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一一一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2010/8/12马来西亚华严讲堂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一百三十一面倒数第三行:

「为教菩萨,作阿闍黎。常习相应无边诸行」。这两句经文,早年我把它分为两段,从「升灌顶阶」起,这是授记佛护,「升灌顶阶,授菩提记」,这两句是授记。「为教菩萨,作阿闍黎」,这两句是示教,就是把教学做出来给大家看,做一个好榜样。下面这一句,「常习相应无边诸行」,这是讲的相应,教学一定要相应,跟性德相应。我们看黄老居士的解,「阿闍黎译为教授」,阿闍黎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教授,这是学校里老师的称呼。「又译轨范师」,也翻作,这是经上常常读到的,轨是轨道,范是模范,这个老师他的思想、见解、言行可以做为我们的榜样,做为学生的示范,也是学生学习的轨道。轨道就是不可以偏离,一定要在轨道上行走,好像火车一样,决定不能够脱离轨道,它里头含的有这些意思在。下面解释,「乃轨范正行,为僧师范者之尊称」,这就是出家人的老师。实在讲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轨范正行是行为世范,为僧师范是学为人师,所以阿闍黎是这个尊称。

「通指教授善法之师」,这个地方这个定义很明显,也很简单,他是教授善法的老师,才能够称为阿闍黎。也有时候省略称闍黎,也行,这是我们常常看到的,称闍黎。「今经承升灌顶阶而言,乃专指真言阿闍黎,又称金刚阿闍黎」。这是我们这个经上所讲的,前面正好是升灌顶阶,这是密宗常说的。所以本经《大乘无量寿经》是圆教,它里面包含的,就是大乘八个教的教义都包括在里头。所以这个经本里面有密宗的教义,有禅宗的教义,像华严、法华、法相唯识,乃至於律宗,它统统都有。所以在经文句子里面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就晓得这部经才是至高无上大圆满的经典。紧承着升灌顶阶、授菩提记,所以这个也能够说这是密宗,专指真言阿闍黎,又称之为金刚阿闍黎。

「乃绍承金刚萨埵祖位,作传法灌顶者之称号」,这是密宗的一个称号,金刚萨埵祖位。金刚萨埵也称为金刚手菩萨,这是真言宗,就是密宗,密宗八个祖师,这是第二祖。大日如来是第一祖,是初祖,金刚手菩萨是二祖,这位祖师跟华严的关系很密切,就是《华严经》上的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在密宗是二祖,在密宗不称普贤,称金刚萨埵,或者称金刚手菩萨。显密是一体,密是显之密,显是密之显;换句话说,显教是密宗的显说,密宗是显教的密说,是一不是二。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教学方式?这是因为众生根性不相同。法身大士、诸佛如来总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换句话说,法身菩萨、诸佛如来决定没有起心动念过,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

释迦牟尼佛当年示现在这个地球上,我们一直都在看这段历史,八相成道,这是第七转法轮。从兜率宫下降,有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如果起心动念,他是凡夫,不但不能称佛,连法身菩萨这个称号都承担不起。证得法身,什么叫法身?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现象就叫做法身,法是万法,万法一体这叫法身。到什么时候你能证得,它就在面前,从来没离开过。我们为什么迷了?迷了才会有分别、才有执着,才有起心动念、分别执着,错了,不知道万法跟自己是一体。几时你觉悟了,在佛法里面讲,真正把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放下,这个时候你就知道,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就像《还源观》上所说的,宇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本来是一体,从一体起二用。这个二用,一个是正报,一个是依报,正报是自己,依报就是我们依托生存活动的环境。小环境是一个家庭,大环境是整个宇宙,这个东西从哪里来的?从一体显现出来的。

