝奇妙珍异。庄严校饰。周匝四面。垂以宝铃。光色晃曜。尽极严丽。自然得风。徐起微动。其风调和。不寒不署。温凉柔软。不迟不疾。吹诸罗网及众宝树。演发无量微妙法音。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其身。皆得快乐。譬如比丘得灭尽三昧。又风吹散华。遍满佛土。随色次第而不杂乱。柔软光泽。馨香芬烈。足履其上。蹈下四寸。随举足已。还复如故。华用已讫。地辄开裂。以次化没。清净无遗。随其时节。风吹散华。如是六反。

  上复广明依报及诸法乐。以尽前意。

  花光出佛第二十一

  又众宝莲华周满世界。一一宝华百千亿叶。其华光明。无量种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黄朱紫。光色赫然。炜烨焕烂。明曜日月。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于亿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

  上明佛身普现一切。随方接引。为后文往生缘起。如上种种庄严。种种佛事。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如空中云。如水中月。如画所现像。如幻所化人。皆以佛神力故。随众生心而出现故。当知一切众生所有神力。本与如来无二无别。特无大愿大行发起胜因。不觉不知。沉沦永劫。若能一念回光。方知家业具在。如入宝山。取之无尽。如游香国。触处蒙熏。要须亲到方休。慎勿半涂而废。

  无量寿经起信论卷中

  无量寿经起信论卷下

  菩萨戒弟子彭际清述

  三辈往生第二十二

  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

  上明往生正因。即前文十方众生信乐发愿回向等愿所摄。首言一念至心回向。即得往生。行者诚能于一念信入。何须更论种种功勋。一切众生流浪生死。惟此一念。更无二念。乃至发真归元。成等正觉。惟此一念。亦无二念。大智度论云。行般若波罗蜜者。一念中能散十方一切如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大地诸山微尘。一念之力。不可思议。如是念佛。即念是佛。即佛是心。非内非外。无缚无脱。尽山河大地十方虚空。无一芥子许。不是无量寿佛现身说法处。乃至离即离非。顿入如来大光明藏。

  经中略说等差者。为方便接引故。其上辈专属沙门。一切众生由爱渴故。因有幻身。由幻身故。因有国土。舍家弃欲。爱渴净故。幻身亦净。幻身净故。国土亦净。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志性好游诸佛国土。应远离居家。故知出家为净土正因。以能远离不净故。

  次言发菩提心。大般若经善现言。如来常说菩提。以何义故名为菩提。佛言。证法空义。证真如义。证实际义。证法性义。证法界义。假立名相。施设言说。能真实觉。最上胜妙。故名菩提。不可破坏。不可分别。故名菩提。是知菩提心者。诸佛之本原。众生之慧命。才发此心。已成佛道。以与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相应故。如舍利子白佛言。颇有初心胜后心不。世尊告曰。阿罗汉独觉诸无漏心。虽离自心一切烦恼。而不能化无量有情。皆令发心舍诸烦恼。菩萨初发大菩提心。虽于自身烦恼未断。而能普化无量有情。皆令发心舍诸烦恼。辗转饶益无量有情。是为初心胜后心义。

  次言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念佛有二。一观相。如观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谛观彼佛。想彼佛者。先当想像。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见像坐已。心眼得开。了了分明。见极乐国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幔。弥覆其上。众宝罗网。满虚空中。具如经说。

  问。既是心是佛。何须更立他佛。执相而求。翻成邪道。答。此为初机权示方便。假彼胜缘。成我净土。然即相非相。同归寂灭。妙观自在。现量无余。所以大集经云。若欲成就诸佛现前三昧。随所念处。即见如来。如取清油净水水晶明镜。用是四物。观己面像。善恶好丑。影现分明。而彼现像。不从四物出。亦非余处来。非自然有。非人造作。当知彼像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无有住所。菩萨亦尔。即复思惟。今此佛者。从何所来。而我是身。复从何出。观彼如来。竟无来处。及以去处。我身亦尔。本无出处。岂有转还。如是穷尽细微。情忘分别。豁然无寄。顿彻本来。是为观佛中道了义。

  一持名。如阿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须知持名一法。最为简要。行者初发心时。贵有定课。每日或千声。或万声。或十万声。从少至多。由散入定。随其念力。俱可往生。

  问。名字性空。云何持者即得往生。答。以性空故。故得往生。若有所得。便成系缚。众生以有所得心。轮转无尽。今此佛名。不从想生。非和合有。即是诸法实相。故知持名功德不可思议。然念佛不难。一心为难。直须念念分明。心心绝待。如是四威仪中。乃至上床下床。大小便利。俱不得舍。一切是非得失爱憎喜怒关头。惟一佛名。了然超越。久久成熟。见思自落。三昧现前。是为念佛究竟了义。

  次言修诸功德愿生彼国者。行者既发菩提心。当修菩萨行。于世出世间。所有一毫之善。乃至无边功德。悉以深心至诚心。回向极乐。亦得名为一向专念。不必弃舍有为。乃名专念。以佛性遍一切处。有弃有舍。不名念佛故。如观经言。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此兼四众而言。上中二辈所修功德。足以摄之。

