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二十一卷-圆瑛大师(十七)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此天既欲尽其性,由定力所逼,识性虽存,而不起现行。故曰如存不存,似残灯之半灭也。虽见识性尽,其实未尽,故曰若尽非尽,似残灯之半明也。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天。《正脉》云:末后环师,承如存不存,以结非想;承若尽非尽,以结非非想;得其语脉矣!盖非想,即非有想,非非想,即非无想耳。寿八万大劫。二正列四天竟。

  子三 圣凡出坠

  此等穷空,不尽空理,从不还天,圣道穷者。如是一类,名不回心,钝阿罗汉。若从无想,诸外道天,穷空不归,迷漏无闻,便入轮转。

  此辨圣凡,出坠各异。此等,指四空处;穷空者:正脉云:初天,穷色令销;二天,穷空令无;三天,穷识令灭;四天,穷性令尽。盖前二穷境,后二穷心;欲令心境俱空,故总谓穷空。不尽空理者:凡外未了人空之理,小圣不达法空之理,何况圆顿之旨,心境本空,岂待销灭哉?故总断其不了耳。 此下方明圣凡出坠,今先明圣人超出三界,言彼住非想天中,若从五不还天,修习圣道,穷空而来者,以穷空力,经历四天,断四地惑,三十六品尽,证我空理,成阿罗汉,即出三界;如是一类,名不回心,钝阿罗汉。言不回心有二义:一者、于色界顶,不早回厌有趣空之心,速成罗汉。二者,沉空滞寂,不早回舍小取大之心,向菩萨乘。名为钝阿罗汉,乃对前利根而说。利根者,乃不经四天,少修二十万大劫也。

  次明凡夫坠入轮回,言彼住非想天中。若从无想,诸外道天,穷空不归者;若从无想,广果诸天中,但惟修习有漏禅定。穷空来者,则迷有漏天,作无为想;无多闻性,不知三界之内,无有安身立命处。所以八万劫满,无所归托,即当下坠,而入轮回;随其宿业;依然流转诸趣;即所谓:饶经八万劫,终是落空亡。 问:后经谓无想,妄执涅槃,而临终兴谤堕狱,何得而入四天耶?答:但兴谤堕狱,间或有之,无想同分,根性万殊,未必各各皆然,无想天中,寿五百大劫,初半劫灭,后半劫生,灭时似无,生时还有,以还有故,厌有趣空,所以修四空定,何足疑也。

  子四 通分凡圣

  阿难!是诸天上,各各天人,则是凡夫,业果酬答,答尽入轮。彼之天王,即是菩萨,游三摩地,渐次增进,回向圣伦,所修行路。

  此明诸天,王民不同也。是诸天上者:通指六欲,四禅、四空,惟除五不还天,是圣人故。不还以外,各各天人,皆是凡夫,业果酬答。答尽入轮者:业果,对业因言,此等天人,因中唯修有漏善业,十善八定等,为实功业;而六欲、四禅、四空业果,以酬答之;纵获胜福,不过酬答前因而已。天福既尽,散入诸趣,如郁头蓝弗天人,因中在山中习定,众鸟争喧,嫌其阓闹,曾动一念嗔心,最好有一飞狸,将其食尽。因中起此一念,后修定生天,生到非想非非想天;天报既毕,堕落飞狸之身。问:上界无恶,何以堕落三途?答:藏识种子,历劫不亡,随彼熟种,任运而堕,岂拣三途,宁不可惜!所以如来苦劝:老实念佛,带业往生,横超三界,疾出生死也。 彼之天王,即是菩萨,游三摩地者:彼等之天王,非是凡夫,即是大乘菩萨,住于三摩地,游戏神通,寄位天王之位,济物利生,成就己德。渐次增进,回向圣伦,所修行路者:行渐次而增,位渐次而进,无非借此天位,同向无上菩提之果,以是悟后之修,一一修行,悉皆回事向理,以入圣人之伦类。所修者,乃楞严大定,即所谓妙修行路者是也。所以不落轮回。

  子五 结属无色

  阿难!是四空天,身心灭尽,定性现前,无业果色,从此逮终,名无色界。

  此结四空之名也。阿难!是四空天,前二天,身境全空,是身灭尽;后二天,识亦不起,是心灭尽;身心既已俱灭,定性现前,则在定时,所有定果色,定中随化依正身境,自在受用,《显扬论》说,为定自在所生色者,是也。无业果色者:约出定时,无欲色二界所感依正之业果色。《正脉》云:身心俱寂,依正皆空,圣眼观之,三尺识神,似中有也。 从此逮终者:逮,到也,从初空处,而到非想处,是谓三界终极于此,名无色界。但凭定力,暂无依正,非真蕴空,永绝业果也。初正列诸天竟。