怎么显现出来的?迷了就现,觉悟了就不现,就没有了。所以永嘉大师在《证道歌》上讲得很好,他说「梦里明明有六趣」,梦是迷!迷的时候明明白白有六道轮回,有十法界;「觉后空空无大千」,这一觉了之后,这就没有了。觉了之后是什么境界?常寂光境界,我们净土宗最高的境界,常寂光。常寂光就是自性,觉悟了就回归自性,迷了的时候,从自性变现出一个虚幻不实在的现象,这个现象就叫做十法界。无论是正报,无论是依报,世尊告诉我们,它有三个特性,叫示三遍,三种周遍。第一个周遍法界,周遍法界是什么?用现在科学名词叫能量,就是波动。无论是物质现象,无论是精神现象,全是波动变现出来的,没有波动就没有这个境界、没有阿赖耶。所以一念不觉,这个不觉就是波动,这才产生现象,精神现象、物质现象就发生。这个波动,你看这速度多大、多快,念头才动就周遍法界,为什么?法性是一体,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这是一体。我们中国人有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牵一根头发,全身都感觉到疼痛,为什么?它是一体。所以念头一起就周遍法界。法界跟自己是一体,所以叫做法身。法身就是你承认了,你肯定了,一点都不怀疑,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跟自己是一体,这就叫证得法身。

证得法身的人就成佛。我们今天是听佛在经上这么说的,还不承认,哪一个人承认这些万事万物跟我们是一体?没人承认,这是什么?凡夫。你要是问法身菩萨、问诸佛如来,山河大地、树木花草跟你是不是一体?是的。一点都没错,真是一体。为什么?我们无论是精神、是物质,肉身这个现象,动一念,它们全知道,山河大地都知道。假如不知道的话那就好了,为什么?众生造作恶业,山河大地不会有这么多麻烦!又什么地震、风灾、水灾,它没有知觉,它就不会有这个现象。正因为我们动念头,它就知道,它就有反应,我们动善的念头,它就善的反应;我们不善的念头,它就不善的反应。贪婪的念头,水就现前,水灾现前;瞋恨的这个念头,火山就爆发,温度就上升;愚痴的念头,风灾就现前;傲慢就是地震。大自然的这些灾难是我们不善的念头引发的。如果我们念头善,真像佛所说的,「息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山河大地就跟极乐世界一样。

《地藏经》上讲的坚牢大地,不会出乱子,不会有地震,也不会有水灾、旱灾,没有这种情形,风调雨顺。就是因为所有一切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跟我们统统像现在网路一样连线的,我这一动,他们全晓得。所以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整个宇宙是活的不是死的,它会看、会听,懂得人的意思。前些年日本江本博士做的水实验,发现了,水是物质,它会看、会听,懂得人的意思,随着我们念头它在起变化。水能,再看看其他物质现象,统统能,树木花草也能。两棵盆栽,这是有人做实验。两个盆栽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方式来栽培它,栽培成功,你看两个长得都一样,你拿它做实验,两盆放在房间的两个角落,这边这一盆,你每天对它笑,说「我很喜欢你,我很爱你」;那一盆,「我很讨厌你,我不喜欢你」。两个星期之后,每天对它笑的,它长得非常好;每天讨厌它的,它慢慢就枯掉,就枯死,你看它懂得人的念头。这是讲对树木花草。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在澳洲种了一个大菜园,我们也种了很多果木树,院子很大,种了三十多种果木树。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让花草树木天天听佛号,天天听佛的音乐。我们走过去,我们都称花草树木菩萨,恭恭敬敬,长得真好。我们没有用化肥,也没有用农药,花开得美,果长得好。我们附近这些果农到我们这里参观,都惊讶,你们用什么方法,怎么种得这么好?然后我们告诉他,我们用善心善意来培养。所以善心善意对山河大地,不会出乱子,没有这些灾害,这个道理我们要懂得。

「相应」,就是「契合」的意思,在佛法里面,大乘佛法里面讲,没有不相应的。「如三密相应与境智相应」,境是外面环境,我们今天讲的物质环境;智,现在我们讲精神的环境。三密是修行的功夫。三是什么?指身口意,身要礼敬,对一切众生知道礼敬;口业,赞叹;意里面,就是心里恭敬,心有诚敬,真诚的恭敬,表现在外面有礼,有礼貌。对人如是,对事亦如是,对天地万物也如是,这是什么?这是我们自性的性德。佛菩萨他们做到了,他们的境界我们无法想到,是大乘教里面讲的自性不可思议。见性,也就是自性没有大小,自性没有先后,自性没有远近,这是我们无法想像的。自性在清净寂灭当中,这就是佛法里面常讲的大般涅盘的境界,活活泼泼,它不是死的。虽然自性里面什么都没有,它什么都能现,所以能现,不能说它无;所现的这些现象,幻相,你不能说它有,为什么?它生灭相,生灭速度之快,我们肉眼看不出来。