  昔袁中郎晚岁专修净业。著西方合论。既卒。其弟小修梦游净土。见中郎在焉。语之曰。我净愿虽深。情染未尽。初生此间边地。今居净土矣。终以乘急戒缓。仅地居。不得与大士升虚空宝阁。幸夙生智慧猛利。又曾作论赞叹如来不可思议度生之力。感得飞行自在。游诸刹土。听佛说法。此实为胜。使吾生时严持戒律。尚不止此。大都乘戒俱急。生品最高。次戒急。生最稳。若有乘无戒。多为业力所牵。流入天龙八部去。予所亲见多矣。语具珂雪斋外集中。故知净土资粮。全凭功德。功德之基。莫先持戒。以戒净则心净。心净则土净故。

  复明发愿者。须早晚向西礼拜。如朝帝主。日近日亲。发深重誓。愿命终时。决定往生。慈照宗主有劝人发愿偈。最为深切。偈云。‘万法从心生。万法从心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持戒无信愿。不得生净土。唯得人天福。福尽受轮回。辗转难脱离。看经无慧眼。不识佛深意。后世得聪明。乱心难出离。不如念佛好。现世无名利。行坐不多罗。则是阿弥陀。发愿持戒力。回向生乐国。如是各行持。千中不失一。释迦金口说。弥陀亲摄受。诸佛皆护念。诸天善护持。见此念佛人。与佛不相远。应当坐道场。转于大法轮。普度无边众。譬如贫家女。腹孕转轮王。诸天常爱护。贫女自不知。腹中有贵子。今此念佛人。其意亦如是。亿佛常念佛。不久当成佛。诸佛善护持。其人自不知。我当生净土。却要来后世。再得生人中。譬如贫人家。地内有伏藏。藏神常守护。不令其有失。贫人自不知。家内有宝藏。逐日趁客作。求衣食自济。今此念佛人。其意亦如是。不知念佛人。具足如来藏。自说我无分。反要生人中。譬如病人家。自有真妙药。不知妙药性。不能自治病。每日床枕边。痛苦受无量。今此念佛人。其意亦如是。不知念佛心。能灭贪嗔痴。能为大医王。能为大宝藏。利济一切人。能为大法王。覆护一切众。将为是凡夫。不得生净土。且自持斋戒。后世愿为人。辗转更修行。方可生彼国。多见修行人。常作如是说。不称弥陀愿。不合净土经。邪见障覆心。毕竟难出离。非是他人障。皆是自障心。今世不得生。一磋是百磋。劝汝修行人。信我如来说。佛无不实语。岂是虚诳言。但当自精勤。一心求净土。因风吹于火。用力不消多。幸有念佛心。回愿超三界。逢宝不取宝。遇食苦长饥。咄哉大丈夫。不见真实意。我今略劝赞。辗转传与人。代我广流通。作于如来使。真是诸佛子。真名报佛恩。普愿如说行。同生极乐国’。如是诚言。可谓披肝露胆。诸修行人并应信受。

  中下二辈。功德有殊。而同发菩提。同一念佛。同愿往生。故临终见佛往生。等无差别。维摩诘语长者子云。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名具足。当知念佛之人。亦复如是。是故。不发菩提。一切愿行。无从发起。有愿无行。如瘠土之材。不成普荫。有行无愿如□驾之马。无所适归。行愿相资。导以念力。则如草木之滋。更逢甘雨。骐骥之驭。重遇王良。疾满菩提。径登极乐。

  问。临终见佛。为是自佛。为是他佛。若他佛者。心外取佛。即成魔业。若自佛者。想力所成。虚妄不实。云何往生。答。自佛他佛。总成戏论。人我相忘。自他不异。诸佛法身。湛然常寂。以本愿故。感应道交。即自即他。无虚无实。唯一真如。周遍法界。众生依于业缘。幻有分段。如居屋下。不见天日。念力诚坚。幻缘斯净。如微屋蔀。天日豁然。任运往生。还同本得。首楞严经云。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故知众生想力不可思议。

  问。前发愿言。但得闻名。便获利益。此何独约往生而论。答。闻名虽获利益。然未得往生。终非究竟。以生死未断故。何如一念往生。直超三界。其为利益。孰可比伦。

  问。观经下品。俱系生时积恶。末后回心。此云惟除五逆谤法。何以不同。答。如实回心。一念念佛。无不往生。以佛本愿力故。但恐障深罪重。善友难逢。信愿难发。日光皓皓。不照生盲。恒河滔滔。难消渴鬼。是可惧也。

  十方称叹第二十三

  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无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莫不称叹。于彼东方恒河沙佛国。无量无数诸菩萨众。皆悉往诣无量寿佛所。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听受经法。宣布道化。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东方诸佛国其数如恒沙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

  南西北四维上下亦复然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

  一切诸菩萨各赍天妙华宝香无价衣供养无量觉

  咸然奏天乐畅发和雅音歌叹最胜尊供养无量觉

  究达神通慧游入深法门具足功德藏妙智无等伦

  慧日朗世间消除生死云恭敬逼三匝稽首无上尊

  见彼严净土微妙难思议因发无量心愿我国亦然

  应时无量尊动容发欣笑口出无数光遍照十方国

  回光围绕身三匝从顶入一切天人众踊跃皆欢喜

  大士观世音整服稽首问白佛何缘笑唯然愿说意

  梵声犹雷震八音畅妙响当授菩萨记今说仁谛听

  十方来正士吾悉知彼愿志求严净士受决当作佛

  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满足诸妙愿必成如是刹

  知法如电影究竟菩萨道具诸功德本受决当作佛

  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

  诸佛告菩萨令觐安养佛闻法乐受行疾得清净处

  至彼严净国便速得神通必于无量尊受记成等觉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菩萨兴至愿愿己国无异普念度一切名显满十方

