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能海上师:归依三宝始终学修摄要颂浅解(1)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能海上师:归依三宝始终学修摄要颂浅解(1)

 

  能海上师集述  弟子倪正和敬解

  根据佛教经律论三藏明文的规定,作为一个佛教徒,必先经过一番如法归依三宝的手续,然后方才取得佛教徒的资格。反过来说,如不归依三宝,或只归依一宝二宝的,他就因为欠缺必要的手续与不如法,没有资格算是一个佛教徒。所以佛教徒与非佛教徒的区别,完全是以归依不归依三宝来决定的。

  这次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会议的全体代表,一致同意佛教的优良传统应予尊重,佛教徒必以受持三归为基本条件。更使这个区别佛教徒与非佛教徒的重要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更明确的建立起来,更好更一致的予以重视和护持。这是发扬佛教优良传统,一件宝贵的收获,值得全国佛教徒的赞叹和拥护。

  归依三宝是每一位佛教徒,入门初步,首先应当认识了解的常识,亦是从开始学佛起头,一直到成佛为止,始终不离的一门主要的学修功课。有人以为归依了,就算了,何必还要长期学修,乃至贯彻始终学修呢。这是要待根据经论来作一番详细的陈述。能够广摄经论的精义,扼要说明归依三宝的重要,与其所以然的具体意义,要推能海上师所集的《归依三宝始终学修摄要颂》最为第一。兹将摄要颂逐颂解释以供同好,并以引起全国佛教徒的注意与重视。

  摄要颂原颂,已见上篇。为使原颂易懂起见,仍附科判,俾明段落,从科判上加以研究与体会,还可以看出佛法文字组织的严整。如是严整的文字组织,是佛法经论独具的特色,而为世间其他文体所少有。推原其故,完全由于佛法内容十分充实,所以佛典组织非常严整。所谓德充于内,文形于外。要有十全十美的本质,方有十全十美的外表。文相的优越是由于教理的圆满。佛法的可贵,就是贵在文质并茂,表里如一。这是真实不虚,无法假冒的事实,佛法教理,广博渊深,初学虽难一时全懂,然据此显而易见的科判特色来推断佛法内容的究竟圆满,亦很可以帮助我们加强对于三宝的信心。

  复次,把要说的千言万语,深广教理,集成偈颂,最能以简驭繁,钩玄摄要。例如摄要颂首四颂就含摄了万余言乃至无量意义,故名摄要颂。所以不论世出世间,古今中外的大德文豪,或为诠理,或为抒情,当其滂沱的文思,一经触发,瓶泻潮涌,沛然莫御时,每嫌长行散文不能包罗万象,畅所欲言,唯有形诸歌颂,方觉海阔天空,发挥尽致,纲举目张,含摄无遗。所以佛法偈颂都是祖师的心血,法宝的结晶,是精华中的精华,是珍宝中的珍宝,是启发智慧的殊胜资粮,我们必须把它精密摄持,把它消化了来滋养我们的法身慧命。

  摄要颂大科分四:

  一、三宝之名体;二、归依之因由;三、归依之受持;四、功德及利益。为求述解醒目起见,复以科(科判),颂(颂文),解(浅解)三字标于三类文字之上,以醒眉目,便利读诵。其中「科」「颂」引摄要颂的原文,而「解」则是科颂的解释。

  科  甲一、三宝之名体分三

  乙一、赞三宝之体相分二

  丙一、赞叹归愿分三

  丁一、赞佛宝分三

  戊一、总赞半颂

  颂  诸一切种诸冥减   大悲三智十力身

  解

  第一大科三宝之名体是开示我们认识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不但引导我们认识三宝的名相,并且还要进一步认识三宝的功德体性,由是来发起我们对三宝的信仰心与恭敬心。唯有在具足信心,具足恭敬的基础上,方能建立与巩固我们归依三宝的决定心与信乐心。佛法重理智而诃斥情感,重正信而诃斥迷信。佛教是以三宝的真宝功德与其表里如一的言行来摄受众生的。所以作为一个名贵相符的佛教徒,也唯在认识三宝功德之后,他才不致迷失方向,他的信心,才不致因环境转变,或遭遇障难而动摇。信为道源功德母。由于认识真切,信心坚洁的原故,就能聚集与生长一切功德,乃至最后成就三宝的殊胜功德。必须指出,一切成就由信心来,一切信心由认识来。没有认识,就生不起信心,没有信心,就谈不到成就。要有真切的认识,才有坚洁的信心,要有坚洁的信心,才有殊胜的成就。所以认识三宝的功德实为将来成就三宝功德的先决条件。有一分认识,有一分成就。有十分认识,有十分成就。现在认识越透彻,将来成就越殊胜。这种显而易见的道理,l经说明,是人人可以理解的。我们佛教徒之所以信佛学佛,目的就是希望成就三宝的圆满功德,来实现拔苦与乐、普度众生的伟大行愿。所以对于三宝功德的认识,必须经过l番极长时期的学修,以期认识得更全面,更深入,更透彻,更亲切,这就为将来的成就具备了必要的条件,并保证其所希求的成就,提前实现,更早完成佛道的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无上功德。现在第一大科广赞三宝功德,即为提高我们对三宝的认识,是与我们将来佛道上的成就有着最极密切的关系。

  佛教的经典,很多写成颂文统摄要义,作成总结。依照印度习惯每四句作为一颂,长行散文则以三十二字作为一颂。归依三宝始终学修摄要颂首先以二句韵文总赞。二句就是半颂,字数不多而含义极丰。佛宝功德,无量无边,广说无尽,然可以断德、智德、悲德三种功德来统摄佛宝的无量功德。现在摄要颂初半颂诸一切种诸冥灭,大悲三智十力身,就是总赞佛的智断悲三德,与三德的伟大作用。初句诸一切种诸冥灭,引自《俱舍论颂》的第一句。「诸」表诸佛世尊,不限于本师释迦牟尼佛,或某一尊佛,而是全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为我们归依的对象。又言诸而不言佛,是表造颂的论师坚持真理,大公无私,并不朋党宗师,赞佛而不赞余。故论师不皋师匠之别名而于内外诸师中,果能圆满具足断智悲三德的,悉皆归敬。然三德具足,除佛世尊外,别无余人。故一诸字是表无量诸佛而非一佛,无量诸德而非一德,亦表亦遮,能立能破,具诸妙义而复不致招非佛教徒的嫉忌讥谤,足见论师造颂遣辞的善巧。

  初句已释诸宇,余六宇二切种诸冥灭」是赞佛的智德断德。六个字可以分成四句话,包含反正二层意义来解释:二切种冥:诸冥」表反面的意义,二切种冥灭:诸冥灭」表正面的意义。一切种冥是以劣等智慧为体,就是凡夫的世智辩聪,亦名凡夫知见。此等劣智,对于一切事理,不能明了悟解,因之使凡夫的思想冥暗,没有光明,故名一切种冥。诸冥是以贪瞠痴等烦恼为体,烦恼能扰乱人们的身心,使之触事昏迷,行动颠倒,故名诸冥。l切种冥灭是表佛的无上智慧,圆满成就,永灭一切劣等智慧,故日一切种冥灭,就是所谓智德圆满。诸冥灭是表佛的无漏智慧,永灭一切烦恼习气,清净洁白,离诸垢染,故日诸冥灭,就是所谓断德圆满。

  ,

  第二句大悲三智十力身,大悲是表佛的大慈悲心。佛看众生受苦,无异自己受苦,所以运同体的悲心,拔诸众生出离众苦,兴无缘的慈心,与诸众生究竟安乐。佛所做的工作就是拔苦与乐,普度众生,尽未来际无有疲厌,而且以普度众生,悉皆成佛为目标,因为唯在度生成佛之后,离苦得乐,方才究竟。又佛度众生,以不遗一众生,不舍一众生为范围,因为有遗有舍,悲心即不圆满,无遗无舍,而且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悉以度成佛道为目标,正显佛的悲心,深广无比。故大悲二字,是表佛的悲德圆满。以上总赞佛宝智断悲三德。

  三智是说:

  一、一切智,即声闻缘觉观一切法体性空的智慧;

  二、道种智,即菩萨观一切法缘生如幻的智慧;

  三、一切种智,即佛观一切法如空如幻空幻不二的智慧。唯佛世尊。三智究竟,乃是赞叹佛的智德。

  十力,由于世尊三德圆满,彻底了知宇宙人生、世出世间的正因果相,所以应事接物,任运显示十大力用,所谓:

  一、是处非处如实知,

  二、知众生三世诸业诸受。

  三、知诸禅解脱三昧定,垢净分别相如实知,

  四、知众生诸根上下相如实知,

  五、知众生种种欲,

  六、知世间种种无数性,

  七、知一切道所至处,

  八、宿命明,

  九、天眼明,

  十、漏尽明。

  身表佛宝三身四身功德。三身谓:

  一、法身,以空为体,遍一切处。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这是说法身是诸佛所共的;

  二、报身,以智为体,庄严无比,教化诸大菩萨;

  三、化身,悲愿为体,随类化现,拔苦与乐,普度众生。

  四身复有二说,一说开前三身的法身为二而成四身,即一、法身,以空为体,无有形相,二、法性身,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法五蕴身为体。

  一说开前三身的报身为二而成四身,即一、自受用身,自受法乐;二、他受用身,教化菩萨。总之。一一一身四身,唯是开合不同,正以表示佛的体大(法身),相大(报身),用大(化身)。以上半颂总赞佛德竟。

  科  戊二、别赞悲智—颂

  颂  法界虚空一切种  如其所有尽所有

  无上正等正觉知  观诸聚生同一子

  解

  前半颂已总赞佛宝断智悲三德。今此l颂特别对于悲智二德,再度称赞,故日别赞悲智。断德是以断烦恼,断我执为究竟。究竟断尽之后,就恢复了清净本然的体性,喻如白纸,或如明镜,正当纤尘不染时,就不需要多余的说明。智德悲德则如纸上的妙文,镜中的影像,得随所见,赞颂讲述,各抒种种不同的感想。诸佛世尊,一切自利利他的功德,皆从悲智二德表显出来,功德的深广程度,虽然大有不同,然浅者见浅,深者见深,最能引人入胜,启人信仰,故确有一再说明的必要。

  颂  初三句赞智德,颂末一句赞悲德。

  颂初三句末后一个知宇,是贯通上面二句,正表佛的智慧广大,所以是无所不知的。初句法界表十法界众生,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佛四圣法界,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六凡法界。虚空表四方四隅上下十方虚空(空间)。一切种表佛的一切种智。

  一切种智能知十方虚空的十法界聚生,染净二种缘起的本末究竟。如其所有法界虚空,一切事理,深隐幽微的体性,彻底了知羞其所有法界虚空,一切事理,缘生如幻的广大相用,悉皆了知。故日如其所有尽所有。又如其所有是赞佛的深般若,深般若深达理体昼其所有是赞佛的广般若,广般若广演言教。唯佛世尊,深广般若,圆融无碍,故日如其所有尽所有。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华翻无上正等正觉。正觉显非凡夫的不觉,亦非外道的邪觉,而是二乘的正觉。二乘虽有正觉,然非正等正觉。正等正觉显超二乘而是菩萨的正等正觉。菩萨虽有正等正觉,然非无上。无上正等正觉显超菩萨而是再无有上的佛智。所以无上正等正觉是佛独有的大菩提智。这种大菩提智亦名一切种智,能知尽虚空,遍法界,如其所有性,尽其所有相的一切事理,故日无上正等正觉知。

  第四句观诸众生同一子是赞诸佛世尊护念众生的悲心。因为诸佛护念每一众生如同父母护念独生儿子一样。父母之爱子女,一无条件,亦无保留,最纯洁,最伟大,尤其父母之爱独子,更是体贴入微,爱护备至,以喻诸佛护念众生,亦复如是。复次,子女应感父母生育教养的恩德,以喻众生应感诸佛说法,开示悟人佛的知见,培育长养法身慧命,以及护念加持的大恩德。父母生我色身,就世法言,恩德甚大。闻佛说法,蒙佛护念,长养我们的法身慧命,恩德更大。因为色身易坏,生灭无常凄身慧命,一经长养,正是将来成佛的胜因。喻如食少金刚,决定不消。入佛知见,决定成佛,亦复如是。所谓成佛,就是烦恼永断,生死永了,悲圆智满。三德究竟。成就之大,与十方佛,平等平等。由于常随佛学,成就如是无量功德,而知诸佛以无上佛法教化众生,恩德之大,远非父母生育的恩德所能及了。所以佛经上广设譬喻,赞叹诸佛恩德的伟大,如说佛是暗夜的明灯,险途的向导,病苦的良医,人天的师表,以明诸佛恩德,深厚广大,而非言说譬喻所能陈述其万一的。《华严经》普贤菩萨广赞佛偈云:「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之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由此可见诸佛甚深功德海,实在是赞莫能穷的。以上释别赞悲智竟。

  ,

  科  戊三、归愿半颂

  颂  我今归依永归依 归依佛道誓愿成

  解

  梵语南无,华翻归依,或作皈依,义即崇尚、敬礼、信顺、爱慕、钦仰、不离、虔求、赐与、还净、依止,有无量义,不能具说。总之,我以清净的身口意三门,归投依止于佛,赞叹供养于佛,虔求诸佛的身口意三轮加持于我,转我的罪恶三门而成诸佛的功德三轮,乃至断智悲三德,无量功德,无欠无余,圆满成就。归依,有尽形寿归依、与直至菩提永归依二种分别。尽形寿归依通行于我国内地,自归依之时起,至寿尽命终为止,在这段时间之内归投依止于佛。直至菩提永归依是宗喀巴大师所倡导,为蒙藏佛教徒所奉行,从归依之时起,直至成佛证大菩提为止,永远归依诸佛,生生世世不离诸佛,这是一种最极殊胜的归依。

  「我今归依」是约尽形寿归依而言,「水归依」是约直至菩提永归依而言。归依佛道誓愿成是说明归依之目的在于成就佛的功德,成就诸佛普度众生的大能力。虽然归依之时,归依的人尚未成就佛的功能,然大愿不妨先发起来(愿),继之以精进学修(行),如是愿行相资,则佛宝功德就能逐渐成就起来,乃至最后圆满成就佛宝的无量功德。这就是佛弟子发愿追求的最高成就,故日归依佛道誓愿成。以上略释归愿竟。