  壬二 通前总结

  此皆不了,妙觉明心,积妄发生,妄有三界,中间妄随,七趣沉溺,补特伽罗,各从其类。

  此总结三界,皆是虚妄。自四王以至非想,皆由不了自己本妙觉性,本明真心,此性本来自妙,寸丝不挂,此心本来自明,灵光独耀,圆陀陀,光灼灼,清净本然,而觅三界依正,本不可得。由不了故,所以从迷积迷,以妄起妄,遂有业转现,三种细相发生;由三细,即有六粗;惑、业、苦三,悉皆俱备,故妄有三界。中间妄随七趣沉溺者:中间,即三界之中间,复随妄业,沉溺七趣,以受其报。八识田中,无量劫业种俱有,随何种业成熟,即趣何趣受报。补特伽罗:此翻有情,又云数取趣;谓诸有情,起惑造业,于三界中,数数取著,诸趣受生。各从其类者:谓各从自己之业因,而受同类之业果;故文中每言,如是一类也。六诸天趣竟。

  辛七 修罗趣 分二 壬初 总标名数 二 别释趣摄 今初

  复次,阿难!是三界中,复有四种,阿修罗类。

  梵语阿修罗,又云阿素洛,乃梵音楚夏耳。瑜伽论,译为非天,古德释云:有天福无天德故。旧译无端正,《长阿含》云,修罗生女端正,生男多丑,从男彰名也。按佛序谈七趣,皆从劣向胜,今修罗列入于此,因具有四趣故也。复次,阿难!是三界中,按诸经论,修罗所居,似惟局于欲界,今言三界中者,跟据上科,妄有三界,中间妄随七趣沉溺,故云三界中。复有四种者:种族而分有四,曰卵、胎、湿、化、受生,而分天人鬼畜者也。种族虽然有四,以性多嗔,行多妒,以性行多相类也。

  壬二 别释趣摄 分四 癸初 卵生鬼摄 二 胎生人摄 三 化生天摄 四 湿生畜摄 今初

  若于鬼道,以护法力,乘通入空,此阿修罗,从卵而生,鬼趣所摄。

  若于鬼道,是此类前因;言彼元从鬼趣,以善愿善心,护持佛法,或护经护咒,护戒护禅,及依法修行之人,皆得以护法称之。由此善业力故,舍彼鬼趣,来入其中,以护法为因,果中更胜,故能乘通入空界居之。此阿修罗,从卵而生;卵生飞空,因果类鬼,故鬼趣所摄。

  癸二 胎生人摄

  若于天中,降德贬坠,其所卜居,邻于日月,此阿修罗从胎而出,人趣所摄。

  若于天中,降德贬坠,是此类前因;言彼在天中,降德贬坠者:《指掌疏》云:色天以梵行持身,欲天以少欲为德,若梵行稍亏,情欲稍重者,皆为降德。贬谪天位,坠落修罗,福报似天,住处亦等。其所卜居,邻于日月宫,下接人间。《正法念》云:有阿修罗住须弥山侧,于欲界中化身大小,随意能作,即此类也。此阿修罗,从胎而出,人趣所摄,情重被贬,故感从胎而出,胎因情有故也。以情欲同人,故为人趣所摄。

  癸三 化生天摄

  有修罗王,执持世界,力洞无畏;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争权。此阿修罗,因变化有,天趣所摄。

  有修罗王者:拣异修罗之众,此类未说前因,以果详推,当从人趣而来。以人中有立业建功之绩,有争王图霸之谋,事不从心,嗔妒以起,故感为修罗王,福报一同天人。执持世界者:《正脉》云:亦能驱役鬼神,祸福人间,如《孔雀经》,有修罗所罚之语,其意可见。 力洞无畏者:力即神通之力,洞者彻也,能洞彻诸天,而无所怖畏也。故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争权。《灌顶》云:梵王小千之主,帝释三十三天中尊,四王四洲都统,各有专司;修罗不摄,妒心起诤,欲窃其权,时来与战。本与帝释争权,而四王为先锋,四王战之不胜,方报帝释,帝释又复不胜,于是展转乞力诸天,乃至梵王,出力助战;此阿修罗,因变化而有。天趣所摄者:此阿修罗,福德力大,不受胞胎,乃因变化而有,能化身大小,大则化身,十六万八千由旬,手撼须弥,而竟摇动,帝释宫殿,在须弥顶,摇动不安,心生恐怖。后帝释兵出战,令各念摩诃般若波罗密多,而得大胜。而阿修罗,乃化小身,入于藕丝孔中;此乃明变化之事,系天趣所摄。

 
 
 
前五篇文章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二十一卷-圆瑛大师(十六)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二十一卷-圆瑛大师(十五)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二十一卷-圆瑛大师(十四)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二十一卷-圆瑛大师(十三)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二十一卷-圆瑛大师(十二)

 

后五篇文章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十六卷-圆瑛大师(六)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十六卷-圆瑛大师(七)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十六卷-圆瑛大师(八)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十七卷-圆瑛大师(一)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十七卷-圆瑛大师(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