  奉事亿如来飞化遍诸刹恭敬欢喜去还到安养国

  若人无善心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

  曾更见世尊则能信此事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

  声闻或菩萨莫能究圣心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

  假使一切人具足皆得道净慧知本空亿劫思佛智

  穷力极讲说尽寿犹不知佛慧无边际寿命甚难得

  佛世亦难值人有信慧难若闻精进求闻法能不忘

  则我善亲友是故当发意设满世界火必过要闻法

  会当成佛道广度生死流

  上明诸佛称叹。及十方菩萨往修供养。受记作佛。即前文无量诸佛悉称我名。及他方菩萨闻名得忍。诸愿所摄。觉了一切法下十二句。是为净土正修行路。先达法性。本来无我。则一切空寂。不于佛土而生违碍。次建妙愿。具诸功德。一切圆成。不于自心而生限量。有志净土者。须从此证入。世有执心是土。不信净土者。不知由心秽故。斯现秽土。由心净故。斯现净土。若无净土。应无净心。既不疑心。何复疑土。亦有执心是佛。不肯念佛者。不知为了之心。终不成佛。未成之佛。何由了心。惟了心者。方名成佛。必念佛者。方能了心。是诸菩萨。若已授记。今授记。当授记。尚乃从一佛国。至一佛国。承事如来。严净国土。尔是何人。敢逃化外。更有虽闻经法。而自生鄙劣。绝意往生者。不知一称佛名。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具足无上功德。佛有诚言。安可不信。当知疑根未断。即是罪根。信力圆时。全成福力。故云。若人无善心。不得闻此经。又云。曾更见世尊。则能信此事。大众珍重。莫负提撕。

  补处菩萨第二十四

  佛告阿难。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普欲度脱一切众生。阿难。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佛言。一名观世音。二名大势至。此二菩萨。于是国土修菩萨行。命终转化。生彼佛国。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智慧成满。深入诸法。究畅要妙。神通无碍。诸根明利。其钝根者。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不可计无生法忍。又彼菩萨乃至成佛。不受恶趣。神通自在。常识宿命。除生他方五浊恶世。示现同彼。如我国也。

  上明菩萨声闻究竟成佛。即前文诸菩萨天人种种殊胜。及不更恶道诸愿所摄。观音势至二菩萨常侍无量寿侧。亦从本师转轮。故知东西二土。交相造化。娑婆为华。极乐为果。果必因华。华不异果。何以故。诸佛菩萨依于众生而起菩提。依于菩提而成净土。若无秽者。净亦不成。以菩提心不自起故。是则不离众生有净土。不离净土有众生。净土众生。心心作佛。众生净土。念念往生。故观音云。诵持大悲神咒。若不生诸佛国土者。我誓不成正觉。势至云。摄念佛人。归于净土。皆与无量寿同一愿故。

  菩萨出供第二十五

  佛语阿难。彼国菩萨承佛威神。一食之顷。往诣十方无量世界。恭敬供养诸佛世尊。随心所念。华香伎乐。衣盖幢幡。无数无量供养之具。自然化生。应念即至。珍妙殊特。非世所有。辄以奉散诸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在虚空中。化成华盖。光色昱烁。香气普熏。其华周圆四百里者。如是转倍。乃覆三千大千世界。随其前后。以次化没。其诸菩萨佥然欣悦。于虚空中共奏天乐。以微妙音歌叹佛德。听受经法。欢喜无量。供养佛已。未食之前。忽然轻举。还其本国。

  上明菩萨出诸供具。普供诸佛。即前文供养诸佛。及所欲如意诸愿所摄。

  无量说法第二十六

  佛语阿难。无量寿佛为诸声闻菩萨天人颁宣法时。都悉集会七宝讲堂。广宣道教。演畅妙法。莫不欢喜。心解得道。即时四方自然风起。吹七宝树。出五音声。无量妙华。随风四散。自然供养。如是不绝。一切诸天。皆赍天上百千华香。万种伎乐。供养其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普散华香。奏诸音乐。前后来往。更相开避。当斯之时熙怡快乐。不可胜言。

  上明无量寿佛为众说法。即前文随愿闻法诸愿所摄。问。无量说法。为是纯说一乘。为是兼说三乘。若纯说一乘者。何得尚有声闻众等。若兼说三乘者。何云二乘不生彼国。答。纯是一乘。别无三乘。岂独佛在七宝讲堂。纯说一乘。乃至一一花中。一一光中。风声水声。诸音乐声。亦纯说一乘。更无三乘。如妙法莲华经云。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特以众生根智有差。所闻各异。所证不同。故前文言。或闻佛声。或闻法声。或闻僧声。或寂静声。空无我声。乃至甘露灌顶等声。其得闻者。或证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乃至不退转地菩萨。具如他译本说。是即顺余佛土。寄四果名。实则决定成佛。不取有余涅槃。以能回小向大故。佛本愿故。