  科  丁二、赞法宝分二

  戊一、总赞半颂

  颂   佛说三藏十二部  教证名言诸轨持

  解

  前二颂广赞佛宝功德,今二颂广赞法宝功德。初半颂总赞。初句佛说三藏十二部,佛指释迦牟尼佛。释尊于二千四百余年前,在印度迦毗罗卫国,为净饭王的太子,自幼慈悲为怀,敏慧异常,为求彻底解除聚生生老病死的痛苦(拔苦),而与众生究竟圆满的安乐(与乐),故于十九岁出家修行,以求拔苦与乐究竟圆满的方法,至三十岁得证无上正等正觉而成佛道(自觉),成佛之后,说法四十九年,将佛自己所证的离苦得乐的方法,演说教化众生(觉他),使求生悉皆获得离苦得乐的利益(觉行圆满)。这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为求利他而出家修行,为求利他而说法度生的大事因缘。可知佛为度生而出世,亦为度生而说法。佛所说法,非一般世间法所可比拟,而是既合真理(契理)。又合事实(契事)。复是闻法的人所易领解(契机),更是拔苦与乐究竟圆满的方法(利益广大)。如是究竟圆满的方法,唯佛能说,故称佛说。是佛所证之法,亦是修行成佛之法,故名佛法。至极珍贵,世所希有,所谓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故共尊为法宝。

  世尊说法度生,历时四十九年,凡有缘者悉皆得度,缘未熟者,亦皆具备得度的因缘,故于七十九岁示现灭度而入涅槃。佛具三身,法身报身皆无生灭,化身则随缘应化,示现生灭。佛既示灭,佛的弟子乃将佛所说的一代时教,结集而成经律论三藏,使不散失,持久流通,于未来世,饶益众生。经律论三藏总名法宝,因其成份。三种不同,故分三藏。一、凡是佛说或佛弟子说而蒙佛印可的对机法语,结集而成经藏。二、佛所制定,专为调伏众生身口意三门,使其了知此作得罪,此不得罪,此时应作,此时不应,于行无疑,不错不倒的律仪戒条,及佛弟子对于戒律的注疏解释,结集而成律藏。三、佛弟子根据经藏律藏的旨趣,从种种不同的角度,对于整个佛法,作具体而有系统的阐述,结集而成论藏。三藏的成份,大略如是。又佛法的内容,不外以戒定慧三学为纲领。律藏诠戒学,成就断德。经藏诠定学,成就悲德。论藏诠慧学,成就智德。是为三藏与三学三德的关系。又律藏表佛的身轮功德(身教化),经藏表佛的心轮功德(心教化),论藏表佛的语轮功德(说法教化)。是为三藏与三轮的关系。又经律论三藏即今所存的经典是。经典所载,全是法宝,法宝所摄,全是功德。因为法虽佛说,然佛由法成,法为能生,佛为所生,法如母而佛如子,所以诸佛如来,对于法宝,无不恭敬供养,尊重备至。释尊昔在因地,为求一四句偈,不惜牺牲身命而为供养。又如《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说:「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可知诸佛尊重法宝,胜过自己的身命。所以我们对于三藏经典的一偈半颂,片纸只字,皆应恭敬顶戴,视同诸佛的真身舍利一样。

  十二部是经律论三藏的别名,因三藏的内容,有十二种不同的组织形式,故称十二部。十二部是:

  一、长行,与今之散文相同。二、重颂,于长行后,再以偈颂总结要义;三、孤起颂,从头至末,全是偈颂而无长行。四、授记,佛为弟子确指将来的成就;五、无问自说,佛见机缘成熟,虽无人请而自说妙法,如佛说阿弥陀经;六、因缘,因缘即事实,佛随事实发展的需要而说法制戒,皆名因缘;七、譬喻,以浅譬深,以近喻远,引导弟子领解深广的佛法;八、本事,说过去的人事;九、本生,就现在人事而引起先前的因缘;十、方广,方表方便具足,广表初中后境行果,满分具说,如大般若经;十一、未曾有,凡夫小乘向来未曾见闻的希有事情,如放光动地,说诸了义等;十二、论议,佛及佛弟子,问答辩论。分析诸法性相,由是发明深隐的道理,名为论议。三藏的内容是不出此十二种组织形式的,所以十二部即是三藏的别名。

  次句教证名言诸轨持,教证二字是总赞法宝功德。法宝功德,无量无边,然可以教证功德,总摄一切。教即教理,亦即佛所说的言教,与记载言教的三藏经典。因其言教契理契事,顺愿随机,所以不论一偈半颂,能使闻者获大利益。是为法宝在教理方面的功德。证谓行果,由实践修行而圆证佛果,以显佛法不是空谈,而是既有理论上的根据(契理),复有事实上的成就(契事),是可以实验实证的科学。是为法宝在行证方面的功德。又教证二者有相互的密切关系,因为一切言教皆为行证的前方便(理不离事),一切行证亦必以教理的教授教诫为根据(事不离理),言教离开了行证即成理想上的空谈。行证离开了教理,亦将成为外道的盲修瞎练,徒劳无功,或反枉召苦果。所以必须以言教指导行证,复以行证的成就来证明教理的真实不虚。又言教但求契理,可以对象显说,而行证则贵契机,有待个别传授(即同一班次的弟子,根机亦各不同)。又教理广演一切法的相用,属广般若,行证则直指一切法的体性,属深般若。又教赖言说,使人了解,俗谛所摄故.证离言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真谛所摄故。教证功德,广说无尽,举要言之,大咯如是。

  名言是安立种种名相(法相)、来表达种种法体。如安立火的名言来表达真的火,安立水的名言来表达真的水。其实真火与火的名言是两件事情,真水与水的名言亦是两种东西。所以说水说火,不过表达意思,不是真的水火。换言之,一切名言,不过表达一切法的相用,不就是一切法的体性(如真的水火)。一切法的体性是离名言,离文字的,故称离言法性。复因离言法性,非常难懂的原故,所以佛不得不巧设方便,安立名言来引导我们了达法性。正如以手指指示月亮,令人循著指头的方向,望见月亮。指喻名言,月喻法性。循名言而了达法性,亦复如是。然世人智浅,往往分不清楚名言与法性的区别,以为名言与法性是一件事情,误认名言即是法性,于是执我执法,执著坚固,这种认妄作真的错觉,一经说穿,正与小儿误认标月的手指谓是月亮,一样可笑。轨持是就法的定义而言,亦是说明法的伟大作用,与其不可思议的功德。甚么叫做法。法的定义是「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所以简称轨持。法的范围、非常广大,举凡一事一物,一名一言,皆名一法。换言之,凡有名言皆名为法。然一一法或一一名言,皆能循名思义,令人了解,如言火,使人了解火,古口水,使人了解水,这就是轨生物解的说明。又如言火,就明确任持了火的自性,决不误会到别的东西上去。又如见了一个知己朋友的名片,则这个朋友的声音笑貌,就活现眼前,这是法有任持自性的作用的说明。又如修行人作火观时就能渐生暖觉,作甘露观时而觉甘露灌顶,作空观时而觉四大皆空,这也是任持自性在起作用。又如望梅自能生津,生津自能止渴;由戒可以生定,由定可以发慧,则是由一法的任持作用而引生同类他法的任持作用(简称同法作用)。如是辗转引生,由发生而发展,由发展而把我们的潜在智能尽量启发出来,这就是法宝的伟大作用。一一法,一一名言,法尔具足轨生物解、任持自性的功能,所以佛以轨持二字作为法的定义,可说是要言不繁,恰到好处了。

  复次,由于聚生根器利钝智愚的不同,因之轨生物解的了解有广有狭,任持自陆的任持有深有浅,其种类可说是千差万别的。喻如愚者执一不化,一法作一法解,而智者就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等而上之,初地菩萨于一法上通达一百法,二地菩萨于一法上通达一千法。三地菩萨于一法上通达一万法,如是地地倍胜,直至佛地,就能于一法上通达无量法二即一切,尽其所有的诸法相用)。摄

  一切法还归于一法二切即一,如其所有的诸法体性)。佛的智慧,广大如海,所以能够自在无碍,通达一切法,演说一切法,所谓佛为法王,于法自在。可见法宝的轨扩作用,发展起来是不可思议的。轨持既有广狭深浅,种种不同的差别一寸以扒扒持上加一诸字,而日「诸轨持」,以显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是随不同的根器而起不同的作用。

  人的智愚,并不一定以会不会讲话写文章为标准,佛以无上智慧,观察实际,挖根穷源,说明智愚的原因,由于我执的轻重,即我执轻者智,我执重者愚。我执轻者根器利,所以在他身上,法尔的轨持作用,容易生起,容易发展。我执重者根器钝,所以在他身上,法尔的轨持作用,不易生起,不易发展。喻如同样响应扒旷的号召,我执轻者或具忘我精神的人,就能克服一切困难而胜利完成任务。我执重者或抱个人英雄主义的人,就不免要犯任务主义,命令主义的错误,而把好事办成坏事。其所以然的原故,就是前者重视任务,不计个人利害,个人与任务打成一片,使法尔的轨持作用,自由发生,自由发展,故能胜利完成任务;而后者则是个人利用任务以为表显进身的梯阶,不是个人为任务服务,而是任务为个人服务,遂致法尔的轨持作用,无法生起,故其后果,适得其反。人的智愚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可以教育转变的。我们如要转愚成智,转钝根而为利根,最扼要最根本的方法,当从逐渐减除我执入手。

  复次,人的苦乐,亦不一定以物质享受的有无为标准。佛以无上智慧,观察实际,挖根穷源,说明苦乐亦与我执有密切的关系,即我执重者苦,我执轻者乐。就世间现象言,由于我执重故,重视个人利益,胜过整体利益,遂致公私对立,劳资对立,人我对立,处处对立,处处碰壁,其个人就将苦恼不堪了。我执轻者则知个体服从整体,私利服从公益,劳资两利,人我平等的道理,故能处处通达,人人欢喜,这才是真正的快乐。再就修行用功言,我执重者,学戒不能严责己过,调伏身心,学定即不能发生发展法尔的轨持作用,那末他的修行既甚辛苦而进步又缓,故名苦迟通行。我执轻者,因无我执大魔阻挡门路故,所以学戒修定就能快快上路,因为我与法,法与我,容易交融,所以法尔功能,容易生起,很快即得戒定方面的安乐,如是修行,名为乐速通行。苦乐亦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可以转变的。我们如要转苦为乐,离苦得乐,最扼要最根本的方法,亦当以逐渐减除我执为方便。

  整个佛法所说的,就是说明减轻我执,断除我执(成就断德),乃至证无我,度聚生的方法,也就是教化众生转愚成智(成就智德),离苦得乐(成就悲德)的方法。所以佛法内容充实,与其方法的究竟圆满,是有头脑的人所不易否认的。

  佛教徒中事实上颇多不识字的愚夫愚妇,然因长时期诚心念佛,念法(念经咒),念僧(如念观音圣号)的原故,而识字了,开智慧了。其所以然的道理,就是

  一一名,一一法,法尔有轨生物解,任持自性的作用,所以就藉诚心念佛,念法,念僧的因缘,而潜通佛智,暗合道妙。可知念佛念法,精进用功的人,是可以转愚成智,离苦得乐,转变肉身而成佛的法身的。只要有信心有决定心,这是人人可以贵验,并保证其有一定的体证。我们应当相信佛法就是改造人生的科学方法,而且是最善巧,最圆满的科学方法。佛法的价值,在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充分体验出来。如是珍贵的希有法宝,虽然常住十方,如果没有释迦如来对我们演说佛法,我们如聋如盲,闻不到妙音,见不到功德,将长期浮沉在苦海中,得不到救护。所以应当感激佛为度生而舍身求法的恩德,佛为度生而说法开示的恩德。佛宝的恩德也就是法宝的恩德,因为佛不是用手来救护众生,而是以说法普度众生的,众生能不深深感激佛宝法宝的大恩德么?

  上文解「名言二段,曾以指与月来譬喻名言与法性是两种东西,名言不即是法性(不即)。在解「诸轨持」时,又说一一法,一一名言,皆有任持自性的作用,并举许多例子,说明名言与法性是不离的(不离)。既说不即,又说不离,这不是矛盾么?其实不即不离(亦名不一不异)不是矛盾,而是说明事实的真相。唯有了解不即不离的事实真相之后,才能争取长足的进步,开发无漏的智慧。且设譬喻,以明所以。名言喻如道路的路名牌,而法性则是一条条的道路。路名牌不即是道路(不即)。而南京路的路名牌又不离南京路(不离)。可见不即不离并非矛盾而是事实。我们循着路名牌的指示而走我们所要走的道路,这是对的。佛说名言与法性,不即不离,是要我们循名言而达法性、亦复如是。如果有人要到南京路去,走到南京路的路名牌前,就立定不走了,自以为我已到了目的地,这一个错觉的生起,就使他模糊了南京路的认识,也就阻碍了他的进步。这种模糊认识,阻碍进步的错觉,为害最大,最要不得。佛为纠正这种错误起见,所以大声疾呼,告以「不即」的道理,要我们提高警惕,随时慎防发生错觉,发生执著等过失。佛又指点我们「不离」的道理,要我们放下我执,当下生起法尔的轨持作用,当下享受我法交融的大利益。总之,懂得不即不离的关系之后,对于我们知识的提高与进步是有不可思议的帮助,这就是法宝的不思议功德。

  现在再来看看我们的实际情况是怎样呢。我们因为不知「不即」的道理,所以处处执著,说东著东,说西著西,说我著我,说法著法,说到哪里,著到哪里,所谓众生处处著,如同一个醉汉一样,扶得东来西又倒,扶得西来东又倒,无往而不执著,无往而不自生障碍,这真是阻碍进步的最大阻力。另一方面对于「不离」的道理,则又疑惑不决,无意接受,有的甚且不问所以,武断以为迷信,遂把法尔的轨持作用l笔抹杀了,同时自己亦就徘徊在歧途上,因循贻误,踏破铁鞋,始终找不到开发般若智慧的门路。所以善得益者无往而不得益,甘受损者无往而不受损。我们凡夫自甘受损,无异驼子跌跤,两头落空,在「不即」方面,因执著故,离不开过失.。件「不离」方面,—因狐疑故,得不到利益。这就充分说明佛之所以智慧如海,而凡夫之所以愚昧无知的所以然的原因了。佛为怜悯众生昏昧无知故,特就名言与法性不即不离的关系,指点众生离苦得乐,转识成智的法门。此一法门,不过是无量法门中的一门,然由此法门,是可以通达无量门,无量法的,这就是无上甚深微妙法的不可思议功德。

  以上解总赞法宝功德半颂竟。

  科  戊二、别赞教证分二  已一、赞教半颂

  颂  流转还灭体相用   名诠旨趣等随行

  解

  前已总赞法宝的种种功德,今以一颂特别广赞法宝的教证功德,前半颂赞教,后半颂赞证。前半颂赞叹教法的第一句,流转还灭体相用。流转是就世间法而言,亦名有为法,有生住异灭四相的流转变迁故,也就是苦集灭道四圣谛中的苦集二谛。流转法的体相用是以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为体,以三界有情的流转苦相为相,以惑业苦互为因果,循环洄旋为用。还灭是指出世间法而言,亦名无为法,无生灭故,亦名解脱法,解除烦恼的系缚故,由是可以转识成智,离苦得乐?也就是四圣谛中的灭道二谛。还灭法的体相用是以涅槃,或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四摄为体,以四向四果、五道十地为相,以三十七助道品焉用。

