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李圆净:佛法导论《净土篇》 五、抉择第三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李圆净:佛法导论《净土篇》  五、抉择第三

  善导大师说:‘若欲学解,从凡夫地,乃至佛地,一切诸法,无不当学。若欲学行,当择其契理契机之一法,专精致力,方能速得实益。否则经劫至劫,尚难出离’。所谓契理契机之法,自然无过于求生净土。须知修持法门,有两种不同,那仗自办修戒定慧,直到断惑证真的,名为通途法门。那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以期仗佛慈力往生极乐的,名为特别法门。倘以喻明,通途如画山水必经一笔一画,才得成就。特别如照山水,虽几十重的蓊蔚峰峦,一照俱了。又通途如步行登程,强者每日也不过百十里。特别如乘转轮圣王轮宝,一日便能遍达四大部州了。

  我且再将此中分别说个分明。按通途教义,见道而后修道,修道而后证道,是千圣的定理。所以教乘必要大开圆解,宗门必要直透重关,才配说见道两个字,才得再论修道。不然的话,便是盲修瞎炼,保不住撞墙磕壁,免不了堕坑落堑。这净土一门,就特别了。一切经教中,只有一部阿弥陀经,是释尊无问自说的。他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但发愿持名,即得往生。这是佛心佛眼亲知亲见的境界,哪里是二乘圣贤所能知见的。只要你死心踏地的深信佛言,依此发愿持名,即是以佛的知见为知见,更不必别求悟门。

  按通途教义,依法修习的顺序,是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因慧断惑,其间须有个一定的程式。所发的慧,有胜有劣,所断的惑,有深有浅,始可与论退或不退。这净土一门,就特别了。因仗他力,为阿弥陀佛大愿所摄持,故带业亦得往生。

  按通途教义,见思烦恼分毫未尽,便不能出离同居国土。这净土一门,就特别了。修净业的,是横出三界,不必断除烦恼,便能从此同居生彼同居。(余门学道,名竖出三界,念佛往生,名横出三界,如虫钻竹,竖则历节难通,横则一时透脱,一迟一速,难相比拟。)一生彼土,那生死根株,便永远断尽。

  究竟说来,这净土一门,可不求悟门,不待发慧,不断烦恼,岂非至极省要,至极直捷的么。我且和诸位老实商量。我们既没有立地成佛的资格,又没有断见惑任运不造恶业的实证。倘不专修净业,仗佛慈力,带业往生,难保尽未来际,还在三途六道中讨生活。我们要自量,当临命终时,对于生死去住,能保得自在么?无始来种种恶业重障,能保不现前么?这一报身,能保脱轮回久?如在三途恶道异类中行,能保无苦恼么?倘也了了自信得及,何善如之。如其不然,且莫以一时贡高,反累永劫沉沦。要知修行用功,原是为的了脱生死。倘用功而生死不能了,又不肯依能了的做去,岂非担麻弃金,自取其咎么?

---------------------------------------------------------------------------------------------------------------------------

更多李圆净居士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李圆净:佛法导论《净土篇》 六、理事第四

李圆净:佛法导论《净土篇》 七、依正第五

李圆净:佛法导论《净土篇》 八、起信第六

李圆净:佛法导论《净土篇》 九、发愿第七

李圆净:佛法导论《净土篇》 十、行持第八

 

后五篇文章

李圆净:佛法导论《净土篇》 四、赞扬第二

李圆净:佛法导论《净土篇》 三、宗史第一

李圆净:佛法导论《净土篇》 二、范古农居士 序

李圆净:佛法导论《净土篇》 一、印光法师 序

李圆净:人鉴 廿六 跋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