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安忆:每天读点南怀瑾 小心被庸师误导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安忆:每天读点南怀瑾 小心被庸师误导

  南怀瑾语录:"我眼本明,因师故瞎"是一个大禅师悟道后讲的两句话,因为原来的师父指导错误,以致本来明亮的眼睛,等于被老师弄瞎了,看不清楚。所以那些乱七八糟的著作,与我一样,乱搞的,经常会把人家的眼睛搞瞎了的,这一点要注意,要特别注意!

  "我眼本明,因师而瞎",这句话说出来怪吓人的--我本来怪聪明的,结果被老师教傻了;我本来有一双慧眼,结果被老师教成了一双近视眼。

  南老师认为:所谓"师",当然主要是指授业师,除了学校教师外,还有各行各业的师父。如果老师智慧有限,或者私心太重,或者品行不端,是极有可能误导学生的。它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观念误导。将一些错误的观念灌输给学生,学生的智慧会急剧下降。比如过去的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提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学生一听,干什么都不如读书好,还是读吧!结果读来读去,读得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当然也有极少数人读出了名堂,多数人都成了"废物点心"。

  古代的老师说不定还好一点,会把待人接物的礼仪教给学生。现代的老师连这点东西都能省则省,除了教学生要说"老师好,老师早"之外,其他的都不关心,一味地教学生勤读书,考名校。如果学生因为帮忙做家务,成绩有所下降,老师还会去家访,劝家长不要影响孩子学习。实际上,孩子做家务,帮家庭尽义务,本身就是学习,怎么能说"耽误学习"呢?

  二是目标误导。老师有义务指导学生确立人生目标。但是目标并非越远大越好。佛家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学佛不见得这辈子就要求成佛,这辈子不行还有下辈子、下下辈子,直到几百上千万年之后还有机会。这辈子不能成佛,修到菩萨境界也可以。菩萨不行,修到阿罗汉也可以。阿罗汉不行,修到斯陀含也可以。再往下,当个普通僧人总可以吧?如果还不行,当个守戒居士也行。如果还不行,说明你对佛法根本不感兴趣,干脆卷包走人算了。

  儒家立的目标就太高,动不动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还说得过去,哪有那么多国给你治?哪有那么多天下给你平?对大部分来说,这个目标肯定不现实。

  现代的老师,以前也鼓励学生树立高尚目标,当科学家、政治家,这家那家。这种目标肯定对大部分学生不适合。现在不谈什么高尚了,连目标也不谈了,如果谈的话,只谈考大学、找高薪工作。

  作为老师,有义务了解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确立愿意终生追求的目标。没有做到这一点,所有关于目标的话题都是误导。不谈目标的问题是更大的误导。

  三是知识误导。老师对知识掌握不准确,理解不透彻,固然会造成误导,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有时候,老师会根据自己的观念妄解知识,这就是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问题。比如,有一位学生抱怨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老师们就用爱迪生的名言来教导我们:天才=99%的汗水+1%的智慧。然而老师却始终没有把爱迪生的话完整的告诉我们。"爱迪生的原话是:"天才=99%的汗水+1%的智慧。而那1%的智慧却比99%的汗水更珍贵。"老师把后面半句话省略掉,意思就全变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中国人以勤劳为美德,而这句话是反勤奋的。但这么一省略,学生得到的只是被曲解的东西。

  四是行为误导。老师身教的影响,可能更大于言传。老师在为人处世方面不过关,在品德修养方面存在严重欠缺,对学生的伤害是难以估量的。

  上面讲了老师不少坏话,但学生的眼睛被弄瞎,却不光是专业教师的责任。从广义上来说,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每一个对他施加过影响的人,都做过他(她)的老师。比如家长、邻居、同伴、新闻媒体,都要对他(她)的失明负责任。包括笔者在内,本意是想让你的眼睛变得更明亮,一不小心可能把你的眼睛弄得毛病更大。

  实际上,当一个学生走进校门时,已经被弄得"高度近视"了,学校教师只不过是使学生更看不清了。当学生走上社会后,受误导的机会更多,这才真的变成了瞎子。难怪有人声嘶力竭地唱道: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世界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婴儿刚出生时是最明慧的,最接近佛道,个个都像一尊小菩萨,待人绝无机心,更无害人之心,亦无过多贪欲。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一切纯出自然。以后离佛就越来越远了,苦恼也越来越多,每天阴着脸,几乎连笑都不会了。有人统计,每个婴儿平均每天笑300多次,整个一个欢喜菩萨。到了成年,平均每天只能笑十几次--是不是苦笑、假笑还不一定。这是眼睛不行了的缘故,看不到令人高兴的事情。

  但是,我们的眼睛不行了,也不能完全埋怨老师们,自己也有责任。如果自己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就不那么容易受到老师误导了。释迦牟尼曾师从燃灯佛学习,他却否认从燃灯佛那里学到过佛法,说明他根本没有被老师误导。他还曾说,过去诸佛"是我弟子",这说明他没有被所有老师误导,因而慧眼独具。

  西方哲人亚里士多德也是如此。他17岁师从柏拉图,时间长达20年之久。他非常崇敬自己的恩师,曾作诗赞美过道:"在众人之中,他也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然而,在探究真理的道路上,亚里士多德不畏权威、不畏传统,并且毫不掩饰地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与恩师存在严重分歧,甚至毫不留情地批评恩师的错误,以至招来一片指责声。对此,亚里士多德的回答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一日一心得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完全可以说尽信师不如无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庸师害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于求知者,不能敷衍搪塞。如果我们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信念,眼镜片的度数就不会因为老师而增高,眼睛反而会变得越来越明亮。


 

 
 
 
前五篇文章

安忆:每天读点南怀瑾 学佛要从科学角度出发

安忆:每天读点南怀瑾 大疑大悟,小疑小悟

智渡法师开示集:吉祥妙音 念珠断线

智渡法师开示集:吉祥妙音 教育的根本问题

智渡法师开示集:吉祥妙音 再谈人生之最——《人生三十三

 

后五篇文章

安忆:每天读点南怀瑾 人生行为要做到至善

安忆:每天读点南怀瑾 什么是佛教的大孝

安忆:每天读点南怀瑾 什么是真正的布施

安忆:每天读点南怀瑾 什么是真正的修行

安忆:每天读点南怀瑾 娱乐时代的大悲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