  上面一段文,话虽不多而摄义极广,几乎是把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重要纲目,全都举出来了。如要逐项解释清楚,非写数万字乃至数十万字不可,如是详解,暂为事实所不许。欲求言筒意赅,辞约义丰,唯有引用海公上师自己所集的颂解原文,来解流转还灭体相用一句话所包含的要义。海公悲心殷切,便利后学,于《归依三宝始终学修摄要颂》集成之后,复拟著述《宝相赞》来解释摄要颂。宝相赞亦名圣教法相初基,为初学通达法相的最好课本,可惜尚未著述完成,现只解至赞教的半颂为止。宝相赞笔者前未知道,最近方才获见抄本。初学对其颂文,或者仍难全解,若能悉心多看几遍,多问多闻,则亦不难渐解其义,最好能将颂文读诵背熟,则佛法大义与佛经上常用的法相名辞就能通达无阻了。以下恭绿《宝相赞》原文。

  总解 流转还灭

  解流转

  江河急驶 往而不迥 出无明渊 成三界流

  欲流有流 见流痴流 漂溺有情 恋莫能住

  十二因缘 河身宛转 惑业苦果 流势洄旋

  三苦六道 转变不停

  解还灭

  思返彼岸 涸无明源 息诸流注 不随洄旋

  离苦漂没 说为还减

  总解体相用

  【名一流转亦有为,生住异灭故,或苦集斗诤。【体】蕴处界为体。【相】三界九有情,是流转之相。【爪】惑业苦互兴,是流转之用。【名】还灭息众流,或称云灭道。【体】其体即涅檗,或谛缘度等。【相】五道十地阶,果向等为相。【用】道品诸方便,蜕为还灭用。

  解蕴处界

  【五蕴】说蕴唯有五,色受想行识。【色蕴】色蕴分能所。能造属大种,名地水火风,性坚湿暖动,持摄熟长用,遍而能作种。所造谓五根,五境及无表。【五根】眼耳鼻舌身上五境】色声香味触,根者自在义,主宰或增上。对根者属境,所缘各各分。【无表】无表从身语,表业之所生,善不善无记,业惑种子称。或说法处色,意所缘之境,极迥微定果,受所引遍计。【能所一能所犹父子,造者生因义。【受蕴一受蕴性领纳,随触苦乐舍,苦生时欲离,乐减时欲合,舍不生离合,或蜕六受身。【想蕴一能增胜取境,安名曰想蕴。【行蕴】行蕴又分二,相应不相应。【相应行】相应名心所,各从心王命。【五十一心所】遍行五谓触,作意受想思。别境起不起,欲解念定慧。善谓信惭愧,无贪等三根,轻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烦恼贪瞠痴,慢疑不正见。不正见复五,身见及边见,见取禁戒取,四余名邪见。随烦恼谓

  忿,恨覆恼嫉樫,诳谄舆害惰,无惭及无愧,掉举舆昏沉,不信并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乱不正知。不定谓悔眠,寻伺等各二。日光钳取物,心用五十一。【不相应行】不相应行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无想定,无想报灭尽,名句文身等,生老住无常,流转舆定异,相应及势速,次第时方数,和合不和合。无质非能缘,生灭非无为,依王所及色,分位差别假。【识蕴】识从根立名,各起了别用,眼耳鼻舌身,唯

  了自性境。有分别计度,随念称为意。或更说末那。阿赖耶等识。【十二处】诸识生长门,立为十二处。【十八界】种类相繁多,分别摄为界,十二加六识,故数有十八。【总结】聚生门种族,是蕴处界义,愚根乐三故,蜕蕴处界三。

  解谛

  云何名为谛,不颠倒实有,无变易二行,不更起相违。文义亦相称,治身见断见,常见无事见,亦治四颠倒。

  解四颠倒

  无常常倒 苦为乐倒 无我我倒 不净净倒

  解四谛

  执三界为乐,佛蜕苦圣谛。邪因自在等,佛说集圣谛。毒畏执永生,佛蜕减圣谛。裸体吞金石,投崖事水火,吐纳坚固身,练气调精神,解脱失方便,佛说道圣谛。【总结】一观生死过失,观涅槃安稳,分别世出世,各各因果分。

  解圣

  离贪等自在,超常不生义。圣人之所生,亦出生诸圣。

  解苦

  【苦苦】一观受唯是苦,苦乐行或八。苦苦谓生老,病死怨憎会。乐苦爱别离,及求不得苦。行苦五取蕴,相续最难知。【别解八苦】生为众苦依。变坏为老苦。病苦困逼身。死苦诸根坏。厌恶怨憎会。可爱痛别离。希求不遂愿,相续转增胜。【别解乐苦】苦苦众皆厌,乐苦最难知。轻苦或变易,对苦作乐观。或暂乐长苦,或苦多乐微,如坏井蛇泉,刀蜜钩毒味。轮王乐四洲,针刺即感痛。鲜衣上味污,少苦敌多乐二苦无常】苦属刹那性,故蜕苦无常二苦空】由惑业系取,不自在说苦,他主宰实无,故蜕苦为空。【苦无我】诸苦无自性,故蜕苦无我。

  解集

  信解苦谛已,显苦随属因。苦谛如机关,动力蜕名集。不出生死牢,贪爱坚锁系,求出生死狱,应断诸缚集。渴爱蜕名集,亦平等聚生。执梵天自在,时性大空等,邻虚合流注,不了缘生义。破邪因无因,而蜕于集谛。集谛又四相。【集因一集因诸惑种。【集集】集集说为业,如疮渐次发。【集生】集生痛苦起,犹如忽被刺。【集缘】集缘三相助。【总结】逻卒守罪人,从生乃至死,逼令造众业,作众多戏弄,世智莫能越。

  解灭

  【多种义】灭有多种义,念念及相违,中间无生等。云何念念灭,有为刹那谢。相违谓有为,性乖用不起。由施戒定等,贪瞠暂不生,蜕为中间减。无生灭因尽,惑等永不生。【多种名】又无为无下,无流及真谛,彼岸及听细,难见及无伪,无诤斗无失,无譬无戏论,寂静不死露,极妙止安善,爱蛊及希生,无枉未曾有,无灾害涅槃,不思议不生,无迹非作者,无忧住无等,无求及无边,微细及无损,离欲染洁净,解脱非依住,非对无等等,无害甚深细,难解能度彼。无上圣胜果,无畏怖不舍,遍满难称量,无数贞不破,为尊应赞仰,为舍皈依处,无诤无虚假,无垢除暗灯,乐无堕及洲,不动无所有,无作种种名。【灭】灭谓灭我相,断烦恼之离。【解脱】解脱言苦尽。【妙善】妙善阿练若,是境是能作。【定生】空无愿无相,离三作成就,此决定出生。

  解道

  【道】道者趣菩提,体智之能作。【道品一道品多属用,顺理诸方便。【道成办】戒定慧等学,心住理能行。【道决定获】由修解脱行,能生画苦智。

  解三十七道品

  【总解】三十七助道,四念处正勤,及四如意足,五根五力等,七觉八正道,略为四念处,开则三十七,更广复无尽。不以一种药,而治聚病故,余无量修法,皆摄在此中。【四念处】念随顺正智,缘中得止住,以念持此法,对治四颠倒。【四正勤】破邪行正道,不同世间勤,于法欲求证,黑白之止行。【四如意足】能摄心安稳,止住一缘中,失勤多散乱,令心调柔故。【五根力】调柔生五根,不可坏称力,

  或以浅深论,或以软利名。【七觉支】七觉支修用,令入于实智,念集善遮恶,中三沉令起,后三轻安等,心散时令定,得法心安稳,渐至涅槃城。【八正道一于法观不谬,八正道戒见,正见四念处,慧根力择法。正语离口邪。正思维谛理。正业正命者,除一切邪命。正精进四勤,进根力进觉。正念念处等,念根力念觉。正定如意足,定根力定觉。【总结一念处正修法。正勤行不谬。摄心称神足。根调柔名根。转深说名力。入无毕实智,说名菩提支。于法见不谬,王道之金绳,称云八正道。

  十二缘起颂(出《俱舍论》)

  【总解】无我唯诸蕴,烦恼业所为,由中有相续,入胎如灯焰。如引次第增,相续由惑业,更趣于余世,故有轮无初。如是诸缘起,十二支三际,前后际各二,中八据圆满。【别解十二支】宿惑位无明。宿诸业名行。识正结生蕴。六处前名色。从生眼等根,三和前六处。于三受因异,未了知名触。在淫爱前受。贪资具淫爱。为得诸境界,遍驰求名取。有谓正能造,牵当有果业。结当有名生。至当受老死。二止名原由】传许约位蜕,从胜立支名。于前后中际,为遣他愚惑。(惑业苦摄十二支)三烦恼二业,七事亦名果,略果即略因,由中可比二。【互相缘起】从惑生惑业,从业生于事,从事事惑生,有支理唯此。

  十二支问答释疑

  问  无明为有因否?老死为有果否?设尔何失。若有者,缘起支应有十三,或十四。若无者,无明为因,老死为果,应是无为。

  答

  应作是说,无明老死,虽有因果,而非有支。故无十三、十四支失。无明因者谓不如理作意。老死果者谓愁悲苦忧恼。复有蜕者,无明有因谓前无明。老死有果谓后老死。过去未来,无明老死,有多刹那,故无十三、十四支失。有余师说,无明有因,谓前老死—。老死有果,谓后无明,现在名色、六处、触、受,即未来老死。若说受缘爱,即老死缘无明,犹如车轮,上下迥转,终而复始。如是有支,无始相续,虽有因果,而无十三、十四支失。

  复次,此十二支缘起法,有根有茎,有枝有叶,有花有果,犹如大树。此中根者谓无明行。茎者谓识名色。枝者谓六处。叶者谓触受。花者谓爱取有。果者谓生老死。此十二支缘起法树,或有花有果,或无花无果。有花有果者,谓异生及有学。无花无果者,谓阿罗汉。

  附十二因缘图说

  【流转一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还灭】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名色乃至老死灭。

  六度颂(依《大乘庄严经论》)

  【解施】

  无贪善根胜思维,以己身物施受者,施物成就财增益,施身经中蜕五事,寿命容色身力强,安乐辫才皆增上,自他二摄圆菩提。身物苦集不坚性,法施自他醒愚迷,善习财法无畏施。

  ;

  【解戒】

  具足受学诸学处,求涅槃道灭诸有,戒果人天无忧恼,次第住心成等持。任持功德如大地,止息一切烦恼热,远罪缘起离憎怖,福资具足慧相应。身口意业善净行,羯磨受得法得二,法得定共得定生,道共得果无流等。

  【解忍】

  仇怨不报耐众苦,法忍智生三次第,依大悲因依法起,法言持戒多闻慧。经说忍得五果相,少憎少嫉护他意,喜乐临终无悔恨,往生人天善道行,二利速成行难行,具足最胜无上称。

  .

  【解精进】 善业勤修正勇猛,信心欲乐堪劬劳,念力定力对治生,善法乐住离杂染,三毕身心无间重,精进品类七种分。

  【解静虑一

  调心内住念无忘,不失所缘巧精进,生起喜乐离退失,五通现得住三住,施戒天住无量梵,三空三乘圣者居,诸法上首定相应,有寻有伺唯有伺,无寻无伺三类地,喜俱乐俱舍念俱。

  【解般若一

  离邪离世正择知,依定持慧如实解,流变垢染善脱离,抉择世出世间智,大出世间之慧命,无上正知慧命者,正说正法正缘生,诸法无匹胜中胜。

  以上解流转还灭体相用,以下解名诠旨趣等随行。

  解名诠

  能诠自性名句法,忆持不忘精刻记。所诠差别众法义,性相分别界地等,总别同异善分摄,理符三支无过失。

  解旨趣

  教证法法具宗要,各各因由各各理,反正顺违取舍知,心善抉择不移义。

  解究竟旨趣

  大乘究竟之旨归,平等普摄尽有情,无上正等正菩提,教证宗要各各俱。

  解随行

  识相明宗究竟知、依法起修次第正,初中后善入住转,容易不倒不迟漫,远离痴盲我慢行,不了次第五见等。

  海公《宝相赞》原文到此为止,以下尚待继续集述,文义太丰太好,我们殷切希望能够早日著述完成。

  佛法每一部经,每一部论,不论长短,亦无分长行或偈颂,悉皆具备名诠、旨趣、究竟旨趣、随行四重要义。名诠谓以适当的名句(亦即名言或法相),说明白所要说明的事理。旨趣谓一名有一名的旨趣,一节有一节的旨趣,一章有一章的旨趣,把要标举的宗旨,层层显示。究竟旨趣谓一切经论皆有一个总的旨趣,普度众生,悉皆离苦得乐,转识成智,就是佛教的总旨趣。随行谓即依解起行,实践学修,由真修贵学,而次第成就,而证果证道,而成佛度生,圆满贯彻并实现了究竟旨趣的愿望。

  以上解别赞教法半颂竟。

  科  己二、赞证半颂

  颂  诸乘道地一切证 能依所依因果等

  解

  我们知道教证二法,教不离证,证不离教,合则两全其美,正法久住,离即互失依靠,将使正法衰颓。我们期望正法久住,所以教证必须并重,不可偏废。其实教证原是分不开的,教法多分偏于名诠旨趣的说明,而证法则是偏重随行的指示,合起来就说明白了名诠、旨趣、究竟旨趣、随行、一整套的佛法。教法亦如游览指南,而证法则如其中所附的行程地图与写真照片等,使阅者看了之后,因而认识更清楚,印像更深刻,于日后身历其境时,得以畅所欲至,实地亲证,至少亦不致迷失方向,可免误入歧途的危险。

  诸乘道地一切证。诸乘谓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通运行人从苦至乐,从迷至觉的工具是乘宇义。由于亲闻佛说苦、空、无常等法而证无我的四果四向名声闻乘。生在佛世,或生于佛法灭时,由于昔曾闻法,至今缘熟,赖自智力,观现前法,或观十二缘起而断无明的名缘觉乘。为度上中下机而修小中大法,全为利他而先自离生死过失的名菩萨乘。依诸法无生,众生无尽,因之悲愿无尽而证菩提涅槃的名无上佛乘。诸佛诃斥小乘是斥责部分声闻缘觉重自利而忽利他的劣心,并非诃斥声缘乘法。声缘乘法则是诸乘共修的基本佛法(亦名根本乘法)。

