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日月洲:佛国行-从尼伯尔到印度 自序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日月洲:佛国行-从尼伯尔到印度 自序

  西行求法的故事离我们很近又很远。很近是因为,先贤们留下的传奇已经和我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密不可分,无论是否认同他们的信仰,他们的壮举总是令人赞叹的。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

  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

  路远碧天唯冷结。砂河遮日力疲弹。

  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这是义净三藏留下的诗篇,每次看的时候,眼前浮现的总是默默无声在雪山和荒漠间跋涉的身影,想到的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唯以死人枯骨为幖帜”的艰辛旅程。

  不过他们的心路似乎离我们太远了。媒体上时有各类重走西行路的报导,但是在工具理性的视角下,这个过程被描述成装备简陋的探险之旅,而其文化背景则被整合到一种注意力经济的商业运作之中;即使有些学者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也是来自一种西方人文地理式的关怀。我当然无意对这些行为做什么评判,但这一切和求法朝圣者心中的信念与梦想是多么不搭界啊,实际上以上任何一种理解都根本不可能触发任何一次西行,他们不想在身体方面挑战自我,也不想做科学考察,他们心中念念不忘的关键词是圣地、戒律和三藏经典。

  我其实很向往走近那些用时光和信仰编织的旅程,只是多年来对这个时代的了解,让我对这种可能性存有很大的疑虑,所以这次的印度之行开始之前,我也是颇为犹豫的。幸运的是在法师的鼓励下,我最终得以成行。在追随佛陀足迹的同时,我封闭的心也渐渐打开。和各国佛子的交流让我渐渐的放松下来,历史与现实引发的感动也让心变得柔软,我渐渐发现法显、玄奘、义净这些伟大的名字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我们有真诚、尊重和信任,我们依然可以和他们对话,那些美丽的佛传故事就是交流的时空。而当我了解到上个世纪早些时候来到印度朝圣求法的那些中国法师艰苦建寺的故事时,我更明白这个充满幸福感的向往的源流其实从未中断,一直存留在每一个想用脚步丈量心中圣地有多远的人心中。

  这本书的写作也就是这些感动的延续,佛教的智慧告诉我们如何突破人们在生活中和头脑里的窠臼和樊篱,而伴随着精彩故事的朝圣之旅则让这一过程变得轻松美妙,希望这本小书不仅仅能让人了解圣地现在看起来是什么样子,更能穿越时空去体味生命的丰富与信仰的可贵。既然这本书的完成是以上这些缘起的结果,最后就让我依佛教的传统来以这本书做一个供养和回向吧。

  首先把这部书献给慈悲伟大的佛陀。虽然和龙树菩萨、马鸣菩萨那些光辉灿烂的文字相比,我的赞美与思索是如此的微不足道,可是既然佛陀在世时对任何虔诚的供养都一视同仁,我也不必因自卑而错过这个机会。无论是朝圣者还是旅行者,因为佛陀曾经示现的生命历程而来到这些佛教胜迹,无论感怀历史、瞻礼圣迹、或者倾诉自己的愿望,他们都得到了他们生活中的珍宝:智慧、慈爱和恭敬。纵然那些胜迹历尽沧桑,已不再有昔日的辉煌,可是佛陀慈悲的光芒仍然照射着这个世间,为每个真诚的祈祷者开启内心的宝藏。愿这本小书能折射出些许的光彩,成为大家进一步了解佛法的缘起。

  我也愿意把它献给那些西行求法朝圣的历代前贤,虽然时隔千载,我们可以很方便的来到这些胜迹,可是我深知,如果没有心灵深处的万水千山,我们面对胜迹也只能是如盲对暗,匆匆空过。历代先贤所传承的信心与愿望是每一个后来者心中的珍宝和无尽的力量源泉。而我愿将本书这微小的水滴,投入到这清净传承的洪流之中,如果说本书还有些许动人之处的话,实非我力所致,只是这传承力量的显现。

  我要特别的把这本书献给我尊贵的佛法教授师。从生命质变的角度来看,上师的恩德是根本无法用言语描述的,无论这次的旅行还是书稿的完成不过只是验证了藏传佛教一个古老的说法,一切悉地从上师处来。

      最后献给我的父母和所有支持鼓励我完成这次朝圣之旅的朋友,我带去了你们的每一个祝福,为你们真诚的祈愿,我相信在佛陀的加被下,一切清净美好的愿望必将实现,如悉达多太子之名——一切义成。

 

 
 
 
前五篇文章

向智长老:佛陀的圣弟子传 四 佛法司库 阿难达 09佛

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 第九十五节课

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 第九十六节课

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 第九十七节课

向智长老:佛陀的圣弟子传 四 佛法司库 阿难达 10佛

 

后五篇文章

向智长老:佛陀的圣弟子传 四 佛法司库 阿难达 08阿

向智长老:佛陀的圣弟子传 四 佛法司库 阿难达 07与

向智长老:佛陀的圣弟子传 四 佛法司库 阿难达 06阿

证严法师:慈济心灯 秋之卷之 天堂的钥匙

证严法师:慈济心灯 秋之卷之诚恳的求道者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