  菩萨功德第二十七

  佛告阿难。生彼佛国诸菩萨等。所可讲说。常宣正法。随顺智慧。无违无失。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无染著心。去来进止。情无所系。随意自在。无所适莫。无彼无我。无竞无讼。于诸众生。得大慈悲饶益之心。柔润调伏。无忿恨心。离盖清净。无厌怠心。等心。胜心。深心。定心。爱法乐法喜法之心。灭诸烦恼。离恶趣心。究竟一切菩萨所行。具足成就无量功德。得深禅定。诸通明慧。游志七觉。修心佛法。肉眼清彻。靡不分了。天眼通达。无量无限。法眼观察。究竟诸道。慧眼见真。能度彼岸。佛眼具足。觉了法性。以无碍智。为人演说。等观三界。空无所有。志求佛法。具诸辩才。除灭众生烦恼之患。从如来生。解法如如。善知集灭音声方便。不欣世语。乐在正论。修诸善本。志崇佛道。知一切法皆悉寂灭。生身烦恼。二余俱尽。闻甚深法。心不疑惧。常能修行其大悲者。深远微妙。靡不覆载。究竟一乘。至于彼岸。决断疑网。慧由心出。于佛教法。该罗无外。智慧如大海。三昧如山王。慧光明净。超踰日月。清白之法。具足圆满。犹如雪山。照诸功德。等一净故。犹如大地。净秽好恶。无异心故。犹如净水。洗除尘劳诸垢染故。犹如火王。烧灭一切烦恼薪故。犹如大风。行诸世界。无障碍故。犹如虚空。于一切有。无所著故。犹如莲华。于诸世间。无染污故。犹如大乘。运载群萌。出生死故。犹如重云。振大法雷。觉未觉故。犹如大雨。雨甘露法。润众生故。如金刚山。众魔外道不能动故。如梵天王。于诸善法。最上首故。如尼拘类树。普覆一切故。如优昙钵华。希有难过故。如金翅鸟。威伏外道故。如众游禽。无所藏积故。犹如牛王。无能胜故。犹如象王。善调伏故。如狮子王。无所畏故。旷若虚空。大慈等故。摧灭嫉心。不忌胜故。专乐求法。心无厌足。常欲广说。志无疲倦。击法鼓。建法幢。曜慧日。除痴闇。修六和敬。常行法施。志勇精进。心不退弱。为世灯明。最胜福田。常为师导。等无憎爱。唯乐正道。无余欣戚。拔诸欲刺。以安群生。功慧殊胜。莫不尊敬。灭三垢障。游诸神通。因力。缘力。意力。愿力。方便之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闻之力。施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力。正念止观诸通明力。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如是等力。一切具足。身色相好。功德辩才。具足庄严。无与等者。恭敬供养无量诸佛。常为诸佛所共称叹。究竟菩萨诸波罗密。修空无相无愿三昧。不生不灭诸三昧门。远离声闻缘觉之地。阿难。彼诸菩萨成就如是无量功德。我但为汝略言之耳。若广说者。百千万劫不能穷尽。

  上总明菩萨所有行业。以尽前意。如是功德。如是愿力。如是智慧。如是神通。不离诸佛。普度群生。为欲严净一切佛土故。为欲成就普贤大愿故。是诸菩萨。莫非十地位中。一生补处。五浊众生。名且不闻。况乃得遇。今以念佛因缘。生彼国已。遍参知识。同觐法王。不历僧祇。顿阶不退。如斯方便。希有难逢。粉骨碎身。莫酬罔极。

  问。诸佛各有四土。谓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今往生者当居何土。答。蕅益法师云。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若持至事一心不乱。见思任运先落。则生方便有余净土。若至理一心不乱。豁破无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则生实报庄严净土。若无明断尽。则是上上实报。究竟寂光。据此约现果而论。既生彼国。即同居净土。亦具上三净土。因无量寿佛胜愿所摄故。无量寿佛胜愿。国土严净故。所以超出十方同居。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劝进往生第二十八