  声闻缘觉证无我的智慧,名一切智(自觉)。菩萨度生,自利利他的智慧,名道种智(觉他)。诸佛二智究竟,悲流无尽,名一切种智(觉行圆满)。欲求觉他,必先自觉,自未得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勉强行之,则如未习游泳而入水救人,就有自他俱溺的危险。

  诸乘佛法,可依次第,循序渐修,亦可因根厚机利,或方便具足而同时兼修,然不应好高骛远,执大乘而轻根本乘法,亦不应得小为足,但求自了,而不进修菩萨乘法。须知为利他故,修自利法,虽似自利,亦属利他。反之,为自利故,修大乘法,纵修大乘,仍是小法。所以我们修行,应发拔苦与乐的菩提心,修自利利他的菩萨行,为度有情,故愿早证大觉。这就是佛说诸乘,要我们明次第,懂方便,就路还家,直趣宝所的本意。

  已释诸乘,次释道地。道谓五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究竟道。地谓十地,初地、二地、乃至十地。皆是修行学佛必须经过的历程。初资粮道,谓修行必须具备福慧资粮,正如远行必须具备旅行资粮l样。故唯识云,为趣无上正等菩提,修集种种胜资粮故。资粮道摄三十心,所谓十住十行十回向。二、加行道谓加功用行而趣见道,故名加行。喻如旅行资粮,准备舒齐,踏上舟车,动身起程。加行道中,复有四位,谓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法位。三、见道谓无漏智生,了四七四八证真如,由是通运行人至于极果,故名见道。又见道谓见无我,见利他功德,见王道朗显。见道刹那,即入修道。四、修道谓更进修无分别智,断所余障,故名修道。唯识等云,为断余障,证得转依,复数修习无分别智,是以此位名为修道。又此修道,能为依持生长一切功德,故亦名地。是以修道亦称十地,所谓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五、究竟道谓功成事毕,故称究竟。与资粮道等不同,彼之四位,功未毕故。与声缘乘,亦有分别,彼所得果,非高胜故。唯佛独能,所作皆办,功德最胜,故名究竟。诸乘与五道十地,皆应一一修证,次第成就,集积无量功德,方才出生一个无上佛果,故日诸乘道地一切证。

  能依所依因果等。能依谓能依教修行的人,所依谓所修的法。由于修行恒常不断,生起了法的法尔作用,逐渐转变了修行人的身心气质,乃至逐渐证得转依,所谓转染依而成净依,转依识而成依智,转苦依而成乐依,转凡夫的色、受、想、行、识、五蕴身而依圣者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法五蕴身。这就是因地修行,果地成佛,修因感果,证得转依的说明。

  有作是说,法为能依,人为所依,由别别法,成别别人。如习医术,名为医师,习工程者,名工程师。修行亦然,修声缘法,名声缘乘,修菩萨法,名菩萨乘。又人为所依,谓修行人的身心,正是载道之器,亦称法器。欲修殊胜的佛法,必先具备圆满的法器。法器圆满,第一要无损漏,漏器难蓄水故。第二要洁无秽,秽器贮醒醐,醒醐亦将变成毒药故。我们欲求法器无损无漏,洁净无垢,必须受戒学戒,依戒而行,严持不犯,设或偶犯,立即忏悔清净。戒为三学的根本,法五蕴身生起的基础,这是修行人首应注意的要点。

  总之,世间法不离因果,出世间法正在加功用行时,亦复不离因果。修一天有一天的成果,修一法有一法的成果,集积无量的修因,而成一整个无上的佛果。.由于修因可以证果,所以修行决定成佛。然修行必须依照教法,以期避免盲修瞎练,而能直趣宝所。又修行人与所修的法,有能依所依,互为因果互相缘起的微妙关系,必须认识「人」「法」「能」「所」、初则互相缘生、终即融成一片的原理,方能使圆满的法器与殊胜的转依,迅速成就。这就是能依所依因果等一句话所包含的要义。

  以上解别赞证法半颂竟。

  科  戊三、归愿半颂颂

  我 今归依永归依  归依法门愿修证

  解

  (解我)一切法无我,我随世立名,表能归依者,补特伽罗位。(解归依永归依)归依佛法竟,世世不舍离,直至菩提座,永不归依余。(解归依法门愿修证)由何故归依,为断诸烦恼,法门愿修证,成佛度众生。

  科 丁三、赞僧宝分四  戊一、总境—颂

  颂  三贤十地四果向  剃发染衣具戒者

  三乘四部八大子  从佛转轮圣比丘

  解

  前已广赞佛宝法宝功德,此段是赞僧宝功德。僧宝对于佛法的功德,与对于我们的恩德也是非常广大的,因为我们在离开了释迦牟尼佛将近三千年的今天仍能闻到佛法,并且闻到教证完整的佛法(教犹住世,证未隐,教证无缺,是名正法,若有欠缺,即非正法住世),那就要归功于僧宝传承佛法,住持佛法,弘扬佛法的功德。所以我们尊重僧宝如同尊重佛宝法宝一样。假使佛灭庹后,没有僧宝师弟传承,学修住持,弘化显扬佛的教法,那末佛法恐怕早已失传,我们今天就没有机会闻到无上甚深微妙法了。现在不然,这就反显僧宝的可贵,是不隗与佛宝法宝并称三宝的。

  初一颂是总赞一切僧宝,故名总境,境即对象,我们当以一切僧宝为赞叹归敬的对象。初句三贤十地四果向。三贤十地是赞大乘僧宝,四果向是赞根本乘僧宝。三贤谓十住十行十回向,尚未见道的贤僧,十地谓初地、二地乃至十地,见道以俊的圣僧。四果向即四果四向,谓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以上是就学修过程略举大乘僧宝与根本乘僧宝的名相。

  一切僧宝皆具闻思修三慧功德,戒定慧三学功德。何谓闻思修三慧功德。谓闻佛说法,或闻师说法,由闻法而智慧启发,名日闻慧。闻后思惟,由思惟而智慧争畏,名日思慧。由闻思而实践修行,由修行而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打成一片,乃至能修的人与所修的法融化合一,因而证果证道,名日修慧。比丘日常工作,不离此三,故知僧宝有闻思修三慧功德。何谓戒定慧三学功德。谓比丘所闻、所B》、昕修的功课,即此戒定慧三学是。戒学用以戒除身口方面不合理的言行,而使言行合理。定学用以对治心念方面不合理的胡思乱想,而使思想合法度,有条理,循轨律,有组织。慧学由于言行合戒,心念合定,就能由戒生定十由定发慧,慧即无漏智慧,无漏智慧有大功能,能破黑暗,能断烦恼,因而得到转识成智,离苦得乐的后果。比丘所闻、所思、所修的内容,不离此三,故知僧宝有戒定慧三学功德。比丘功德,广说无尽,然举此闻思修三慧,戒定慧三学,已可总摄僧宝的一切功德,所以这里首先予以扼要的说明。

  次句剃发染衣具戒者,是说明僧相所具的特徵,与僧相所表的功德。舍俗出五一五二家,成就僧相,必须具备剃发、染衣、具戒三项基本条件。剃发谓剃除须发,染衣谓衣服染成坏色,具戒谓受持二百五十条比丘具足戒。须发与鲜艳衣服都是世人修饰身相、追求五欲的资具,今悉剃除舍弃,正表比丘背尘合觉,厌离五欲的决心。二百五十条比丘戒,名律仪戒,是僧众言行的准则。比丘须要五年学戒,于言行中,学习断恶修善,学习言行如佛,直至学习纯熟√口行清净,即名净行。今日的净行,即是将来成佛的正因。所以剃发、染衣、具戒,一方面表示舍离世俗染污流转相,一方面成就诸佛功德庄严相,亦称威仪幢相,使人一见,知是离染出俗的人,学佛言行的人,自然生起一种清净脱俗的感觉。这就不但以僧相自利,而且兼以广利众生了。复次,剃发、染衣、具戒,亦是诸佛断德、悲德、智德具体而微的表徵。剃除须髫是表愿断一切黑业(恶业)的愿心,此愿正与断德相应。僧聚衣服名福田衣,是聚生恭敬供养,植善培福的对象,所以染衣是表愿利益一切有情的愿心,此愿正与悲德相应。具足受持比丘戒是表愿断恶修善,学佛言行,离颠倒行,顺智慧行的愿心,此愿正与智慧相应,所以比丘的威仪幢相正是愿断一切恶(断),愿修一切善(智),愿度一切有情(悲)。11一大愿心的表徵,而与断智悲三德相适应的。佛命比丘代佛弘化,比丘受持佛戒,衣佛衣而行佛行,故知比丘就是如来悲智等流身,所以我们应当恭敬僧宝,如同恭敬佛的化身一样。

  后半颂三乘四部八大子,从佛转轮圣比丘:三乘是就显教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僧宝而言;四部是就密宗事部、理部、瑜伽部、无上部、四部僧宝而言:八太子与圣比丘是指佛在世时常随左右、助转*轮的八大菩萨,即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金刚手菩萨、地藏菩萨、虚空藏菩萨、弥勒菩萨、除盖障菩萨,与诸大声闻弟子如迦叶、阿难、舍利弗、目犍连等,都是我们所应赞叹归敬的僧宝。以上总赞大乘僧,根本乘僧,贤僧,圣僧,剃髫、染衣、具戒僧,显教僧,密部僧,与随佛转轮诸菩萨僧、声闻僧竟。

  科  戊二、别境—颂

  颂  龙树无著执金刚  法王第二宗喀巴

  大悲法流恩师众 出家得戒传法僧

  解

  别境谓具特殊功德的僧宝,尤其对此土众生有特殊恩德的僧宝。别境一颂复分为二,前半颂是赞对佛法功德最大,对象生恩德最深的四位祖师,是为别中之总,因此四位祖师是一切佛弟子所共敬仰的;后半颂别赞各各佛弟子的剃变恩师,传戒恩师,与传法恩师,是为别中之别,因为各人的师弟关系,各有因缘,各别不同,异前别中之总(共故),故名别中之别(不共故)

  前半颂四大祖师龙树菩萨无著菩萨是大乘显教空有二宗的祖师,执金刚是传承密法的本尊,法王第二宗喀巴则是近代显密圆通,弘扬佛法功德最大的一位祖师。

  佛灭度后七百年(公元二世纪)。龙树菩萨生于南天竺,是马鸣菩萨的再传弟子,他弘扬文殊菩萨深般若的教理,为大乘空宗的祖师。龙树菩萨的《中观论》具有摧破一切外道邪论,成立一切佛法正论的伟大力量。因为当时印度的外道各持一种学说,互相诘难,互相辩驳,弄得议论纷纭,莫衷一是。(下文引自蒋竹庄居士的佛学纲要)「龙树则以为真理不是我们有限的知识所能确认谱若拿有限的相对知识去讨论无限的绝对真境,无论说得怎样精妙,终是妄想,故大乘的唯一手段首先要除去自己的妄想,妄想果然除掉,真理自然显现罐龙树这样一喝,把当时所流行的宗教哲学一扫而空,这是他的破邪手段。妄想既除,真理自现,所以破邪也就是显正必此可分三层说明:第一、客观世界的现象,全属虚妄的幻影,了无实在。我们只要看宇宙万象无一不是生生灭灭,变幻无常的(喻如沧海桑田)。就可证明这个道理。第二、和这客观世界相对的就是主观的心象,这心象也是前念去,后念来,念念生灭不已,全属妄想。世人偏要用自己的妄想,去分别客观的现象,执为彼,执为此,这不过是虚妄中更添虚妄,和梦中说梦,没有两样。第三、既知道主观的心象,客观的现象,都是空的,了无贵在,唯有自己除去妄念妄想,方能够超出有限的分别,认识无限的真理,达到和宇宙贵体冥然契合的境界。所以龙树的显正方法是先明客观的空,次明主观的空,归到一切皆空,这空境正是离开妄念的境界,不是完全没有,正如云散而见无限的天空相彷佛。」

  「总之龙树所说的空,有两种意义,一是现象界的空,是说妄想妄念的主观,和虚妄显现的客观,全是幻影,空无所有,二是绝对界的空,是说超越我们思虑之上,不可拿言语说明,也不可拿文字写出的真实境界,因为是不可思虑,不可言说的,姑且也叫做空,这是与现象界的了无所有的空,意义全别,这绝对的真境,佛家名为真如,真者是不伪的意思,如者是不变的意思。」

  以上是中观论说明一切法体性空的主要理论。

  佛灭度后九百年(公元四世纪),无著菩萨生于北天竺犍陀罗国,他承传了弥勒菩萨广般若的教理,为大乘有宗的祖师。其著述有《显扬圣教论》等多种,与其弟天亲菩萨都有千部论师的尊称。无著菩萨观一切法缘生缘灭,而如幻的相用非无,故名有宗。空宗有宗,粗看似乎正相矛盾,其实二者并不矛盾,而且复有互相助成,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龙树菩萨是就一切法的体性,深入观察,而知五五五六一切法皆以真空(真如)为体,法体是空,故立空宗。无著菩萨遍观一切法小生生灭灭虽皆缘生如幻,然缘生的作用非无,缘生的规律亦有,故立有宗。真空法体并不妨碍缘生相用,缘生相用亦不妨碍真空法体,所以空有二宗并不矛盾;而且正因体空,才能现起缘生的作用,由是认识缘生的规律,体若不空,则作用不起,规律亦隐;复因一切作用,既随缘生,亦随缘灭,暂有还无,悉皆如幻,由是反显法体是空,真实不虚。这就说明了空有二宗不但并不对立,而且有不可分离,互相助成,互相显现的密切关系。