今天量子力学家告诉我们,他所讲的跟佛经上所讲的是一样的。速度之快,我们没法子想像,太快了。佛经上讲一弹指,弥勒菩萨跟世尊的对话,一弹指有多少念头?那一念就是一个生灭,「三十二亿百千念」。百千做单位,一百个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三百二十兆,你看这一弹指三百二十兆个念头。如果我们弹得快,我相信有人比我弹得更快,一秒钟能弹五次,如果弹五次,三百二十兆乘五,一秒钟有多少次?一千六百兆,我们怎么能想像?所以这个相是真的吗?不是真的。我们所看的这些现象,量子力学家告诉我们,这什么玩意?原来就是这些念头累积连续产生的幻相。这幻相太多,每个相不一样,太多是它频率不一样。频率慢的就变成固体,我们讲物质现象,物质现象非常坚硬的,像金刚宝石这一类的,它频率慢;稍微快一点,那个物质就比较松散,还是物质现象,没那么坚硬;再快一点,那就变成植物、变成我们肉体;最快的,现在我们科学里用的电磁波,这是速度快的。所以频率不一样,这现在科学家告诉我们的。

我们知道三密相应与境智相应,那么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自然然就小心谨慎。妄念不能起,妄言不可以说,邪恶之事决定不能做,起心动念一定与性德相应,为什么?性德是尽善尽美的,我们中国老祖宗所说的「本性本善」,那是自性,那是性德;相反的,它不是自性,那是错误的。今天地球会变这个样子,什么原因?居住在地球上这些人,大多数的人违背了性德,他的三业跟境智不相应,所以才会变成三途六道,他变成这个样子。他不生变化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不生变化,也就是三密跟境智完全相应。我们中国人讲「明德、亲民、止於至善」,那跟性德完全相应,那什么世界?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就是《无量寿经》上介绍的极乐世界,《华严经》介绍的毗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那是完全相应。

由此可知,我们今天生在这个环境里头,这环境不好,不可以怨天尤人,为什么?我们自己心行不善变现出这个境界。也许有人说,我的心行很善,为什么要跟这些人在一起?这是我们跟他有共业,也就是说这个地球上所有的人、万事万物跟我有缘。他们造作不善,我造作善法,这个善跟不善融合起来,善的变成不善,不善的那个度数减轻、缓和了。这什么意思?行善的人帮助不善消罪业,不就这么回事情吗?是不是好事?是好事。我们会不会受到害处?没有,决定没有受到一丝毫的害处。这一个意外灾难,我们也死了,有没有受害?没有,死了到极乐世界去,死了生诸佛净土,或者死了到天道去,好事,不是坏事。造不善罪业的人,他也在这里死了,他死了到三途,为什么?去消他的罪业,好事,不是坏事。行善的人也是好事,到天上享福去了,到诸佛净土去了,没有一样不是好事。你真的要是觉悟看透了,这个世间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你在这个世间心平气和。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法,成就自己,帮助众生,这叫真的觉悟了。

「密宗以三密相应之旨为主」,这是密宗修行的方法。实际上我们念佛跟它的方法非常相应,很接近。三密是口念咒,意观想,手结印,这个手结印是属於身业,你看身口意相应。我们平常佛门弟子见到别人,合掌,「阿弥陀佛」,给人问讯,这三密相应。合掌是手印,是结印。合掌是什么意思?这十个指头代表我们的心很散乱,妄念很多,合掌的意思,把我们的念头都收起来,妄念都收起来,这表示恭敬。我一心,一心这是恭敬,所以合掌代表恭敬,这是结印。心里面表诚敬,口里面赞叹,礼敬赞叹,也是三密相应。我们念佛的时候,口里面念南无阿弥陀佛,手合掌结印,或者持念珠也是结印。手上拿着念珠是什么意思?念珠在平常代表两个作用,一个作用,提醒自己念佛,怕忘记。很多人念佛念佛到最后不晓得什么时候忘掉,心里不晓得跑那里去了,所以念珠提醒你。第二个,念珠计数,我一天念多少声佛号,计数。有这两个用处。计数通常在初学,摄心,计数;提醒是老同修,念佛已经有了相当功夫,怕失念,失念就是忘掉,心跟妄想走,把佛号忘掉了,所以这就是提醒你,这两种意思。