  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无量寿国声闻菩萨。功德智慧不可称说。又其国土微妙安乐清净若此。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普于无上下。洞达无边际。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横截五恶道。恶道自然闭。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然世人薄俗。共诤不急之事。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无尊无卑。无贫无富。少长男女。共忧钱财。有无同然。忧思适等。屏营愁苦。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有安时。有田忧田。有宅忧宅。牛马六畜奴婢钱财衣食什物。复共忧之。重思累息。忧念愁怖。横为非常水火盗贼怨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忧毒忪忪。无有解时。结愤心中。不离忧恼。心坚意固。适无纵舍。或坐摧碎。身亡命终。弃捐之去。莫谁随者。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或时心诤。有所恚怒。今世恨意。微相憎嫉。后世转剧。至成大怨。皆当对生。更相报复。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善恶变化。殃福异处。生死常道。转相嗣立。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妇。更相哭泣。颠倒上下。无常根本。皆当过去。不可常保。如此之人。蒙冥抵突。不信经法。心无远虑。各欲快意。痴惑爱欲。不达于道德。迷没于嗔怒。贪狠于财色。坐之不得道。当更恶趣苦。生死无穷已。哀哉甚可伤。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我今语汝。世间之事。人用是故。坐不得道。当熟思计。远离众恶。择其善者。勤而行之。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遇佛在世。当勤精进。其有至愿生安乐国者。可得智慧明达。功德殊胜。勿得随心所欲。亏负经戒。在入后也。傥有疑意。不解经者。可具问佛。当为说之。弥勒菩萨长跪白言。佛威神尊重。所说快善。听佛经语。贯心思之。世人实尔。今佛慈愍。显示大道。诸天人民蠕动之类。皆蒙慈恩。解脱忧苦。佛语教戒。甚深甚善。智慧明见。八方上下去来今事。莫不究畅。佛为法王。尊超众圣。普为一切天人之师。随心所愿。皆令得道。今得值佛。复闻无量寿声。靡不欢喜。心得开明。佛告弥勒。汝言是也。若有慈敬于佛者。实为大善。天下久久乃复有佛。今我于此世作佛。演说经法。宣布道教。断诸疑网。拔爱欲之本。杜众恶之原。游步三界。无所挂碍。典揽智慧。众道之要。执持纲维。昭然分明。开示五趣。度未度者。决正生死泥洹之道。弥勒当知。汝从无数劫来。修菩萨行。欲度众生。其已久远。从汝得道。至于泥洹。不可称数。汝及十方诸天人民一切四众。永劫已来。辗转五道。忧畏动苦。不可具言。乃至今世。生死不绝。与佛相值。听受经法。又复得闻无量寿佛。快哉甚善。吾助尔喜。汝今亦可自厌生死。老病痛苦。恶露不净。无可乐者。宜自决断。端身正行。益作诸善。修己洁净。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里相应。人能自度。转相拯济。精明求愿。积累善本。虽一世勤苦。亦须臾之间。后生无量寿国。快乐无极。长与道德合明。永拔生死根本。无复贪恚愚痴苦恼之患。欲寿一劫百劫千亿万劫。自在随意。皆可得之。无为自然。次于泥洹之道。汝等宜各精进。求心所愿。无得疑惑中悔。自为过咎。生彼边地七宝宫殿。五百岁中受诸厄也。弥勒白言。受佛重诲。专精修学。如教奉行。不敢有疑。

  上明世人以欲因缘。受苦无量。为令行者。心生厌离。速求出苦故。如大涅槃经言。菩萨摩诃萨观诸众生。为色声香味触故。从昔无量无数劫来。常受苦恼。一一众生。一劫之中。所积身骨。如王舍城毗富罗山。所饮乳汁。如四海水。身所出血。多四海水。父母兄弟妻子眷属。命终哭泣。所出目泪。多四大海。尽地草木为四寸筹。以数父母。亦不能尽。无量劫来。或在地狱畜生饿鬼。所受行苦。不可称计。搏此大地。犹如枣等。易可穷极。生死难尽。原其所自。皆由不能一心念佛。求生无欲国土。遂至从迷入迷。愈趋愈下。如来大慈悲悯。为说此经。教人断欲因缘。一心念佛。直往西方。横截恶道。一切世人以欲为乐。不知是苦。智者观之。唯苦无乐。所以者何。以有为乐。无即是苦。不知有者。无所因故。以得为乐。失即是苦。不知得者。失所因故。以聚为乐。散即是苦。不知聚者。散所因故。以生为乐。灭即是苦。不知生者。灭所因故。是知无有即无无。无得即无失。无聚即无散。无生即无灭。是名极乐。是名净土。斯二法者。孰真孰妄。何去何从。定应自决。莫更因循。一失人身。万劫沦堕。

  五恶五善第二十九

  佛告弥勒。汝等能于此世。端心正意。不作众恶。甚为至德。十方世界。最无伦匹。所以者何。诸佛国土天人之类。自然作善。不大为恶。易可开化。今我于此世间作佛。处于五恶五痛五烧之中。为最剧苦。教化群生。令舍五恶。令去五痛。令离五烧。降化其意。令持五善。获其福德。度世长寿泥洹之道。何等五恶。何等五痛。何等五烧。何等消化五恶。令持五善。获其福德。度世长寿泥洹之道。其一恶者。诸天人民蠕动之类。欲为众恶。莫不皆然。强者伏弱。转相克贼。残害杀戮。迭相吞噬。不知修善。恶逆无道。后受殃罚。自然趣向。神明记识。犯者不赦。故有贫穷下贱。乞丐孤独。聋盲喑哑。愚痴弊恶。至有尪狂不逮之属。世有常道。王法牢狱。不肯畏慎。为恶入罪。受其殃罚。求望解脱。难得免出。寿终后世。尤深尤剧。入其幽冥。转生受身。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转贸其身。改形易道。所受寿命。或长或短。当独值向。相共从生。更相报复。无有止已。殃恶未尽。不得相离。展转其中。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是为一大恶一痛一烧。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者。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一大善也。其二恶者。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室家夫妇。都无义理。不顺法度。奢淫骄纵。各欲快意。任心自恣。更相欺惑。佞谄不忠。巧言谀媚。嫉贤谤善。陷人怨枉。主上不明。任用臣下。臣下自在。机伪多端。各怀贪欲。嗔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贪多有。尊卑上下。心俱同然。破家亡身。不顾前后。天神克识。别其名籍。寿终神逝。下入恶道。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是为二大恶二痛二烧。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者。身得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二大善也。其三恶者。世间人民相因寄生。处年寿命。无能几何。不善之人。常怀邪恶。但念淫泆。烦满胸中。爱欲交乱。坐起不安。眄睐细色。邪态外逸。自妻厌憎。私妄出入。费损家财。事为非法。恣心快意。极身作乐。或于亲属。不避尊卑。家室中外。患而苦之。亦复不畏王法禁令。如是之恶。著于人鬼。日月照见。神明记识。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是为三大恶三痛三烧。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者。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三大善也。其四恶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转相教令。共为众恶。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才贼斗乱。憎嫉善人。不孝二亲。轻慢师长。朋友无信。难得诚实。尊贵自大。谓己有道。不畏天地神明日月。自用偃蹇。谓可常尔。如是众恶。天神记识。寿命终尽。诸恶所归。自然迫促。共趣夺之。又其名籍。记在神明。殃咎牵引。无从舍离。但得前行。入于火镬。身心摧碎。精神痛苦。当斯之时。悔复何及。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是为四大恶四痛四烧。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四大善也。其五恶者。世间人民徙倚懈惰。不肯作善。治身修业。家室眷属。饥寒困苦。父母教诲。嗔目怒应。言令不和。违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无子。耽酒嗜美。饮食无度。肆心荡逸。鲁扈抵突。不识人情。强欲抑制。见人有善。妒嫉恶之。无义无礼。无所顾难。心常念恶。口常言恶。身常行恶。曾无一善。不信先圣诸佛经法。不信行道可得度世。不信死后神明更生。不信作善得善。为恶得恶。欲杀真人。斗乱众僧。欲害父母兄弟眷属。六亲憎恶。愿令其死。大命将终。悔惧交至。不豫修善。临穷方悔。悔之于后。将何及乎。天地之间。五道分明。恢廓窈冥。浩浩茫茫。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谁能知者。独佛知耳。教语开示。信用者少。生死不休。恶道不绝。如是世人。难可具尽。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是为五大恶五痛五烧。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诚。所语如语。心口不转。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五大善也。