  大乘显教不外空有二宗,印度的空有二宗,亦即中国的性相二宗,所以可由二宗的祖师与其主要教义来代表显教的全体。

  密乘执金刚具有祖师与本尊二种意义。就祖师言,谓大日如来是此土传授密法的初祖,金刚手菩萨(金刚萨堙)是此土承传密法的二祖。就本尊言,则一

  一法有一一法的本尊,如修文殊法,即以文殊菩萨为本尊,修绿度母即以观音菩萨 、为本尊。因是密法,此不具陈。

  以上释初句龙树无著执金刚竟。

  次句法王第二宗喀巴,谓佛为法王,宗喀巴大师的恩德仅次于佛,全分承受了龙树无著深广二般若的教义,与悉地成就执金刚的无上密法,并皆善予发扬光大,故共尊为法王第二。良因佛灭度后,弘法诸师,或弘显而不弘密,或弘性而不弘相,能够融通显密性相,而集大乘与根本乘教证正法的大成的,当推宗喀巴大师最为第一。大师鉴于当时佛教徒不重戒律,流弊丛生,故特提倡持戒,不遗余力,依佛所制的教授教诫,教化弟子,重依止法,而尚广学广修,所以法缘隆盛,名称普闻,正与佛在世时的盛况不相上下。大师对于显教密教的修行次第,更有极其精审的阐述。其重要著述有《菩提道次第》(显教),《密宗道次第》(密教),将佛一代时教,由凡夫修成佛果的修行程序,彻底掀翻,和盘托出,辨析分明,层次井然,既使初学入门有路,曲予导引,亦令久修积极向上,发菩提心,趣无上道。又大师所有言教,完全是为修行,而其修行次第,亦复依据圣教与圣言量,所谓如说能行,如行能说,说修一致,学行合一,这是大师法流之所以源远流长,历经考验而不阻滞中断的主要原因。又大师创设三大寺,每寺僧众少则数千,多则数万,真修贵学,辩析疑难,嘎登家风,至今未替。又大师的教化方域,遍及康藏甘青、蒙古新疆,甚至远及北京的皇宫,幅员之广,超五印度。又大师于每年正月初一至廿一日广陈供养,诵经修法,与诸弟子共发正法久住的殊胜大愿,昕以数百年来,康藏人士对于佛法,闻而能信,信而能修,修而能证果位的,所在多有,此即大师愿力所感的正法景象,而为内地佛弟子所艳羡希求的境界。又大五七五八师具大智慧而复精进异常,每日必读生书十七篇,皆能记诵不忘,此外l天又阅百十卷书,其好学不倦,自强不息的精神,实非常人所能及。大师著述除上述显密二次第外,有律海心要显明灯等共十八函,所著无序跋等杂文,皆为诠显一代时教的重要著述。职是之故,凡具正知正见的佛教徒,不分显密,不分宗派,无不心悦诚服,一致共尊大师为法王第二,故日法王第二宗喀巴。

  宗喀巴大师生于元顺帝至正十七年丁酉,农历十月二十五日,青海省西车府湟水口人。明太祖洪武五年壬子,年十六,入藏学法,即在卫藏弘化,垂五十年,德高望重,遐迩倾心。其大弟子二人,受命世世转生,弘扬佛法,即今之DL班禅二位喇嘛是。明永乐十七年己亥,大师圆寂,世寿六十有三。大师发愿转末法为正法,正法住世五百年,今已超过五百年,而法流东被,远及川沪,继起发愿,畅师本怀,要赖我们的共同努力,与大师的大力加被了。

  以上解别境前半颂别中之总四位祖师竟。

  后半颂别中之别,大悲法流恩师众,出家得戒传法僧,是就比丘的出家剃度师、得戒师与传法师而言。每一比丘必具如是三位恩师。三师亦可是三人,或是二人,或是一人,或复多人,都是传承如来大悲法流,对弟子有大恩德的师尊,换句话说。三师就是弟子的法身父母,故应恭敬供养,终身顶戴,以祈长养自己的法身慧命。孝顺父母,向父母前培福,是成就世间法的先决条件。顶戴三师,向三师前培福,是成就出世间法的必要条件。宗喀巴大师崇尚依止法,提倡马鸣菩萨事师五十颂,意即在是。总之,修行如欲有所成就,必须依戒修行,依教修行,依师修行,而独大忌依我自己的知见修行。今日内地一般佛教徒,其修行既不依戒,亦不依教,亦不依师,唯独依自己的我见修行,大多数是好逸恶劳,好简厌繁,有少数是盲修瞎练,徒劳身心,所以其成绩就远不如宗喀巴大师法流的殊胜了。聪明的佛弟子,但把眼前的事实来对比一下,就知道何去何从,决择出一个正确的方向来。

  以上解后半颂别中之别竟。

  科  戊三、赞德半颂

  颂  具戒定慧解脱等  度生大愿流无尽解

  初句具戒定慧解脱等,是赞比丘自剃繁染衣具戒以后转变烦恼五蕴身(色受想行识)而成清净法五蕴身的功德。法五蕴身就是具戒、具定、具慧、具解脱、具解脱知见身。法五蕴身必从第一戒法身生起,而戒法身则由剃发,染衣,受持具足戒而得。烦恼五蕴身为流转生死的根本,而法五蕴身则是成就功德、成就法身、成就菩提的基础。所以出家受戒实为人生一大转变,从流浪生死扭转而出五九六O离生死,确是一个划时代的大转变,所谓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槃,就是从这里开始转变的。

  比丘之可尊敬即在他能发起出离心,受持具足戒。这是常人所不愿做不敢做的大丈夫事,而他愿做敢做,这就值得我们的重视与研究了。出离心谓出离贪财贪色贪名贪食贪睡等五欲,与出离贪瞠痴慢疑邪见等烦恼的缠缚,也就是下决心要从五欲烦恼的窟宅中解放出来。怎样才能解放自己出离五欲,出离烦恼呢。最有效的下手方法就是所谓出家「具戒」,由受持二百五十条比丘戒来改造身口方面的恶业,学习如佛一样的净业;再用修定的方法来改造内心方面的恶念,学习如佛一样的净念,渐渐由戒生定,就是所谓「具定」;渐渐由定而开发了无漏的智慧,就是所谓「具慧」;即以无漏智慧来断除五欲烦恼的缠缚,把自己从魔窟中解放出来,这就是所谓「具解脱」;再以自己修行断烦恼的经验,源源本本,告诉他人,使他人同样能够远离烦恼,获得解放,这就是所谓「具解脱知见」。以上略述法五蕴身次第生起的程序。法五蕴身功德圆满,即是如来的清净法身。必先成就法身,方能出生报身化身。法报化三身成就,断智悲三德圆满,是即所谓无上佛果。比丘从出家具戒,乃至修行成佛的程序,大略如是。次句度生大愿流无尽,谓佛见众生愚妄无知,流浪生死之可悲悯,故发菩提大愿,普度苦恼众生,使皆转愚成智,离苦得乐。如是悲流无尽的大菩提愿,怎样才能实现完成呢。佛是采用二种方法。一、佛为开示世人悟入佛之知见,苦口婆心,说法四十九年,摄引大众信仰三宝,归依三宝,为在家弟子授五戒八戒,为出家弟子剃发、染衣、授律仪戒,这是佛实现度生大愿的初步方法。二、佛命弟子,发菩提心,助佛弘化,复命弟子,师弟传承,续佛慧命,永作如来使者,荷担如来教法,使尽未来际的众生皆能闻到佛法,即因闻法因缘,而思惟佛法,学修佛法,复因闻思学修而转愚成智,离苦得乐,因而实现与完成了佛的度生宏愿。所以佛的菩提大愿是赖僧宝的传承与弘化来圆满的,故知僧宝功德正是佛宝功德的延长。

  复次,比丘能发出离心,受具足戒,已属难能可贵,若更能发普度众生的大菩提心,观一切有情,皆如自己的父母,观众生受苦,有如自己受苦,观他即自,大悲忘我,所谓下士为求乐,中士为离苦,上士恒勤求、自苦他安乐,这种全心全意、彻头彻尾、为度众生离苦得乐,而自愿代受一切苦难的大菩提心,则更功德巍巍,令人钦仰。出离心、具足戒、菩提心是为僧宝值得尊敬的三大功德。前二自利,后一利他。我们尊敬僧宝,非独尊敬其人,实兼尊敬其德,这是我们所应认识的要点。

  问:或有比丘是为生活或受刺激而出家,并没有发过出离心,亦更谈不到菩提心,如是出家,有无功德。

  答:虽无出离心,菩提心,只要他已剃发、染衣、具戒,而仍保持其僧相,仍有功德,因他僧相不改,善根健在,他日因缘成熟,是不难补发出离心,乃至继发菩提心的。

  问:亦有比丘,初虽受戒,继即犯戒,乃至破坏殆尽,如是比丘,应否对他恭敬。

  答:受戒之后而又犯戒,应分两方面讲,受戒有功德,犯戒有过失。因过失故,必堕三途,受重苦报,苦报受毕,必因受戒功德的成熟而终于修行成道。所以他虽有过失,亦有功德,我们应怜悯他的过失,而仍尊敬他的功德。犯戒的过失,由他自己负责,(我们能够帮助他忏悔改过,当然更好。)而敬僧则是我们的本份。我们对他应守我们的本份,正如爱护儿童是成人的本份,决不能因儿童犯了错误而不守爱护儿童的本份。任何比丘皆应恭敬,正如任何儿童皆应爱护一样。儿童之应爱护,因为他是具体而微的成人,也就是未来的成人。比丘之应恭敬,因为他是具体而微的佛,也就是未来的世尊。所以敬僧即是敬佛,慢僧亦即慢佛。敬佛敬僧,功德无量,慢佛慢僧,罪过无量。此中进出,关系重大,我们必须认

  识清楚,以免误犯错误,枉受苦报。以上略释赞德竟。

  科 戊四、归愿半颂

  颂 我今归依永归依 愿断烦恼度有情

  解

  「我今归依」谓我今尽形寿归依僧宝,其愿力只及此生,至命终舍报时,归愿亦舍。「永归依」谓从归依之日起直至成佛,生生世世,永远归依三宝,其愿力贯通于菩提道全程,是为最极殊胜的归愿。「愿断烦恼」谓我愿如僧宝t样发断烦恼的出离心,「度有情」谓我愿如僧宝一样发普度众生的菩提心。我们归依僧宝,非独归依其人,实兼归依其出离心、具足戒、菩提心,归依其闻思修三慧、戒定慧三学,乃至断智悲三德。这些僧宝功德就是我们归敬的对象,学习的榜样,所以应当念念在心,明记不忘。

  以上略释归愿竟。

  科 丙二、三寅法喻分二 丁一、总释半颂

  颂 如来正法贤圣僧  明净坚严希无上

  解

  佛法僧三宝的功德恩德,上文业已分别说明。今此一颂结成三宝之所以尊称为「宝」的原因,复分为二,前半颂总释「宝」义,以明珍宝所具的高贵品质;后半颂复以譬喻显示三宝护念我们的恩德,使我们体味到与三宝不可分离的关系,因之对于三宝获得更明确、更亲切、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前半颂上句「如来正法贤圣僧」,如来是佛十种名号的一种。诸佛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今佛亦如是来,故称如来。又如表真如法体,来表从体起用,来此世间成佛度生的悲智大用,所以如来即是佛宝。正法谓法宝,贤圣僧谓僧宝。上句标三宝名,下旬「明净坚严希无上」显三宝德,前五字总显一般珍宝的高贵品质,末「无上」二字则是别显三宝所独具的无上高贵的品质。明谓明亮有光彩,凡是珍宝,都有光彩。净谓清净无杂染,质地纯净,故名珍宝。坚谓坚贵不变坏,如金刚钻坚利无比。严谓庄严,因庄严故,能使见者欢喜。希谓希有,物以希为贵,因希有故,更显珍宝的可贵。以上明净坚严希是世间珍宝通具的品质。世间珍宝虽具如是高贵品质,然非无上,因为比较起来,好还有好,高贵还有高贵,可说是没有穷尽的。复次,任何高贵珍宝,任何上妙世间法,或能使人离部份苦得部份乐,然不能使人离一切苦得究竟乐,或能转顽愚成世智,然不能转分别识成无漏智,唯独三宝能令一切依教奉行、实践学修的人,悉皆离苦得乐,证涅槃果,转识成智,证菩提果,使人从烦恼缠缚中解放出来,而成自在无碍,常乐我净的佛。所以唯独三宝是一切珍宝中的无上珍宝。这是我们应当认识清楚的第一要义。

  科 丁二、法喻半颂

  颂  佛如良医法妙药  将护病者蜕名僧

  解

  根据诸佛世尊无漏智慧的观察,凡是人是免不了有些毛病的,没有毛病的人是少有的。所谓病,不单指身体上的内科病、外科病、神经病等,而是广义的总括生理方面的毛病、心理方面的毛病、习惯方面的毛病(后二类病,佛法名为烦恼障)。还有见解方面的毛病、知识方面的毛病、乃至所学所修不够全面、而误以为已甚全面的「智不及愚」方面的毛病(此数类病,佛法名为所知障),如是身病、心病、内病外病,广说有八万四千,乃至无量诸病,略举纲要亦有四百四十种病。这种种病,大多数是病人自己所不觉察、不知道的无形病。就因大家不觉察、不知道的原故,所以人们虽然长期在三苦八苦中兜圈子,亦很少有人提出追究病源、挖掘病根的要求。病与苦是分不开的,有病即有苦,所以从苦可以证明病的存在;无病方无苦,所以要求离苦必先治病。复因三苦八苦的滋味尝得久了,以为大家都是如此,亦复安之若素,不以为苦,这是麻痹更甚,不但不知自己有病,且亦不知自己有苦。或虽感觉自己的痛苦,然只对苦果作斗争,以期减少痛苦,而不去十分深入追究苦因,挖掘苦根。或复误认暂时离苦的极短时间为乐,所谓认苦为乐,苦谓乐倒,这是四种颠倒知见的一种;其余三种颠倒是人身不净,不净净倒;世间无常,无常常倒,诸法无我,无我我倒。此四颠倒都是违反事实真相的错谬知见,故名四倒。复因颠倒错谬,而大家又不知道是颠倒错谬,故是人昕易犯的通病。(四倒的解释容后文便再释)以上种种毛病,除一般身病是世间医师所能治疗外,其余都是人所不识、药所不治的致命重病,唯佛世尊能识能治,所以我们亦称世尊为大医王。颂以良医喻佛,正是最极恰当的譬喻。佛说八万四千法门,乃至无量法门,正为对治八万四千乃至无量诸病。凡是有一种病,佛就有一种对治的法药,如佛说五停心观对治多贪、多瞠,多痴等五类毛病,又说四念住对治四颠倒等,只要病人能够信受奉行,无不灵验异常,根本痊愈,听以佛法亦称为万病总治的阿伽陀药。颂以妙药喻法,亦是非常恰当的譬喻。

  世尊愍念聚生,无量劫来,被烦恼病苦之所缠缚,辗转受苦,不求出离,如在火宅中嬉戏的天真儿童一样,身处险境而不自知,如在大海中浮沉的落水旅客一样,随业流转,不得自在。世尊愍念众生,因无知故,枉受诸苦,所以降生世间,说法度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所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就是引导众生离苦得乐,证涅槃果,转识成智,证菩提果,也就是普度有缘,悉皆成佛。因为必待度生戎佛之后,方能究竟解脱一切病苦。所以诸佛是为治病救人而成佛,亦为治病救人而出世。《妙法莲华经》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大事因缘,即指救治病人,究竟离苦的大事因缘。常言道,治病须治根,救人要救彻。今以佛法来治病救人,是救治方法中比较彻底和完善的方法。

