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51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四百零一页倒数第三行,从末后的第二句看起:

「不舍菩萨业供养」,这是《行愿品》上的经文,说菩萨法供养。法供养里面第一个就是如说修行供养,佛教导我们的,我们一定要认真落实,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把错误的行为依照佛所教导的修正过来,叫做修行。如说修行是法供养里头最重要的一个科目,这个是菩萨从根本上的供养,我们讲扎根,从这扎根。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我们前面学过了,今天接着不舍菩萨业供养。

业是事业,菩萨的事业是教化众生。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做出榜样给我们看,他从三十岁在菩提树下开悟了,开悟之后就开始在鹿野苑教学。最初的学生五个人,憍陈如尊者第一个证阿罗汉,以后这几个也都证阿罗汉。三宝具足,释尊是佛宝,他所说的一切法是法宝,五比丘是僧宝,三宝具足,出现在世间。而后愿意跟佛陀学习的人愈来愈多,形成一千二百五十人,这个里头还要把最初的五比丘包含进去,成为佛陀的常随弟子,我们在经典里面常常看到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我们相信,不是常随弟子,临时来参学的,人数没有一定的,我们概略估计一下,依照人之常情来说,临时来参加的我相信不会少于一千二百五十人,估计佛陀在世这些弟子应该是三千人左右。经上记载的这个数字是因为要给后人证信的,这些人最好,在佛陀身边一次没有漏掉,佛一生所说的他们统统听到了,依教修行。这就是弟子对佛陀的供养,最殊胜的供养,佛对弟子的期望就是这一点,除这个没任何期望,让他们好好学佛,成佛是大事,成佛是对佛最殊胜的供养。

这一句是总说,下面这几句是细说,现在我们学习不舍菩萨业。菩萨的事业是无条件的教化众生。佛陀教学认真负责,佛对于来学的学生没有收学费。当时在世,他们的生活方式很简单,日中一食。食物从哪里来?是去托钵。佛弟子随身所携带的资生之具,资养这个身体不能少的,叫三衣一钵,只有三件衣,佛活动的地区是热带,热带有三衣足够了,一个钵是出去托钵。接受在家居士四事供养,四桩事情,第一个是「饮食」;第二个是「衣服」;第三个是「卧具」,实在讲就是一个被单,晚上睡觉铺在地下,卧具;第四个,有病的时候「医药」,除这个之外一概不接受,身心清净,万缘放下。修什么?修戒定慧。戒是佛的教诫,定是修学的枢纽。八万四千法门,法门多,不一样,就是用的方法不相同,手段不一样,可是目的是相同的,目的是什么?是得定,持戒的目的是得定。定,梵语叫三昧,在我们这个经题上叫清净平等,清净是定,平等是定,清净是阿罗汉、辟支佛的定,平等是菩萨的定。定的目的何在?定的目的是在开智慧,心定了就开智慧,所以后面那个觉,清净平等觉,觉是佛教修学终极的目标,大觉,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佛教育就圆满了,就毕业了,成佛就毕业了。

成佛之后干什么?这个世界上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可以干。佛在世间,自觉之后完全在觉他,帮助别人,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是利益社会、利益众生的,是真正的全心全意为一切众生服务。服务有个总的方向,有个总的目标。总的方向是帮助众生回归自性,这是总方向。用的手段是教学,教学是他的手段。教学第一个目标,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众生有苦乐,要把苦乐的现象,真相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先说苦再说乐。这部《无量寿经》把这两桩事情讲得很清楚。所以佛首先教我们知苦乐,这个很重要。知苦乐可不是简单的事情,这就是圣人,这就是贤人。知道苦乐之后,佛要帮助我们如何脱离苦而获得乐。佛告诉我们,苦从哪里来的?苦从我们一切违背自性、违背性德,那就是错误的思想言行所感得的,苦从这么来的;乐从哪里来的?乐从我们思想言行与性德完全相应,从这来的。什么是性德?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是性德,这就是菩萨业。