  上明善恶报应。如影随形。即观无量寿经教人深信因果之旨。多有愚人不信因果。谚云。种栗得粮。种兰得香。凡事尽然。况于善恶。乃至念天得天。念佛得佛。即以一念为因。还以一念为果。何以故。十世古今。不离当念故。五恶之义。特准他经。配以十恶。其一恶者。杀业所摄。其二恶者。盗贪所摄。其三恶者。淫业所摄。其四恶者。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所摄。其五恶者。嗔恚邪见所摄。反是即为五善。亦名十善。如他译本云。诸欲往生阿弥陀佛国者。虽不能大精进。禅定。持经戒。大要当作善。一者。不得杀生。二者。不得盗窃。三者。不得淫泆。四者。不得调欺。五者。不得饮酒。六者。不得两舌。七者。不得恶口。八者。不得妄言。九者。不得嫉妒。十者。不得贪饕。不得悭惜。不得嗔怨。不得愚痴。不得随心嗜欲。不得中悔。不得狐疑。当作孝顺。当作至诚忠信。当信受佛经。当信作善后世得福。奉持如是之法。不亏失者。在心所愿。可得往生阿弥陀佛国。十善本为天业。今以念佛因缘。回向极乐。即转天业成净业。何以故。念佛之人能转恶业。何有天业而不能转。

  重重诲勉第三十

  佛告弥勒。吾语汝等。是世五恶。勤苦若此。五痛五烧。展转相生。但作众恶。不修善本。皆悉自然入诸恶趣。或其现世先被殃病。求死不得。求生不得。罪恶所招。示众见之。身死随行。入三恶道。苦毒无量。自相燋然。皆由贪著财色。不能施惠。痴欲所迫。随心思想。烦恼结缚。无有解已。厚己诤利。无所省录。富贵容华。当时快意。不能忍辱。不务修善。威势无几。随以磨灭。身坐劳苦。久后大剧。天道施张。自然纠举。纲维罗网。上下相应。茕茕忪忪。当入其中。古今如是。痛哉可伤。世间如是。佛皆哀之。以威神力。摧灭众恶。悉令就善。弃捐所思。奉持经戒。受行道法。无所违失。终得度世泥洹之道。佛言。汝今诸天人民及后世人。得佛经语。当熟思之。能于其中端心正行。主上为善。率化其下。转相敕令。各自端守。尊圣敬善。仁慈博爱。佛语教诲。无敢亏负。当求度世。拔世生死众恶之本。当离三涂无量忧怖苦痛之道。汝等于是广植德本。布恩施惠。勿犯道禁。忍辱精进。一心智慧。转相教化。为德立善。正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为自然。皆积众善千岁。所以者何。他方佛国为善者多。为恶者少。福德自然。无造恶之地。唯此间多恶。无有自然。勤苦求欲。转相欺绐。心劳形困。饮苦食毒。如是恶务。随宜开导。授与经法。莫不承用。在意所愿。皆令得道。佛所游履。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我哀愍汝等诸天人民。甚于父母念子。今我于此世作佛。降化五恶。消除五痛。绝灭五烧。以善攻恶。拔生死之苦。令获五德。升无为之安。吾去世后。经道渐灭。人民谄伪。复为众恶。五烧五痛。还如前法。久后转剧。不可悉说。我但为汝略言之耳。汝等各善思之。转相教诫。如佛经法。无得犯也。于是弥勒菩萨合掌白言。佛所说甚善。世人实尔。如来普慈哀愍。悉令度脱。受佛重诲。不敢违失。