  僧宝的使命是荷担正法,代佛弘化,一方面师弟传承,藉使佛种不灭,一方面显扬佛法,藉以治病救人,而其总的目的,无非以究竟圆满的佛法来饶益苦恼无知的众生,所以僧宝如同医院里的护士一样,直接使病人减少痛苦、得到照顾。颂以将护病者的护士喻僧,也是非常恰当的。我们应当致力于发掘我们自己的毛病,自己常作病者想,殷切的仰望三宝以妙法药来救治我们的毛病,使我们与三宝经常发生非常密切的关系。同时我们还要维护寺庙,供养三宝,尊重护持佛所制定的优良传统,如摄徒传戒、讲经修法等佛事,因为这些皆是使佛法常住世间,以佛法广利众生的具体工作,其要义于后面颂文,续有陈述。

  问:三宝功德,已承解释,然在常见的僧众身上,由于看不出如本文所述的一二功德,不免令人怀疑三宝的全部功德是否真实。复次,僧众奉佛为师,以法为药,而自己负有将护病者的使命,然颇有一类僧众,由于世间法学习不够,因顾虑自己出路狭窄,生活成问题而感觉苦闷和旁徨。这是表示他们自救的力量尚且不够,安有余力治病救人。

  答:僧宝功德不是凡夫以貌取人的肉眼所能辨别出来的。僧众之中,龙蛇杂处,凡圣同居,所以他们所隐藏的内德,非是我们凡情所能测量得到的。这是一方面的事实。另一方面或有一类僧众因怀顾虑而感苦闷。这是由于他们对于世间法和佛法的认识不够透彻。由于认识不够所以动摇了对于佛法的信心。由于旧信心既已动摇而新信心又复建立不起来,因之感觉到苦闷。如果他们对于世法佛法有比较深入的认识,他们就不致失却信心,也不致感到苦闷。这是一个考验,唯有认识清楚,信心坚定的人,才经得起这个考验。在这个现实的考验下,倒是佛教徒提高对自己的认识,由是而开发智慧的好机会。愿我们佛教徒抓紧这个机会,回头来体认这个自己到底是谁。

  问:就一般非佛教徒来说,他们因未闻佛法而不懂佛法,是不足为怪的。如果是佛教徒而说他们认识不够,那就怪了。若不将此中原因,具体说明,则外界对于佛法的批评如「佛法理论与实际相隔十万八千里」,就不易解释了。

  答:这一疑问的解释,确实重要。一部分僧众对于佛法认识不够的现象,是我国内地佛教所存在的特殊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则是多种多样的,举要言之,则有地理方面的缘由、历史方面的缘由、社会方面的缘由、人事方面的缘由。为释疑故,试作如下的说明。

  佛在世时比丘行乞食制,所以比丘亦名乞士,上乞法以养慧命,下乞食以养色身。然乞食制宜于热带及物产丰富、生活较易之处。我国的气候是寒带与温带的气候。为适应地理气候不同的关系,所以佛法传入中国,不得不改乞食制而为丛林制。丛林制的好处是为修行人集体解决食住问题,使其可以脱空身心,钻研学修,其缺点是不免逐渐掺杂了一些当时封建社会的不良习气。这是由于地理关系,引出辗转演变的最初起因。

  佛法自东汉传入中国,至唐代而盛极一时,并在多方面帮助了中国文化的突飞猛进,例如音乐、书画、雕刻、建筑、造像、造纸等,无不受到极有价值的影响。这种伟大的中印二土的文化交流,逐渐引起了抱门户私见的儒道二教的嫉视,因之曾三次阴谋与当时的统治阶级相勾结,酿出三武灭佛的惨剧,而使佛教文化,实即中国文化受到非常惨重的破坏。宋人儒者每多暗阅佛典,窃其意义注释儒书,而又公开抑佛扬儒,并且上下其手,于历史中,尽量湮没佛法在中国文化上所起的伟大作用。由这种偏私和不老实作风为因,就辗转酿成后来旧知识分子是非不辨,昏庸糊涂的后果。

  由于佛法在解放前的旧社会里,一向被知识分子所歧视,所以信奉佛法的,只有二类人,一类是少数不受儒学传统之所束缚,努力向上,追求真理的智者。此类佛教徒对于佛法有透彻的认识,可惜人数不多。

  一类是老实朴素的劳动人民,因其文化程度低,所以没有沾染知识分子的偏见,亦因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对于佛法只有片断点滴,模糊夹杂的认识。此类佛教徒人数最多。至于一批不上不下的所谓知识分子,或则拘泥偏见,奉儒抑佛,或则醉心洋化,崇美恐美,都是与佛无缘的盲从分子,而他们对于佛法的共同看法又皆一味武断,以迷信二字抹煞一切。这类人当然对于佛法全不认识。这是阻碍佛教徒提高文化水平最主要的历史与社会因素。

  我国自全份承受佛法方面的文化遗产之后,历代祖师,高僧大德,都是在逆流中护持这份遗产,在遭人嫉视的环境下发扬光大这份遗产,其煞费苦心,撑持门庭的厚德深恩,是我们所感激所怀念的。他们且留给我们很多宝贵的著述,唯多是显扬自宗的一家之言,而却没有像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一类的书籍,不分宗派,把整个佛法,有组织、有系统地作全面而又深入的陈述。因为佛法所包含的范围极广,可说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若不把它有系统地总结起来,是不容易理出一个头绪来的。又如三宝功德,广说无尽,赞叹功德的文字,又复散在浩如烟海的大藏经中,若不把它提纲摄要,作成总结,就不易认识三宝的真实面目。我们从前就因缺少像《菩提道次第》一类书籍,因之要想透彻认识佛法的内容是有相当困难的。

  复次,即使有了像《菩提道次第》一类书籍,要想从书本上来研究佛法的内容,远不是一年半载所能速成的,须要有三五年乃至十年数十年的耐心工夫,才能比较全面,比较深入认识佛法。由于佛法的内容既广大而又精深,所以要想认识佛法,第一须要信心,第二须要耐心,没有信心和耐心,佛法是没有法子深入研究,全面了解的。

  复次,内地佛教更没有像西藏三大寺一样教育僧众的方法和制度。他们是经常进行有系统的学习,有组织的辩论,和专门的考试制度,故能深入研究,提高认识,使大多数的僧众都能达到相当高变的认识水平,因之人才辈出,历久不衰,广大人民,受到利益。

  复次,我国佛教由于长时期遭人歧视,所以盛唐以后的历代祖师,都是有群众而少得力的干部,往往是单枪匹马,贵干苦干来领导群众的。因之在弘法利生方面,也就因干部希少而不能发动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运动。因之佛法之在中国,实在并没有充分发挥它所能发挥的广大作用。

  内地佛教的历史背境,略如上述。今日的僧众都是从旧社会来的,除一部分具有智慧的高僧外,多数都是来自文化水平不高的阶层,既出家后须要经过一番剃度传戒等宗教仪式,然文化方面除少数自求上进外,大多数就没有进行经

  常的、有系统的学习与提高。他们唯常听开示、听讲经,虽亦得到很多启示,然终因文化程度低,理解力薄弱,不易获得如所期望的提高。因此他们对于佛法得不到透彻的认识,也就情有可原,不足为怪了。这种特殊现象,完全是旧社会不合理制度之所造成,所以不应执此特殊现象而怀疑到佛法的内容与三宝的功德。佛教在印度流传千余年后,即被婆罗门教所排挤。是佛法教义不及人么?不是的。是由于当时印度政教领袖的错误领导。佛教在印度被挤绝迹之后,印度不久即被英人所侵占。故知佛教盛,印度亦盛;佛教衰,印度亦衰。所以印度之被统治,其咎不在于有佛教,而实在于失却佛教。世有误认印度是因佛教而亡国的,这是不懂历史,违背事实的胡说。

  同一情况,佛法在中国遭到旧知识分子的普遍歧视。是佛法不高明么?不是的。完全由于佛法的内容太丰富,而当时知识分子的眼光太短浅的缘故。所以不应以某一时期的特殊现象而怀疑到佛法的真实性。我们这样根据事实分析问题,想为实事求是明白事理的人士所同意。

  复次,数百年来,在旧社会不合理制度的钳制下,我们见到了佛法之被歧视,以致不能尽量发挥其所能发挥的作用,文化遭受束缚,以致不能提高到所能提高的水平,因之更增加了我们对于旧社会制度和旧知识分子的憎恨。

  这种不合理的黑暗社会,业已随着祖国的解放而消灭。在以毛主席为首的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英明领导下,数年来有计划的经过一系列的必要改革,新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今日全国人民,为了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建设,为了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莫不以满怀信心的热情来响应政府的号召。佛教徒在今日空前明朗的新环境下衷心拥护政府的贤明政策,尤其在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光辉照耀下,我们要格外做好本位工作来尽我们人民一份子的责任。由于我们知道拔苦与乐,悲智双运的佛法是与世间善法不相违碍,如能因势利导,妥予运用,则于团结兄弟民族、加强国际合作、消弭残酷战祸、维护世界和平皆能起着相当广大的作用。因之,我们更要以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要埋头发掘佛法的无尽宝藏,要随缘宣扬佛法的真实教义,我们要一致发愿,为法界众生解除苦恼,进求胜乐,从光明走向光明而努力。

  科  乙二、释内体之自性三宝—颂半

  颂  佛谓自觉法者正 自性离染清净僧

  有情皆自具三宝 譬如木中本火性

  须藉钻等胜势力 所谓佛种从缘生

  解

  上文广赞三宝功德,是要我们由认识三宝而生不可动摇的信心。又赞三宝恩德,是要我们由感激三宝而生虔诚的恭敬心。信心与恭敬心是学修佛法入门初步必须具备的条件。没有信心固然无法入门,没有恭敬心亦同样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利益。所以我们于闻到三宝的功德恩德之后,要生起仰慕欣幸的意乐,使内心法喜充满,还要再再思维三宝的深恩大德,赞叹观想,念念不忘,由是可以不断的增长我们对三宝的信仰与恭敬,这就很好的滋养了我们的法身慧命。法身慧命需要上妙精神食粮来滋养,正与我们的身体需要食料来滋养一样。为什么赞叹观想三宝的功德恩德而能滋养我们的法身慧命呢。这里一颂半就说明其中的重要道理。

  一切法皆有一切法的「体」「相」「用」。法体深隐难知,相用显而易见。以相用上说,佛的三十二功德庄严相,与断智悲三德的殊胜作用,都是我们凡夫所望尘莫及的。然就最极甚深的本体来说,则我们的心体,与佛的心体,乃至与一切众生的心体,都是同源同体,平等一味,无有差别。所以佛经常说,心佛聚生,三无差别。这个无差别的本体,就是所谓法身慧命,这里颂文则名之日自性三宝,即自性佛宝,自性法宝,自性僧宝,其他名称还有很多,如法性、法界、真如、实相、如来藏性等众多名称,然所指的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体性,也就是一切法的平等法性。

  用甚么方法来证明众生与佛同一体性,人人皆有自性三宝呢。只要我们肯虚心体会,就不难相信有所谓自性三宝的存在。人人都有知觉,这个知觉就是自性佛宝,人人崇尚正理,正理就是自性法宝,人人爱好清净,清净就是自性僧宝。一觉」「正」「净」为人人所易体会的本性,这就证明了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具自性三宝。自性三宝不但人有,一切动物悉皆具有。譬如狗,狗亦有知觉,即狗的自性佛,狗能辨别主人与盗贼,这种不颠倒分别,即狗的自性法,狗对主人摇尾表示好感,即狗的自性僧。狗如是,一切动物莫不如是,不过程度上有智愚显隐的不同罢了。这就进一步证明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具有自性三宝。所以颂文前三句「佛谓自觉法者正,自性离染清净僧,有情皆自具三宝」,就是说明觉正净自性三宝不是玄妙不可思议的,而是众生本具且能体会得到的三种直觉。试问哪一个人没有这种直觉,哪一个人没有这种本性呢。所以有情皆自具三宝是完全可以信任的,而自性三宝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平等法性也是真实不虚的。

  觉正净是我们在直觉上可以体验得到的自性三宝,根据同一原理而作进一步的阐述,则智慧即自性佛,谛理即自性法,理智和合即自性僧。凡夫虽皆有知觉,然其知觉与正理有时和合,有时不和合,而且和合是暂时的,而不和合则是长时的。凡夫知觉既然暂时与正理相应,则其长时与甚么相和合呢。凡夫知觉长时与贪嗔痴等烦恼相和合,与财色名食睡等五欲相和合,这就是所谓背觉合尘。这种背觉合尘的现象完全由于众生不知有自性三宝的存在,所以自性三宝始终得不到引发培育的机缘。佛悟自性,背尘合觉,充分发展了自性三宝的功德,所以佛具三智,谓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法具三谛,谓真谛、俗谛、中谛,僧即学习以智缘谛的学人,逐渐由疏缘而亲缘谛理,由亲缘而彻证理智一如的清净境界。这个理智一如的清净境界就是一切法甚深难知的法性理体,也就是诸佛共证的平等大觉。平等大觉非从外得,而是从自性三宝发展起来的,发展到家,即证大觉。所谓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就是说明非从外得,亦非新得,不过恢复自性三宝的自性功德罢了。我们凡夫之所以能够修行成佛,完全因为我们与佛同体,我们皆具自性三宝。如果不是同一体性,我们就永远不能成佛。喻如煮米可以成饭,而煮沙即不能成饭,因为米与饭同一体性,而沙与饭体性不同故。所以我们要珍重我们的本具佛性,不要迷失本性,辜负己灵,而有好好的予以启发培育的必要。

  问:凡夫与佛体性既同,何以在相用上佛的自在,与凡夫的不自在而有如是不同的差别。

  答:觉即是佛,迷即象生。众生与佛由于迷觉不同,所以本体虽无差别,而在相用上就显出距离甚远的差别来。《华严经》载本师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初证正觉时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即得现前。所谓如来智慧德相就是自性三宝的自性功德,众生的自性三宝因被妄想(烦恼)、执著(我执)之所障蔽,因之其性具功德,一向没有启发出来,所以迷背自性,流浪生死,若由修行而断离妄想执著,则如来世尊的智慧德相,众生自性悉皆具足,无待外求,即如如佛。所以我们修行,一方面要修戒定慧来断烦恼、断我执,一方面更要觉悟自性,珍重己灵,好好的启迪滋养我们的法身慧命,使其潜伏的本能,增长起来,发挥作用。现在我们都负有发掘潜能的任务,要尽量利用潜在的人力物力。这里就指陈一个可供发掘潜能的无尽宝藏,希望国人予以注意而研究之则幸甚。