在中国也有,没有佛法讲得那么究竟、那么圆满。中国古圣先贤老祖宗教我们什么?教我们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五伦是道,所谓的道就是自性本有的,不是从外来的,「法尔如是」,自然而然,不是人建立的,不是人发明创造的,不是的,本来就是。五伦是一体,是自性所生所现。我们一般人在日常生活当中不觉,把这桩做人最重要的根本给忘掉了,我们所想的、所说的、所做的跟伦常道德是相违背的。父子有亲,这没人相信,这个亲是人伦道德的根,亲是什么?亲爱。现在人不相信,古人相信,为什么?他看到了,就在面前。我也看到了,我还教了不少同学,你们好好留意,你去看,是真的不是假的。在哪里看?在父子里面看,母子里头看。你看母亲生了儿子,在什么时候看?这个儿子还没有到一百天,他全身所显示的天真。天是天然,不是造作的,自然表现出来的。你观察他的眼神、他的动作,非常可爱,他呈现在他父母面前,他并不认识他的父母,一百天还不认生;换句话说,他没有被染污,完全是天真的表现,好!父母对他的爱,对他的关怀照顾,你在这里看到了亲爱,从父母身上看到了,从婴儿身上看到了。

我相信千万年前,我们老祖宗看出来了,好,太好了!怎样叫这种亲爱永远保存下去,保持而不要丢掉?小时候爱父母,长大了不爱了,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所以老祖宗就想到,如何能将这个亲爱保持到永久,保持到一生都不会改变。这个念头是什么?这个念头就是教育是从哪里来的,教育就从这来的,希望把五伦这个大道能保持下去,要靠教育。中国老祖宗发明了教育,从这来的。因为他知道,从他经验当中他看出了、看到的,「性相近,习相远」,他看到了,本性是一样的,叫相近,人人都经历过这个阶段,这个阶段天真完全显露出来,多么的可爱,多么可敬,多么值得人们的尊重,所以性是一样的,习惯会把人跟自己的本性这个距离愈来愈拉远了。所以三字经下面一句话说「苟不教,性乃迁」,如果你要不好好的教他,天性渐渐被蒙蔽了,习性渐渐形成了,变成喧宾夺主,以后习性当家麻烦可就大了,习性是不仁、不义,现在社会无礼、无智、无信。这五德,五德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从真心流露出来的这五种大用、作用,蒙蔽之后就变成相反的,就是没有仁(仁是仁爱),自私自利,只有利害关系,没有亲爱的关系,这个变化多大;不讲礼,那就造恶业;没有智慧,愚痴;没有信用,存心欺骗一切众生,连父母都欺骗,儿女欺骗父母,父母欺骗儿女,夫妻互相欺骗。这个世界不像是人的世界,像什么?妖魔鬼怪,变幻无常。所以教育重要了。

佛教人不修善不修恶,为什么?善恶造成了六道轮回,你修善,造三善道的业;你行恶,你造三恶道的业,这就是六道轮回。菩萨业是什么?菩萨业是净业,清净的,不落在善恶二边,所以菩萨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而不把一切善放在心上,这叫净业。放在心上,心就被染污了,清净心里头没有善恶,这个要知道,平等心里头没有觉迷,染净善恶都不放在心上,这个业就变成菩萨业了。菩萨业具体说来,我们讲的五个科目,五个科目就是菩萨业。三福,净业三福,要做,非常认真的做,为什么?供养一切众生。就佛陀而言称教化,就菩萨而言说为供养,为什么?佛是师道,佛是老师,菩萨是同学,同学就要客气很多了,所以同学用供养,佛陀是教诲。净业三福教我们,实在讲天天要念,不念都忘掉了,重要课程。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与三福相应,这是什么?这是标准的佛弟子。「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要常常放在心上,认真把它做到,做给社会大众看,这是真正的劝孝劝敬。人能孝顺父母、能尊敬师长,这个人就是圣贤君子,这个人就是佛菩萨阿罗汉,依这个为标准。下面有两句,「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两句是根本戒,培养自己的德行、智慧,这扎根教育。

我们向佛菩萨学习,是接受教育。接受了之后,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这叫修行,这叫不舍菩萨事业。我们中国人讲得简单,四个字,「身行言教」。我们把佛陀教给我们统统做到,身行,身行就是教化众生,做出榜样给人看;别人看了受了感动,想跟你学,想跟你请教,你再用言语把这些道理讲给他听,他听懂了,真能接受了,这个人就得度了。这第一条戒,三福第一条。从这个基础再往上提升,这个基础就第一条,是人天法,在六道里头离苦得乐,不是究竟的,你没有出离六道轮回。你现前能做,现前可以离苦得乐;你将来能做,将来可以离苦得乐;不做,苦乐果报就现前,现前必定是苦多乐少,为什么?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恶比善多,恶的念头比善念多,恶的言语比善的言语多,恶的行为比善的行为多,道理就在此地。