心里面想着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忆佛是想佛,心里常常想着阿弥陀佛。所以《无量寿经》念熟的时候,好!想阿弥陀佛的功德,想阿弥陀佛的大愿,想阿弥陀佛的修行,想阿弥陀佛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不要想别的,这叫忆佛。念佛,持佛的名号,为什么?阿弥陀佛是这样教导我们的,你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就常常执持名号,执就是执着,持就是保持,不能丢掉。佛法都教我们放下,唯独这个佛号不能放下,佛号放下,你就没依靠。什么都放下,专门执着这个佛号。这个东西就像我们在太空航行一样,这一句佛号是航道,你只要在这个佛号上,你就没有走错航线,它就会引导你到极乐世界去。因为这一句佛号跟西方极乐世界念念都相应,我们这里心起念,阿弥陀佛那边就收到,念念相应,一丝毫不会差错,这个方法妙极了。极乐世界在哪里你别问,你只守住这个名号,肯定就到达;失掉这个名号,可能你就跑错地方,就到不了。阿弥陀佛教我们这个方法是有道理的,绝对不会错的,要知道这个方法的重要,这个方法也是一个密法。

「为令众生身口意三业顿契如来三密,故即身成佛。故密宗亦称相应宗」。你看看,我们净土是不是相应宗?一样的意思。所以修行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祖师在接引大众的时候,有殊胜的异方便,异就是不一样的方便法。提出怎么样?禅净双修、密净双修,提出这个方法。要知道那是祖师的善巧方便,因为你很执着禅,叫你把禅放下专修净土,你不甘心、不情愿,你会生烦恼。祖师看得很清楚,知道你那个禅修不成功,劝你学净土你又不肯,用个方便法,禅净双修好,「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你这一听就高兴,也加上念佛了。实际上什么意思?你将来禅修不成功,净修成功了,用这种方法。我们已经修净土的,再要去修禅,那就错了!祖师那个话不是对我们说的,对我们说,「你走这个路正确,走对了,别走岔路」。我们在这里看,你看这经文上,净跟密没有两样,密就是净,净就是密。而且净跟密关系还更密切,为什么?都是修清净心,净土修清净心,密也是修清净心,所以更为接近。但是净比密方便,密还要有相当的根机。

现在学密成就,黄念祖老居士告诉我,没有了。我在北京去看他老人家,好几次谈到这个问题。在这个时代,往后禅跟密都不可能成就,真正能成就的只有持名念佛。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这决定不是假的,这个法门能度末法最后的一百年。这最后一百年,佛的经教在这个世间完全消失了,没有了,众生没有福,经教完全失掉,还有一句六字洪名在世间,「南无阿弥陀佛」,最后那个一百年,有人念这句佛号都能往生。所以末法时期净土成就,这是佛给我们宣说的。

「此四句与前升灌顶阶二句,深表密净不二之旨」,这确确实实我们能够体会到。「表会中诸大士,为宏密乘,乃教导诸菩萨,成为金刚阿闍黎,故本身恒常修习无量无边相应之行」。我们现在懂得,恒常修习无量无边相应之行就是这一句名号,心里面真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要变成我们心里最仰慕的一个人,最喜欢的一个人,最尊敬的一个人,念念不忘,你心里真有佛了。口里面不离名号,身不离礼佛,在平常对人、对事、对物一切恭敬,身业相应。早晚课里面,能够礼拜个一百拜,这是一般人,早课拜一百拜佛,晚课拜一百拜佛,对身体健康很有帮助。拜佛是非常好的运动,拜佛不要用拜垫,平拜,你才能收到运动的效果;要有很高的拜垫,收不到这个效果。身心健康,三密相应。

12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一一三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一一0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一0九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一0一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一0八集)

 

后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一一四集)

莲池大师: 出世间大孝

方海权:改造命运从何入手

夫妻间的因果关系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信、愿、行(一)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