  一般佛教徒都知道信仰外缘三宝(即身外的佛法僧三宝),而或不知自己具有自性三宝或虽亦知人人皆有佛性,而或不知自重己灵,培育佛性;或虽亦知自重己灵,而或不知培育佛性的善巧方便。因之,修行往往不易上路,甚且日久退心。固然这与持戒殷重与否,忏悔清净与否,学修精进与否都有关系,然其未曾启发佛性亦是主要原因的一个则无疑义。所以我们如要修行上路,除应具备持戒、忏悔、精进等条件外,还应注重启发自性,更应知道启发自性的善巧方便。甚么是启发自性的善巧方便呢?思惟赞叹外缘三宝的功德来滋养引发自性三宝是最极善巧的方便法门。因为这是借外缘三宝的功德庄严,藉思维赞叹的熏习因缘,使我们的自性三宝逐渐同化,因而生起增长发展的殊胜作用。普贤菩萨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总结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修行经验,归纳而成十大行愿,复将十大行愿列为前行七支,正宗三门,其行证次第有如后表:

  长行十大行愿  颂文行证次第

  普贤行愿品纲要

  助   修增福一、礼敬诸佛一、礼    赞前行七支

  二、称赞如来

  三、广修供养二、供    养

  净垢四、忏悔业障三、忏    悔

  五、随喜功德四、随   , 喜

  &, amp;, nbsp;       正   行成智六、请转*轮五、请转*轮

  七、请佛住世六、请佛住世

  七、回    向

  运悲八、常随佛学一、常随佛学(自义门)正宗三门

  九、恒顺众生二、恒顺众生(他义门)

  十、普皆回向三、今后回向(回看门)

  从此表上可以看出礼拜称赞如来是修行学佛的首要法门。三世诸佛在因地修行时莫不以礼赞如来来引发自性三宝的,而后面供养,忏悔,随喜等功德,也都是从礼拜赞叹而引生出来的。所以我们可以确信思维赞叹三宝功德是启发自性三宝与引生诸余功德的善巧方便。《普贤行愿品》的具足品名,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这就是说依照普贤十大行愿修行是凡夫成佛的殊胜法门。凡夫要想从不自在的烦恼境界(即凡夫境界)通达到自在无碍的不思议解脱境界(即如来境界)。就请从礼赞诸佛修起,自然能够引生诸多不可思议功德,因其下手易而成功高,既方便而又善巧,故名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弥勒菩萨的《现证庄严论颂》云,无方距果远,果近善方便。谓如没有方便而要修成佛果是难的,有善巧方便就容易得多了。在显教的修行法门中,发菩提心、修普贤行,可说是圆成佛果的胜善方便了。

  颂文后三句「譬如木中本火性,须藉钻等胜势力,所谓佛种从缘生。就是说明上面一连串的重要道理。第一句譬喻木中本火性,是以木具火性,所以钻木可以取火,来譬喻人具佛性,所以修行可以成佛。第二句须藉钻等胜势力,是说木虽火性,然必凭藉有人钻木的殊胜势力,方能生出火来,否则火亦不生,来譬喻人虽具佛性,然要凭藉修行的善巧方便,方能成佛,否则唯有长作众生。第三句所谓佛种从缘生,佛种即是成佛之因。甚么是成佛之因呢。众生的本具佛性就是成佛之因。这个佛性还需要种种助缘(条件)来帮助它发育增长,所以说所谓佛种从缘生。没有适当的助缘,佛性还是长大不起来的。所以我们如要以佛法饶益有情,必须为有情安排种种入佛的因缘,以便摄化他们信奉佛法。我们须要维护寺院,供养三宝,因为寺院是外缘三宝常住的场所,而僧宝更负荷担正法、住持三宝的使命。我们需要弘扬佛法,赞叹三宝的功德恩德,使未信者生起信心,已信者信心增长。我们更要接引信佛的人归依三宝,受持戒律,学修佛法。我们要告诉他们自性三宝为人人所本有,不但要归依外缘三宝,也要归依自性三宝,借外缘三宝的智慧德相来引发自性三宝的自性功德,是修行的善巧方便。我们要劝他们发菩提心,修普贤行,由礼赞诸佛来启发引生种种圆成佛果的殊胜功德,因为这就是从可思议的凡夫境界通达到不可思议的如来境界的捷径。想要成佛必先具备成佛的因缘,故曰所谓佛种从缘生。上面是为众生布置入佛因缘与缘生佛果的胜妙法门的扼要说明。

  以上释内体之自性三宝竟。

  科乙三、释同别二种三宝分二

  丙一、同体三宝—颂

  颂  佛即是法法即僧  名义有三性不异

  三宝常住同真际  亦第一义亦法身

  解

  上文一颂半说明自性三宝,人人皆有,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众生的佛性、因被烦恼我执之所障蔽,所以不曾起大作用,若能断除烦恼我执,积极启发自性三宝的自性功德,则凡夫就能因本具佛性的尽量显露而很快圆成佛果。佛教徒一进佛门,必先归依外缘三宝,即为断除烦恼我执,启发自性三宝的入手方便。不但是入手方便,而且亦为修行学佛,贯彻始终的胜妙资粮。这层道理如能认识清楚,透彻了解,对于学修佛法,是有非常重大的帮助。

  今此一颂则是解释同体三宝。同体三宝,亦称一体三宝,谓三宝皆以平等法性为体,就本体言。三宝是一体的。所以颂文前二句说,佛即是法法即僧,名义有三性不异。由于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法五蕴所成之佛,无不从法生故,所以佛即是法。由于法法无不从佛之心海流出故,所以法即是佛,由于僧众奉佛为师,修佛之法,受到佛法气分的熏习故,所以僧即佛法,佛法即僧。由于平等法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心佛众生,平等一味故,所以三宝同体,清净本然,更无疑义。所以三宝的名义虽有三个,而实皆以平等法性为体,是从同一根源所发展出来的形相作用,故名同体三宝。

  后二句颂云。三宝常住同真际,亦第一义亦法身。谓三宝的体性——平等法性——常住于世,不生不灭;就时间言,竖穷三际,前际无始,后际无终;就空间言,横遍十方,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个恒常不变、无有形相而遍满法界的平等法性,亦名真如,亦名贵际,亦名第一义谛,亦名法身,亦名涅槃妙心,亦名如来藏性,名异体同,故日三宝常住同真际,亦第一义亦法身。

  科 丙二、别相三宝二颂

  颂于一佛宝中 有诸身等别 于一大藏中 教理行果分

  依佛教修行三贤及十地 四果四向等 菩萨声闻僧

  解

  上文同体三宝一颂是就随缘不变的体性而言,今此别相三宝二颂是就不变随缘的相用而言。三宝的体性,虽随缘不变,平等一味,而三宝的相用则随缘显现,而有各各不同的差别。就相用言、不但佛宝的相用不同于法宝的相用,法宝的相用不同于僧宝的相用,即同一佛宝,亦有法身、报身、应化身等差别;同一法宝,亦有诠教(教化)、诠理(谛理)、诠行(行持)。诠果(证果)等差别,同一僧宝,亦有贤僧(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位)、圣僧(初地乃至十地十圣位)、四果四向声闻僧、缘觉僧、独觉僧、菩萨僧等众多差别;故颂云,于一佛宝中,有诸身等别,于一大藏中,教理行果分,依佛教修行。三贤及十地,四果四向等,菩萨声闻僧。;要之,同体三宝是理体,别相三宝是事相,名虽有三,性唯一体,体虽是一,用开为三,无非为众生广设得度因缘,使能普遍受到佛法的利益。

  以上略释同体三宝与别相三宝。同别二种宝竟。

  科 乙四、依诸乘分别三宝分四

  丙一、大乘三宝分三

  丁一、大乘佛宝—颂

  颂  自觉觉他觉行满 具足三身五智身

  菩提大悲以庄严是名大乘之佛宝

  解

  这一科依诸乘分别三宝,不是说三宝有大小高下的差别,而是由于学修的人,根器有大小、利钝、智愚等不同,所谓法无高下,人有胜劣,大者见大,小者见小,见仁见智,随类各别,所以说依诸乘(即不同根器的人)分别三宝,而非三宝本身真有大小高下的差别。

  今此一颂是依大乘人所见到的佛宝功德。由于大乘人根器大故,所以他所见到的佛宝功德亦大。颂云,自觉觉他觉行满,具足三身五智身,菩提大悲以庄严,是名大乘之佛宝。今依颂文解释名诠如下。

  佛的字义即谓觉了、觉悟义,复合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重深意。自觉谓觉了自性三宝,本来清净,本来空寂,在清净空寂的体性上,本无烦恼,亦无生死,所以自觉也就是觉悟自性本空、清净无生的理体。觉他谓以此自觉的理体,教化众生,使众生亦皆觉悟自性,珍重己灵,发心断修,转凡成圣,因而达到普度众生的目的。觉行圆满谓自觉行与觉他行悉皆圆证圆度,无欠无余,故日觉行圆满。

  佛具三身谓法身、报身、应化身。法身是佛清净本然的理体,无有形相,周遍沙界。报身是佛的智慧德相,自利利他,教化地上菩萨。应化身是佛随类应现,藉以教化凡愚的妙用。复次。三身各具复数,为便陈述,列表如次:

  佛法  身自性身——无生无灭,诸佛共有,所谓十方诸如来,共同一法身。

  法性身——由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法五蕴所成。

  报  身自受用身——无边相好,由无量善根之所引生,恒自受用广大法乐。——唯属自利,不为他现。

  他受用身——由昔所修利他功德因缘所成,为十地菩萨现通说法。——唯属利他,为他现故。

  应化身示生身——如释尊示生印度,说法四十九年。

  应现身——随类应现,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五智谓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

  大圆镜智谓诸佛真智照于法界事理,如理如量,离爱离憎,如大圆镜,现象色像,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法待喻明,故名大圆镜智。

  平等性智谓诸佛智慧观一切有情,悉皆平等,见他受苦,无异自己受苦,大慈悲心由是生起。又真如理性,名为平等,智缘此理,名平等智。又凡夫执我,自他不平,今我执亡,自他平等,故称平等性智。

  妙观察智谓诸佛五眼圆明,妙观成就,观一切法自相共相,如实了知,雨大法雨,断一切疑,令诸有情皆获利乐,故称妙观察智。

  成所作智谓诸佛为欲利乐诸有情故,普于十方示现身口意三轮功德,成办诸佛拔苦与乐的本愿所应作事,故名成所作智。

  法界体性智谓融会贯通上述四智(初二智以根本智观一切法体性空,一切法无我;次二智以后得智观一切法缘生如幻,相用不空。)空有不二的智慧。如空的体陆不碍如幻的缘生,如幻的缘生正显如空的体性,由是故能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无住生心,炽然度生。综合四智的体用,故名法界体性智。

  诸佛五智是由五蕴所转成的,谓转色蕴而成大圆镜智,转受蕴而成平等性智,转想蕴而成妙观察智,转行蕴而成成所作智,转识蕴而成法界体性智。又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因地即转,余之三智,果上方圆。转识成智的行相,大略如是。

  大乘佛宝是以菩提大悲为庄严的。菩提即是智慧。菩提复具胜义菩提与俗谛菩提二种意义。胜义菩提即深般若,深般若观一切法体性空寂、与空有相即的理体,亦即五智中的大圆镜智、平等性智二智是。俗谛菩提即广般若,广般若观一切法缘生非无,自他平等,因而生起拔苦与乐的大慈悲心,亦即五智中的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三智是。法界体性智则是融通深广二般若,深广不二智,亦即无上佛智。佛法内容,深广无边,然可以慈悲智慧,统摄无遗。如《华严经》说,一切佛法依慈悲,一切慈悲依方便,一切方便依于智,智依于慧,慧无依。由于慧体空寂,空故无依,故知空慧无须依他,然可为他之所依,如为智依、禹方便依、为慈悲依,故知空慧即甚深难测的真如理体。大乘佛宝以菩提大悲为庄严,即是以深广般若为庄严,以慈悲智慧为庄严,可说是一切庄严中的无上庄严了。是名大乘之佛宝,是结成语。

  科  丁二、大乘法宝—颂

  颂  无畏无流证教法  实相中道二空理

  乃至无量广摄门  皆名大乘之法宝

  解

  今此一颂是大乘人所见到的法宝功德,由于大乘行者根器大故,所以他所见到的法宝功德亦大。颂文初二句,无畏无流证教法,实相中道二空理:其中大乘教法谓即文字般若,以般若教如大火聚,能烧一切烦恼我执,能破一切外道邪论,威力无比,故日无畏。大乘证法谓即观照般若,所谓行深般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流转,趋还灭,是度苦义,又度四瀑流(见流,欲流,有流,无明流)远离漂溺等苦厄,故日无流。实相理体谓即贵相般若,由文字般若而疏缘贵相,由观照般若而亲证贵相。贵相理体亦名中道第一义谛,亦名人空法空二空真如,亦即上文所述的平等法性,故曰实相中道二空理。

  颂文后二句,乃至无量度摄门,皆名大乘之法宝:乃至二字,简略之辞,谓大乘佛法,法门无量,颂文不能一一陈述,今但举六度四摄以概无量法门。六度的目的,虽亦自利利他,然其重心在于自断烦恼,自证解脱,而四摄则全是利他,所以六度四摄皆为菩萨所必修。

  梵语六波罗密,简翻六度,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般若。前五度是修布施等善法,第六般若度是修离一切相,断除执著。前五度必须与般若度合修,昕谓修一切善法,离一切相,方名波罗密,方能渡烦恼生死的此岸到清净涅槃的彼岸。修前五度而不修般若,则是世间善法,而不名波罗密。修般若而不修前五变,则般若落空,亦不名波罗密,或反有酿成大邪见——恶取空——的危险。这是修六波罗密必须注意的要点。

  四摄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菩萨为欲摄化有情故,对乐财者摄以财施,乐法者摄以法施,是名布施;次则软语随顺,劝化令信正法,是名爱语;未归依者,令其归依,未受戒者,令其受戒,于所教所修,未成令成熟,已成令解脱,是名利行;教人学修,自亦学修,自身能行,人必从之,是名同事。菩萨摄益众生的善巧方便,不外此四,故四摄为菩萨必修的殊胜资粮。皆名大乘之法宝,是结成语。