我们要相信圣贤,要接受老祖宗的教诲。祖宗对于后代爱护备至,留下来的文化都是教我们离苦得乐。过去有人教,国家教、家庭教、社会教,所以自然养成很好的德行、习惯。最近这两百年来我们这些祖宗,这近代的,两百年以内的,疏忽了,看到外国的东西稀奇,科学技术,迷失了本性,这个亏吃大了,把祖宗的东西、圣贤东西放弃了,一昧去学西洋的,造成今天中国社会的苦难,让我们对传统的文化,信心丧失掉了,这是世间最可悲的事情。外国人提醒我们,我们不敢相信。英国的罗素、汤恩比,他们看得清楚,他们真正看出来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全世界一切族群文化当中最殊胜的、最值得人们尊重的好文化。中国文化要复兴,全世界人都享福,就是离苦得乐,我们中国人不相信。汤恩比说的这些话,特别是晚年,学术界有不少人说他在打妄想,大概是老糊涂了。你要细心去听他的话、去研究他的著作,你才真正体会到,他讲得对,没讲错,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跟大乘佛法都是从自性流出来的,自性是真心不是妄心,真心流出来的是真理、是实相。所以我们读他的书,大幅度的增长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信心。

尤其是这两年,习主席执政,我们看他的作为、看他的言论,他对于传统文化有认识、有信心,由他带头来做,我们看到一道曙光。在他这一任当中,中国传统文化落实了,那就是汤恩比的愿望,中国领导全世界,太平盛世出现在地球上。这个盛世,不像从前是一个地区,现在二十一世纪的盛世是全球,靠什么?靠中国传统文化跟大乘佛学,大乘佛学也在中国。中国人不相信,谁敢相信?只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真正有认知,真正熟悉没有怀疑,他才能相信,这是少数人。少数人那管用吗?行,只要用真心。中国古人说了一句话「邪不胜正」,正能量太大了。今天是邪的能量大,正的能量薄弱,表面上看好像是正不胜邪,你细心入微去看,正能量在膨胀,邪能量在萎缩,到最后真的邪不胜正。那个时候,大多数的人信心恢复了,太平盛世出现了,这就是主席所说的中国梦。

当前我们遇到一部好书,我们的信心更足了,这部书,唐太宗编的《群书治要》。这是中国古圣先贤,从三皇五帝,世世代代圣贤君子累积真实的智慧、理念、方法、效果、经验,都在里头,它能帮助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这个平是公平、是平等,也就是平等对待、和睦相处,这讲全世界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生活方式都能够统一。统一这个名词大家用惯了,如果从中国、从佛法,不用这个统字,用合,合作、和合、合一。也许我们还能看见,主席提倡的,要没有太大的障碍,他这一任可能看见,看见全世界在中国传统文化、大乘佛法看到统合。

这是不舍菩萨业。菩萨业用什么方法来落实?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的榜样是教学。世尊三十岁开悟,开悟之后就教学,七十九岁圆寂,教学四十九年,经典上所说的「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三百余会,那个时候的会,我们现在叫办活动,办活动就是古人讲的会,世尊办活动三百多次,每一次规模大小不一样,时间长短也不相同,总共三百多次。当然这里头,许多小的活动合成一个大的,汇合成一个大的活动。不断在做,到处在做。释迦牟尼佛没有建寺庙、没有道场,过的是游牧生活,晚上树下一宿,白天托钵,日中一食,他不住在一个地方,完全过着大自然的生活。万缘放下,生活在这个世间所要求的,最低的基本的几个条件,除此之外统统放下了,身心清净,清净就是健康。所以不舍菩萨业,佛陀的事业是教学。

123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50集)

净土法门法语:必须得无我,才能入门

净土法门: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第4集)

净土法门法语:人为什么来这个世间

净土法门法语:怎样“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

 

后五篇文章

净土法门:人有灵魂吗?灵魂在人体的哪一部分?

净土法门:如何在经商的环境中保持心地清净?

净土法门法语:人必须而后才能够爱人

净土法门:发愿求生净土的同修都是非常人

净土法门:发愿求生净土的同修都是非常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