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法海集五 第一部分:解脱之道 4 问答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法海集五 第一部分:解脱之道 4 问答

 

  如果遇到恶友及恶知识,自己心中迷惑,不知善恶,走入歧途,该怎么办?内心感到痛苦,应该如何?

  答:当我们遇到一位认为是善知识时,不要立刻生起极大信心,很虔诚心急於依止,应以平常心看得,先想从他那边得到介绍学习次第的经论,自己学习这些,对佛法的架构有所认知,对教理多少有点体认,再了解善知识所拥有的条件是那些。本身有抉择能力,再观察你所认识的法友(善知识),是否具足这些条件,如果具足就可以依止,如果不具足,即以法友态度待他。

  如果原先无知而依止了,遇到许多痛苦,我觉得继续下去,对你无益,就不要如前的亲近,保持距离,让时间自然而然的,把你们之间的问题消失,我觉得较为妥当。

  当然是因为我执很重,思惟诸行无常时,会认为我会死去,要以什么方法阻止这种畏惧?这种畏惧造成修行的障碍,该如何去除?

  答:一般畏惧有二种:一,如果我死了,今生未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未造作利他的业,如果我死亡了,後世到那里去?因未作善行而畏惧。我死了没有一点希望而畏惧,可经由前後世的认知,我只要精进修行,後世可以成办安乐,这种畏惧可以避免。今生未造作善行,为了後世努力去做,这可以激励精进心,造作有意义的事。

  二,如果只是想我会死,这种畏惧心态,人人都有。我们修心不是为死而修,宗大师在广论中说:思惟无常不是畏惧我会死。死亡是无法避免的事,人生了必定会死,是要面对的问题,是无可避免的,如果因为死而造成畏惧,这同常执有密切关系。当我们认为不会死的心态很强烈时,忽然得知会死的讯息,立刻生起畏惧,这时必须了知死亡是怎么回事。因为每个人都会死,并非只你一个人,因此应该尽量接受死的观念,让自己知道我不是常法,常执是颠倒,我们可以反覆思惟,我并非真实,我是因缘聚合而有,因缘消失而灭,接受我并非实有。畏惧死的主因,我是常,对我贪执很强烈。如果对前後世有极大信心,死亡只是像换件新衣服,来世只是穿另一件新衣的感受。

  在修心时很容易看到他人的缺点,应该如何防止?

  答:我们在学习是很容易见到他人的缺点,实际上每个人都有正负二面,功德和过失,我们一定会看到,但是看到他人缺点,也有义务善意的告诉他,让他改正,但是要非常善巧,并非见到就说,要在适当的时机婉转地劝告。如果以嫉姤心刻意找他人缺点,这是不可以的。光是看到他人缺点,并非坏事,可以提醒自己,不要犯同样毛病,但是劝人必须注意善巧。

  现证空性,平息了一切世俗幻相,那末佛在无漏根本智如何度众生?

  答:在佛地时已断尽实执习气,根本智与後得智,不再分别复起,离根本智没有异体的後得智,世俗幻相及究竟性质同时见到,世俗分有漏及无漏,受无明及无明习污染,称为有漏世俗法,不受污染的称无漏世俗法。当佛见到有漏世俗法时,并非自己有而见到,而是他人有被佛见到,因为与众生相关因缘而见到;众生所见到一切真实,是错乱识而自主的见到真实相,所以佛见到众生执真实的相,佛陀并非如同众生见到真实而见到。如同我们解释贪瞋心时,是因为自己的经验为他人说。但有些贪瞋是自己没有,而见到他人生贪瞋的表情动作来说明,并非自己的经验。

  烦恼生起时,希望对自己及他人都不要造成伤害,是不是要发泄比较好呢?

  答:有些特殊情况,如果把瞋心摆在心中,倒不如把情绪发泄较妥。但一般而言,烦恼是因为我们串习而形成;当我们反覆思惟贪或瞋时,力量会不断增长,因为心是随串习力量而随转,因此应该反覆思惟对治贪瞋,才能使贪瞋力量减少,而不是一直发泄出来,这不是好办法,那只是反覆串习贪瞋,不能使贪瞋减少,应该正面对治。但是当贪瞋力量非常强大时,倒不如表现给人看,表示内外一致,不会有笑里藏刀的感觉,也不是很好的,倒不如表现出来,或许有帮助,但目的不是使瞋心增长,只是表现内心的感受,这样是可以。这是特殊情况,最好是对治,不使贪瞋得逞,这是最好方法。

  忍辱的真正意义?出离心及空正见的关系?

  答:忍辱的意义,不能因为他人对自己造成伤害,而自己生起瞋恚心,当然指责是可以,心中不能生瞋。

  我想这同众生的根器有关,以下根者而言,生起出离心时,不需要空正见,因为许多善知识讲授轮回苦,解释苦苦坏苦时,说明业及烦恼让我们轮回,虽未提空性道理,但已涉及行苦内涵,以这样生起出离心,并无空正见。以业和烦恼带来不断生死轮回痛苦,生起出离心,这是下根者。上根者生起出离心与空正见有密切关系;真正轮回的痛苦是行苦,行苦的因是业及烦恼,业及烦恼的根源是无明;无明是颠倒实执,了知实际状况,无明所执着与实际不符合,一切现象因缘和合而有,如幻而现。当你了知空性,觉察烦恼可断除,解脱是有可能的。当知抉择解脱是可以达到,希求解脱之心就非常坚固,这是不可思议的。由此而生坚固的出离心,这是上根者生出离心的次第。以这种方式生起出离心,空正见就非常重要了;空正见了解越透澈,解脱概念越深入,对轮回厌离心越强烈。

  有格西学位,是否都是善知识?

  答:不一定。善知识有具足善知识的条件,如果为了名闻利养而说法,他就不具足条件。格西是指多闻教理的学者,他听闻了很多,因为学习十多年,他的见解与一般人不同。但光是听闻很多,并不表示内心已调伏,有「教」的证量,不一定就有「证」的证量,并不一定是具有条件的善知识。现代格西越来越多,产生了许多不良情形,因此必须提高他们的水准。

 
 
 
前五篇文章

法海集五 第二部分:亲友书 1 前言

法海集五 第二部分:亲友书 2 释本文

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赠有缘人

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赠郑先生

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鸡足山老僧诗

 

后五篇文章

法海集五 第一部分:解脱之道 3 初中后善祈愿文

法海集五 第一部分:解脱之道 2 解脱之道

法海集五 第一部分:解脱之道 1 前言

法海集四 第五部分:见及乘差别备忘录 释

法海集四 第五部分:见及乘差别备忘录(原文)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