  科  丁三、大乘僧宝—颂

  颂  不畏生死不入流  恒求自苦他安乐

  度生大愿无穷尽  是名大乘之僧宝

  解

  今此一颂是大乘人所理解的僧宝功德,亦是大乘僧宝自所期许的大宏誓愿。发愿以利他为重。一切自利,皆为利他,即是大乘菩萨,发愿以自利为重,一切利他,皆为自利,即是小乘罗汉。菩萨为欲成熟有情故,因之自己发勤精进,断恶修善,唯愿自己快快成佛,以期具备成熟有情的能力。亦有菩萨烦恼已断,生死已了,为悲悯众生故,自愿在生死道中救度众生,如同地藏菩萨一样,所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可见大乘菩萨大悲忘我,全心为人的精神,是非常伟大,非常值得钦佩的。颂文,不畏生死不入流,恒求自苦他安乐,度生大愿无穷尽,是名大乘之僧宝,即是此类伟大精神的表显。不畏生死谓悲故不住涅槃,不畏生死,愿在生死道中甘自受苦,广渡众生。不入流谓虽在生死道中,然因智故,能离生死过失,不被生死瀑流之所漂溺。所以大乘菩萨发愿度生,必先自断烦恼,自离生死过失,否则即有自他俱溺的危险,故有追求悲智究竟,悲智双运的必要。《俱舍论颂》云:「下士为求乐,中士为离苦,上士恒勤求,自苦他安乐。』不顾自己受苦,唯愿众生安乐,是大乘菩萨的本愿。度生大愿无穷尽,谓即普贤行愿。大乘菩萨发普贤愿,修普贤行,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菩萨行愿,无有穷尽,念念相绩,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是名大乘之僧宝,是结成语。

  以上略释大乘三宝竟。

  科  丙二、小乘三宝—颂

  颂  丈六紫金三十二  阿含四谛因缘法

  缘觉声闻四果向  是名小乘之三宝

  解

  今此一颂是小乘人所见的小乘三宝。颂文初句丈六紫金三十二,谓即太子出家,修行成佛,身高丈六,肤色紫金,具三十二相的释迦世尊。释尊为欲化度五浊恶世苦恼众生离苦得乐故,发菩提心。三大阿僧祗劫修菩萨行,最后示生秽土,八相成道,说法四十九年,巧设方便,普渡有缘,缘未熟者,亦为安立种种得渡因缘,所以释尊悲流无尽的大恩德,不但为众生之所敬仰,且亦为十方诸佛所共赞叹。

  颂文次句阿含四谛因缘法,即谓佛说四阿含经与四谛十二因缘法。释尊成佛初七日中对地上菩萨说华严经,唯被大机,中下不闻。次对初机说阿含经,转四谛与十二因缘等根本*轮,藉以建立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静四法印。四谛即苦集灭道四圣谛。苦集二谛是世间流转因果;灭道二谛是出世间还灭因果。苦谓世间三苦八苦等苦果;集谓集苦之因,即贪嗔痴等惑业是。灭谓惑业灭尽,解脱乐果;道谓证灭之道,即修戒定慧三无漏学是。佛说四谛是要佛弟子知苦思断集,慕灭乃修道,因而得到惑业清净的解脱乐果。十二因缘于前赞法宝功德时已有解释,此不重述。要之,小乘法是断烦恼证解脱的殊胜方便,与大乘法宝有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且是整个佛法的重要部分,所以亦称根本乘法。佛弟子应当修根本乘法,而舍小乘人但求自利的劣心,所谓发菩提心修声闻法,这是我们所应提倡的。

  颂文第三句缘觉声闻四果向,谓即根本乘僧宝。缘觉根利,生在佛世或无佛世,由观一切法缘生缘灭而悟道,故名缘觉,其极果称辟支佛。声闻即四果四向,由于亲闻世尊或善知识说法而断惑证真,故名声闻。四果四向谓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预流向者,谓已得无间道,无间能证预流果,修四圣谛现观,名预流向;预流果者,谓已断三界见所断惑(即八十八使),已证四谛十六心观,名预流果;一来向者,谓已得无间道,无间能证一来果,已断欲界五品修所断惑,名一来向;一来果者,谓已断欲界六品修所断惑,名一来果;不还向者,谓已得无间道,无间能证不逞果.已断欲界八品修所断惑名不还向;不还果者,谓已断欲界九品修所断惑,名不还果;阿罗汉向者,谓已得无间道,无间能证阿罗汉果,已断色无色界七十一品修所断惑,名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者,谓已断三界修所断惑,诸漏永尽,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名阿罗汉果。四果四向断惑证灭的清净功德,实为佛弟子所应学习的最好榜样。

  颂文第四句,是名小乘之三宝,是结成语。

  科 丙三、密乘三宝—颂

  颂 大日如来金刚尊 密乘四部生圆教

  住戒勤修证道等 得大法乐诸品僧

  解

  颂文初句大日如来金刚尊,谓密乘传自大日如来,大日如来亦称金刚尊,故大日如来是密乘的佛宝。颂文次句,密乘四部生圆教,谓密宗除以显教三藏法宝为基础外,复有事部、理部、瑜伽部、无上部四部密法;无上部中复分生起次第、圆成次第二种次第,故四部与二次第是密宗独有的不共法宝。颂文后二句,住戒勤修证道等,得大法乐诸品僧,是就密乘僧宝而言。宗喀巴大师宗派的家风,佛弟子皆应持戒清净,修密法更要恒住净戒,故日住戒。密法事相繁重,仪轨众多,而人命短促,无常迅速,故必精进勤修。在西藏由修密法而即生证果证

  道,得大法乐的,所在多有,故曰住戒勤修证道等,得大法乐诸品僧。

  科 丙四、常住三宝—颂

  颂 金坭塑像及舍利 三藏名言教证体

  剃发染衣现前众 久住于世持佛法

  解

  现在释尊已灭度,弥勒未降生,就凡夫肉眼而言,暂时不见佛宝,所能见到的唯有佛的塑像画像与释尊的真身舍利(如宁波育王寺所供养的),故曰金坭画像及舍利。经律论三藏名言教体,与修行证道的胜义证法,现在尚未隐没,故日三藏名言教证体。剃发染衣的僧众,现仍存在,故日剃发染衣现前众。以上佛法僧三宝的形相作用,因其留存于世的时间比较长久,故称常住三宝。现在就赖常住三宝来承前启后,护持佛法,使未来的众生都能受到法流的滋润,故日久住于世持佛法。

  以上略解第一大科三宝之名体,内摄四科,一、赞三宝之体相,二、释内体之自性三宝。三、释同别二种三宝,四、依诸乘分别三宝竟。

  问:本文解释第一大科三宝的名体,刊登已逾七期,为什么对于这一科要化这样多的篇幅。

  答:主要的目的在于帮助我们充分认识三宝的功德。海公上师鉴于三宝的深思厚德,广大无边,但为一般凡夫所不易明确了知故,特从多方面以颂文择要宣说,来指示我们对于三宝的认识。我们信奉佛法,归依三宝,无非认三宝是我们学习的最好榜样,希望我们将来也能成就三宝的功德。所以现在学习愈深入,认识愈透彻,则将来成就三宝的功德也愈迅速、愈殊胜。因为多一番学习,即多一分认识,多一分认识,即多一分成就,这是必然的道理。何况三宝的功德,深广如海,我们学习愈深入,愈觉得学习不够、认识不够,所谓「学然后知不足」,确是一句经验之谈。所以在这一个重要问题上,我们实在须要学习、学习、再学习,而不应得少为足,即以现前的认识为满足。同时,我们还应感激海公上师满怀悲心,多方指引的恩德。因为在第一大科内,上师把三宝的种种名相,如外缘三宝、自性三宝,外缘三宝与自性三宝的关系;同体三宝、别相三宝,同别二种三宝的同异。大乘三宝、小乘三宝、密乘三宝、常住三宝,诸乘三宝立名的缘由与其内容的差别;无不尽可能予以扼要的指示,使我们对于三宝的认识,不致再如从前的模糊笼统,而能得到一个比较明确的观念。为了报答师恩,报三宝恩,报父母恩,报众生恩,为了提高认识追求自他解脱的目的故,我们更应深入展开对于三宝名体功德的学习。

  以上略提第一大科的内容要点,以便思维忆念,精密摄持。

  科 甲二、归依之因由

  乙一、引佛说偈

  丙一、泛说二颂

  颂  众人苦所逼 多归依诸山 园苑及丛林 孤树制多等

  此归依非胜 此归依非尊 不因此归依 能解脱众苦

  解

  第二大科说明归依的因由,其中包括三个问题,一、为甚么要归依,二、归依谁,三归依的后果如何。对此三个问题,佛曾说偈作正反两方面的答覆。先泛说盲目归依的不当。颂文第一句「众人苦所逼」是答覆第一个问题为甚么要归依。归依是为求离苦。因为众人多因众苦的逼迫而才想到归依的。第二个问题归依谁呢。「多归依诸山,围苑及丛林,孤树制多等。』这三句历举一般人为围离苦而去归依的对象,如避到山间去,或到园苑去、丛林去、孤树去、制多去(孤树制多是灵庙等类的处所),归依于各该处所的神鬼灵异。第三个问题,这样的归依能否得到离苦的后果呢?回答是「此归依非胜,此归依非尊,不因此归依,能解脱聚苦。」由于这种归依不过是从甲地避到乙地,向神鬼灵异求佑,这种十足迷信的盲目归依,不能离苦,不是解脱苦难的根本办法,所以这种归依,并不殊胜,不足尊贵。

  科  丙二、正明三颂

  颂  诸有归依佛 及归依法僧 于四圣谛中 恒以慧观察

  知苦知苦集 知永超众苦 知八支圣道 趣安稳涅槃

  此归依最胜 此归依最尊 必因此归依 能解脱众苦

  解

  佛在这里正面指出如要离苦,唯有归依佛法僧三宝,并如实了知苦集灭道四圣谛的道理,才能真正解脱众苦,所以归依三宝是最殊胜,为世所尊。三宝之中,法宝就是解脱众生的妙药,所以对于四圣谛法,应以智慧恒常观察。知苦谓观苦谛,了知众生苦恼,真实不虚。知苦集谓观集谛,集苦之因,在于起贪嗔痴惑,造杀盗淫业,所谓起惑造业,由业召苦。知永超众苦谓观灭谛,惑业解脱,究竟离苦故。知八支圣道,趣安稳涅槃,谓观道谛,修八正道(正见,正语,正思维,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趣安稳涅槃(即灭谛)的捷径故。由于三宝功德,清净殊胜,究竟圆满,所以唯有归依三宝,修四圣谛,方能获得解脱众苦的后果。故颂日,诸有归依佛,及归依法僧,于四圣谛中,恒以慧观察,知苦知苦集,知永超众苦,知八支圣道,趣安稳涅槃,此归依最胜,此归依最尊,必因此归依,能解脱众苦。

  科  乙二、难闻难得

  丙一、离八种难二颂

  颂  地狱鬼畜生 长寿北俱卢 诸边地下贱 盲聋暗哑等

  世智邪辩才 正法灭尽时 是名曰八难 难闻佛法故

  解

  现在我们人人都有一个身体,好像平淡无奇,并不觉得人身难得。其贵人身是非常难得,非常希有的。佛在世时曾指大地问阿难说,大地土多,爪上土多(即手指甲上的尘垢)?阿难答言,大地土多。佛告阿难,夫人身者如大地土(造恶业故),得人身者如爪上土(持五戒故)。可知人身难得而易失。由于造恶者多,如大地土,持戒者少,如爪上土,所以来世得人身者,非常希少,如爪上土;而失人身堕恶趣者,非常众多,如大地土。佛无妄语,故知人身难得,真实不虚。我们既得人身,应当自重己灵,善予利用,使勿空过,实为至要。

  人身难得已如上述,而佛法难闻则比人身难得更难。因为世界上有许多地方,如欧州、美洲、澳洲、非洲等处,由于佛法尚未普及,向来很难闻到佛法。即如佛教流行的亚洲而言,除缅甸、泰国等几个纯粹佛教国之外,其余如我国、日本、印度等多数国家,非佛教徒的人数是远多于佛教徒的。足见世界上是有一大部份人没有机缘闻到佛法。这就证明人身难得尚非难得,而佛法难闻真是难闻。我们现在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所以应当珍重这个难得的机缘,必须尽量善予利用才对。

  何以人身和佛法如是难得难闻呢?因被八难之所障碍故。八难之中只要遇到一难便即失去闻法的机缘了。是哪八种难呢?一、堕地狱道名第一种难。造上品十恶,感堕地狱。地狱有八寒八热十六大狱,或酷寒彻骨,或猛火焚身,或被刀山剑林之所砍斩杀戮,总之,地狱之苦,时刻不停,一日夜间,千死万生,所以地狱众生由于受苦猛厉故,难闻佛法。二、堕饿鬼道名第二种难。造中品十恶,感堕饿鬼,或因内障,或因外障,或因自体障,千年不闻水浆之名,长期受到饥饿的痛苦。内障谓食物到手化成火焰,不得受用,是名内障。外障谓饮食在前,然被强有力者之所禁止,不得受用,是名外障。自体障谓喉细似针,腹大如缸,饥火中烧,不得一饱,名自体障。所以鬼道众生由于饥饿不堪故,难闻佛法。三、堕畜生道名第三种难。造下品十恶,感堕畜生。一切飞潜走兽,唯知二件事情,唯知求食,唯知雌雄交尾,余非所知。所以畜道众生由于冥顽不灵故,难闻佛法。四、生长寿天或北俱卢洲名第四种难。长寿天即色界无想天,由修无想定感生无想报,因其思想机官不起作用故,虽闻佛法,亦难得到佛法的受用。北俱卢洲众生,寿命千岁,衣食自然,福报现成,由于欲乐如意,不知有苦故,难闻佛法。五、生于边地或下贱众生名第五种难。边地众生如非洲等处的土人,由于佛法教化所不及故,难闻佛法。下贱众生,由于福薄慧浅故,亦复受不到佛法的利益。六、盲聋喑哑众生名。第六种难。他们由于五官残缺故,难闻佛法。七、世智邪辩才名第七种难。有一类世间聪明人,由于知见偏邪,不信因果故,难闻佛法。八、正法灭尽时名第八种难。正法就是佛法。释尊授记正法住世千年,像法住世千年,末法住世万年。过此佛法灭尽,法缘断绝,所以那时聚生就将根本听不到佛法了。合此八种难闻佛法的因缘,总名八难。故颂云,地狱鬼畜生,长寿北俱卢,诸边地下贱,盲聋喑哑等,世智邪辩才,正法灭尽时,是名曰八难,难闻佛法故。

  我们现在是八难以外的众生,因为我们既得人身,又闻佛法,更能闻到归依三宝始终学修的胜妙法门,故应深自庆幸得离八难的希有因缘,所以我们应如

  何珍视这个因缘,提起身心,精进学修,以期自他成佛,同圆种智,庶不辜负这个难得难闻的殊胜因缘。

 
 
 
前五篇文章

能海上师:归依三宝始终学修摄要颂浅解(2)

能海上师:菩提道次第论科颂讲记(1)

能海上师:菩提道次第论科颂讲记(2)

泰·锡度仁波切:五波罗蜜多与般若波罗蜜多

泰·锡度仁波切:四圣谛与四无量心

 

后五篇文章

能海上师:入般若法门

能海上师:慧行习练刻意成念记

能海上师:三尊胜赞供养善愿食饮观行仪则

能海上师: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颂解

能海上师:六和合义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