  上复引申前意。教人为善去恶。精心求度。世出世间。法法不同。莫不以为善去恶而为基本。净土。即至善之地。求生净土。乃止于至善之功。不入净土之门。善不可得而圆。恶不可得而尽。何以故。众生无始积习。熏染识田。结成五浊。如不净器。粪蛆满中。少加荡涤。便盛美食。臭秽如故。生净土已。见佛闻法。证无生忍。既杜恶原。斯获善本。然后回入尘劳。宏宣正教。摄诸众生。往生极乐。是为善与人同。是谓明明德于天下。

  问。禅者恒言无善。儒言至善。何以不同。答。有善之善。对恶而名。恶既不立。善亦不居。唯一真心。遍周法界。恒沙万德。寂尔周圆。圣不可知。所过者化。无善之善。斯为至善。至如口但说空。行在有中。恶业炽然。妄称无善。是行尸肉。是地狱渣。吾未如何。佛所不度。

  礼佛现光第三十一

  佛告阿难。汝起更整衣服。合掌恭敬。礼无量寿佛。于是阿难起整衣服。正身西面。恭敬合掌。五体投地。礼无量寿佛。白言。世尊。愿见彼佛安乐国土。及诸菩萨声闻大众。说是语已。即时无量寿佛放大光明。普照一切诸佛世界。金刚围山。须弥山王。大小诸山。一切所有。皆同一色。譬如劫水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漾浩瀚。唯见大水。彼佛光明。亦复如是。声闻菩萨一切光明。皆悉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尔时阿难即见无量寿佛。威德巍巍。如须弥山王。高出一切诸世界上。相好光明。靡不照耀。此会四众。一时悉见。彼见此土。亦复如是。尔时。佛告阿难及慈氏菩萨。汝见彼国从地已上至净居天。其中所有微妙严净自然之物。为悉见不。阿难对曰。唯然。已见。汝宁复闻无量寿佛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化众生不。阿难对曰。唯然。已闻。彼国人民乘百千由旬七宝宫殿。无所障碍。遍至十方供养诸佛。汝复见不。对曰。已见。彼国人民有胎生者。汝复见不。对曰。已见。其胎生者所处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于其中受诸快乐。如忉利天上。亦皆自然。

  上明无量光明遍照一切。极乐娑婆。同一法界。本无彼此。安有东西。山河大地。皆是众生目眚所成。若能一念入佛境界者。无量光明。普周尘刹。三涂六道。同时解脱。不独阿难以佛威加被。得见佛身。及诸依正。即今未法众生。但能入此法门。不离当念。疾得见佛。华严经云。诸佛一似大圆镜。我身犹若摩尼珠。诸佛法身入我体。我身常入诸佛躯。是知诸佛众生。本来不二。名为见佛。实无见者。何以故。不可于一体中互相见故。胎生者。谓处莲胎中。经久乃开。不如化生者。即得见佛闻法故。

  疑惑胎生第三十二

  尔时。慈氏菩萨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彼国人民胎生化生。佛告慈氏。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复次。慈氏。他方诸大菩萨。发心欲见无量寿佛。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圣众。彼菩萨等。命终得生无量寿国。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弥勒当知。彼化生者。智慧胜故。其胎生者。皆无智慧。于五百岁中。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诸声闻众。无由供养于佛。不知菩萨法式。不得修习功德。当知此人宿世之时。无有智慧疑惑所致。佛告弥勒。譬如转轮圣王。有七宝牢狱。种种庄严。张设床帐。悬诸缯盖。若有诸小王子得罪于王。辄内彼狱中。系以金锁。供养饭食。衣服床蓐。华香妓乐。如转轮王。无所乏少。于意云何。此诸王子宁乐彼处不。对曰。不也。但种种方便。求诸大力。欲自勉出。佛告弥勒。此诸众生。亦复如是。以疑惑佛智故。生彼七宝宫殿。无有刑罚。乃至一念恶事。但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修诸善本。以此为苦。虽有余乐。犹不乐彼处。若此众生。识其本罪。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即得如意往诣无量寿所。恭敬供养。亦得遍至无量无数诸余佛所。修诸功德。弥勒当知。其有菩萨生疑惑者。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

  上明发愿求生。须了佛智乃至胜智。方名真信。方得见佛。以一切智不离自心。无我无我所。凡圣一如。共同此智。全信自心。具一切智。本来成佛。不于心外。别有信佛之心。如是回向。是名唯心净土。疾得见佛。若于自心诸智。犹滞疑情。不免心外见佛。虽修众善。乘愿往生。不得见佛。以不契佛智故。所以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三世一切诸佛。皆无所有。惟依自心。菩萨若能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随顺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或生极乐净佛土中。是则了知心量。不涉程途。一切功德。具足成就。

  又如宝积经。佛告净饭王言。一切诸法皆是佛法。于此一切法。无动无摇。无取无舍。是名陀罗尼门。何以故。一切诸法离自性故。大王。今可于此法中而安其心。勿信于他。时净饭王等七万释种。得无生法忍。世尊现微笑而说偈曰。释种决定智。是故于佛法。决定心安往。依于无所得。当得上菩提。晓知一切法。人中命终已。得生安乐国。面奉无量寿。无畏成菩提。故知有决定智。方能决定信。有决定信。方能决定生。慎勿以疑惑心而失大利。

  菩萨往生第三十三

  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于此世界有几所不退菩萨。生彼佛国。佛告弥勒。于此世界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往生彼国。一一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次如弥勒者也。诸小行菩萨及修习少功德者。不可称计。皆当往生。不但我刹诸菩萨等往生彼国。他方佛土亦复如是。其第一佛名曰远照。彼有百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二佛名曰宝藏。彼有九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三佛名曰无量音。彼有二百二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四佛名曰甘露味。彼有二百五十忆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五佛名曰龙胜。彼有十四忆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六佛名曰胜力。彼有万四千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七佛名曰师子。彼有五百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八佛名曰离垢光。彼有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九佛名曰德首。彼有六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佛。名曰妙德山。彼有六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一佛名曰人王。彼有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二佛名曰无上华。彼有无数不可称计诸菩萨众。皆不退转。智慧勇猛。已曾供养无量诸佛。于七日中。即能摄取百千亿劫大士所修坚固之法。斯等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三佛名曰无畏。彼有七百九十亿大菩萨众。诸小菩萨及比丘等不可称计。皆当往生。不但此十四佛国中诸菩萨等当往生也。十方世界无量佛国。其往生者。亦复如是。甚多无数。我但说十方诸佛名号。及菩萨比丘生彼国者。昼夜一劫尚未能尽。我今为汝略说之耳。

  上明往生菩萨不可计数。皆是如来愿力所持。光明所摄。所以智者大师临终。令门人唱无量寿佛。及观经题目。合掌赞曰。四十八愿庄严净土。华池宝树。易往无人。火车相现。一念改悔尚得往生。况戒定熏修。圣行道力。实不唐捐。言讫。称三宝名。奄然而逝。

  唐法照上五台。入大圣竹林寺。见文殊普贤二大菩萨。问修行之要。文殊曰。诸修行门。无如念佛。我于过去劫中。因念佛故。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禅定。乃至诸佛正遍知海。皆从念佛而生。照云。当云何念。文殊曰。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命终之时。决定往生。二大菩萨因与授记曰。汝以念佛不思议故。毕竟证无上觉。若善男女愿疾出离。应当念佛。

  慧日泛舶度海。达天竺。至健驮罗国。东北大山有观音像。日乃七日叩头。又断食毕命为期。至七日夜。忽见观音。现紫金身。坐宝莲华。垂手摩顶曰。汝欲传法。自利利他。惟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当知净土法门。胜过诸行。

  他如天亲无量寿论。马呜起信论。智者十疑论。以及永明天如楚石莲池诸大德。所有述作。莫不殷勤赞叹。导往西方。决无欺世误人之事。何况我等生当像季。法弱魔强。独力修行。岂无错路。若复徘徊不信。深恋尘劳。如蛾赴灯。如鱼处涸。曾不需时。大苦随后。各宜猛省。无待他求。

  独留此经第三十四

  佛告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是故弥勒。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要当过此。闻是经法。欢喜信乐。受持读诵。如说修行。所以者何。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若有众生闻此经者。于无上道终不退转。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吾今为诸众生说此经法。令见无量寿佛。及其国土一切所有。所当为者。皆可求之。无得以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菩萨胜法诸波罗蜜。得闻亦难。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是故。我法如是。作如是说。如是教。应当信顺。如法修行。

  四。释流通分者。自此至终。名流通分。此经具无量寿全身。亦具一切诸佛全身。于此信入。即具一切佛智。故曰闻此经者。于无上道永不退转。至经藏灭尽。此经独留。众生遇者。皆可得度。是知三乘十二分教。一网全收。更无余法。所以佛慈加被。殊异余经。奉劝后贤。普同信受。

  闻经获益第三十五

  尔时世尊说此经法。无量众生皆发无上正觉之心。万二千那由他人得清净法眼。二十二亿诸天人民得阿那含果。八十万比丘漏尽意解。四十亿菩萨得不退转。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于将来世当成正觉。尔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大光普照十方国土。百千音乐自然而作。无量妙华纷纷而降。佛说经已。弥勒菩萨及十方来诸菩萨众。长老阿难。诸大声闻。一切大众靡不欢喜。

  闻经之益。如是不可思议。皆是无量寿本愿力故。亦以本师威神加被故。凡有众生遇斯经者。其所获益亦当如是。如云发无上菩提之心。乃至于将来世当成正觉。各在当人。非为分外。即今灵山一会。不异曩时。无量法音。炽然常说。但能深信。决定往生。化导有情。普成正觉。

  五回向极乐

  释经已竟。教旨粗明。普与群生。回向极乐。系以偈曰。

  觉海周圆遍十虚诸佛国土从中现

  如影如响亦如电毕竟安往常寂光

  皈命西方大导师我此身心不可得

  平等清净绝思议幻出光中一一华

  一一华中一一佛普现一切众生前

  佛身无量众无边交参宝网惟心见

  愿我命终正智彰上品莲华生彼国

  七宝堂前击法鼓闻中获尽陀罗尼

  奏诸天乐散天华供养百亿恒沙佛

  于诸佛前受记已疾满普贤大愿王

  还入娑婆度众生一弹指顷成极乐

  我今念佛佛念我我佛一体非去来

  须弥可碎海可尘我此愿王无动转

  无量寿经起信论卷下

 
 
 
前五篇文章

无量寿经起信论(上)

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夏莲居居士会集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后五篇文章

佛说无量寿经义疏(上)

佛说无量寿经义疏(下)

六度集经(一)

六度集经(二)

六度集经(三)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